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9805条记录
作物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的现状与展望

江苏农业科学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可以通过精准选择目标性状提高育种效率,加快育种进程。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已在主要农作物育种中广泛应用,全基因组选择正逐步成为研究热点,有望推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技术的更快发展。综述了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基础及在农作物中的应用进展,全基因组选择的原理、方法、优势以及全基因组选择在植物育种方面的应用,并对作物分子选择育种作出了展望。

关键词: 作物育种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全基因组选择 基础 应用 展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土壤熏蒸剂及生物菌肥对日光温室番茄土壤微生物量及产量的影响

蔬菜 2018

摘要:以番茄圣罗兰3689为材料,选用3种土壤熏蒸剂和2种生物菌肥,研究土壤熏蒸剂加生物菌肥处理对土壤真菌和细菌呼吸强度,以及真菌和细菌生物量比例的影响,探究可以有效防治日光温室番茄土传病害的最佳熏蒸剂和菌肥搭配组合。结果表明:未施用生物菌肥时,石灰氮处理对于真菌和细菌呼吸强度有明显抑制作用;施用菌肥后结果盛期,威百亩+ETS处理的微生物呼吸强度最低;在轻微发病征兆期,棉隆+ETS的微生物呼吸强度最低。采用灰色关联理论对多目标综合评价及对产量和各测定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威百亩+金汇处理对土壤生物因素的影响最为有利,产量最高且与真菌和细菌呼吸强度均呈极显著负相关,为最优处理组合。

关键词: 熏蒸剂 生物菌肥 番茄 微生物 呼吸强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芝麻林素对煎炸过程中大豆油品质的影响

食品科学 2018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添加芝麻林素的精炼大豆油为原料煎炸土豆条,研究芝麻林素对180℃煎炸过程中大豆油理化指标包括脂肪酸组成和VE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芝麻林素对煎炸大豆油的过氧化值、茴香胺值和黏度的增加以及透光率的降低具有抑制作用,对大豆油酸价影响不明显;且芝麻林素能够延长大豆油的氧化诱导时间,减缓大豆油煎炸过程中总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的降低;芝麻林素还能够延缓(β+γ)-VE和δ-VE的分解率和总VE的分解率,但对α-VE的影响不显著。因此,芝麻林素对煎炸大豆油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保护作用,在油脂和食品工业领域具有一定的开发潜力。

关键词: 煎炸油 芝麻林素 大豆油 脂肪酸组成 VE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5个果桑品种(系)的经济性状和果实营养成分的分析与评价

经济林研究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筛选出适合推广的新优果桑品种,以生产中主栽的‘大十’‘红果2号’以及新选育的‘优系1’‘优系3’‘优系2’为供试品种(系),测定其经济性状和各营养物质含量,用SPSS分析软件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和相关性分析,利用隶属函数法对果实营养成分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5个供试品种(系)的经济性状和果实营养成分均存在显著差异,按营养品质好坏排序为:优系1>优系3>大十>优系2>红果2号,优系1是一个优良的加工品种,优系3是一个鲜食口感好、营养保健价值高的鲜食兼加工品种,优系2是一个好的鲜食品种。

关键词: 果桑 营养成分 经济性状 营养品质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叶面追肥对强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效应分析

湖北农业科学 2018

摘要:为明确强筋小麦叶面不同追肥时期和次数的产量和品质效应,通过品种、喷洒时期的2因素随机区组试验,对叶面肥不同施用时期和施用次数的旗叶叶绿素含量、产量和品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冬前、拔节期喷洒较灌浆期喷洒利于叶绿素的提高,冬前+拔节期+灌浆期3次喷洒叶绿素含量最高。从产量来看,最佳喷施时期是小麦苗期和拔节期;冬前+拔节+灌浆3次喷洒,可显著提高产量。从品质来看,喷洒叶面肥对小麦品质提高具有一定作用,拔节期、抽穗期喷洒对品质的提高作用更强;拔节期、抽穗期、灌浆期多次喷洒虽然会提高产量,但对品质有负面效应。

关键词: 强筋小麦 叶面肥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保墒与土壤结构改良措施对土壤结构及小麦、玉米水分利用的影响

水土保持研究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明不同保墒与土壤结构改良措施对小麦、玉米水分利用等的作用机理,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秸秆覆盖、地膜覆盖、保水剂及有机肥对小麦—玉米生长、光合生理特征、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及土壤结构等。结果表明:地面覆盖和土壤结构改良措施均改善了土壤团粒结构,且促进了土壤有机碳含量的提高。同时,不同措施改善了小麦、玉米不同生育期的光合生理特征,提高了小麦、玉米不同生育期的株高、叶面积及生物量,且成产要素也显著提高,地膜覆盖较其他措施更利于小麦产量的提高,其较普通耕作增产14.7%。对玉米而言,以秸秆覆盖和地膜覆盖处理增产效果较佳,分别较普通耕作增产10.4%和10.3%。对小麦—玉米周年而言,地膜覆盖的总产量和总水分生产效率均最高,分别较普通耕作提高了12.5%和17.1%。相关分析表明,小麦、玉米周年总产量和总水分生产效率与小麦不同生育期的土壤水分、灌浆期叶面积、小麦单产、玉米大喇叭口期的叶面积以及土壤有机碳含量密切相关。

关键词: 小麦 玉米 地面覆盖 有机肥 保水剂 水分利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枯草芽胞杆菌YB-05与申嗪霉素复配防治小麦茎基腐病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由假禾谷镰刀菌Fusarium pseudograminearum引起的小麦茎基腐病是一种重要的土传病害,生产上亟需一种安全有效的防控方法.本研究利用枯草芽胞杆菌YB-05与申嗪霉素复配,并评价该复配制剂对小麦茎基腐病的防治效果.结果显示当申嗪霉素浓度低于500 μg/mL时,对YB-05的菌落生长无显著影响;室内盆栽及田间试验表明枯草芽胞杆菌YB-05菌液和1%申嗪霉素悬浮剂按照19∶1(vt/vt)复配生物制剂20 mL/kg拌种处理发病最轻,均超过了高剂量的单剂处理(枯草芽胞杆菌YB-05 30 mL/kg拌种处理和1%申嗪霉素2 mL/kg拌种处理)和4.8%适麦丹水悬浮剂2 mL/kg拌种处理,并且具有一定的促生和增产作用.其中,复配制剂室内防治效果为69.8%,在两次的田间调查中防治效果分别为57.8%和45.7%.由此可见,枯草芽胞杆菌与申嗪霉素复配具有协同增效的作用,可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具有较好的开发利用潜力.

关键词: 小麦茎基腐病 假禾谷镰刀菌 枯草芽胞杆菌 申嗪霉素 生物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无絮彩叶杨树"金红杨"品种特性及栽培技术

河南农业 2018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灌溉阈值对‘巨峰’葡萄树体生长与果实品质的影响

果树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验证之前研究所确定的‘巨峰’葡萄果实发育不同时期开始灌溉的土壤水势阈值。【方法】以6 a生盆栽‘巨峰’葡萄自根植株为试验材料,设定在果实发育不同时期按照之前研究所确定的阈值进行灌溉(中度灌溉),并设置过度灌溉、胁迫灌溉和严重胁迫灌溉3个对照处理,比较各处理的新梢生长、果实生长、果实品质以及劳动力消耗等指标。【结果】中度灌溉处理的葡萄新梢生长适中,摘心次数较少,叶片净光合速率最高,果实生长最快,可滴定酸含量低(0.33%,ω,后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19.0%),糖酸比高(57.6),上色较好(花青素含量0.078 mg·g~(-1)),综合表现最佳。【结论】从发芽期到幼果期适宜开始灌溉的土壤水势阈值为-10.0 kPa,之后到转色期之前为-15.0 kPa,转色期到成熟期为-20.0 kPa,采收后为-10.0 kPa。

关键词: ‘巨峰’葡萄 灌溉阈值 树体生长 果实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固相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油料和植物油中草除灵

现代农药 2018

摘要:建立了固相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油料和植物油中草除灵残留量。油料和植物油中草除灵残留分别经乙腈、正己烷饱和乙腈溶液提取,弗罗里硅土固相萃取柱净化,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在0.001~0.10 mg/L范围内,草除灵的峰面积与质量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 4。草除灵在2种不同基质中的平均回收率为74.4%~110.9%,相对标准偏差为3.1%~6.8%,方法的定量限为0.05 mg/kg。本方法为油料和植物油中草除灵残留量的有效检测方法。

关键词: 草除灵 油料 植物油 固相萃取 气相色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