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猪胞内劳森氏菌lscN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湖北畜牧兽医 》 2017
摘要:胞内劳森氏菌是猪增生性肠炎的病原,试验设计4条引物,采用半巢式PCR从目的 DNA中扩增出1317bp的胞内劳森氏菌lscN基因,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lscN与Gen Bank中PHE/MN1-00、N343同源性为99%,是劳森氏菌三型分泌系统组件的编码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川续断ISSR反应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分子植物育种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两轮混合均匀设计的方法,研究引物、2×Taq master mix、模板DNA以及退火温度对ISSR-PCR扩增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获得优化的川续断ISSR反应体系,为后续开展川续断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奠定基础。试验显示川续断ISSR-PCR最佳反应体系为:在18μL的反应体系中含有2×Taq Master Mix 10.44μL,模板DNA 45 ng,引物0.35μmol/L。在此基础上,从100条引物中筛选出5条扩增较稳定、多态性丰富的引物,随后进行的温度梯度PCR实验发现引物最佳退火温度介于45℃~58℃之间。该试验表明采用混合均匀设计和单因素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可以减少实验处理次数,快速建立ISSR反应体系,经过对9份川续断种质资源进行ISSR扩增检测,证明该体系稳定可靠,可用于川续断遗传多样性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淹水胁迫对桑树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湖北农业科学 》 2017
摘要:以五年生桑树(Morus alba L.)品种强桑1号、农桑14号、育71-1为试验材料,研究田间长期或短期淹水对桑树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4个月长期淹水胁迫导致强桑1号植株生长和光合作用明显受阻,与对照相比,枝条长度、叶面积大小、节间长度及桑叶产量极显著减小,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显著降低。短期淹水胁迫导致强桑1号、农桑14号和育71-1叶片H2O2含量升高,而后随胁迫时间延长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各桑树品种叶片丙二醛(MDA)含量差异明显,农桑14号叶片MDA含量总体相对较低。短期淹水胁迫下,3个桑树品种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总体呈下降趋势,而过氧化氢酶(POD)活性随时间的延长不断增加。农桑14号叶片SOD和POD活性均高于其他两个品种,表现出较强的耐淹水能力。
关键词: 桑树(Morus alba L.) 淹水胁迫 净光合速率 丙二醛 抗氧化酶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芽孢杆菌aiiA基因抗病研究进展
《长江蔬菜 》 2017
摘要:aii A基因编码的Aii A蛋白是一类由芽孢杆菌产生的酰基高丝氨酸内酯酶,能够专一性地水解革兰氏阴性菌分泌的AHLs信号分子,从而破坏依赖群体感应系统的致病机制,减轻病原菌的致病性。综述了aii A基因与Aii A蛋白的研究现状、aii A基因在抗病方面的研究进展及Aii A蛋白在工业发展的应用现状等,以期为aii A基因在更多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 芽孢杆菌 群体感应 aii A基因 N-酰基高丝氨酸內酯(AHLs)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75%戊唑醇·肟菌酯水分散粒剂防治水稻稻瘟病效果
《湖北植保 》 2017
摘要:试验用75%戊唑醇·肟菌酯水分散粒剂与对照药剂6%戊唑醇微乳剂对水稻稻瘟病进行防治效果评价。试验结果表明:该药剂对水稻稻瘟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防效达到76%以上。建议在水稻破口抽穗期,采用75%戊唑醇·肟菌酯水分散粒剂1hm~2有效成分用量168.75g~225g(667m~2商品用量15g~20g),兑水675L进行喷雾防治,齐穗期再喷施1次,对水稻稻瘟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关键词: 75%戊唑醇·肟菌酯水分散粒剂 稻瘟病 防治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水生蔬菜高效生产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重要进展
《长江蔬菜 》 2017
摘要:综述了"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水生蔬菜高效生产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编号:2012BAD27B00)所取得的重要成果及其创新性。
关键词: 水生蔬菜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