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9805条记录
花生籽仁外观和营养品质特征及食用型花生育种利用分析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花生籽仁的外观品质和营养品质是评价食用花生品种的重要指标。本研究对285个不同类型或来源的花生种质资源进行了籽仁外观和营养品质性状的检测和分析,旨在为食用型花生品种选育提供依据。按照植物学类型分析了各类型的8个外观性状和5个营养品质性状的分布。结果表明,我国花生种质资源包含丰富的外观性状变异类型,能够满足不同加工用途对原料的需求,但总体上高油酸、高蛋白和低脂肪资源类型偏少。借鉴美国等烤制花生仁和糖果花生的外观和营养品质特征及我国煮食和烤制花生的生产消费市场,提出了食用型品种选育亲本的策略和备选品种类型,烤制和糖果用途花生育种亲本选配应以普通型、中间型或珍珠豆型中粒农家品种或育成品种为骨干亲本,进一步改良高油酸、高蛋白和低脂肪等品质性状。

关键词: 食用花生 外观品质 营养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改良倒伏指数法鉴定小麦品种抗倒性初步研究

麦类作物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由于小麦茎秆基部弹性容易测定,因而本研究用其替换茎秆基部机械强度,对王勇等(1997)提出的倒伏指数进行改进。为验证这种方法的应用效果,以47个河南省区域试验小麦新品系及自育品系为试验材料,通过对小麦茎秆特性进行分析,结合多试点抗倒性验证,应用改良倒伏指数法对小麦抗倒伏能力进行初步鉴定。结果表明,从灌浆中期到灌浆后期,小麦基部茎秆弹性总体处于下降趋势,但仍有22.3%的品系基部茎秆弹性呈上升趋势,72.3%的品系倒伏指数有所下降,说明大部分小麦品系在灌浆后期的抗倒伏能力相对于灌浆中期有所上升。经相关性分析,节间充实度、长度、干重、重心高度、地上部鲜重、茎秆基部节间弹性等特性均与小麦抗倒性有关,其中,茎秆基部第一、第二节间充实度、长度、基部茎秆弹性与抗到性关系最为密切。在灌浆中后期,倒伏指数与倒伏点率、严重倒伏点率、平均相对倒伏面积、平均倒伏级及乔春贵等(1988)的方法计算得到的倒伏指数均呈正相关,以灌浆中期相关性较高。说明应用改良的倒伏指数衡量小麦品种抗倒伏能力是可行的,且在灌浆中期准确度更高。

关键词: 小麦品种 区域试验 茎秆 倒伏指数 相关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众麦1号的农艺性状及其特点

农业科技通讯 2018

摘要:众麦1号是半冬性、矮秆、大穗、抗寒、抗病、广适、超高产小麦新品种。笔者从其农艺形状和特点进行了详细介绍,以期为广大种业界人士和农民朋友选好、用好小麦新品种提供帮助,为全省的小麦生产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 众麦1号 农艺形状 特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二仙汤中淫羊藿黄酮类成分的含量

中医学报 2018

摘要: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二仙汤中淫羊藿主要黄酮类成分的检测方法。方法:采用ZORBAX Eclipse Plus-C18色谱柱(3.0 mm×150 mm,3.5μm);以体积分数0.1%甲酸和浓度5 mmol·L~(-1)乙酸铵水溶液(A相)和甲醇(B相)为流动相进行线性梯度洗脱;梯度洗脱程序:0.0~0.5 min,A相的比例保持95%,0.5~1.5 min,A相的比例由95%降到70%,1.5~3.5 min,A相的比例由70%降到50%,3.5~6.0 min,A相的比例由50%降到30%,6~12 min,A相的比例由30%降到10%,12~15 min,A相的比例由10%降到5%;流速为0.45 mL·min~(-1);进样量:1μl;柱温:40℃;检测波长为270 nm。测定对照品混合液、二仙汤水提取液和体积分数50%乙醇提取液中朝藿定B、朝藿定C、淫羊藿苷以及淫羊藿次苷Ⅱ的含量。结果: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朝藿定B、朝藿定C、淫羊藿苷以及淫羊藿次苷Ⅱ的日间精密度RSD为0.21%~0.40%,日内精密度RSD为0.54%~0.89%,稳定性RSD为0.26%~0.90%,回收率为104.8%~116.7%。同一提取剂的二仙汤提取液中,不同主要黄酮类成分存在明显的差异,表现为朝藿定C>淫羊藿苷>朝藿定B>淫羊藿次苷Ⅱ含量;二仙汤体积分数50%乙醇提取液中检测的主要黄酮类成分均显著高于二仙汤水提取液,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具有十分良好的精密度、稳定性以及回收率,符合方法学的要求,可用于二仙汤中淫羊藿主要黄酮类成分的含量测定,为二仙汤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关键词: 淫羊藿 二仙汤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 朝藿定B 朝藿定C 淫羊藿苷 淫羊藿次苷Ⅱ 含量测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瓜枯萎病拮抗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防效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黄瓜根际土壤和根、茎中分离出对黄瓜枯萎病病原菌——尖孢镰刀菌黄瓜专化型具有较强拮抗作用的细菌菌株7株,这些细菌在平板上对尖孢镰刀菌的抑菌效果最高可达46%。经济福平抗生素诱导抗性后,这7株菌株共得到具有抗性的菌株4株:GJ-9、NH-1、P_7、XX_2J_7。检测有利福平标记的菌株在黄瓜苗根系和植株内的定殖能力,结果显示菌株在黄瓜苗具有良好的定殖能力,并且能通过根部运输进入茎中,从而显著提高黄瓜苗的PAL、POD和PPO防御酶活性。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将筛选到的7株拮抗菌的发酵液对黄瓜苗进行处理,其中拮抗菌NH-1的发酵液对黄瓜枯萎病具有显著的防治效果,其处理后的黄瓜苗病情指数为26.00,防治效果达到66.03%。根据其生长形态特征及对其进行gyrb基因序列分析,鉴定其为贝莱斯芽胞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

关键词: 黄瓜枯萎病 拮抗菌 生物防效 芽胞杆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适配体在生物毒素检测中的应用进展

河南农业科学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食物中毒是一类重要的食源性疾病,近年来由生物毒素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频繁出现,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对于食品中生物毒素的快速、高效检测提出了更高要求。在众多快速检测技术中,基于适配体的检测方法是目前的研究热点之一。作为新型识别工具,适配体具有特异性强、亲和力高、制备成本低等明显优势,已被应用于食品中危害物质的识别检测。对适配体及其在各类生物毒素检测中的应用进行综述,并对该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方向进行探讨,以期促进基于适配体的检测方法在生物毒素快速检测中得到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 适配体 生物毒素 检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龙须菜对异育银鲫生长、体组成及营养代谢的影响

河南农业科学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评价龙须菜藻粉作为饲料原料替代异育银鲫饲料中菜粕的可行性,以不含龙须菜的基础饲料饲喂对照组,以含3%(D1)、6%(D2)、9%(D3)、12%(D4)、15%(D5)的龙须菜替代菜粕配制成的饲料饲喂试验组,所有饲料均等氮等脂,异育银鲫幼鱼规格一致[体质量(8.21±0.12)g],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5尾试验鱼,饲喂8周后,测定试验鱼生长性能、饲料表观消化率、鱼体成分、营养代谢等相关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D1组试验鱼饲料转化率、蛋白质效率、肝脏谷丙转氨酶活性分别升高7.41%(P<0.05)、8.48%(P<0.05)、11.34%(P<0.05);D1、D2组饲料干物质表观消化率分别升高3.94%(P<0.05)、3.78%(P<0.05);D2组血清胆固醇含量升高9.84%(P<0.05);D4、D5组异育银鲫的粗脂肪表观消化率分别下降2.58%(P<0.05)、2.69%(P<0.05),甘油三酯含量分别下降18.67%(P<0.05)、11.20%(P<0.05);D5组异育银鲫的脏体比、血清总蛋白含量和全鱼粗脂肪含量分别下降8.43%(P<0.05)、8.26%(P<0.05)和5.72%(P<0.05),摄食率、血清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活性分别升高3.74%(P<0.05)、5.30%(P<0.05)和7.82%(P<0.05).回归分析表明,随着龙须菜替代量的增加,试验鱼全鱼粗脂肪含量呈下降趋势.综上,饲料中适量添加龙须菜能促进异育银鲫的生长,用龙须菜藻粉替代异育银鲫饲料中的菜粕是可行的,以添加3%的量效果较好.

关键词: 龙须菜 异育银鲫 生长性能 营养代谢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辣椒红素的生物合成及代谢研究进展

分子植物育种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近几年来,由于辣椒红素颜色鲜亮,易着色,保色期长,对人体无毒副作用等特点,在食品和化妆品行业被广泛使用,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辣椒果皮色素母细胞的类囊体膜是合成辣椒红素的主要场所,而类胡萝卜素合成途径包括了合成辣椒红素的途径,许多基因在途径中起调控作用。IPI,GGPS,PSY,PDS,ZDS,LCYB,LCYE等基因是合成辣椒红素相关的基因。这些基因不仅在辣椒中合成辣椒红素,在其他植物生理过程中也起重要作用。该综述主要介绍了辣椒红素的合成途径和类胡萝卜素合成途径及这些基因在辣椒及其他植物中的研究进展,从而可以全面了解辣椒红素及相关基因在植物中的作用。

关键词: 辣椒红素 类胡萝卜素 合成途径 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碳、氮对茄病镰刀菌与棘孢木霉菌丝生长及产孢的影响

南方农业 2018

摘要:为了解茄病镰刀菌与棘孢木霉对碳源、氮源的需求,试验在培养基I与培养基II的基础上调整碳源、氮源及C/N比,测定碳源、氮源对茄病镰刀菌和棘孢木霉菌丝生长量与产孢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碳源对茄病镰孢菌生长的影响不明显,甘露醇有利于其产孢;氮源对茄病镰孢菌生长的影响显著,硝酸钠最有利于菌丝生长,磷酸氢二铵有利于其菌丝生长与产孢;C/N比值对茄病镰孢菌菌丝生长及产孢的影响显著,C/N达到12∶1时,菌落直径6.55 cm,每毫升产孢量3.36×10~6个。碳源对棘孢木霉菌丝生长的影响不明显,蔗糖和葡萄糖有利于其生长与产孢;氮源对棘孢木霉菌丝生长的影响显著,磷酸二氢铵与硝酸钠均有利于菌丝生长,磷酸氢二铵有利于其产孢;C/N比值对棘孢木霉菌丝生长及产孢的影响显著,C/N达到9∶1时,菌落直径6.20 cm,每毫升产孢量1.45×10~7个。

关键词: 茄病镰刀菌 棘孢木霉 菌丝生长 产孢量 碳源、氮源需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应用CRISPR/Cas9系统编辑水稻SBE3基因获得高抗性淀粉水稻新品系

分子植物育种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SBE3是位于水稻第2号染色体上的水稻淀粉分支酶基因,该基因表达量的降低引起水稻抗性淀粉(resistant starch,RS)含量的提高。本研究应用CRISPR/Cas9系统对SBE3基因进行编辑,根据基因编码区序列(CDS)在第8外显子区域设计长度为20 bp的引导序列,化学合成引导序列并构建成sgRNA,将其插入到Cas9质粒骨架载体中,转化农杆菌。通过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方法将构建好的p CAMBIA1300:SBE3sgRNA:Cas9表达载体转入水稻受体材料沪LPR18中。使用PCR扩增转基因阳性植株中含有CRISPR/Cas9靶点的片段并测序验证,确定12个突变单株,其中2个是纯合型,通过后代分离,得到没有潮霉素基因筛选标记的SBE3纯合突变单株,测定其抗性淀粉含量高达10%以上。以上结果表明,本研究已经通过CRIPR/Cas9技术获得稳定的高抗性淀粉水稻纯合突变体材料,为高抗性淀粉育种提供了新的种质资源和创建方法。

关键词: 水稻 SBE3 CRISPR/Cas9 抗性淀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