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9441条记录
GFP标记杧果露水斑病病原菌及其侵染部位的确定

热带作物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由枝状枝孢霉(Cladosporium cladosporioides)侵染引起的杧果露水斑病是近年杧果上新发生的病害,主要为害果实.明确该菌能否穿透果皮侵入果肉,可为防治该病害选择合适的药剂提供依据.本研究将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和潮霉素抗性基因hygB表达盒插入了经定点突变后Cl.cladosporioides的ITS序列中,成功构建了pITGH重组载体,将其用PEG介导方法转化杧果露水斑病菌原生质体,获得了在菌丝、分生孢子、萌发的分生孢子中稳定发出绿色荧光的GFP标记菌株,该标记菌株与野生菌的菌落形态、颜色及致病力无明显差异,生长速度明显慢于野生菌.用该标记菌株观察侵染过程,发现杧果露水斑病菌可以在杧果果皮上侵染和扩展,但不能扩展至果肉中.该结果为选择农药类型提供了依据,也为进一步研究该病菌在活体杧果上的生物学、预测病害和通过观察定殖情况确定杧果品种的抗病性等奠定了良好的材料基础.

关键词: 杧果 露水斑病 ITS定点突变 GFP标记 侵染部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木薯叶片及根际土水浸液对花生发芽的化感效应

种子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室内培养法研究了木薯叶片及根际土水浸液对花生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化感效应。结果表明:与对照比较,1)3种浓度木薯根际土水浸液对花生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综合效应均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浓度越高促进效果越明显,当浓度为10mg/mL时,花生种子的发芽率与对照之间达到显著水平,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与对照达到极显著水平,当浓度为20mg/mL时,花生种子的芽长和根长显著高于对照。2)3种浓度木薯叶片水浸液对花生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芽长和根长均起到抑制作用,但与对照均无显著差异。3)叶片水浸液和根际土水浸液处理对5个花生发芽指标平均效应的影响,以活力指数的平均效应最强。

关键词: 木薯 花生 根际土水浸液 叶片水浸液 化感效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杧果中DXR基因的鉴定及与其他果树的比较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1-脱氧-D-核酮糖5-磷酸还原酶(1-deoxy-D-xylulose 5-phosphate reductoisomerase, DXR)是2-C-甲基-D-赤藓糖醇-4-磷酸(2-C-Methyl-D-erythritol-4-phosphate, MEP)途径的一个关键酶。本研究以杧果DXR基因作为研究目标,通过BLASTP方法获得了甜樱桃、白梨、西洋梨、苹果、桃子、枇杷、金钱橘、甜橙、葡萄、软枣猕猴桃、榴莲、枣、番木瓜、小果野蕉、凤梨的DXR基因的蛋白序列,共18条序列,对其进行了保守结构域、保守基序、系统发育、理化性质、蛋白二级结构分析等研究。保守结构域及保守基序分析结果表明:杧果DXR蛋白包含一个PLN02696结构域,保守结构域内包含5个motif,其宽度、排列顺序与其他15种果树均相同,说明DXR基因家族具有高度保守性。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单子叶植物纲与双子叶植物纲的DXR基因分别形成了分支,推测在进化过程中DXR基因的分化至少在双子叶植物纲和单子叶植物纲形成之前。理化性质分析及蛋白二级结构分析结果显示:所有蛋白均为酸性、无信号肽蛋白,稳定性蛋白占38.9%,亲水性蛋白占44.4%,杧果DXR蛋白为稳定的亲水性蛋白;杧果DXR蛋白的二级结构主要结构元件是无规则卷曲、α-螺旋。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杧果DXR基因在萜类合成途径中的作用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 杧果, 1-脱氧-D-核酮糖 5-磷酸还原酶(DXR) MEP 萜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苦瓜α-苦瓜素基因启动子克隆与单倍型分析

浙江农业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明α-苦瓜素基因的表达调控规律,从苦瓜种质Y5中克隆了α-苦瓜素基因上游包括起始密码子在内的1 620 bp序列,选取转录起始位点上游1 500 bp序列,利用Plant CARE在线启动子预测工具进行分析。结果表明,α-苦瓜素启动子除了含有TATA-box和CAAT-box等核心元件外,还含有光响应元件、赤霉素响应元件、热胁迫响应元件、干旱应答元件、水杨酸应答元件、茉莉酸应答元件等。以28份苦瓜种质为材料,分析了α-苦瓜素启动子区域SNP和In Del分布情况,共发现24个SNP位点和1个In Del,28份苦瓜种质资源共存在4种单倍型。3个SNP位于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可能对α-苦瓜素基因的表达调控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苦瓜 α-苦瓜素 启动子 单倍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木奶果醇提物的抗氧化活性及其对Aβ25-35致PC12细胞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

热带作物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明木奶果不同部位的总酚含量和抗氧化活性及其对Aβ25-35致PC12细胞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的差异,以期为木奶果高价值产品开发提供理论依据。以木奶果果皮、果肉、果核3个部位醇提物为研究对象,采用Folin-Ciocalteu法、DPPH、ABTS、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体外抗氧化活性,并采用Aβ25-35诱导PC12细胞成阿尔兹海默病细胞模型测定醇提物对不同浓度Aβ25-35所致PC12细胞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结果显示:木奶果果皮、果肉、果核3个部位的总酚含量分别为(101.03±5.99)、(16.03±1.13)、(51.27±4.02)mg GAE/g干物质;抗氧化活性与样品浓度存在剂量关系,其中果皮的抗氧化活性最强,果核次之,果肉最差;果皮醇提物对Aβ25-35所致PC12细胞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最佳,当木奶果果皮醇提物浓度为1 mg/m L时,能将Aβ25-35诱导的PC12细胞致死率从(41.6±1.36)%降为(11.95±1.98)%;PC12细胞的凋亡率从(84.69±5.78)%降至(25.26±3.18)%。可见,木奶果醇提物对Aβ25-35所致PC12细胞氧化损伤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关键词: 木奶果 醇提物 抗氧化 神经保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土壤链霉菌Streptomyces sp.的抑菌成分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从放线菌次生代谢产物中寻找结构新颖的活性先导分子,通过抗菌活性筛选,发现一株土壤链霉菌Streptomyces sp.的发酵提取物具有抑菌活性.对该菌进行大规模发酵,利用正相、反相硅胶柱层析和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法,从其发酵产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11,利用高分辨质谱、一维和二维核磁共振技术,分别将其结构鉴定为(E)-3-甲硫基丙烯酸(1)、(E)-3-甲硫基丙烯酰胺(2)、反式肉桂酸(3)、(E)-4-苯基-3-丁烯酸(4)、3-羟基-4-甲氧基肉桂酰胺(5)、3-indoleketol(6)、N-乙酰基-β-氧色胺(7)、2-乙酰基大黄素(8)、7-羟基-2-(2-羟丙基)-5-甲基色酮(9)、环(苯丙-脯)(10)和环(3-羟基酪-脯)(11).其中,化合物4—6、8、9和11是首次从链霉菌中发现,并且首次报道了化合物2的13C核磁数据.体外对化合物2—4、6、8和9进行了抗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3和6对枯草芽孢杆菌和耻垢分支杆菌具有弱抑菌活性,化合物8对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耻垢分支杆菌也具有弱抑菌活性.

关键词: 天然产物 放线菌 链霉菌 柱层析 活性代谢产物 抗菌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水胁迫对椰子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南方农业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讨海水胁迫对5个品种椰子幼苗生理指标的影响,为耐盐性椰子品种选育和推广种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别用质量浓度为1.7‰、2.3‰、3.4‰和6.8‰的海水浇灌文椰78F1、文椰2号、文椰3号、文椰4号和马哇椰子种果进行育苗,测定分析其种果的发芽率、发芽势及幼苗的细胞膜透性、丙二醛(MDA)含量、游离脯氨酸(Pro)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结果】随着海水质量浓度的增加,椰子种果的发芽势和发芽率逐渐降低,幼苗叶片的细胞膜透性逐渐变大,Pro和MDA含量及SOD和POD活性呈上升趋势。其中,与CK(自来水)相比,在2.3‰海水胁迫下,马哇椰子和文椰2号的发芽势和发芽率降幅均较小,文椰4号的发芽势和发芽率降幅最大;文椰4号叶片的细胞膜透性升幅最大,约91.3%,马哇椰子和文椰2号的细胞膜透性升幅较小(分别为30.7%和33.1%);文椰4号的MDA含量升幅最大,MDA含量升幅较小的为文椰2号和马哇椰子;当海水质量浓度为2.3‰、3.4‰和6.8‰时,文椰4号的Pro含量升幅最大,文椰2号和马哇椰子的Pro含量升幅相对较小;当海水质量浓度为2.3‰时,文椰2号和马哇椰子的SOD和POD活性升幅较大,文椰4号的SOD和POD活性升幅较小。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Pro含量与细胞膜透性和SOD活性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MDA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其余指标间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海水盐度2.3‰是进行椰子幼苗耐盐性鉴定的适宜质量浓度;文椰2号和马哇椰子对盐胁迫反应相对迟钝,耐盐性相对较佳,可作为耐盐性椰子品种进行育苗和推广种植。

关键词: 椰子 海水胁迫 耐盐性 生理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广东不同地区油棕叶片解剖结构观察与评价

热带作物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评价早期引种到广东深圳、东莞、茂名、化州、湛江和雷州6个地区(居群)油棕大树的解剖学结构特征,以其中38株油棕树的叶片为材料,对其解剖结构进行观察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油棕叶片上表皮细胞下方的中脉与侧脉之间以及侧脉与侧脉之间均存在2~3层泡状细胞,叶片中脉维管束数量达4~12个且排列形式多样,其中较大的维管束内含多个独立的韧皮部;油棕叶片解剖结构特征存在显著的株间差异和居群间差异(中脉维管束长度和细胞结构疏松度除外);引种到广东不同地区的油棕没有明显的地区性聚类差异,同源性高.研究结果旨在为我国热带北缘地区油棕抗逆种质资源的进一步鉴定与挖掘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油棕 叶片解剖结构 泡状细胞 维管束 同源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钝叶草盐胁迫的临界浓度初步研究

草业科学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拟通过水培法筛选钝叶草(Stenotaphrum secundatum)盐胁迫半致死浓度,为后期筛选耐盐钝叶草品系提供依据。研究分别以0、35、70、105、140、175、210、245、280和315 mmol·L~(-1) 10个NaCl浓度梯度处理钝叶草,以叶色、枯黄率、坪用质量、匍匐茎长度和干物质重量5个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得出盐胁迫半致死临界浓度。结果表明,不同NaCl浓度处理下各指标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随着处理盐浓度的增加,枯黄率显著下降(P<0.05),其他指标均呈显著上升趋势(P<0.05)。以钝叶草枯黄率数据建立线性回归方程,以50%枯黄率为标准,确定钝叶草的盐胁迫半致死临界浓度为185mmol·L~(-1),研究结果为今后钝叶草种质资源大量筛选提供依据。

关键词: 钝叶草 盐胁迫 半致死临界浓度 枯黄率 坪用质量 生长速率 回归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天然橡胶中蛋白质的作用

应用化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总结鲜胶乳中蛋白质分离和鉴定的研究概况,综述了鲜胶乳中所含蛋白质对胶乳稳定性、混炼胶的硫化特性、硫化胶的力学性能及天然橡胶抗氧老化性能的影响,并为今后开展蛋白质的分离与鉴定,蛋白质自身性能及对天然橡胶影响的研究提供参考价值。

关键词: 鲜胶乳 天然橡胶 蛋白质 性能 影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