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生物菌肥对土壤生态环境改良效果
《北方园艺 》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以黄瓜、甜椒和茄子为试材,通过高温闷棚与施用生物菌肥处理,研究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变化,比较分析施用生物菌肥后不同作物产量及品质的变化,探讨土壤改良的效果成因及生物菌肥对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影响。结果表明:土壤通过高温闷棚处理,有害微生物菌落数量降低,有助于减小因土壤带菌引起的土传病害发病机率。土壤施用生物菌肥后,有益菌在作物生长中后期对土壤微生物菌落结构进行了有效调整,明显提高了根际土壤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同时降低了真菌数量,有效防止土壤真菌的形成,缓解了土壤连作障碍,达到土壤生态改良目的,并提高了果实产量,改善了果实品质。与未施肥相比,施用生物菌肥后,黄瓜、甜椒和茄子的后期产量分别提高了7.68%、5.54%、0.59%。施用生物菌肥还提高了果实维生素C、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以及果实糖酸比,降低了硝酸盐含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滨海盐碱地广适性棉花品种植株性状及其产量构成评价
《山东农业科学 》 2017
摘要:选用10个棉花品种(系),于滨海不同盐碱度地块上种植,筛选适应性广泛的棉花品种,并研究其植株性状和产量表现。结果表明:广适性品种冀3816生育前期株高在56.4~60.2 cm之间,单株果枝数7.3~7.8个、铃数1.1~1.6个、蕾花数10.3~14.1个,叶绿素SPAD值在40.6~44.3之间;产量形成关键期株高在69.7~80.1 cm之间,单株果枝数7.7~9.9个、铃数11.5~14.6个,SPAD值在45.4~50.5之间;收获株数在(4.25~5.20)万株/hm~2之间,单株铃数10.78~12.70个,单铃重4.96~5.53 g,衣分37.4%~38.2%,皮棉产量1 000 kg/hm~2以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饲用甜高粱种植技术规程
《河北农业科学 》 2017
摘要:根据多年的试验数据,编制了饲用甜高粱种植技术规程。该规程规定了饲用甜高粱种植技术的适用范围、基本要求、播前准备、播种要求、田间管理和刈割收获等技术要求,可为河北省地区农牧民提供饲用甜高粱大田生产的技术支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桃树主干形和开心形冠层结构特征与果实质地关系的研究
《江西农业学报 》 2017
摘要:以大久保主干形和开心形2种树形为研究对象,应用CI-110冠层分析仪分析了2种树形的冠层结构特点和果实质地之间的差异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主干形的光斑值、光合有效辐射和林隙分数显著低于开心形,而叶面积指数和平均叶倾角显著高于开心形;开心形内聚性、胶着性和咀嚼性分别比主干形高24.00%、28.68%和27.31%,均达到极显著水平;而粘性则低64.1%。开心形树冠不同部位果实质地一致性优于主干形。冠层特征参数与果实质地参数间存在显著相关性,其中叶面积指数与内聚性、弹性、胶着性和咀嚼性之间呈极显著的负相关,与粘性呈极显著正相关;平均叶倾角与弹性和咀嚼性呈极显著负相关;林隙分数与粘性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内聚性、弹性、胶着性和咀嚼性之间呈极显著的正相关。由此可知,叶面积指数、平均叶倾角和林隙分数可初步作为冠层分析的主要指标,冠层分析仪的应用可能成为果树树形评价的新方法和提供理论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预防果树花期晚霜冻害技术
《河北果树 》 2017
摘要:近几年河北省连续出现暖冬天气,春季气温回升比较快,平均气温比常年偏高,果树花期比常年提前5~7 d。果树开花早时更容易遭遇极端低温天气,极易出现霜冻,造成冻花现象,导致产量和品质下降,降低果园收益。河北省中南部一般年份在4月下旬仍有出现霜冻的可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无公害饲用谷子种植技术
《河北农业科学 》 2017
摘要:根据多年试验数据,从种植环境、生产资料、储存条件、播前准备、播种要求、田间管理以及刈割、运输和贮藏等方面总结了无公害饲用谷子种植技术,可为无公害饲用谷子生产提供规范化、标准化、产业化和市场化的技术支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根域限制栽培模式下美人指葡萄生育期不同灌溉量研究
《节水灌溉 》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对根域限制栽培模式下的美人指葡萄在生长期进行了不同灌溉处理的试验,检测了美人指葡萄的叶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及果实品质、产量等各方面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着灌溉量的降低,美人指葡萄叶片的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均呈下降趋势,且改变这些参数的峰值出现的时期,果实品质呈上升趋势,使果实提前进入第二次膨大期,产量与总可溶性固形物降低。总之,灌水量的减少会降低葡萄总营养生长量与生殖生长量,且灌水量越少影响越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