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NaCl胁迫对醋栗番茄、樱桃番茄和番茄幼苗生长、叶片气体交换和离子平衡的影响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醋栗番茄(Solanum pimpinellifolium Linn.)、樱桃番茄品种‘秦皇贵妃红’(S.lycopersicum var.cerasiforme‘Qinhuangguifeihong’)和番茄品种‘浙粉202’(S.lycopersicum‘Zhefen 202’)幼苗为材料,研究了0(对照)、100、200mmol·L-1Na Cl胁迫对其生长、叶片气体交换参数和离子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00和200 mmol·L-1Na Cl胁迫下,‘秦皇贵妃红’和‘浙粉202’幼苗单株总干质量的降幅较大,醋栗番茄的降幅较小。Na Cl胁迫明显增加醋栗番茄幼苗的根冠比,但不同胁迫条件下‘秦皇贵妃红’和‘浙粉202’幼苗的根冠比差异不显著。与对照相比,在100mmol·L-1Na Cl胁迫下,醋栗番茄幼苗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胞间CO2浓度(Ci)和蒸腾速率(Tr)的降幅明显低于‘秦皇贵妃红’和‘浙粉202’,而醋栗番茄幼苗叶片气孔导度(Gs)的降幅明显高于后二者;在200 mmol·L-1Na Cl胁迫下,三者叶片Pn、Gs、Ci和Tr值的降幅接近。在100和200 mmol·L-1Na Cl胁迫下,醋栗番茄、‘秦皇贵妃红’和‘浙粉202’幼苗叶片的水分利用效率和气孔限制值均较各自对照显著升高,其中‘秦皇贵妃红’的增幅最大。在100和200 mmol·L-1Na Cl胁迫下,醋栗番茄、‘秦皇贵妃红’和‘浙粉202’幼苗根、茎和叶中Na+含量均较各自对照显著升高,而K+含量和K+/Na+比总体上较各自对照显著降低。与对照相比,经不同浓度Na Cl处理后醋栗番茄幼苗根、茎和叶的Na+含量增幅以及K+含量降幅在供试3种植物中均最小,而其不同部位的K+/Na+比总体上较高。上述研究结果表明:醋栗番茄的耐盐性较强,‘秦皇贵妃红’次之,‘浙粉202’较弱。Na Cl胁迫显著抑制‘秦皇贵妃红’和‘浙粉202’幼苗根的生长,但显著促进醋栗番茄幼苗根的生长,使其维持较强的耐盐性,且Na Cl胁迫下醋栗番茄对Na+的吸收和运输减少,以维持体内的离子平衡及较强的光合作用。
关键词: 醋栗番茄 樱桃番茄 番茄 耐盐性 生长 光合作用 离子平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灰霉菌毒素诱导番茄抗性突变体及相关防御酶活性
《江苏农业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灰霉菌毒素为选择剂,利用多步筛选法筛选番茄抗性愈伤组织突变体,结果显示,毒素对番茄愈伤组织的诱导、生长具有抑制作用,且随毒素浓度的升高而增强;获得的抗性愈伤组织在不同浓度毒素胁迫下,其增殖率均高于原始型愈伤组织,并在离开选择因子继代培养2代后,仍保持获得的抗性。研究毒素处理后过氧化物酶(P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变化发现,无论有无毒素胁迫,抗性愈伤组织突变体及其再生植株的酶活性均高于原始型愈伤组织和原始植株(对照);随着毒素胁迫浓度的增大,抗性愈伤组织突变体及再生植株的3种酶活性有相同的变化趋势,即先升高后降低,且均比对照升高幅度大,其中PAL和PPO酶活性的下降速度较对照慢,说明抗性突变体通过增强与抗病性相关的酶活性,增强植物的防卫能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科技服务需求研究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 2016 CSCD
摘要:为客观地评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科技服务的需求意愿,本文通过文案剖析、院地调查、统计分析与理论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科技服务的需求特征。结果表明:76.11%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急需科技服务,还有7.08%对科技服务采取无所谓态度;对技术指导的需求远大于其他指标,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家庭农场对技术指导的需求率分别达到52.08%、82.14%、88.89%;在需求表达方面,91.15%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首选公益性服务。为此,本文从农业科研院所角度提出了顶层设计科研项目、构建"一主多元农技推广体系"、培育需求型科研成果、强化服务品牌意识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其他单位开展相关工作提供理论参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SCoT与IRAP标记的金枣柿实生后代遗传变异分析及其生殖特性
《果树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金枣柿是浙江重要经济果树之一,其果实有无核与有核之分,在雄花未见的情况下,其后代遗传变异情况及生殖特性有待探讨。【方法】以金枣柿母本一的15个子代及母本二的16个子代为研究群体,以来自浙江不同地区的12个金枣柿单株及柿(Diospyros kaki)、君迁子(D.lotus)、山柿(D.japonica)为对照;采用SCo T和IRAP分子标记技术,分析金枣柿实生后代的遗传变异情况,并以此推测其种子来源。【结果】利用筛选出的21条SCoT引物及20条IRAP引物对供试材料基因组DNA的扩增结果表明,2种标记共扩增出473条清晰、可重复谱带,其中多态性谱带454条;2种标记的多态性比例分别为93.56%和97.50%。2个子代群体均产生了遗传分离。群体1通过SCo T和IRAP标记得到的DICE相似系数变异分别为0.637~1.000和0.927~1.000,群体2利用这2种标记得到的DICE相似系数变异分别为0.987~1.000和0.981~1.000。【结论】金枣柿的实生群体中均存在一定程度的遗传变异,其中群体1的DICE变异系数虽低于群体2,但其变异主要集中于个别单株,群体2单株的变异类型比群体1更丰富。金枣柿的种子主要由有性杂交产生,其花粉供体很可能为同种的雄花,不排除其具有兼性无融合生殖的能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杜鹃红山茶CaAPX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功能分析
《林业科学研究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探讨杜鹃红山茶CaAPX基因的表达模式及在模式植物烟草中所起的抗寒、耐热作用,为今后山茶花抗逆育种奠定基础。[方法]根据山茶花同源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利用同源克隆和3’,5’-RACE技术,从杜鹃红山茶嫩叶组织中克隆出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命名为CaAPX,基因全长1 097 bp,开放阅读框753 bp,编码250个氨基酸。实时荧光定量PCR对杜鹃红山茶7种组织和温度胁迫下该基因的表达模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CaAPX基因在杜鹃红山茶7种组织中均得到表达,但表达水平不一,表达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未成熟果实>嫩叶>花苞>叶芽>种胚>花瓣>花芽,其中,未成熟果实中的表达量是其它组织的2.6811.44倍;温度胁迫处理8 h后该基因呈上调表达,CaAPX基因表达量分别是0 h的3.49和2.67倍。CaAPX基因转化烟草分析表明,过量表达CaAPX基因后,APX活性提高了2.58 4.09倍,抗坏血酸(As A)含量提高了2.673.56倍,并且转基因烟草植株的抗寒、耐热能力也获得提高。[结论]通过过量表达CaAPX基因能够提高烟草植株的抗寒、耐热性,为山茶花抗逆育种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杜鹃红山茶 基因克隆 温度胁迫 表达分析 转基因烟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南白沙绿茶的抗氧化活性及其酚酸类组成的HPLC-MS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DPPH体系、ABTS体系和Oyaizu法对白沙绿茶的甲醇提取物、70%乙醇提取物和水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并利用HPLC-MS对活性较高的乙醇提取物的抗氧化特征性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白沙绿茶3种提取物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呈浓度效应关系。其中3种提取物中以70%乙醇提取物对DPPH和ABTS清除能力最强,而还原力则弱于水提取物和甲醇提取物。通过HPLC-MS从70%乙醇提取物中得到24个酚类物质,其中15个酚类物质被鉴定为新绿原酸、花旗松素-3-O-芸香糖苷、绿原酸、隐绿原酸、去甲氧基姜黄素、表儿茶素、山奈酚-3-O-芸香糖苷、花旗松素-3-O-葡萄糖苷、槲皮素-双己糖苷、Di-O-咖啡酰奎宁酸、槲皮素、山奈素-3-O-戊糖苷、牛蒡子苷、杨梅素和山奈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银杏叶枯病对叶片光合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江苏省东台国有林场健康银杏树和感染叶枯病银杏树为试验材料,通过测定叶片光合及生理指标的变化,以期从生理代谢角度认识和评价银杏叶枯病病害。结果显示,以健康银杏树健康叶(JSJY)为对照,叶枯病银杏树病害叶(BSBY)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显著降低(P<0.05),但可溶性蛋白的含量显著升高(P<0.05);BSBY与叶枯病银杏树健康叶(BSJY)叶片净光合速率(Pn)、最大净光合速率(Amax)及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降低(P<0.05)。同时,与JSJY和BSJY相比,BSBY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分别降低了18.78%和13.93%(P>0.05)。由此可见,银杏叶枯病会降低叶片可溶性糖含量,抑制叶片光合作用,一定程度上降低病害叶叶绿素荧光参数值和黄酮类化合物含量,从而降低叶片的品质,危害银杏树的生长。
关键词: 叶枯病 银杏 叶绿素荧光 光合作用 生理特性 黄酮类化合物含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华猕猴桃叶果营养元素动态及其相关性
《果树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了解江苏丘陵地区猕猴桃树体营养状况和果实膨大规律及其相关性,为该地区猕猴桃平衡施肥提供理论依据,实现丰产优质栽培的目的。【方法】以不同生长期内‘红阳’猕猴桃为材料,基于硝酸-盐酸-高氯酸消煮萘-ICP法测定叶片和果实中元素P、K、Ca、Mg、Fe、Mn、Cu、Zn和B的含量,硫酸-双氧水消煮-萘氏比色法测定元素N含量。采用游标卡尺测定果实纵横径变化。【结果】在‘红阳’猕猴桃生长期内,元素Ca、P、Mg、Zn、Mn、B、Cu在叶片中含量呈上升趋势,在果实中为下降趋势;元素N和Fe在果实和叶片中含量为波状变化但总体上为下降趋势;仅元素K果实含量高于叶片含量。‘红阳’猕猴桃果实在5-6月份为快速膨大期,其后稳定缓慢增大直至成熟。叶片内部、果实内部、叶片-果实间矿质元素含量以及果实膨大-叶片果实矿质元素含量存在普遍的显著相关性。【结论】掌握江苏丘陵地区猕猴桃发育期矿质元素动态需求的变化趋势,结合元素间的拮抗和协同关系以及果实膨大与矿质元素间的相关性合理施肥,达到丰产优质栽培的目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元分析方法评估食品加工对叶菜中农药残留的作用
《中国食品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采用元分析方法获得食品加工对特定种类蔬菜中农药残留作用的响应比值,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提供加工因子;方法:通过数据库中文献搜索、数据采集、元分析计算,获得特定食品加工对叶菜中农药残留作用的响应比值及相关参数;结果:研究中所取数据具有同质性,食品加工中自来水洗、乙酸水洗、食盐水洗、次氯酸钠水洗、漂烫、清炒、微波对叶菜中农药作用的响应比值分别为0.45,0.45,0.54,0.15,0.76,0.27,0.99,其中次氯酸钠水洗和清炒对降低叶菜中农药残留具有较好的效果,微波处理效果最差。乙酸水洗与自来水洗相比去除农药的作用没有增加,食盐水洗作用反而有所降低。置信区间数据显示漂烫和微波处理具有降低以及增加农药残留的可能性;结论:上述食品加工方法均对叶菜中农药残留具有一定降低作用,所获得的响应比值可作为加工因子用于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并可指导叶菜安全消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