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滴灌条件下不同盐生植物对盐渍化土壤的脱盐效果研究
《新疆农业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滴灌条件下种植盐生植物对盐渍化土壤的脱盐效果。【方法】在滴灌条件下种植盐生植物海蓬子和盐地碱蓬。【结果】盐生植物对耕作层土壤特别是0~20 cm土壤盐分影响显著,可有效降低土壤总盐含量以及盐分离子Na+、Cl-和K+浓度,但对土壤pH值影响不明显。种植盐地碱蓬的土壤总盐量下降幅度要高于海蓬子;种植盐地碱蓬土壤Na+、K+的含量下降较明显,而种植海蓬子土壤的Cl-含量明显降低。【结论】滴灌抑盐+生物脱盐模式在改良盐渍化土壤中效果明显,盐地碱蓬可作为较理想的脱盐植物,对于盐渍化土壤的开发利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白木纳格葡萄败育型胚珠培养研究
《新疆农业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白木纳格葡萄败育型胚珠离体培养的最优方案,为木纳格葡萄胚挽救育种技术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以花后不同天数的白木纳格葡萄败育型胚珠为试材,进行离体培养,研究接种时间、基本培养基种类I、BA浓度以及活性炭对胚珠发育率的影响。【结果】白木纳格葡萄败育型胚珠取样适宜期为DAF35至DAF40,离体培养后,胚珠发育率均可达到50%以上,其中DAF 40 d为最佳取样时间,胚珠发育率可达到61.07%。在IBA 1.5 mg/L,GA30.5 mg/L,蔗糖60 g/L,琼脂5 g/L,活性炭1 g/L的Nitsch培养基中,白木纳格葡萄败育型胚珠发育率最高。【结论】建立了适合白木纳格葡萄败育型胚珠培养体系。


不同浓度NaOH处理对棉花纤维的影响
《华北农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NaOH溶液可以破坏棉花纤维细胞壁间的交联结构。本试验采用不同浓度的NaOH溶液处理棉花纤维,显微镜下拍照观察棉花纤维外部形态的变化。结果显示,NaOH浓度从0.5 mol/L开始依次处理棉花纤维时,在NaOH浓度为3 mol/L时棉花纤维的天然扭曲变形,NaOH浓度达到4 mol/L时棉花纤维的天然扭曲消失。当NaOH浓度分别从1,2或3 mol/L处理时,棉花纤维的天然扭曲也只有在NaOH达到4 mol/L时消失,直接用4 mol/L NaOH处理时棉花纤维的天然扭曲也不存在。


新疆断裂带含硫冷泉泉水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
《微生物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为了解新疆断裂带含硫冷泉泉水中细菌群落结构的组成和物种多样性。【方法】采用免培养法直接从冷泉水中提取环境总DNA,采用细菌通用引物对泉水中细菌的16S rRNA基因进行PCR扩增,构建16S rRNA基因克隆文库。使用限制性内切酶HaeⅢ对随机挑选的阳性克隆子进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RFLP),选出具有不同酶切图谱的序列进行测序、BLAST比对和构建16S rRNA基因系统发育树。【结果】共从细菌16S rRNA基因文库中筛选了228个阳性克隆,RFLP分型得到33个不同的操作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es,OTUs),覆盖度(Coverage C)为92%。BLAST比对、RDP归类及系统发育分析将这33个OTUs归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变形菌门为绝对优势类群,占整个细菌克隆文库的98%,其中20%左右的类群与硫化物代谢相关的光合自养和化能自养类群纯培养菌具有高的相似性(>97%)。此外,还发现大量类群(总文库的64%,其中57%为军团菌属Legionella spp.,类群)与GenBank中已存细菌16SrRNA基因相似性小于96%。【结论】新疆断裂带含硫冷泉泉水中细菌类群的多样性较低,但可能存在大量潜在细菌新种和新分类。另外,该泉水可能是潜在的新军团菌病传播源,因而可能对下游人畜健康存在潜在威胁。
关键词: 新疆断裂带 含硫冷泉 细菌多样性 16SrRNA基因文库 系统发育树


盐分胁迫下棉花幼苗对外源甜菜碱的生理响应
《农业工程学报 》 2011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研究盐分胁迫下棉花幼苗对外源甜菜碱的生理响应,为盐分胁迫下施用甜菜碱提高棉花幼苗抗逆提供参考。以新疆广泛种植的新陆早18号为试验材料,200mmol/L氯化钠胁迫,用5、10mmol/L甜菜碱喷施处理,7d后测定棉花幼苗体内主要生理指标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非盐胁迫下,甜菜碱处理显著提高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而丙二醛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不受甜菜碱影响;盐胁迫下棉花幼苗体内丙二醛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并且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增加,抗氧化酶活性提高,盐分胁迫下棉花幼苗经过甜菜碱处理后,有效抑制丙二醛的产生,同时脯氨酸、可溶性糖和抗氧化酶含量进一步提高。甜菜碱处理有效缓解盐胁迫对棉花幼苗的伤害,以施用5mmol/L甜菜碱(glycinebetaine/GB)效果较好。


药食兼用植物玛咖引种种植品质分析及品种抗寒性比较
《新疆农业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通过全营养测试,比较引进种植南美玛咖的质量;对选育出的三个品种,以不同低温胁迫条件下,SOD酶活性及细胞膜透性变化的生理生化指标鉴定为主,比较三个品种抗寒能力,以便进行抗寒筛选。【方法】以引进种植南美玛咖的根磨成粉,与原产地种植的玛咖进行全营养测试,比较其质量;对筛选出的3个品种,研究在不同低温胁迫条件下,SOD酶活性及细胞膜透性变化,进行抗寒性比较研究。【结果】本地栽培玛咖的蛋白质含量是原产地的3.7倍;维生素含量均高于原产地的,尤其是VC的含量是原产地含量的3倍;微量元素除钾以外均高于原产地的;17种氨基酸均高于原产地的,氨基酸含量的总和是原产地玛咖的含量3倍多;本地栽培的玛咖无硬脂酸外,其它脂肪酸与原产地的含量相当。比较三个品种抗寒能力依次为黄色品种、黑色品种、红色品种。【结论】中和测试结果,引进种植的玛咖比原产地生产的玛咖质量要好,可进行生产栽培。3个品种电解质透出率及SOD酶活性在低温胁迫下与对照相比有明显的变化,抗寒性依次为黄色品种、黑色品种、红色品种。


棉田周缘种植不同品种油菜诱集带增益控害效果初步研究
《植物保护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明确棉田周缘种植油菜对棉田害虫和益虫的影响,2007年5-6月在新疆莎车县棉田周缘分别种植不同油菜品种‘新油13号’、‘258110’和‘253142’,调查各处理棉田自然天敌和主要害虫发生情况。结果表明,种植油菜诱集带的棉田自然天敌主要种类有食虫蝽、蜘蛛和瓢虫,发生数量分别占天敌总数量的39%、20%和19%。方差分析表明3个品种油菜带棉田天敌总量差异显著,‘253142’处理天敌总量极显著多于‘新油13号’处理和‘258110’处理;不同品种油菜带棉田蚜虫类和叶蝉类害虫总量差异显著,牧草盲蝽总量差异不显著。不同油菜品种对棉花长势的影响没有显著差异。但‘新油13号’与棉花的共生期最长,对棉花长势的潜在影响最大。综合分析认为,‘253142’芥菜型油菜品种可作为棉田诱集带待选品种。


甜瓜抗蔓枯病基因Gsb-2的ISSR分子标记
《果树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甜瓜蔓枯病(Didymella bryoniae)是危害我国甜瓜的一种主要病害。以抗蔓枯病种质资源PI 157082与感病的甜瓜自交系白皮脆为亲本,建立了抗感F2代群体,对亲本、F1及134个F2代群体进行了苗期抗蔓枯病接种鉴定。利用集团分离分析法(bulked segregant analysis,BSA)在F2代建立抗感基因池,以抗感基因池为模板,对72条ISSR引物进行PCR扩增筛选。共有3条引物在F2代抗感基因池之间扩增出多态性片段,用双亲、F1和F2代抗感单株对这3条引物进一步验证,其中引物ISSR-57扩增出的多态性条带与抗性基因Gsb-2表现连锁关系,该多态性片段大小为560 bp,与Gsb-2的遗传连锁距离为11.3 cM,定名为ISSR-57560。ISSR-PCR扩增体系稳定、重复性好,ISSR-57560可以作为甜瓜抗蔓枯病辅助选择的备选分子标记。


不同棉花品种种子萌发阶段耐盐性综合评价
《新疆农业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比较盐胁迫对棉花种子萌发的影响,为筛选耐盐棉花品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实验设6个NaCl浓度(0(ck)、50、100、150、200和300 mmol/L)处理,对比了新疆南疆棉花生产中7个陆地棉品种种子萌发阶段的发芽势、发芽率、吸水速率和电解质相对渗漏率的差别,采用隶属函数法进行耐盐性综合评价。【结果】随着NaCl溶液浓度的升高,不同棉花品种的种子吸水量逐渐减少,发芽势和发芽率逐渐降低,盐害率逐渐增加。7个品种种子萌发阶段的发芽势、发芽率、吸水速率和电解质相对渗漏率存在较大差别。【结论】根据耐盐性综合评价值,供试7个棉花品种种子萌发阶段的耐盐性顺序为:中棉43号>军棉1号>新陆中20号>中棉49号>中棉35号>新陆中21号>豫棉17号。
关键词: NaCl 棉花 相对发芽势 相对发芽率 细胞质膜稳定性 综合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