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10820条记录
棉花秸秆培养料对金针菇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江苏农业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棉花秸秆为主要原料,研究不同棉花秸秆配比的培养料对金针菇生长发育及蛋白质营养的影响。结果表明,综合考虑不同棉花秸秆配比的培养料对金针菇营养价值和经济效益的影响,培养料中棉花秸秆比例以25%~30%较为适宜,该条件下金针菇的产量和蛋白质营养价值都较高。说明棉花秸秆可以替代棉籽壳栽培金针菇。

关键词: 棉花秸秆 培养料 金针菇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芦竹/聚丙烯木塑复合材料的制备

塑料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芦竹粉目数、相容剂用量和存放时间对芦竹/聚丙烯木塑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吸水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选择80目新的芦竹粉且使用量为50%、相容剂用量为6%时木塑复合材料的性能最好。在纤维用量相同时,采用芦竹粉制备的木塑复合材料的性能比采用杂木粉、水稻秸秆粉制备的木塑材料的性能要好。

关键词: 芦竹粉 木塑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吸水性能 比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紫薯杏鲍菇复合果醋混菌发酵工艺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紫薯和杏鲍菇为主要原材料,通过果酒酵母和醋化醋杆菌混合发酵生产复合果醋,采用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的方法,优化紫薯和杏鲍菇复合果醋混菌发酵的制备工艺。优化得到的配方及制备工艺条件为:紫薯与杏鲍菇比例为2∶1,白砂糖添加量为15%,pH为4.0,果酒酵母接种量为2.5%,醋化醋杆菌接种量为12%,种龄20 h,接种间隔0 h,装液量40 m L/250 m L,32℃,在此条件下产酸在第7天达到最大,为43.20 g/L,酿制出的紫薯杏鲍菇复合果醋澄清现粉红色,醋味浓郁,营养丰富,具有紫薯和杏鲍菇清香味。

关键词: 紫薯 杏鲍菇 混菌发酵 复合果醋 正交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抗氧化黑豆肽的分离纯化与结构鉴定

中国粮油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氧自由基清除能力(ORAC)为评价指标,通过超滤与大孔树脂吸附、乙醇分级洗脱对黑豆蛋白酶解产物进行初步分离,采用Sephadex G-25凝胶过滤色谱、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与排阻色谱(SEC)逐级纯化,最终得到RP-HPLC P2组分SEC P2肽段和RP-HPLC P4组分SEC P3肽段2个纯化多肽,质量浓度为1 mg/mL的2个纯化多肽的ORAC值(Trolox当量)分别为307.5和314.6μmol/L,其氧自由基清除能力分别是超滤分离抗氧化最强黑豆肽组分(Mr<1 000)的2.68和2.74倍,经Edman降解、N-端测序进行结构鉴定,纯化后的2个抗氧化肽段的氨基酸组成序列结构分别为Tyr-Asn-Ile和Trp-Asn-Pro,N-端分别为具有酚羟基结构的酪氨酸Tyr和疏水性很强的色氨酸Trp。

关键词: 黑豆肽 氧自由基清除能力 分离纯化 结构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水稻稻曲病研究进展

江苏农业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稻曲病的发生不仅造成水稻产量损失,而且对人畜健康安全产生威胁。本文综述了中国建国以来稻曲病的发生分布与危害、生物学特性、主要影响因素、防治技术及国内研究报道情况,提出生产上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一是稻曲病的发生规律,二是防治稻曲病的高效安全药剂及其关键应用技术。

关键词: 稻曲病 生物学特性 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稻曲病菌T-DNA插入突变体B2510的插入位点分析

中国水稻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稻曲病菌T-DNA插入突变体库中致病力减弱突变菌株B2510为材料,通过分析T-DNA插入位点的侧翼序列和突变基因,分离出在稻曲病菌致病过程中起作用的基因。通过测定突变菌株B2510的生长速率、产孢能力及致病力发现,与野生型菌株P1相比,B2510田间接种表现为致病性减弱;在MM培养基上生长速率下降,而在PSA和TB3培养基中生长速率与野生型没有显著差异,但丧失产孢能力。Southern杂交显示T-DNA在突变菌株B2510中以双拷贝形式插入,利用TAIL-PCR技术扩增紧邻T-DNA两侧的侧翼序列,经过比对分析发现,T-DNA分别插在基因UV8b_1412的启动子区域和UV8b_1386的下游3′端,且稻曲菌基因组序列均未丢失,T-DNA上只有几个碱基发生变化。半定量RT-PCR分析基因的表达情况,显示两个基因在突变体B2510的表达量较P1均显著下降,推测T-DNA插入位点处的基因与稻曲病菌致病性相关,可能在某一阶段参与调控稻曲病菌在水稻上的致病过程。

关键词: 稻曲病菌 T-DNA插入突变 ATMT转化 致病力 侧翼序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蚓粪和益生菌配施对设施番茄地土壤线虫群落的影响

土壤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蚓粪和益生菌互作对大棚番茄地土壤线虫数量和群落结构的影响,设置CF(单施化肥)、CF+BM(化肥配施巨大芽孢杆菌)、CF+BA(化肥配施解淀粉芽孢杆菌)、VC(单施蚓粪)、VC+BM(蚓粪配施巨大芽孢杆菌)和VC+BA(蚓粪配施解淀粉芽孢杆菌)6个处理。结果表明:与单施化肥相比,单施蚓粪有助于土壤线虫数量的提高,而蚓粪配施益生菌相比单施蚓粪对线虫数量的提高更加显著;化肥配施益生菌在盛花期时对土壤线虫数量提高不显著,收获期时有显著提高但效果不及蚓粪配施益生菌。单施化肥或蚓粪提高了植食性线虫短体属(Pratylenchus)的相对丰度,且单施蚓粪提高幅度显著高于单施化肥。与单施化肥相比,单施蚓粪显著降低了食细菌线虫比例,而化肥配施益生菌显著降低了食细菌线虫和植食性线虫比例,增加了食真菌线虫比例。蚓粪配施益生菌相比单施蚓粪显著增加了食细菌和食真菌线虫比例,降低了植食性和捕杂食性线虫比例。与单施化肥或蚓粪相比,蚓粪配施益生菌对瓦斯乐斯卡指数(WI)、食真菌线虫与食细菌线虫比率(F/B)和植食性线虫成熟指数(PPI)均能够产生积极影响,且效果优于化肥配施益生菌。综合比较可以发现,与单施化肥或蚓粪相比,蚓粪配施益生菌能够减缓植食性线虫增长,土壤环境和线虫群落趋于健康和稳定,是值得推荐的施肥方式。

关键词: 蚓粪 益生菌 线虫群落 生态指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氮肥运筹与栽插密度对粳稻颖花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大穗型杂交粳稻甬优1538和常规粳稻新品种(系)苏12-130为材料,研究不同氮肥运筹和栽插密度对不同穗型粳稻颖花和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与8∶2的基蘖肥、穗肥比相比,6∶4的基蘖肥、穗肥比显著提高穗粒数、千粒重和籽粒产量,甬优1538在栽插密度16.5cm×30.0cm、苏12-130在栽插密度13.2cm×30.0cm条件下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增施穗肥显著降低每穗颖花退化数,增加每穗颖花现存数;随着栽插密度变小,甬优1538每穗枝梗数和颖花数分化和现存数显著增加,退化数显著降低,苏12-130显著增加每穗颖花现存数。不同处理的2个品种一次颖花分化及退化无显著差异,而二次颖花退化数和现存数的影响均达到显著水平。着生在每穗下部的二次颖花分化与退化受氮肥运筹和栽插密度的影响较中部和上部大,增施穗肥和栽插增大密度变小使2个品种每穗总颖花现存数显著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促进中、下部二次颖花分化,并减少退化数。

关键词: 水稻 氮肥运筹 栽插密度 颖花分化和退化 产量形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氮肥运筹与栽插密度对籼粳杂交稻甬优1538产量形成和米质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籼粳杂交稻甬优1538为材料,研究不同氮肥运筹(前后期施氮比例6∶4和8∶2)和栽插密度(18、22.5、27万穴/hm2)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前后期施氮比例6∶4产量显著高于8∶2,其增产原因为穗粒数和千粒重显著增加;2栽插密度对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表现为栽插密度越小,穗粒数和千粒重越高,而有效穗数越低,在22.5万穴/hm2条件下产量结构较协调,是产量显著高于其他栽插密度的主要原因;3与前后期施氮比例8∶2相比,6∶4提高了抽穗后叶片SPAD值和分蘖成穗率,显著增加了抽穗后干物质积累量和群体生长率;随着栽插密度的增加,有效穗数有所增加,但生育中期群体过大影响了后期干物质积累,导致最终产量下降;4前后期施氮比例6∶4降低了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垩白粒率、粗蛋白含量和胶稠度,使加工品质和食味品质变差,但明显改善了外观品质;随着栽插密度的变大,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增加,垩白粒率、垩白度、胶稠度降低。

关键词: 籼粳杂交稻 氮肥运筹 栽插密度 产量 米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陆地棉NF-YB基因家族的全基因组分析

华北农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进一步了解NF-YB基因家族结构的功能,利用生物信息学手段,系统研究了陆地棉标准系TM-1基因组中NF-YB基因家族的数目、亚细胞定位、染色体分布、进化关系、基序以及组织表达情况。结果表明:TM-1基因组中共有41个NF-YB基因家族成员,它们含有相同的CBFD_NFYB_HMF结构域,大部分定位到细胞核内;41个NF-YB基因家族成员分布在19条染色体上,其中有19组成员在A亚组和D亚组中表现为直系同源基因;进化树分为Ⅰ和Ⅱ2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间具有相似的基序类型和排列顺序;组织表达分析则发现,在这41个NF-YB基因家族成员中,至少有24个成员可以进行表达,且表现出一定的组织特异性。

关键词: NF-YB基因家族 陆地棉 生物信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