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杀虫剂涂茎及喷雾防治棉蚜的研究
《中国棉花 》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本文根据敦煌的实际情况,推广了苗期涂茎及花龄期喷雾的措施:苗期选用4种内吸剂涂茎后第11天的相对防效均在90%以上;花龄期在棉花上中下部位涂茎防蚜效果不佳;通过喷雾,筛选出了适宜敦煌地区使用的4种高效防蚜药剂。
关键词: 棉蚜,内吸剂,涂茎,喷雾,防治


甘肃省土壤有效性微量元素分析初探
《甘肃农业科技 》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对甘肃省8个地市(点)652个土壤样本有效性锌、锰、铜、铁含量的测试分析数据的统计,展示了我省不同地区土壤中所含锌、锰、铜、铁微量元素的缺、丰状况,为今后有针对性地开展有关土壤微量元素的研究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土壤有效性微量元素


高淀粉马铃薯新品系陇薯161-2选育报告
《甘肃农业科技 》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陇薯161-2是目前国内选育出的淀粉含量最高(20.09%~24.25%)的马铃薯新品系,既适宜粮菜兼用,又可作为工业加工原料。该品系对晚疫病高抗,对病毒病具有田间抗性,一般亩产薯块1130~3750kg,比各地主栽品种增产9%~125%,适宜我省高寒阴湿、二阴地区及半干旱山区推广种植。
关键词: 马铃薯,高淀粉,陇薯161-2


外引葡萄新品种农业经济性状比较分析
《甘肃农业科技 》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利用1989年引入的14个葡萄新品种进行研究,分析其结果习性、果实质量、抗病性等方面的差异,进一步认为京超和早高为丰产、优质、抗病品种;青岛早红、凤凰51和乍娜为高产、早熟品种;龙宝、红瑞宝和巨峰为中晚熟品种;利扎马特、美丽无核产量过低且易染病,不宜大量发展。并就不同品种的适种地区及利用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葡萄新品种,经济性状


豆科作物的培肥增产效应研究
《甘肃农业科技 》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豆科作物的培肥增产效应研究兰晓泉,郭贤仕(甘肃省农科院旱农所兰州730070)低产土多分布在黄土高原的源边、坡地。一般人均耕地面积较大,利用生物改良有一定条件。本试验旨在研究豆科作物的改土培肥效应,以提供选择豆科作物的依据。1材料与方法参试的豆科作物...


墨麦在甘肃省的研究与利用
《甘肃农业科技 》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墨麦在甘肃省的研究与利用裴新梧,周文麟,倪建福,仲乃琴(甘肃省农科院粮作所兰州730070)在甘肃省小麦外引品种中,墨麦占有重要位置。70年代引种并推广了一些品种,并用墨麦作亲本育成并推广了一些新品种。1988~1995年从CIMMYT引进大量麦类材...


棉花前促中控化调技术研究
《中国棉花 》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我省敦煌属内陆极早熟棉区,苗期低温,棉苗生长缓慢,而中后期特别是灌头水后的高温、高湿、强日照往往造成棉株营养生长过旺。为使棉花营养与生殖生长协调,通过试验筛选出在棉花5叶期至现蕾前叶面喷施15~20mg/kg的赤霉素,是较为理想的促长增铃途径;在棉花初花到盛花期间用150~200mg/kg的多效唑控制株型效果好,并有增加结铃数和铃重的作用,是一项高效的化控措施。
关键词: 棉花,植物生长调节剂


甘肃棉花病虫害综合治理技术对策初探
《甘肃农业科技 》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甘肃棉花病虫害综合治理技术对策初探甘肃省农科院植保所(兰州730070)陈明棉花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战略物资,发展棉花生产不仅关系到农民收入的增加和棉区奔小康的步伐,而且关系到纺织工业的稳步发展、改善人民生活、增加出口创汇和维护社会的安定。我省棉花生产由...


高淀粉马铃薯新品系陇薯161—2选育报告
《马铃薯杂志 》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高淀粉马铃薯新品系陇薯161—2选育报告王一航,杨树恭,文国宏(甘肃省农科院粮作所兰州730070)1选育经过1.1育种目标针对目前我省马铃薯生产实际和今后发展趋势,确定了马铃薯选育目标为高抗晚疫、黑胫、环腐病,对病毒病具有田间抗性,亩产一般2000...


甘肃省粮食生产面临的形势任务与战略对策选择
《甘肃农业科技 》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甘肃省粮食生产面临的形势任务与战略对策选择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粮作所(兰州730070)李守谦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省人民的共同努力,我省粮食生产连续12年获得了较好收成。从1983~1994年,粮食平均亩产由1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