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水稻激光育种的研究——Ⅱ.糙米激光处理诱发变异分析
《吉林农业科学 》 2005 CSCD
摘要:对水稻吉粳88的糙米进行了不同波长、功率及时间的激光处理熏由于处理的功率大、时间长,各处理组合的成苗率均显著下降,处理的强度越大,成苗率越低。但品种性状在绝大多数处理组合内都出现了遗传变异,而且变异类型丰富,其中发生频率最高的质量性状为芒性变异,占全部变异株的80%以上,然后依次为着粒密度、粒长、熟期和株高,数量性状中单株穗数变异频率最高,其次为穗粒数,千粒重变异频率最低,各类变异为选育新品种奠定了基础,通过本试验还明确了激光处理的功率在10~20mw;时间5~10min效果较好,说明激光照射可以作为有效的育种新方法应用于水稻新品种选育。


RNA分子表达技术研究进展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 2005 CSCD
摘要:RNA作为基因表达的产物,在基因研究中处于重要的地位。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RNA分子技术被建立起来,为基因克隆和基因表达研究提供了有利的工具。根据RNA分子表达技术的技术基础,将RNA分子技术分为4类:以分子杂交为基础的差示筛选、扣除杂交、RNase保护分析、基因芯片和微阵列;以PCR技术为基础的差异显示PCR、cDNA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以消减杂交和PCR相结合为基础的cDNA代表性差示分析、抑制性消减杂交、交互式扣除RNA差别显示技术、全长基因获得消减杂交、基因鉴定集成法、快速消减杂交;以测序为基础的表达序列标签、基因表达系列分析、表达序列标签串联排列连接、GeneCalling等技术。


大豆根瘤菌吸附剂的选择及样品检测
《吉林农业科学 》 2005 CSCD
摘要:通过对快慢生型大豆根瘤菌在补充营养液的草炭、蛭石中直接发酵培养58d后,每克蛭石快生菌数可维持到1.8×108,慢生菌数可维持到1.3×108。每克草炭快生菌数为1.7×108,慢生菌数为1.2×108,两种吸附剂保存根瘤菌数都很稳定,但蛭石要优于草炭。而不同接种量的慢生型大豆根瘤菌在草炭、蛭石中发酵40d后,菌数即可达到108/g,表明制备根瘤菌剂时,没必要接入更多的根瘤菌数,菌数的增殖与最初的接种量关系不大。对大豆根瘤菌剂经3年检测结果,有效活菌数都能维持在1.3~1.85×108/g,杂菌数为10%,重金属含量Cd为0.0252mg/kg、Pb为2.99mg/kg、Cr为69.6mg/kg、As为<0.007mg/kg,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农业行业制定的有关微生物肥料标准。


国家大区北方春大豆参试品种(系)对大豆花叶病抗性鉴定
《吉林农业科学 》 2005 CSCD
摘要:2004年对国家大区北方春大豆参试的36份材料进行了大豆花叶病的抗性鉴定。在防蚜网室内,人工接种大豆花叶病毒SMV1号和SMV3号株系。鉴定结果表明,在鉴定的36份材料中没有免疫的。接种SMV1号表现为抗的仅6份,占总数的16.67%,中抗的13份,占总数36.11%,中感的15份占41.67%,感病的1份占2.78%,高感的仅1份占2.78%。接种SMV3号表现为抗的仅2份占5.56%,中抗的2份占5.56%,中感的5份占13.89%,感病的15份占41.67%,高感的12份占33.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