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3441条记录
提升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方法和策略

卷宗 2018

摘要:为了强化事业单位当中档案管理方面信息化建设的效果,应认识当前信息化建设方面存在的不足以及档案管理方面信息化建设特点,以这些方面信息为基础,制定科学的方案。本文就强化事业单位当中档案管理方面信息化建设策略以及方法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事业单位 信息化建设 档案管理 事业单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太子参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

养殖与饲料 2018

摘要:太子参属于石竹科植物孩儿参,是国内珍贵的补益保健类中药材之一。太子参营养活性物质主要有多糖、氨基酸、皂苷、环肽、黄酮类和挥发性物质等,临床试验效果证实太子参具有抗氧化、抗炎、抗应激、抗病毒、抗衰老、提高免疫力和健脾益胃等生物学功能。太子参及其提取物在畜牧生产中作为药剂或功能性饲料添加剂已有报道,近年研究趋于热点,开发应用前景广阔,本文分别对太子参主要营养活性物质、生物学功能和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现状进行初探性综述,以期为太子参在现代畜牧生产中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太子参 中药 营养活性物质 生物学功能 畜牧生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生物炭对红壤茶园溶磷细菌数量和土壤有效磷含量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2018

摘要:为检测施用生物炭对酸性红壤土壤磷转化和土壤溶磷细菌数量的影响,用茶园土进了8周的接种溶磷细菌的微缩土壤培养实验,设置了0%、1%、3%(重量比)3种添加生物炭处理。结果表明:接种后土壤溶磷细菌数量迅速下降,而施用生物炭显著增加了茶园溶磷细菌的数量,为不施用生物炭的对照处理的10.5~15.25倍。此外,添加生物炭显著提高了土壤p H值、土壤有效磷(Bray-P)含量与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红壤茶园土壤溶磷细菌数量与土壤有机碳、总氮、总磷、有效磷、p H值、碱性磷酸酶活性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呈负相关关系。总之,与对照处理相比较,添加生物炭可以增加红壤茶园土壤溶磷细菌的数量,并对土壤磷素起到活化作用。

关键词: 生物炭 溶磷细菌 土壤有效磷 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 红壤茶园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新品种对稻瘟病和稻曲病的综合抗性评价

福建农业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为明确水稻品种对稻瘟病和稻曲病的抗病性,本研究通过室内人工接种和田间病圃自然诱发法开展101个水稻新品种对稻瘟病和稻曲病的抗性评价。结果表明,水稻品种在室内人工接种和田间自然诱发的抗瘟性表现相近;FJSM-25(元优2105)、FJSM-26(元优919)、FJSM-70(春优84)等43个水稻新品种对稻瘟病抗性较好;FJSM-21(绿两优2740)、FJSM-23(瑞优178)、FJSM-24(宜优嘉7)等33个水稻新品种对稻曲病抗性表现较好;FJSM-1(广优1029)、FJSM-11(天丰优110)、FJSM-25(元优2105)等9个水稻新品种对稻瘟病和稻曲病均具有较好的抗性。调查还发现,田间病圃水稻稻瘟病和稻曲病的混合发生的比率较高,达92%以上。

关键词: 水稻新品种 稻瘟病 稻曲病 抗性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对策

福建农业科技 2018

摘要: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势在必行。针对农村集体经济面临的迫切问题,从推进产权制度改革、聚集高效生产要素、合理分配经营收益、加强监督反腐力度等4个方面,提出加快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乡村 农村 集体经济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伪狂犬病病毒FJ-2015株主要免疫原基因的遗传进化分析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伪狂犬病病毒(PRV)变异株主要免疫原相关基因的序列遗传特征,本研究对PRV FJ-2015株g B、g C和g D基因进行克隆和测序分析。结果显示,FJ-2015株3个主要免疫原基因推导氨基酸序列与2012年以来国内新分离PRV变异株同源性较高,分别为99.7%~100%、99.6%~100%和98.5%~99.8%;而与国外分离株氨基酸同源性较低,分别为96.9%~97.5%、93.1%~93.3%和97.3%~98.8%,其中与疫苗株Bartha-K61同源性最低,为96.9%、93.1%和97.3%;氨基酸比对显示,与经典病毒株相比,该病毒株发生多个位点的一致性替换、插入或缺失,并处于重要的抗原表位区;遗传进化关系表明,该病毒株g B基因遗传演化与分离时间和分离国家相关,g C基因显示遗传多样性,而g D基因具有一定的福建区域性遗传演化关系。以上结果表明,PRV FJ-2015属于PRV变异株,与其它分离株存在一定的遗传差异。本研究丰富了猪PRV流行的分子特征。

关键词: 伪狂犬病病毒 免疫原基因 序列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血根碱的生物学活性及博落回提取物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血根碱作为博落回提取物的主要活性成分,在抗炎、抑菌、抗肿瘤等方面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农业部也已经批准博落回提取物(血根碱为主要成分)作为二类新中兽药应用于动物生产。本文通过对血根碱在抗炎、抗氧化、肠道健康、抗肿瘤、抑菌等生物学活性及其机制和博落回提取物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情况进行综述,为博落回提取物在动物生产中应用提供一些理论参考。

关键词: 博落回提取物 血根碱 生物学活性 动物生产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农学效应的露地蔬菜氮磷钾推荐施肥量研究

福建农业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针对蔬菜施肥中氮磷肥用量普遍偏高和比例不合理问题,探讨主要露地蔬菜氮磷钾推荐施肥量。根据近年来在芥菜、大白菜、结球甘蓝菜、莴苣、花椰菜、毛豆、槟榔芋、多子芋和胡萝卜上完成的290个氮磷钾田间肥效试验结果,应用系统聚类分析及其类别间差异显著性检验的方法,制定菜田土壤肥力等级的最佳类别数;然后采用三元非结构肥效模型构建各肥力等级的肥效方程及其推荐施肥量。结果表明,蔬菜空白区产量和平衡施肥产量的变异系数分别达到26.0%~60.2%和13.2%~50.3%,不同蔬菜种类及其土壤施肥效应具有明显的差异。在确保类别间的空白区产量和平衡施肥产量两个指标达到显著差异水平的条件下,结球甘蓝菜划分为4个土壤肥力等级,其他8种蔬菜则划分为3个土壤肥力等级。根据不同蔬菜的不同土壤肥力等级对应的氮磷钾田间肥效试验结果,构建的28个三元肥效模型均属于典型式,由此提出基于农学效应的9种供试蔬菜氮磷钾推荐施肥量。14个大田验证试验表明,与习惯性的氮磷钾施用量和比例相比,本研究推荐施肥量下的槟榔芋、结球甘蓝菜、毛豆和多子芋等4种供试蔬菜平均增产6.8%~10.6%,净增收达692~3 834元·hm~(-2)。研究结果为露地蔬菜减肥增效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了最佳养分投入量依据。

关键词: 蔬菜 露地 氮磷钾 推荐施肥 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秀珍菇退化菌株生物学特征比较及dsRNA病毒检测

南方农业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比较秀珍菇退化菌株与正常菌株的生物学特征并进行双链RNA(dsRNA)病毒检测,为秀珍菇栽培过程中选择优质菌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开展秀珍菇退化菌株菌丝拮抗、菌丝生长速度及出菇试验,与正常菌株进行生物学特征比较,通过ITS扩增,利用RAPD、ISSR和SRAP分子标记分别进行差异性比较,并开展dsRNA病毒检测,分析秀珍菇菌株的退化原因。【结果】秀珍菇退化菌株X9和X13与正常菌株X5、X6及对照菌株X15间存在拮抗反应,当培养基的pH低于5.0时,退化菌株的菌丝生长速度显著降低(P<0.05,下同)。退化菌株X13菌丝的生长速度(4.95mm/d)、常温出菇单袋产量(73.34 g/袋)及低温刺激出菇单袋产量(107.69 g/袋)均显著低于正常菌株和对照菌株。分子标记分析未发现供试菌株间存在遗传差异,dsRNA病毒检测发现供试菌株均存在dsRNA片段,其中退化菌株X13存在特异的dsRNA片段。【结论】秀珍菇退化菌株可能受dsRNA病毒感染,适应环境能力变弱,产量降低,生产上应注意菌株来源,避免使用退化菌株。

关键词: 秀珍菇 栽培 退化菌株 dsRNA病毒检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量学术资源背景下对论文参考文献引著质量的探究

出版广角 2018 北大核心 CSSCI

摘要:文章在海量学术资源背景下,从规范学术道德,引导学术风气;保证研究成果的继承和创新;提升学术论文的档次,反映作者跟踪学科发展动向的能力;与前人研究成果做对比,促使学术成果百花齐放4个方面强调参考文献引著质量的重要性,提出要制订论文参考文献引著规范,建立论文参考文献质量核查制度,面向作者强调论文参考文献的重要性。

关键词: 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引著质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