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6864条记录
附睾中非编码小RNA(sncRNA)的研究进展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23

摘要:非编码小RNA(sncRNA)主要通过抑制性调控靶基因发挥作用.近年的研究发现sncRNA在哺乳动物附睾的各个部位均有表达,并且在调控附睾不同节段的基因表达方面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附睾上皮细胞中sncRNA的多样性及其表达水平的时空差异会影响很多潜在的靶基因,从而调节附睾的生理功能,另外,这些sncRNA还可以通过附睾小体传递给精子,对精子产生一系列的调控作用.综述了附睾中sncRNA表达、sncRNA对附睾和附睾中精子功能调节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探究sncRNA对雄性生殖细胞调控作用的分子机制提供参考.

关键词: 非编码小RNA 靶基因 附睾 附睾小体 精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亚急性瘤胃酸中毒对奶山羊瘤胃上皮细胞挥发性脂肪酸吸收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动物营养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旨在探究亚急性瘤胃酸中毒(SARA)对奶山羊瘤胃上皮细胞挥发性脂肪酸(VFA)吸收代谢相关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和蛋白相对表达量的影响。选取体重[(62.13±4.76) kg]相近的12只经产泌乳期萨能奶山羊,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随机分为2组,每组6只羊。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饲粮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中性洗涤纤维(NFC/NDF)为1.15;SARA组通过饲喂NFC/NDF分别为1.15、1.49、2.12、2.66的试验饲粮诱导建立SARA模型。试验期为60 d。试验期结束屠宰采集奶山羊的瘤胃腹囊上皮组织,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瘤胃上皮细胞VFA吸收代谢相关基因的mRNA相对表达量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并分析瘤胃发酵参数、瘤胃上皮细胞VFA吸收率与VFA吸收代谢相关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SARA组瘤胃上皮细胞Na+/H+交换蛋白1(NHE1)、酰基辅酶A短链合成酶2(ACSS2)、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合成酶1(HMGCS1)、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合成酶2(HMGCS2)、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HMGCR)的mRNA相对表达量极显著上调(P<0.01),Na+/H+交换蛋白3(NHE3)、单羧酸转运蛋白1(MCT1)、下调式腺瘤载体(DRA)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2)与对照组相比,SARA组瘤胃上皮细胞NHE1、NHE3、Na+/H+交换蛋白4(NHE4)、单羧酸转运蛋白2(MCT2)、阴离子交换蛋白2(AE2)、钠/钾ATP酶(Na+/K+-ATPase)、ACSS2、酰基辅酶A短链合成酶3(ACSS3)、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裂解酶(HMGCL)、乙酰辅酶A乙酰转移酶1(ACAT1)的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综上所述,SARA可以提高瘤胃上皮细胞NHE1、NHE3、MCT1、DRA、ACSS2、HMGCS1、HMGCS2、HMGCR的mRNA相对表达量以及NHE1、NHE3、NHE4、MCT2、AE2、Na+/K+-ATPase、ACSS2、ACSS3、HMGCL和ACAT1的蛋白相对表达量,进而加快瘤胃上皮细胞对VFA的吸收与代谢,缓解SARA对机体的损伤。

关键词: 奶山羊 亚急性瘤胃酸中毒 挥发性脂肪酸 吸收代谢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生物炭配施有机肥对阴山北麓旱作燕麦生长及水分利用的影响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提高内蒙古阴山北麓旱作农区水分利用效率,对比分析了生物炭和有机肥配施(BM)、生物炭(B)、有机肥(M)、不施生物炭和有机肥(CK)4种不同耕种方式对燕麦、全生育阶段土壤水分时空变化、土壤耗水特征及燕麦关键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构成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炭和有机肥及两者配施均可促进燕麦生长发育,以灌浆期为例,与CK相比,B、M和BM处理下燕麦株高分别提高17.73%、22.29%和26.03%,单株叶面积分别提高13.32%、17.05%和23.67%,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分别提高6.48%、7.39%和20.30%,燕麦生育前中期生物炭效果优于有机肥,生育后期有机肥施用效果优于生物炭,两者耦合效果最好;BM处理可提高0~40 cm土壤含水量1.65%~19.12%,显著降低燕麦土壤贮水消耗11.34%~20.09%,总耗水量降低0.38%~0.88%,施用生物炭保水减耗效果强于有机肥,随着生育期推进和降水增加,两者效果差异逐渐减小;在产量方面,BM处理可同时显著提高收获穗数、穗粒数和单穗粒重,促进燕麦籽粒产量形成和水分利用,籽粒产量提高7.63%~14.80%,水分利用效率提高8.62%~16.64%。生物炭和有机肥配施可显著促进旱作燕麦生长,有效保持土壤水分,提高燕麦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是适宜内蒙古阴山北麓地区旱作燕麦种植的抗旱保墒技术措施。

关键词: 生物炭 有机肥 旱作燕麦 产量 水分利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燕麦水分利用效率影响因子研究

中国奶牛 2023

摘要:本文对我国燕麦(Avena spp.)水分利用效率影响因子研究结果进行了系统总结。燕麦水分利用效率影响因子包括降水量、降雨季节分配、地形、播种期、灌溉、施肥、混播、耕作方式、茬口、品种、刈割次数、耗水量和产量。施肥提高燕麦水分利用效率。多次刈割降低饲草燕麦水分利用效率。随着降水量、灌溉量和耗水量的逐渐增加,水分利用效率动态可能呈抛物线型,或直线上升+直线下降型,或直线上升+高平台+直线下降型。随着产量逐渐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呈直线或曲线上升。

关键词: 燕麦 饲草燕麦 籽实燕麦 水分利用效率 影响因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期施肥对农牧交错带栗钙土土壤理化性质及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生态学杂志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探究干旱栗钙土土壤长期施肥的施肥效应,揭示不同施肥模式下土壤理化性质及微生物特性的演变特征,为内蒙古农牧交错地区农田合理培肥和科学评估施肥效果提供依据。依托内蒙古武川旱作试验站的长期轮作定位施肥试验(2004—2019年),分析了不同施肥处理对农牧交错带栗钙土耕层土壤理化性质和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有机肥配施化肥和单施有机肥可显著降低土壤容重,增大土壤孔隙度,而不平衡施肥(如NP、NK、PK、N处理)和不施肥处理土壤容重有增加趋势;与不施肥处理相比,不同施肥方式土壤有机碳、全氮、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有所提高,土壤养分均表现为有机肥配施化肥>有机肥施用>化肥平衡施用>化肥不平衡施用>不施肥;在土壤微生物方面,有机肥配施化肥土壤细菌数量显著提高108.36%~118.92%,真菌数量提高27.68%~50.46%,放线菌数量提高35.43%~40.25%;长期施用有机肥和平衡施用化肥能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养分和微生物数量,尤以有机肥与化肥两者配施联用效果最好。以合理氮、磷、钾多元素配比施用对农牧交错带干旱栗钙土土壤质量有明显改善,不平衡施肥土壤性状也有所改善,而长期不施肥土壤性状明显退化。

关键词: 长期施肥 农牧交错带 土壤性状 土壤微生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育苗产业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思路

现代农业 2023

摘要:近年来,杭锦后旗果蔬产业稳步发展,加工型蔬菜、薄皮甜瓜、设施农业果蔬类作物等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种苗需求量不断增加,农作物育苗产业初具规模,但还存在一些育苗规模、技术、品牌方面的问题,为推进育苗产业健康发展,通过扩大规模、成立协会、培育高端品种、强化技术支撑、打造育苗品牌、加大政策扶持、打通销售渠等思路,进一步探索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的措施和途径.

关键词: 设施果蔬 规模育苗 促进增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提取物复合制剂缓解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炎症反应的分子机制

动物营养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植物提取物复合制剂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BMEC)炎症模型免疫、抗氧化功能和转录组的影响,以揭示植物提取物复合制剂缓解BMEC炎症反应的分子机制。试验选用第3代贴壁生长BMEC,随机分为5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个培养孔。对照组BMEC不添加LPS和植物提取物复合制剂,采用基础培养基培养10 h;LPS组BMEC添加10μg/mL LPS作用6 h后,采用基础培养基培养4 h;试验组BMEC加入10μg/mL LPS作用6 h后,分别加入30 (WELPS30组)、 50 (WELPS50组)及70μg/mL(WELPS70组)的植物提取物复合制剂,采用基础培养基培养4 h。测定各组免疫及抗氧化相关指标,并选择LPS组和WELPS30组进行转录组测序及分析。结果表明:1) LPS组BMEC相对增殖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WELPS30组BMEC相对增殖率显著高于LPS组(P<0.05),且WELPS30组、WELPS50组和WELPS70组BMEC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及白细胞介素-8(IL-8)含量显著低于LPS组(P<0.05)。2)LPS组BMEC中丙二醛(MDA)含量和诱导性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WELPS30组、WELPS50组和WELPS70组BMEC中MDA含量和iNOS活性显著低于LPS组(P<0.05),WELPS30组BMEC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高于LPS组(P<0.05)。3)转录组测序结果表明,共有369个差异表达基因。GO富集分析显示,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参与调节白细胞介素-17(IL-17)生成、白细胞介导的细胞毒素作用、T细胞增殖等生物学过程。KEGG富集分析显示,差异表达基因主要集中在以NOD样受体(NLR)信号通路和IL-17信号通路为主的免疫相关信号通路。4)以介数中心性为指标进行网络分析,发现Toll样受体2(TLR2)、趋化因子10(CXCL10)和集落刺激因子2(CSF2)等10个基因在植物提取物复合制剂调控的差异表达免疫基因中起到关键连接性作用。由此可见,植物提取物复合制剂可以提高BMEC抗氧化功能,缓解BMEC炎症反应,其分子机制是植物提取物复合制剂通过调节IL-17信号通路和NLR信号通路缓解BMEC的炎症反应,TLR2、CXCL10和CSF2等10个基因在差异表达免疫基因中起到关键性的连接作用。

关键词: 植物提取物复合制剂 奶牛乳腺上皮细胞 炎症反应 转录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绵羊肺源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药物敏感性试验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23

摘要:为确定2019年11月20日呼和浩特托克托县某家庭牧户绵羊因呼吸道疾病死亡的原因,本研究无菌采集病死羊肺组织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致病性试验及体外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表明:肺组织经培养后的菌落形态一致,经表型鉴定、生理生化鉴定及16S rDNA鉴定确定该菌为大肠杆菌,且分离菌株可致小鼠死亡;分离菌株对氨苄西林、氨曲南、头孢哌酮、头孢他啶、链霉素、庆大霉素、青霉素G、红霉素、大观霉素和克林霉素10种药物表现为耐药,对多黏菌素B、复方新诺明、四环素和诺氟沙星4种药物表现为中度敏感,仅对万古霉素药物表现为敏感.综上所述,该家庭牧户绵羊的死亡是由大肠杆菌所致.

关键词: 大肠杆菌 绵羊 分离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类型草原土壤养分特征的监测与评价

草学 2023

摘要:对不同类型草原土壤养分特征进行长期监测,明确土壤质量演变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确定有代表性的7个草原监测点,在牧草返青期、旺盛期和枯萎期分别取土壤样品,进行7项土壤理化指标的检测。2020年监测数据表明监测点土壤碱性化较为严重;pH值与土壤养分含量呈负相关;土壤全氮和土壤有机质的变化呈正相关;牧草种群的多样性与土壤质量呈正相关。乌兰察布草原和辉腾锡勒草原土壤质量和土壤肥力较好;巴彦淖尔市乌拉特草原、包头市乌拉特草原和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牧草种植核心区土壤较贫瘠。

关键词: 草原 土壤养分 监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载畜率对荒漠草原小叶锦鸡儿邻近土壤速效养分含量的影响

草地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放牧是人类利用草原最主要的方式,可影响土壤的理化性质。小叶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la)作为豆科灌木,其邻近土壤养分的变化对会对草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产生重要的影响。为研究载畜率对荒漠草原小叶锦鸡儿邻近土壤速效养分含量的影响,在内蒙古短花针茅荒漠草原进行放牧实验,共4个载畜率处理(对照CK(0羊单位·hm-2·a-1、轻度放牧LG(0.93羊单位·hm-2·a-1)、中度放牧MG(1.82羊单位·hm-2·a-1)和重度放牧HG(2.71羊单位·hm-2·a-1),在每个小区中选定大小相近的小叶锦鸡儿植株,分为东南西北4个方向,测定植株邻近土壤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析这些参数之间的变化。结果表明:随载畜率增大,土壤碱解氮含量先升高后降低,速效磷先下降后上升,速效钾含量呈下降趋势。小叶锦鸡儿邻近土壤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的平衡点对应的速效磷在LG区呈最小值,土壤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的平衡点对应的碱解氮在MG区呈最大值。

关键词: 荒漠草原 土壤速效养分 载畜率 小叶锦鸡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