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豫中不同生态区及烘烤工艺对烤后烟叶质量的影响
《湖南农业科学 》 2018
摘要:为提高豫中烟叶烘烤质量,以中烟100为材料在豫中4个产区进行烘烤交叉试验,研究烘烤工艺对不同产地烟叶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4个不同产区烘烤工艺在变黄中后期和定色期存在明显差异。从产地因素来看,宝丰产烟叶烤后外观油分较多、色度浓,钾含量及钾氯比最高,感官评吸香气质、香气量两指标表现最好,整体表现最优。从工艺因素来看,中温中湿变黄、中湿定色工艺处理烤后烟叶外观油分多、色度浓,两糖含量较高,感官评吸香气质较好、香气量较足,整体表现最佳。综合来看,不同产地烟叶由于鲜烟素质不同致使烤后烟叶质量存在明显差异,针对不同产区鲜烟素质配套合理的烘烤工艺,是提高烟叶烘烤质量、彰显浓香型质量风格的重要保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2个辣椒microRNA的靶标预测及表达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索12个辣椒microRNA的时空表达及胁迫响应。根据辣椒中已鉴定和注释的microRNA信息,进行靶标预测和时空表达分析。靶标除转录因子外,还有ABC transporter、WD40和锌指结构等。辣椒中miRNA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并且miRNA在果实发育中也起作用。同时,对辣椒进行脱落酸、茉莉酸甲酯、高温、低温、盐和辣椒疫病病原菌处理。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12个miRNA在不同处理下的表达情况。结果发现micro RNA对胁迫有响应,对胁迫呈现出显著性表达差异,miR4414b受疫病胁迫上调表达,miR167在脱落酸胁迫下下调表达,miR396d经脱落酸、茉莉酸甲酯和疫病诱导后,显著上调表达。miR156在高温和低温胁迫下下调,靶标转录因子SBP可能上调,适应胁迫反应。但miR156a经NaCl诱导后显著上调表达,可能导致靶标下调表达。miR171c经脱落酸、茉莉酸甲酯和疫病处理显著下调,靶标GRAS基因可能上调抵抗胁迫,本研究对辣椒中miRNA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帮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香菇柄中5'-核苷酸的酶法提取及组成分析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 2018
摘要:为了提高香菇柄中5'-核苷酸的提取得率和提高香菇柄的附加值,研究以香菇柄为原料,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了纤维素酶加酶量、液固比、酶解温度、酶解时间、pH值对5'-核苷酸得率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对纤维素酶酶解提取5'-核苷酸工艺进行优化,最后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提取得到的5'-核苷酸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单因素实验结果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纤维素酶酶解提取香菇柄中5'-核苷酸的优化,工艺参数为:液固比(m L∶g)20∶1,加酶量0.8%,酶解温度40℃,pH值5.4,酶解时间4 h,此时5'-核苷酸得率为4.08 mg·g-1,与HPLC检测结果(4.57 mg·g-1)相近。纤维素酶酶解提取香菇柄5'-核苷酸由5'-鸟苷酸、5'-尿苷酸、5'-胞苷酸、5'-腺苷酸、5'-肌苷酸、5'-黄苷酸组成,其中呈鲜味核苷酸占5'-核苷酸的62.63%。
关键词: 香菇柄 纤维素酶 提取 5'-核苷酸 高效液相色谱 组成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低温下不同H_2O_2抑制剂对四季秋海棠花色素苷合成的影响
《河南农业科学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确定不同H_2O_2抑制剂对低温诱导植物花色素苷合成的影响,探讨此过程中不同来源H_2O_2的作用途径和机制,以四季秋海棠为研究试材,采用酶活性分析和qRT-PCR等方法,测定了不同处理下SOD、POD、PAO、GO酶的活性和H_2O_2、MDA的含量,以及花色素苷合成相关酶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低温显著增加了四季秋海棠叶片的SOD、POD、PAO、GO酶活性,促进了H_2O_2的积累和MDA含量的升高,最终引起花色素苷合成相关酶基因(BsPAL、BsCHS、BsF3H、BsANS)表达上调和花色素苷含量的增加;施用光合电子传递链的抑制剂DCMU、SOD的抑制剂DDC、GO酶的抑制剂OX和NADPH氧化酶的抑制剂DPI预处理6 h再给予低温处理,均不同程度地降低了SOD、POD、PAO、GO的活性和H_2O_2、MDA的含量,花色素苷合成相关酶基因表达水平下降,导致花色素苷合成受阻。因此,不同抑制剂预处理,分别降低由光合电子传递链、SOD、GO、NADPH氧化酶介导产生的H_2O_2后,均不同程度地减少了花色素苷含量,表明光合电子传递链、SOD、GO和NADPH氧化酶介导产生的H_2O_2可能参与了低温诱导四季秋海棠叶片花色素苷合成的过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引起烟苗软腐的病原鉴定及致病性分析
《烟草科技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导致温室大棚烟苗软腐的病原种类,以温室大棚中的典型病苗为供试样品,采用组织分离法获得纯化菌株,根据菌株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 DNA序列分析进行病原菌鉴定,并测定了病原菌对K326、中烟100、大白筋599、革新3号等不同烟草品种的致病性。结果表明,纯化菌株YCS-1为一种细菌性病害,可引起不同烟草品种发病,该菌株生理生化特征与拉乌尔菌属(Raoultella)细菌一致。BLAST比对及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菌株YCS-1与解鸟氨酸拉乌尔菌(Raoultella ornithinolytica)位于同一分枝,同源性高达99%。因此,将菌株YCS-1鉴定为解鸟氨酸拉乌尔菌(R.ornithinolytica)。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丛枝菌根真菌修复设施蔬菜连作障碍机制
《中国瓜菜 》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连作障碍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蔬菜产业的发展,造成连作障碍的原因主要有土壤理化性状恶化、植物自毒作用、土壤微生物区系变化等。解决连作障碍的措施有很多种,生物防治是其中之一。丛枝菌根真菌能与植物形成共生体,研究表明,丛枝菌根真菌能够改善连作土壤的生物环境问题、减少作物连作产生的自毒物质、改变土壤微生物区系等,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地防治连作障碍。笔者分析了丛枝菌根真菌缓解蔬菜连作障碍的作用机制,合理评价AM真菌克服蔬菜连作障碍的潜力,为解决蔬菜连作障碍问题提供新的研究方向和生物技术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燕麦品种耐盐性差异及其生理机制
《草业科学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水培条件下,以加拿大引进燕麦(Avena sativa)品种加1(Tybor naked oat)、加8(Marion oat 2002)、加9(Nova oat 2003)和白燕6号为试验材料,从盐害外观症状、生理指标及离子吸收方面综合评价不同基因型燕麦对盐胁迫浓度和胁迫时间的生理适应性。结果表明,各燕麦品种不同盐浓度处理间叶绿素含量、丙二醛含量、脯氨酸含量、Na+、K+吸收及K+/Na+达到差异显著水平(P<0.05)。随着胁迫浓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4个品种盐害症状逐渐明显且有逐渐加重的趋势,叶绿素含量逐渐降低,丙二醛含量不断增加,Na+含量增加而K+含量降低,整体K+/Na+呈现降低的趋势。加8的盐害指数最低、叶绿素含量降低较少、丙二醛积累相对较低,脯氨酸累积能力强且具有较高的K+/Na+,耐盐能力综合评价值最高;白燕6号在中高盐胁迫下盐害指数稍高于前者、叶绿素含量降低较少、丙二醛积累相对较低,在中高盐浓度下脯氨酸积累能力强,但K+/Na+较低,耐中高盐胁迫下能力次之;加1和加9在中高盐胁迫下盐害指数较高、叶绿素含量降低显著、丙二醛积累较高,脯氨酸积累能力相对弱,且降低较早,同时K+/Na+较低,对盐胁迫相对较敏感。研究表明,加8耐盐性高于其他品种的主要原因在于盐胁迫下有着较强的持K+能力,能够保持较高的K+/Na+,而白燕6号耐盐性强可能与其在Na+区隔化或脯氨酸渗透调节能力具有一定的优势有关。
关键词: 燕麦 盐胁迫 脯氨酸 丙二醛 叶绿素 盐害指数 隶属函数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