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马铃薯光合效率遗传分析及综合评价
《江苏农业科学 》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为明确不同马铃薯种质光合效率差异,同时筛选高光效种质,对15份不同地理来源的马铃薯种质材料的8个光合性状进行遗传力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结果显示,15份材料的8个光合性状均呈极显著差异,变异系数介于5.81%~31.16%之间,其中气孔导度(Gs)最大,蒸腾速率(Tr)次之,其值分别为31.16%、29.12%;广义遗传力(h~2)变化范围为17.08%~99.64%,除气孔限制(Ls)、羧化速率(CE)外,其余6个性状的h~2均高于60%,表明该性状传递给子代的能力较强。主成分分析得到2个主成分因子,累计贡献率达88.652%,通过计算光合效率综合值发现,15份马铃薯种质光合效率综合值变幅为-3.43~2.88。聚类分析将15份马铃薯种质划分为3个类群,与光合效率综合值排序吻合度较高,筛选出龙薯4号、Spunta、希森6号、冀张薯12号共4份高光效种质,且高光效类群的Ci、Gs、Tr显著高于其他类群(P<0.05)。另外,发现SPAD值与光合效率综合值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r=0.678**)。


黄酮类化合物对动物胃肠道健康调控作用的研究进展
《动物营养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胃肠道是动物机体内最大且功能最复杂的器官,是机体防御的最前线。胃肠道结构与功能的完整对维持动物健康极为重要。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天然、安全和无残留等特性,可以改善动物生产性能、调节胃肠道健康等,这使其不仅有望成为极具开发潜力的替抗成员,而且因此能开发出更多有益于动物健康的调控产品。本文就黄酮类化合物对动物胃肠道形态结构、屏障防御以及重要生理防御功能的调控作用进行综述,旨在为深入了解黄酮类化合物对动物胃肠道健康的调控作用及其在动物生产的应用开发提供参考。


不同生态修复措施对毛乌素沙化草地土壤碳的短期影响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揭示不同生态修复措施下土壤碳在沙化草地的短期分布特征,以毛乌素沙地为研究对象,选取施肥、补播、喷藻、施肥+补播、藻类拌种+补播5种生态修复措施,并以围封样地作为对照,对0-30 cm深度下土壤全碳、土壤有机碳、土壤无机碳、易氧化有机碳,以及惰性有机碳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施肥(AF)这一措施,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较大,通过施肥措施0-10 cm的土层中土壤有机碳的含量提升了73.75%;在补播(RS)下,对土壤中各类碳的影响较小;喷藻(AS)措施对土壤无机碳、土壤惰性有机碳影响较明显;施肥+补播(AF+RS)措施对土壤碳含量有明显的提升,该修复措施下土壤全碳显著高于对照区;藻类拌种+补播(A+RS)措施同样影响着各类土壤碳含量。由于实验时间较短,土壤碳的变动主要集中在0-10 cm的土层中。在10-20 cm、20-30 cm的土层中不同修复措施对土壤碳的影响均没有显著的差异性。


我国燕麦耗水量及其影响因子研究
《中国奶牛 》 2023
摘要:本文系统总结了我国燕麦(Avena spp.)耗水量及其影响因子研究结果.燕麦耗水量的影响因子包括降水量、降雨季节分配、地形、播种期、灌溉、施肥、混播、耕作方式和茬口;在一定范围内,雨养燕麦耗水量与降水量直线正相关,灌溉燕麦耗水量与灌溉量直线正相关;我国燕麦耗水量范围为79~597mm.籽实燕麦棵间蒸发耗水占全部蒸腾蒸发耗水比例之动态曲线呈单谷型,谷值位于抽穗-灌浆阶段,为23%~30%;播种-拔节阶段燕麦棵间蒸发耗水比例最高,为44%~50%;燕麦全生产期平均棵间蒸发耗水比例为34%~38%.


雄激素受体及共调节因子在睾酮调节绵羊附睾GPX5表达中的作用分析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 AR)及共调节因子对绵羊附睾上皮细胞(Epididymal epithelial cells, EECs)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5(Glutathione peroxidase 5,GPX5)的调节机制,本研究采用CCK-8检测睾酮对EECs增殖的影响;利用qRT-PCR、免疫荧光法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AR、GPX5、甾体激素受体共激活子1(Steroid receptor coactivator 1,SRC-1)、CREB结合蛋白(cAMP-response element-binding protein, CBP)、p300和核受体共抑制因子2(Nuclear receptor corepressor 2,NCOR2)的mRNA水平和蛋白表达情况,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测定干扰SRC-1或p300后EECs的荧光素酶活性。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100 nmol/L睾酮组细胞中的GPX5 mRNA和蛋白表达量极显著升高(P<0.01),1 000 nmol/L睾酮组细胞中的GPX5 mRNA和蛋白表达量差异不显著(P>0.05),但分别极显著(P<0.01)和显著(P<0.05)低于100 nmol/L睾酮组;100 nmol/L睾酮组细胞中的AR mRNA和蛋白表达量分别呈极显著(P<0.01)和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然而1 000 nmol/L睾酮组细胞中的AR mRNA和蛋白的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1 000 nmol/L睾酮组细胞中的CBP、p300、SRC-1蛋白表达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特别是核内的表达量明显增高。2)与对照组相比,siRNA-AR组细胞中的GPX5 mRNA和蛋白的表达量差异不显著(P>0.05),而SRC-1和p300蛋白表达量极显著升高(P<0.01)。pcDNA3.1-AR组GPX5 mRNA和蛋白表达量较对照组呈极显著(P<0.01)和显著(P<0.05)升高。3)siRNA-SRC-1和siRNA-p300组细胞中的GPX5 mRNA和蛋白表达量较对照组均显著降低(P<0.05),而AR的蛋白表达量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AR的转录活性显著降低(P<0.05)。综上,睾酮对绵羊EECs GPX5、AR及其共调节因子的表达具有浓度依赖性的调节效应,睾酮通过AR及其共调节因子SRC-1和p300/CBP的协同调节GPX5表达。本研究为探究GPX5在绵羊附睾中的调节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附睾上皮细胞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5 睾酮 雄激素受体 共调节因子


不同生根剂对谷子根系生长、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为使生根剂能更好地调控谷子根系生长、促进谷子增产,以金苗K1为试验材料,研究2种生根剂[吲哚丁酸钾(IBA)∶α-萘乙酸钠(NAA)=1∶4混合液和强效生根粉]在不同施用浓度处理下对谷子根系、叶面积、光合特性、产量的影响,遴选出谷子施用2种生根剂的最佳施用浓度。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IBA与NAA混合液和强效生根粉均可促进谷子的根系发育,增加植株的叶面积,增强光合能力,提高谷子产量;随着浓度的增加,2种生根剂对谷子根系、叶面积、光合特性、产量的促进作用呈现先增加后减弱的趋势。其中,采用浓度为40 mg/L IBA与NAA混合液及0.90 g/L强效生根粉处理的谷子根表面积、根体积、叶面积、光合速率、产量较对照均有显著提高,分别提高42.21%、51.49%、54.24%、38.70%、23.06%及38.05%、44.03%、47.29%、34.86%、21.97%,对促进谷子根系生长、提高光合性能、增加产量的效果最佳。该研究结果对提高干旱、半干旱地区谷子产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内蒙古设施番茄、辣椒主要病毒病种类分析
《北方农业学报 》 2023
摘要:【目的】对内蒙古主要设施蔬菜生产区的番茄、辣椒进行病毒病检测,明确当前优势病毒种类、分布和侵染情况,并对其中一些重要病毒病的危害、流行情况进行分析。【方法】2021—2022年,在内蒙古主要设施蔬菜生产区赤峰市、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采集番茄、辣椒疑似病毒病样品,利用RT-PCR技术对其进行病原检测。【结果】共采集感病样品327份,检出病毒15种,其中,赤峰市12种、呼和浩特市8种、包头市7种;番茄上共检出病毒12种,辣椒上共检出病毒8种。检出率较高的病毒有黄瓜花叶病毒(CMV)、辣椒轻斑驳病毒(PMMoV)、蚕豆萎蔫病毒2号(BBWV2)、番茄斑萎病毒(TSWV)。CMV总检出率为66.35%,且在番茄、辣椒以及不同采集区的检出率均大于60%;PMMoV、BBWV2总检出率分别为14.22%、11.37%,主要侵染辣椒,在辣椒上的检出率分别为45.61%、36.84%;TSWV仅在番茄样品中检出,总检出率为11.37%,且在赤峰市番茄上的检出率最高(23.71%)。PMMoV、BBWV2、南方番茄病毒(STV)、辣椒脉黄化病毒(PeVYV)、烟草扭脉病毒(TVDV)、马铃薯Y病毒(PVY)、辣椒隐潜病毒2号(PCV2)、甜椒内源RNA病毒(BPEV)在内蒙古番茄、辣椒上属首次报道。多种病毒复合侵染现象普遍,辣椒复合侵染率高达49.12%,以CMV与其他一种或多种病毒的复合类型为主,占复合侵染总比率的66.20%。【结论】CMV为当前内蒙古设施蔬菜番茄、辣椒的优势病毒,常与其他病毒构成复合侵染。CMV、PMMoV、BBWV2均为内蒙古辣椒上的优势病毒;TSWV在赤峰市番茄上发生严重,且扩展速度快。
关键词: 设施番茄 设施辣椒 优势病毒 RT-PCR 内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