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9805条记录
冬小麦初生根与次生根形态、生理性状差异分析

河南农业科学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分根移位方法,以郑麦9023、郑麦004、周麦16号、洛旱2号、兰考矮早8和豫麦18号为试验材料,对初生根和次生根的形态及生理性状进行研究,以明确初生根和次生根的功能差异,为河南省小麦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随生育时期的推进,单株初生根数呈降低趋势,单株次生根数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单株初生根、次生根干质量均在灌浆中期达到峰值;初生根活力、全氮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及次生根全氮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均在返青期达到峰值,而次生根活力于拔节期达最大值。小麦初生根、次生根在形态及生理性状方面均具有显著差异。生育前期,初生根生长占优势,其根数和干质量均显著高于次生根,而次生根生理性状占优势,其根系活力、全氮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均显著高于初生根;生育中后期,主要以次生根生长为主,其根数和干质量均显著高于初生根,而初生根生理性状逐渐占优势,其全氮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均显著高于次生根,且初生根数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综合分析认为,不同生育阶段有针对性地调控二者的发育和功能,维持生育中后期初生根、次生根正常的生理功能,促进初生根与次生根的数量与质量协调发展是进一步增加产量的关键途径。

关键词: 小麦 初生根 次生根 形态性状 生理性状 差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产GABA乳酸菌菌种筛选及其谷氨酸脱羧酶的酶学性质研究

食品科技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从现有的商业乳酸菌菌种中筛选出产GABA的菌种,进而对其生长曲线及所产谷氨酸脱羧酶的酶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菌种接种时选择种龄为16 h的菌种较为合适,该菌种的谷氨酸脱羧酶的酶活受温度、pH和酶浓度影响较大。最适温度为40℃,在最适温度左右酶的稳定性最好,最适pH为4.5,在pH4.0~5.0时有较高的酶活力,酶浓度不断增大时,酶活上升趋势逐渐变缓。这为利用该乳酸菌进行发酵产GABA的工艺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 γ-氨基丁酸 乳酸菌 谷氨酸脱羧酶 酶学性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响应面优化捻转抗老化剂的复配工艺

现代食品科技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探讨复配抗老化剂对延缓捻转老化现象的影响,以水分含量变化率、质构特性变化率、回生度和感官评价为考察指标,并进行综合评分,利用单因素试验考察瓜尔豆胶、焦磷酸钠、硬脂酰乳酸钠添加量对抗老化效果的影响,并通过响应面优化法建立抗老化效果综合评分和抗老化剂添加量之间的响应模型。结果表明,所得到的捻转抗老化剂复配工艺的回归模型显著(R~2=0.9339),拟合性好,可用于预测延缓捻转老化的效果。最佳复配比例为:瓜尔豆胶添加量0.45%,焦磷酸钠添加量0.44%,硬脂酰乳酸钠添加量0.12%,在此条件下贮藏的捻转硬度、弹性、咀嚼性、水分含量的变化率分别为12.20%、2.30%、13.30%、2.40%,回生度为35.87%,感官评分为8.11,此配比条件下的协同抗老化效果最佳。

关键词: 捻转 抗老化剂 复配 质构特性 回生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肉牛缺磷的防治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8

摘要:磷是畜禽生长过程中必须的无机盐类,和钙一样是构成骨骼和牙齿的主要组成成分。磷约占动物体重的1%,其中80%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其余存在于体液和软组织中。磷也是构成DNA和RNA的必须元素,与动物的遗传繁殖、生长发育密切相关。磷脂是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维持细胞的正常结构和功能。磷是三磷酸腺苷的重要组分,参与机体的能量代谢、肌肉收缩和细胞膜的通透性。存在于体液中的磷酸盐能够调节机体的酸碱平衡,磷酸盐能调节维生素D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γ-氨基丁酸对双孢蘑菇贮藏品质的影响

食品科学 2018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讨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处理对双孢蘑菇贮藏品质的影响,研究了不同浓度GABA处理不同时间对双孢蘑菇冷藏(4℃、相对湿度85%)期间质量损失率、硬度和颜色的影响,确定适宜的GABA处理条件,同时研究了适宜条件GABA处理对冷藏双孢蘑菇总酚、抗坏血酸含量以及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nine ammonialyase,PAL)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GABA处理能够降低双孢蘑菇的质量损失率、较好地保持其硬度和颜色;其中5 mmol/L GABA处理5 min的保鲜效果最好,在此条件下,冷藏12 d后双孢蘑菇的质量损失率比对照组低44.76%、硬度和L*值分别比对照组高28.54%和9.41%。同时适宜条件GABA处理能促进双孢蘑菇总酚和抗坏血酸的积累、降低PPO和POD的活力以及提高PAL的活力。因此,GABA处理较好地保持了双孢蘑菇的贮藏品质,延长了贮藏时间。

关键词: γ-氨基丁酸 双孢蘑菇 褐变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包装方式对捻转贮藏过程中品质变化的影响

食品工业科技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不同包装方式对捻转贮藏过程中品质变化的影响,以捻转为研究对象,采取PE普通包装、真空包装和气调包装(70%N_2+30%CO_2)3种不同包装方式处理,在4℃下贮藏,并隔天测定感官、水分、p H、色泽、菌落总数、质构等指标。结果表明:不同包装方式对捻转品质变化的影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气调包装贮藏效果最佳;PE普通包装和真空包装的样品在贮藏6 d后感官评分就明显下降,而气调包装的样品在贮藏10 d后仍有较高的评分;同时气调包装能抑制微生物繁殖,延缓样品p H、水分下降速率,硬度、咀嚼性也低于另两种包装方式,弹性、内聚性则差异不显著(p>0.05)。综合比较分析,PE普通包装、真空包装、气调包装样品的货架期分别为4、6和10 d。因此,将气调包装应用于捻转,能较好维持样品的色泽和风味,保证产品品质,延长其货架期。

关键词: 捻转 PE普通包装 真空包装 气调包装 品质变化 货架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干燥工艺对捻转品质和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影响

食品工业科技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鼓风干燥烘制、炒锅炒制和烤箱烤制3种干燥方式对青麦仁进行前处理,碾磨成形制成捻转,分析不同干燥工艺对捻转主要营养成分、色度、感官和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干燥方式对捻转总淀粉、总黄酮含量及叶绿素保存率的影响较小,烘制捻转脂肪和维生素C含量最高,分别为1.31%和8.04 mg·100 g-1,烤制捻转的蛋白质含量和感官评分最高,分别为11.58%和95.36;色度方面烘制捻转色泽保持较好;出品率为烤制>烘制>炒制,烘制方式能耗最低,炒制能耗最高;青麦仁捻转共鉴定挥发性成分29种,其中醛类物质的相对含量最高,烤制的醛类相对含量为71.56%,主要为正己醛和壬醛,同时还检测出醇类、呋喃类、酯类和酮类等物质。对比3种干燥方式,烤制能较好地保持捻转的综合品质及风味。

关键词: 捻转 干燥方式 综合品质 挥发性风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探究——以河南水果产业为例

种业导刊 2018

摘要:阐述了河南省水果产业的发展现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包括品种结构不合理、优质品种市场占有率低、果品安全指数低、管理技术落后等,提出了河南省水果产业发展的改革方向,应从加快传统园区更新改造、推进生产标准化、推进管理信息化等方面入手,为市场提供高品质、安全放心果品。

关键词: 水果产业 存在问题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农业经济 管理信息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观赏彩叶楝树新品种‘美人’

园艺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美人’楝是从楝树实生苗中选择得到的彩叶芽变新品种。其干形通直,树冠圆形,当年生枝条呈黄绿色,生长季呈现幼叶黄色,成熟叶黄绿色的特征,叶色靓丽,观赏效果佳,是庭院、行道绿化的优良栽培品种,适宜楝树适生区栽培。

关键词: 苦楝 彩叶 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施氮水平下沿黄常规粳稻根系生理与强、弱势粒灌浆的关系

中国农学通报 2018

摘要:为研究不同施氮水平下沿黄常规粳稻根系生理与强、弱势粒灌浆的关系,以2个沿黄常规粳稻品种‘郑稻19’和‘郑稻20’为材料,大田种植。设置全生育期不施氮肥、全生育期施氮90、180、270、360 kg/hm25种氮肥水平,观察2个水稻品种根系生理与强、弱势粒灌浆特性。结果表明,随施氮量增加,2个水稻品种的产量先显著增加后降低,强弱势粒质量、灌浆速率、最大和平均灌浆速率减小或显著减小,到达最大灌浆速率的时间和活跃灌浆期增加或显著增加。与强势粒相比,弱势粒质量较轻,最大和平均灌浆速率较小,到达最大灌浆速率时间较迟,活跃灌浆期较长。2个水稻品种的根系氧化力、玉米素+玉米素核苷含量和活跃吸收表面积在花后逐渐降低,下降幅度逐渐增大,随施氮量增加先增加后降低。相关分析表明,强、弱势粒灌浆速率在灌浆前期与以上根系生理性状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强势粒的最大和平均灌浆速率与根系生理性状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而弱势粒则与之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

关键词: 粳稻 施氮水平 根系生理 强弱势粒 籽粒灌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