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1000条记录
一株球形芽孢杆菌生产菌株的培养基优化研究

湖北农业科学 2017

摘要:利用单因素筛选和正交试验,对球形芽孢杆菌(Bacillus sphaericus)NBIM-311高毒菌株的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得到其最佳培养基配方为鱼粉20.0 g/L,玉米浆15.0 g/L,花生粕60.0 g/L,酵母膏7.5 g/L,碳酸钙1.0 g/L,硫酸镁0.3 g/L,磷酸二氢钾0.1 g/L。通过200 L和5 000 L发酵罐分别发酵,发酵液对致倦库蚊致死中浓度分别为0.963 mg/L和0.852 mg/L;发酵液经过后处理所制备的原粉对致倦库蚊致死中浓度分别为0.018 9 mg/L和0.022 3 mg/L。

关键词: 球形芽孢杆菌(Bacillus sphaericus) 致倦库蚊 培养基 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青砖茶渥堆过程中真菌种类及品质变化研究

食品科技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纯培养技术从青砖茶渥堆过程样品中分离出真菌5株,经ITS序列比对鉴定,分别为青霉菌属(Penicillium)、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塔宾曲霉(Aspergillus tubingensis)、粉红黏帚霉(Clonostachys rosea)、篮状菌属(Talaromyces radicus),其中黑曲霉数量最多,是青砖茶渥堆过程中的优势菌。研究同时还对青砖茶渥堆过程中内含成分和感官品质变化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青砖茶 渥堆加工 真菌种类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微波消解-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莲藕中的汞

广东化工 2017

摘要:本研究采用微波消解-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莲藕中的痕量汞。采用硝酸-过氧化氢消解体系,3 m L硝酸和5 m L过氧化氢。本研究建立的方法具有消解完全、汞元素损失少、简单、快速、准确、灵敏等优点,在食用莲藕汞的分析中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微波消解 原子荧光光谱法 莲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板监测茶小绿叶蝉种群动态分析

湖北植保 2017

摘要:为明确武汉地区茶小绿叶蝉成虫的消长规律,应用黄板进行了田间诱虫试验,初步分析上板茶小绿叶蝉种群动态。结果表明,黄板诱集法能有效监测茶小绿叶蝉成虫数量的变动,应用黄板监测的发生高峰期与检叶数虫法监测的高峰期大体一致,两个发生高峰分别出现在6月份和10月中下旬。黄板诱叶蝉量与振落法调查的叶蝉量有较好的相关性。

关键词: 茶小绿叶蝉 种群动态 监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业科技“五个一”行动现场推进会暨贯彻落实湖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在十堰召开

湖北农业科学 2017

摘要:10月11-12日,农业科技"五个一"现场推进会暨贯彻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在十堰召开。省委农工部、省委财经办副主任章新国,省农科院领导刘晓洪、焦春海、余锦萍、夏贤格,省委农工部相关处室同志,市州农科院、省农科院各研究所(中心)、相关处室主要负责人等参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桑叶提取物对桑黄菌丝生长的影响

广东蚕业 2017

摘要:采用平板培养方法观察桑叶提取物对桑黄菌丝生长的影响。采用L9(34)正交试验优化培养基配方。结果表明:桑黄平板培养基优化配方为土豆200 g/L、葡萄糖2.0%、蛋白胨1.0%、MLE0.5%。在28℃、pH 6.0条件下,其菌丝生长速度为3.5mm/d。

关键词: 桑叶提取物 桑黄 菌丝 生长速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嫁接陆地棉查尔酮合成酶与查尔酮异构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湖北农业科学 2017

摘要:从陆地棉(Gossypium hirsutumL.)HM-40中克隆了查尔酮合成酶GhCHS和查尔酮异构酶GhCHI基因。GhCHS基因的开放阅读框全长为1 170 bp,编码389个氨基酸,查尔酮合成酶含有较多的磷酸化位点,推测激酶磷酸化可能与其功能的行使相关,进化分析表明查尔酮合成酶与可可(Theobroma cacao)的CHS蛋白相似性最高;GhCHI基因的开放阅读框全长为630 bp,编码209个氨基酸,查尔酮异构酶含有较多的磷酸化位点,推测激酶磷酸化可能与其功能的行使相关,进化分析表明查尔酮异构酶与红麻(Hibiscus cannabinus)的CHI蛋白相似性最高。qRT-PCR分析显示,在接种大丽轮枝菌VD07菌系后,这两个基因表达量逐渐增加,随着接菌处理时间的延长,相对表达量增加,推测它们在陆地棉抗黄萎病防卫反应中可能起重要作用。利用VIGS技术在嫁接棉中成功地沉默GhCHS基因和GhCHI基因,对沉默棉株接种大丽轮枝菌VD07,鉴定显示其病情指数分别为72.5和67.5,表现为感病;而转化空载体和未沉默的嫁接棉棉株的病情指数分别为30.0和31.2,表现为耐病,基因沉默后嫁接棉对黄萎病的抗性丧失。表明GhCHS基因和GhCHI基因在陆地棉抗黄萎病的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关键词: 棉花(Gossypium hirsutum L.)嫁接 查尔酮合成酶和查尔酮异构酶 黄萎病 VIGS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温度对黑点切叶野螟发育和取食量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2017

摘要:[目的]探讨温度对黑点切叶野螟发育和取食量的影响,为利用黑点切叶野螟防治空心莲子草提供基础数据。[方法]以空心莲子草为食料,系统研究了不同温度对黑点切叶野螟幼虫发育历期、取食量和日平均取适量的影响。[结果]在试验温度范围内,随温度的升高,黑点切叶野螟幼虫的发育历期缩短,取食量增加,日平均食叶量增加。在17、22、27、32℃恒温下幼虫的历期分别为(53.84±2.70)、(22.02±0.74)、(14.48±0.08)、(10.97±0.57)d,取食量分别为(51.85±11.18)、(229.07±53.41)、(323.71±111.37)、(174.76±35.76)mg,日平均取食量分别为(0.96±0.21)、(10.40±2.42)、(22.36±7.69)、(15.93±3.26)mg/d。当温度达到37℃后,黑点切叶野螟无法完成生活史。[结论]综合研究结果来看,黑点切叶野螟的最适发育温度为27℃。

关键词: 黑点切叶野螟 温度 发育历期 食叶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桑树繁殖生物学研究现状与展望

中国蚕业 2017

摘要:综述了桑树繁殖生物学中桑树花器官发生及繁育系统的研究现状,探讨了研究桑树花性特征、成花机理、发育机制、传粉生物学和生殖生物学特征对桑树种质资源保存、育种与栽培的重要性,初步揭示了桑树繁殖生物学的研究意义。

关键词: 桑树育种 繁殖生物学 有性繁殖 无性繁殖 生物信息学 花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施肥模式对机插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湖北农业科学 2017

摘要:为了培育较为健壮的秧苗,试验设置2个品种4个育秧期间的肥料管理模式,分别为每盘22 g壮秧剂(T1,对照)、每盘17 g壮秧剂+0.5%尿素溶液(第一次追施)(T2)、每盘12 g壮秧剂+0.5%尿素溶液50g/盘(第一次追施)+0.5%尿素溶液50 g/盘(第二次追施)(T3)、每盘7 g壮秧剂+0.5%尿素溶液100 g/盘(第一次追施)+0.5%尿素溶液100 g/盘(第二次追施)(T4),考察对育秧期间秧苗素质的变化。结果表明,T3处理秧苗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最大,明显高于其他处理;苗期肥料使用可能出现秧苗生长瘦高现象,注重氮素追施量;各品种各处理秧苗素质和可溶性糖含量表现出显著差异,针对不同品种的处理要有所不同。

关键词: 水稻(Oryza sativa L.) 秧苗素质 氮肥 施肥模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