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5348条记录
转Cry1Ab基因水稻分子特征及其特异性PCR检测方法

遗传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转Cry1Ab基因水稻Bt01为一种新型的转基因水稻,文章首先利用Southern blotting验证了外源基因Cry1Ab转入了Bt01中,且为单拷贝,再利用TAIL-PCR方法获得了其插入位点信息,根据获得的Bt01的5′端插入位点序列,设计了相应的定性与定量PCR检测体系的引物及探针,实验结果显示,定性PCR检测体系的最低检测极限(LOD)为10个拷贝,定量PCR检测体系的LOD为5拷贝,最低定量极限(LOQ)为10拷贝。同时为了验证建立的定量PCR体系的准确性,利用该体系检测已知转基因水稻Bt01含量分别为3%和0.5%的样品,定量结果分别为2.7%和0.47%。研究结果表明,该转化体特异性定性与定量检测方法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良好的灵敏性,为转基因水稻Bt01的身份识别和检测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 分子特征 转基因 Cry1Ab 定性与定量PCR 特异性检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稻纵卷叶螟幼虫对不同含氮糖人工饲料的取食选择行为

浙江农业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稻纵卷叶螟是我国水稻上重要害虫,由于其难以在室内大规模饲养使得诸多研究受到限制。试验在已有可以完成世代的人工饲料的基础上分别配置了5种不同氮含量和糖含量的人工饲料,观察稻纵卷叶螟初孵、3龄和5龄幼虫对不同氮、糖含量的人工饲料取食选择性。结果表明,初孵幼虫较喜欢取食糖含量较高的人工饲料;氮含量饲料总体对初孵幼虫选择性的影响不显著,但接虫2 h后,饲料氮含量显著影响幼虫的选择性,其中0.92%氮含量饲料上的落虫数占总数的36%,接虫48 h后,氮含量为1.16%的饲料上落虫数明显高于其他饲料。糖含量对3龄幼虫落虫数取食选择有显著影响;对于不同氮含量的人工饲料,稻纵卷叶螟3龄幼虫选择性显著受饲料含氮量的影响(P<0.001),倾向于1.53%氮含量饲料。5龄幼虫对糖含量较高(27.22%)的人工饲料有稍强的趋向性,而不同含氮量对其选择性无明显影响。总体而言,糖含量对稻纵卷叶螟的取食选择有重要影响,氮含量仅对3龄幼虫的取食选择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稻纵卷叶螟 人工饲料 取食选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猪种肉质相关基因Hal、RN和FTO的多态性研究

畜牧兽医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明确肉质相关基因氟烷基因(Hal)、酸肉基因(RN)和脂肪肥胖相关基因(FTO)在国内外不同猪种群体间的遗传变异特性,本研究以大约克、长白、杜洛克和金华猪等猪种群体为研究对象,应用PCR-RFLP技术分别检测了Hal、RN和FTO基因的多态性,并分析了FTO基因上2个多态位点g.276G>T和c.594C>G的遗传变异情况。结果表明:(1)在杜洛克猪中发现了Hal的基因型Hal NHal n,其频率为0.166,但未发现基因型Hal n Hal n,其它猪种群体中仅检测到了基因型Hal NHal N;(2)在已检测的所有猪种群体中只检测到RN基因的rn/rn基因型,未发现rn/RN和RN/RN基因型;(3)在FTO的g.276G>T位点上,金华猪呈现单态,其它猪种群体均呈现多态。在FTO的c.594C>G位点上,4个猪种群体均呈现多态,3个外来猪种群体均以CC基因型频率较高,而金华猪则以GG基因型频率较高。研究结果提示,由于Hal基因在养猪生产中的利弊双重性,因此在某些猪种群体中仍然存在较高频率的Hal NHal n基因型。此外,结合FTO基因的生理功能和已有的研究结果,可在特定的猪群中将其作为影响猪肉质性状的候选基因。本研究发现FTO的基因型分布在我国优良地方猪种金华猪与国外3个种猪群间存在较大差异,为深入研究不同品种猪的肉质形成机理提供了基础数据。

关键词: FTO基因 Hal基因 RN基因 PCR-RFLP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3个水稻叶色突变体的遗传分析及基因定位

浙江农业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甲基磺酸乙酯对常规粳稻‘秀水09’进行诱变处理,获得了3个黄叶突变体Yl-1,Yl-2和Yl-3,多代自交稳定遗传。突变体与野生型‘秀水09’相比,分蘖减少、植株变矮、苗期叶片表现明显的黄色,随着生长发育的进行,叶片逐渐返绿。遗传分析表明这3个突变体的黄叶性状均受1对隐性核基因控制。利用SSR分子标记,将突变基因Yl-1定位在第3号染色体RM282与RM6080之间的7.5 cM范围内,将突变基因Yl-2和Yl-3定位在第5号染色体分子标记5-43w与RM1237之间,遗传距离分别为2.0 cM和6.8 cM。

关键词: 水稻 黄叶 遗传分析 分子定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显花植物在提高节肢动物天敌控制害虫中的生态功能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由于农业集约化生产引起的非作物生境减少和农业化学品的过量使用减弱了农田生态系统中害虫天敌的自然控制作用。合理而有效地利用显花植物可以为害虫天敌提供食物来源和庇护场所,从而能有效地提高天敌对害虫的自然控制能力、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本文综述了显花植物对天敌种群的促进作用及其在果园、蔬菜和粮食作物等害虫防治中应用的最新进展,同时对进一步利用显花植物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发展方向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显花植物 天敌 生态功能 生物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土壤消毒剂和杀菌剂防治草莓土传病害的研究

浙江农业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3种土壤消毒剂和6种杀菌剂处理草莓育苗地和种植地,研究其对草莓土传性病害的防治效果及其对草莓育苗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土壤消毒剂处理都明显降低育苗地和种植地中草莓苗炭疽病和枯萎病的发病率,防治效果较好的是三氯硝基甲烷和四氢-3,5-二甲基-1,3,5-噻二唑-2-硫酮。其中三氯硝基甲烷降低了土传病害的发病率,草莓苗发苗数量明显提高11.23%,产量也明显增加14.78%。使用6种杀菌剂后,炭疽病发病率显著降低,在第4次用药后15 d,对照发病率高达89.3%,而75%戊唑醇.肟菌酯WG 3000倍液和43%戊唑醇SC 5 000倍液处理的防治效果较好,炭疽病发病率仅为4.0%,防效分别高达98.41%和98.54%。

关键词: 草莓 土传性病害 杀菌剂 土壤消毒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结球甘蓝下胚轴原生质体培养再生植株体系的优化研究

西北植物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结球甘蓝‘新夏50’的无菌苗下胚轴为材料,对影响原生质体分离、纯化与培养的主要因素进行研究,建立适合结球甘蓝原生质体游离、纯化、收集、培养以至再生出完整植株的实用技术体系,为其非对称细胞融合及品种改良与创新等研究奠定基础。结果表明:2.5%纤维素酶R-10+0.05%果胶酶Y-23+9CPW+5mmol/L MES的混合酶液,从4d苗龄的下胚轴上分离出高产率的原生质体。在改良B5+0.5mg/L 2,4-D+0.2mg/L 6-BA+0.2mg/L NAA的液体培养基上,原生质体分裂旺盛。形成愈伤组织后经芽诱导和生根培养,获得了再生植株。倍性检测结果表明,不同原生质体所获得的24株再生植株中,19株为正常二倍体,4株为嵌合体,1株为四倍体。

关键词: 结球甘蓝 下胚轴 原生质体培养 植株再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杭州市西湖区域茶叶和桂花叶中OCPs污染特征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内标法对夏、冬季杭州西湖区域8个点位的茶叶和桂花叶中10种有机氯农药的含量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表明:杭州西湖区域夏季茶叶ΣOCPs含量范围为0.80~1.21μg·kg-1,平均值为1.01μg·kg-1;冬季ΣOCPs含量范围为1.37~2.85μg·kg-1,平均值为1.99μg·kg-1。夏季桂花叶ΣOCPs含量范围为1.45~13.34μg·kg-1,平均值为5.97μg·kg-1;冬季ΣOCPs含量范围为2.08~8.69μg·kg-1,平均值为4.58μg·kg-1。茶叶和桂花叶中OCPs污染主要来源于环境中早期的残留。OCPs的含量随着季节变化,茶叶中冬季OCPs的含量高于夏季的含量,而桂花叶中夏季高于冬季,表明茶叶中OCPs的变化可用于监测西湖区域大气中OCPs的季节变化规律,而桂花叶片适用于监测连续数年该区域大气中OCPs的污染情况。

关键词: OCPs 茶叶 桂花叶 污染特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金华城区土壤中7种指示性多氯联苯(PCBs)的分布特征和来源分析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了金华城区20份土壤样品中的7种指示性PCBs(PCB28,PCB52,PCB101,PCB118,PCB138,PCB153,PCB180),并分析了其分布特征和来源。结果显示金华城区PCBs残留总量在0.111~2.688μg.kg-(1干重)之间,相比国内外其他城市污染程度较轻。和我国其他地区相类似,PCBs的构成中主要以低氯代的三氯联苯和四氯联苯为主,即可能的污染源是我国历史上生产和使用较多的1号PCB,但个别点也显示2号PCB或进口PCBs污染的存在。PCBs污染程度为工业园区>农田>公园,说明城市中PCBs的污染源仍是工业园区,其他区域的污染可能来自于大气传播。农田土壤在作物采收后直接暴露在空气污染中,可能是导致其PCBs含量高于公园土壤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多氯联苯 金华 城区土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杭州非栽培植物上访花蓟马种类调查及发生分析

浙江农业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蓟马在野外不同植被上的发生动态,了解不同蓟马的寄主偏好性。从4月中旬至11月中旬,每2周对杭州茅家埠多种植物花上的蓟马种类进行采集并在室内进行种类鉴定,并且对几种主要植物的几种蓟马种群动态进行分析,包括对金丝桃Hypericum chinese花上的花蓟马Frankliniella intonsa、西花蓟马F.occidentalis、黄胸蓟马Thrips hawaiiensis及黄蓟马T.flavus;一年篷Erigeron annuus花上的花蓟马、西花蓟马、小头蓟马Microcephalothrips sp;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花上的花蓟马、西花蓟马及黄胸蓟马及美人蕉Canna indica花上的花蓟马、黄胸蓟马、黄蓟马及茶黄硬蓟马Scirtothrips dorsalis发生进行分析。调查发现蓟马种类分属6属16种,其中花蓟马、黄胸蓟马及黄蓟马是该地主要的蓟马种类。分析发现,金丝桃上花蓟马是优势种,其他几种只是偶尔发生,一年篷上优势种是小头蓟马并且发生量在开花的后期较多,即在整个7月,空心莲子草上蓟马的数量在开花的早期较多,从6月初至7月初,后期减少明显,主要是花蓟马和西花蓟马两种,美人蕉上主要的蓟马种类是黄蓟马和黄胸蓟马,在整个开花期,有3个发生高峰期,分别为7月上中旬,9月中下旬及11月上中旬,并且种群发生量大,最高时达到每花101.60±13.89头。同时花蓟马的数量也较高,最高时每花达12.60±4.35头,因此从上述的分析发现,花蓟马的适宜寄主范围广,除一年篷花上较少外,其他3种植物的花上都较多,这3种植物都可作为花蓟马的虫源地,黄蓟马和黄胸蓟马的主要适宜寄主为美人蕉花,西花蓟马则在空心莲子草上发生较多,而小头蓟马的适宜寄主则是一年篷。

关键词: 蓟马 种类 种群动态 植物种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