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1000条记录
湖北省汉江中游黏虫成虫种群动态监测与分析

湖北农业科学 2017

摘要:2014-2016年在湖北省宜城市利用糖醋液、佳多频振式杀虫灯调查了黏虫(Mythimna separata)成虫种群的发生动态。根据调查结果推测湖北省境内汉江中游流域均可能为黏虫常年越冬地,蛹及成虫均可越冬,为1代黏虫多发区;越冬代成虫在3月中下旬出现峰值,4月为1代黏虫幼虫期,幼虫大量发生,主要为害小麦,5月中下旬至6月中上旬为1代黏虫成虫高峰期,此后在7月上中旬成虫可能会有个小峰值,但8月之后基本不再出现成虫峰值。

关键词: 黏虫(Mythimna separata) 成虫 种群动态 迁飞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种杀线剂防治黄瓜根结线虫病药效研究

现代农业科技 2017

摘要:为筛选和评价防治根结线虫病的药剂,对10%噻唑膦颗粒剂和1%阿维菌素颗粒剂2种杀线剂进行了防治黄瓜根结线虫病的田间药效评价。结果表明,10%噻唑膦颗粒剂商品用量15~30 kg/hm~2防效达63.7%~70.2%;1%阿维菌素颗粒剂商品用量22.5~30.0 kg/hm~2防效达62.7%~64.1%;2种杀线剂对黄瓜根结线虫病效果均明显,但前者显著优于后者。生产上推荐采用1%阿维菌素颗粒剂商品用量22.5 kg/hm~2和10%噻唑膦颗粒剂15.0~22.5 kg/hm~2进行黄瓜根结线虫病的防治。

关键词: 黄瓜根结线虫病 杀线虫剂 防治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0%噻唑膦颗粒剂防治番茄根结线虫病试验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7

摘要:为筛选和评价可用于防治番茄根结线虫病的药剂,分别对来自于江苏剑牌农化股份有限公司和山东福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10%噻唑膦颗粒剂进行了防治番茄根结线虫病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两个国内公司生产的10%噻唑膦颗粒剂商品用量15 000~30 000 g/hm~2拌土处理,对番茄根结线虫病均可达60%~70%的防效,和日本石原产业株式会社生产10%噻唑膦颗粒剂(福气多)22 500 g/hm~2防效相当,对番茄生产安全、无药害,可作为防治番茄根结线虫病推荐药剂。生产上推荐采用10%噻唑膦颗粒剂制剂用量15 000~30 000 g/hm~2进行番茄根结线虫病防治。

关键词: 番茄根结线虫病 杀线虫剂 防治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花黄萎病抗性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改良研究进展

作物杂志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由大丽轮枝菌引起的棉花黄萎病已成为当前我国棉花可持续生产的主要障碍之一。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打破传统表型选择的局限性,实现对基因型的直接选择,有助于提高选择效率。然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在棉花抗黄萎病育种中的应用不充分。概述棉花黄萎病抗性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改良的研究进展,讨论改良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总结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讨论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在棉花抗黄萎病育种中的应用前景,以期为我国棉花抗黄萎病分子育种提供有用信息。

关键词: 棉花 标记辅助选择 黄萎病 分子标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湖北省农业科技协同创新思路与做法——以产业链推动创新链以创新链反哺产业链

农业科技管理 2017

摘要:协同创新是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最有效的途径。文章阐述了协同创新的内涵及模式构建,并在深入分析区域农业协同创新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产业链推动创新链,以创新链反哺产业链的解决思路,以期为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提供借鉴。

关键词: 农业科技 协同创新 产业链 创新链 思路与做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Bph14基因生理功能初探

生物技术通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Bph14基因是第一个被克隆的水稻抗虫基因,但鲜有Bph14基因对水稻生理方面影响的报道。研究该基因对水稻生理方面的影响有助于全面理解Bph14基因对褐飞虱的抗性机制。将Bph14基因转入水稻栽培品种中,对携带有外源基因的转基因株系通过荧光定量PCR检测乙烯合成和非生物胁迫相关基因的表达,另外,分别用5μmol/L ABA和250 mmol/L Na Cl处理转基因水稻株系和相应受体材料,结果表明,与乙烯合成相关的基因Os ACO2,Os ACS2,Os ACS6,O1g P5CS和O5g P5CS的表达量均较转基因受体m5274发生了变化,与干旱、耐盐等非生物胁迫相关的基因Cat A、Cat B、Cat C、RAB16A、LEA3、LIP9、Sal T、Adh I等也都不同于在受体m5274中的表达。同时Bph14基因的导入也提高了水稻对ABA的敏感性和对盐胁迫的耐受性,说明Bph14基因在水稻中可能参与调控乙烯合成以及非生物胁迫应答的功能基因的表达。

关键词: Bph14基因 乙烯合成 非生物胁迫 水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5%噻虫嗪·咯菌腈·精甲霜灵悬浮种衣剂对棉花立枯病和猝倒病防效评价

湖北农业科学 2017

摘要:对25%噻虫嗪·咯菌腈·精甲霜灵悬浮种衣剂172.5、345、517.5 g/100 kg种子3个处理浓度,对照药剂25 g/L咯菌腈悬浮种衣剂及350 g/L精甲霜灵种子处理乳剂防治棉花立枯病和猝倒病防治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5%噻虫嗪·咯菌腈·精甲霜灵悬浮种衣剂517.5 g/100 kg种子对立枯病和猝倒病防效分别为93.3%和92.7%,与对照药剂25 g/L咯菌腈悬浮种衣剂有效成分用药量20 g/100 kg种子的防效相当,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关键词: 棉花 棉花立枯病 棉花猝倒病 悬浮种衣剂 药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夏秋季茶树遮阴效应研究进展

湖北农业科学 2017

摘要:苦涩味重是影响夏、秋茶品质的重要因素。遮阴可有效改善茶树生长小环境,提高茶叶品质。综述了遮阴对夏秋茶影响的研究进展,重点探讨了遮阴对茶树生长环境、光合特性、形态解剖结构、内含成分及次生代谢的影响。

关键词: 茶树 遮阴 茶叶品质 茶叶生化成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发育时期的梨果肉组织石蜡切片制备

农业科技通讯 2017

摘要:为探讨不同时期梨果肉组织石蜡切片的制作方法,观察其果肉中石细胞发育过程的微观结构变化。将不同长势的梨果肉组织(14 d、60 d、120 d)经固定、脱水、透明、浸蜡、包埋、切片和番红-固绿对染等一系列过程,获得其纵切片。结果表明,处于发育幼嫩时期的果肉的细胞染色较深,随着发育时间的增长,石细胞次生壁显色也愈加明显,在果实成熟期石细胞团以成簇形式分布于果肉当中。本研究结果可为深入观察梨石细胞解剖结构及发育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果肉 石细胞 石蜡切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7.5%精喹禾灵EC对大豆田一年生禾本科杂草防除效果研究

湖北农业科学 2017

摘要:为明确17.5%精喹禾灵EC对大豆田禾本科杂草的防除效果及其使用的安全性,在田间设17.5%精喹禾灵EC每公顷26.25、39.375、52.5、78.75 g 4个处理,以5%精喹禾灵EC 45 g/hm~2为对照药剂,以人工锄草和清水喷雾为对照。结果表明,17.5%精喹禾灵EC对大豆田马唐、稗草具有很好的防效,可以在生产上推广使用。

关键词: 17.5%精喹禾灵EC 大豆 禾本科杂草 防除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