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10820条记录
不同水氮管理对水稻干物质积累和茎鞘物质运转及产量的影响

核农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讨不同类型高产水稻水氮高效利用特性,以大穗型杂交粳稻甬优8号和穗粒兼顾型常规粳稻品种(系)苏10-100为材料,进行实地氮肥管理和全生育期轻干-湿交替灌溉技术联合运用,研究水稻干物质和茎鞘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积累与运转特性及其与籽粒产量形成的关系。结果表明,与常规水肥管理相比,实地氮肥管理和轻干-湿交替灌溉联合运用显著增加了幼穗分化期至成熟期的干物质积累量和抽穗期茎鞘中NSC含量,提高了茎鞘干物质和NSC运转率和对籽粒的贡献率,大穗型杂交粳稻甬优8号的运转率和贡献率明显大于常规粳稻苏10-100;水氮处理降低了穗数,但显著或极显著地提高了每穗粒数、结实率、充实度和千粒重,苏10-100和甬优8号分别增加了6.21%、2.53%,1.68%、13.63%,3.3%、8.1%和9.06%、10.35%,其中2个弱势籽粒千粒重的增幅分别达到了16.3%和15.9%,显著大于强势粒。因此,采用实地氮肥管理和轻干-湿交替灌溉水稻具有中后期单位面积干物质积累量大,物质运转率高,穗大且多,结实率高、充实度好的特点,有利于促进弱势籽粒灌浆充实,提高籽粒产量。本研究为水稻超高产栽培和不同类型水稻养分水份高效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 实地氮肥管理 轻干-湿交替灌溉 茎鞘NSC 积累与运转 籽粒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光温要素对水稻群体茎蘖增长动态影响的分析及模拟

作物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水稻茎蘖增长阶段光温要素对茎蘖动态的影响,并验证现有茎蘖动态模拟模型中的光温影响方程,以籼型两系杂交稻陵两优268和两优培九为试验品种,进行了为期2年每年7个播期的大田试验。首先,采用Richards方程对茎蘖观测数据进行拟合,获取茎蘖增长动态的特征参数。然后,分析特征参数与茎蘖增长期内平均光温要素和气候要素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以光温组合因子为自变量,分别构建2个品种茎蘖增长速率和分蘖率的光温组合影响方程,将获取的方程替换水稻群体茎蘖动态模拟模型中的光温影响方程。最后,验证和比较替换前后模型的模拟结果及与实测茎蘖动态的误差。结果显示,受光温要素的共同作用,平均茎蘖增长速率和最大茎蘖密度均与光温要素显著正相关,表明光温要素不仅影响茎蘖增长速率,也影响实际最大群体茎蘖密度,这在构建的光温组合影响方程中得到了较好的反映。较现有模型,替换后模型在茎蘖增长动态上的模拟误差总体减小,模拟的茎蘖增长速率和最大茎蘖密度与实际吻合较好,但在部分验证数据上仍存在较大误差。然而,本文提出的验证和改进光温影响方程的方法,对了解光温影响机制和完善群体茎蘖动态模拟模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经验模型 作物模型 生长方程 气候变化 分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苏主栽粳稻品种的遗传与食味结构分析

作物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SSR分子标记和主要食味性状分析江苏主栽粳稻品种的食味结构。50对SSR引物中有41对存在多态性,41对多态性标记在86个品种间共扩增出113个等位基因,每个标记的等位基因数目为2~6个,平均2.76个;多态信息含量(PIC值)变异范围为0.02~0.84,平均为0.48;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变幅在0.02~0.68之间,平均为0.37;遗传聚类分析可将86个品种分为3个类群。在正季长日照情况下,品种间直链淀粉及蛋白质含量在遗传聚类的I、II、III类中呈现出递减的趋势,食味分值则反之;而在短日照条件下,第II、第III大类型品种的直链淀粉及蛋白质含量较正季显著升高,食味值显著下降,而第I类型品种降幅不大;总体而言,江苏主栽粳稻品种的食味一般且遗传背景相近,拓宽遗传基础是培育环境钝感型优质食味粳稻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分子标记 粳稻 食味品质 遗传基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美味猕猴桃品种‘金魁’离体叶片不定芽诱导及生根培养基筛选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猕猴桃(Actinidia spp.)果实酸甜适中,含丰富的VC和多种矿质元素及氨基酸,其种子中还含有大量的亚麻酸、不饱和脂肪酸等成分[1],被誉为"水果之王"。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果茶蚕桑研究所从野生猕猴桃品种‘竹溪2号’(‘Zhuxi No.2’)中实生驯化选育出美味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 var.

关键词: 美味猕猴桃 离体叶片 诱导培养基 生根培养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起垄覆膜与土壤脱盐剂对江苏沿海中重度盐碱地棉花成苗和产量的影响

棉花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中棉所79为材料,于2012和2013年在江苏大丰稻麦原种场盐碱地设计高垄覆膜、高垄不覆膜、土壤脱盐剂+覆膜、土壤脱盐剂+高垄覆膜、土壤脱盐剂+高垄不覆膜和平作覆膜6个处理对棉花出苗、产量及与抗盐相关的生理指标影响。结果表明:与平作覆膜相比(CK),高垄覆膜+土壤脱盐剂能显著提高籽棉产量和促进出苗,产量比对照提高32.00%~113.78%;土表20 cm土壤盐分降低最多,下降42.07%,出苗率提高148.8%。同时高垄覆膜+土壤脱盐剂处理能有效地减少棉苗叶片丙二醛和脯氨酸的积累,降低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因此,高垄覆膜与土壤脱盐剂的应用,由于能有效降低中重度盐碱地的盐分,从而有利于棉花发芽出苗,降低盐分逆境对棉苗的胁迫效应,最终促进产量提高。

关键词: 棉花 滨海盐碱地 产量 出苗 生理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苏北沿海滩涂盐肥耦合对马齿苋生长及土壤环境的影响

江苏农业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苏北沿海滩涂盐肥耦合对马齿苋生长发育及土壤环境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的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土壤盐分胁迫下马齿苋盐肥耦合效应。结果显示:(1)2.0~3.1 g/kg的土壤盐分可促进马齿苋生长发育及鲜菜产量,但盐分增大,生长则受到抑制。增施氮肥可缓解盐分胁迫对植株生长的抑制作用,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各项生长指标及鲜菜产量均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其中土壤盐分2.0~3.1 g/kg、施氮量150 kg/hm~2的种植条件最有利于马齿苋的生长和鲜菜产量的增加。(2)沿海滩涂上随着土壤盐分的增加,在75 kg/hm~2、150kg/hm~2施氮水平下,土壤微生物氮、碳含量及土壤全氮含量呈现显著增加的趋势。(3)随着土壤盐分的增大,土壤微生物活性(AWCD值)、物种丰富度指数(H)和均匀度指数(E)均开始下降;但随着氮肥的施入,AWCD、H和E值均显著增大,优势度指数(D_s)减小,在150 kg/hm~2、225 kg/hm~2施氮水平下,效果较好。说明较高施氮水平(150kg/hm~2、225 kg/hm~2)下,土壤微生物多样性较高,土壤微生物活性较强。

关键词: 马齿苋 盐肥耦合 产量 土壤环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产大豆品种淮豆11的遗传组成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高产抗病大豆品种淮豆11由18个亲本经4轮杂交而成,其中包含5个骨干亲本。对淮豆11系谱亲本的遗传关系进行深入研究,为今后大豆高产育种亲本选配提供参考。使用筛选出的分布于大豆基因组的46个SSR引物,并结合系谱分析数据研究淮豆11系谱亲本间的遗传关系。结果表明,细胞核基因主要来自于2份美国品种(Mamotan和Williams)和2份育成品种(58-161和徐豆1号),其中徐豆1号核遗传贡献率最大(37.5%);细胞质基因来自于南农493-1。采用SSR标记分析淮豆11与系谱亲本间的亲缘关系,大部分材料间的遗传变异较小,遗传相似系数的变幅为0.5781~0.9609,SSR标记遗传距离为0.0391~0.3125,平均0.2305。

关键词: 大豆 淮豆11 微卫星标记 遗传组成 遗传相似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南沙参的化学成分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南沙参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凝胶等色谱方法进行分离和纯化,并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南沙参甲醇提取物的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部分中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α-香树脂醇乙酸酯(1),蒲公英萜酮(2),羽扇豆烯酮(3),β-谷甾醇(4),羽扇豆醇乙酸酯(5),无柄沙参酸-3-O-异戊酸酯(6),胡萝卜苷(7),正十五烷酸(8),邻苯二甲酸二己酯(9),汉黄芩苷(10),愈创木酚β-D-吡喃葡萄糖苷(11),5-羟甲基糠醛(12),黄芩苷(13)。结论:其中化合物1,8,10,11,13为首次从桔梗科分离得到;9,12为首次从沙参属分离得到;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关键词: 南沙参 化学成分 结构鉴定 无柄沙参酸-3-O-异戊酸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SSR标记鉴定‘苏玉30’杂交种遗传纯度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2016 CSCD

摘要:为了快速鉴定高产优质玉米杂交种‘苏玉30’的遗传纯度,以‘苏玉30’及其‘YJ7’、‘HL40’2个亲本、‘苏玉10’、‘苏玉22’、‘苏玉29’、‘苏玉32’、‘郑单958’、‘登海9’号为供试材料,进行SSR标记分析。结果发现,从40个SSR标记中筛选出在‘苏玉30’及双亲之间扩增带型稳定、多态性明显的5个SSR标记(phi053k2、bnlg2291k4、bnlg2305k4、bnlg161k8、umc2084w2),可用于‘苏玉30’的鉴定,此外,利用其中的单个标记(bnlg2291k4或bnlg2305k)或2-3个标记组合(phi053k2与bnlg161k8组合、umc2084w2与bnlg161k8组合、phi053k2与umc2084w2组合)可将‘苏玉30’与另外6个杂交种区分开。筛选出的5对SSR标记对‘苏玉30’的鉴定结果与田间鉴定结果高度一致。因此,利用SSR标记鉴定玉米杂交种遗传纯度具有快速、准确、实用性强等优点,为生产上快速鉴定‘苏玉30’遗传纯度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 玉米 SSR标记 纯度 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原生质体融合技术的研究进展

中国农学通报 2016 CSCD

摘要:对原生质体融合技术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从原生质体融合的步骤——原生质体制备、培养及融合入手,分别详细阐述了原生质体制备、培养和融合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影响原生质体融合的相关因素,随后对原生质体融合的方法、方式以及融合获得的杂种细胞的筛选、鉴定进行了概述,并结合有关文献资料,综述了杂种细胞常用的筛选及鉴定方法,最后对这一技术在育种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其今后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为原生质体融合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原生质体融合 育种 研究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