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1524条记录
对新常态下爱辉区生态林业的思考

现代化农业 2017

摘要:1全面推动改革,释放体制机制活力在新形势下,要遵循"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加快林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这个改革方向,认真贯彻落实集体林权制度、国有林场改革等林业改革政策,把握好原则,既要改善民生,又要守住森林资源不破坏,也要坚决维护产权人合法权益不受侵犯,把职工和林农满不满意作为改革的基本标准。林业改革要实行政府牵头、行业指导、基层林业实施和部门配合的运行机制,建立目标责任制,真正把改革落到实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淡水养殖底泥净化复合芽孢杆菌的筛选与应用

环境工程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良好的池塘生态环境是水产养殖高产优质的基本要素之一。采用检测水体氨态氮、亚硝态氮以及底泥有机质、铵态氮、总磷、总氮、速效磷、全钾和速效钾含量变化的方法,比较了4株芽孢杆菌单菌及其不同组合对淡水养殖池塘底泥与上覆水的净化能力,明确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T31、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T95和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CM53为优势菌株,T31∶T95∶CM53=1∶1∶1为优势菌系组合和最佳比例。对获得的优势菌系进行了室内和白洋淀网箱养殖区的应用实验。结果表明,在室内条件下,应用3 d后,水体氨态氮、亚硝态氮的消减率分别达到74.2%和91.1%。在网箱养殖区,应用30 d后,底泥中有机质、铵态氮和全氮的消减率分别达到了50.9%、111.3%和33.4%,对全磷、速效磷的消减率分别为4.9%和16.6%,对全钾和速效钾的消减率分别为29.6%和14.6%,净化效果显著。

关键词: 淡水养殖 底泥净化 芽孢杆菌 有机质 铵态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5种脂肪酸含量的早代选育

华北农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分析大豆5种脂肪酸是否适合早代选育,将5种脂肪酸均有差异的2个亲本冀豆12和黑豆组合后代群体的86个家系进行脂肪酸测定。对后代群体F_2、F_4两代间的脂肪酸分布进行了比较,并分别通过F_2和F_4两代对5种脂肪酸进行了相关分析,以培育优良脂肪酸组分的大豆品种。结果表明:除硬脂酸外,油酸、亚油酸、亚麻酸、软脂酸的F_4比F_2分布较集中,油酸和亚麻酸F_2的平均值高于F_4,亚油酸、软脂酸、硬脂酸的F_2平均值低于F_4,但其差异都不大。5种脂肪酸之间油酸和亚麻酸呈极显著负相关,油酸和亚油酸呈极显著负相关,亚油酸和软脂酸呈极显著负相关。而5种脂肪酸在F_2和F_4两代之间的相关系数较小,均小于0.5,没有明显的线性关系,本群体中不宜在早代进行直接选择。

关键词: 大豆 脂肪酸 早代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30%胺鲜酯·乙烯利水剂对巨峰葡萄果实着色和品质的影响

河北农业科学 2017

摘要:研究30%胺鲜酯·乙烯利水剂对葡萄着色和商品性的影响,可为葡萄转色剂的安全使用提供技术支持。参照《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二),在巨峰葡萄着色初期用200.0、250.0、300.0和500.0 mg/kg(均为有效成分用量)的30%胺鲜酯·乙烯利水剂喷施果穗,以8%胺鲜酯可溶粉剂、40%乙烯利水剂、5%S-诱抗素水剂和清水处理为对照,研究了不同用量对葡萄着色、农艺性状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30%胺鲜酯·乙烯利水剂处理能明显促进葡萄转色,对葡萄裂果率、百粒重、果穗重和产量无不良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果实品质。其中,300 mg/kg用量处理效果最佳,该处理下葡萄的着色、农艺性状和果实品质指标均与对照处理的最优指标值差异不显著。30%胺鲜酯·乙烯利水剂用于促进葡萄转色时,其适宜的有效成分用量为300 mg/kg。

关键词: 胺鲜酯·乙烯利 葡萄 着色指数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谷子十里香的EMS诱变分析

华北农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探讨谷子成熟种子用不同浓度的EMS诱变处理下的最佳诱变条件,以期为筛选十里香感锈突变体进行基础研究奠定材料基础。以优异抗锈谷子品种十里香为材料,用不同浓度EMS(0,0.8%,1.0%,1.2%,1.5%)处理提前浸种或未浸种的谷子十里香成熟种子16 h,于处理后第3,7天分别测定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长度。十里香种子的发芽势与发芽率均随着EMS浓度的升高而降低。当EMS浓度为1.2%和1.5%时,种子发芽率不受提前浸种与否的影响。除此之外,同一EMS浓度处理下,提前浸种比未浸种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高。发芽势在EMS浓度1.2%时差异最显著(9.66%),1.0%时次之;发芽率在EMS浓度1.0%时差异最显著(8.66%),1.2%和1.5%时无显著差异。EMS浓度越大,十里香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下降幅度越快,EMS浓度由1.2%增加到1.5%时,发芽势与发芽率降幅最大,分别是36.34%~40.33%和44.00%~48.00%;EMS浓度为1.5%时,种子发芽势与发芽率均达到最低值。随着EMS浓度的增加,十里香种子的发芽长度随之变短,以EMS浓度1.5%时芽长的变化最显著。EMS能够显著抑制种子的萌发,浓度越大,抑制效果越明显。以十里香种子发芽率50.00%为标准,提前浸种或未浸种条件下,1.2%为EMS诱变最适宜浓度。

关键词: 谷子 甲基磺酸乙酯 诱变 发芽势 发芽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北馆陶首次发现大螟为害夏玉米

河北农业科学 2017

摘要:在馆陶县大螟为害夏玉米是河北省大螟为害夏玉米的首次报道,为大螟为害越过北纬34°线再次提供了新证据。河北南部(北纬36°)是目前我国发现大螟北迁为害分布的最北部,在该区大螟1 a发生3代,主要为害夏玉米。并对大螟的生物学特性和为害情况进行了初步调查与描述。

关键词: 大螟 夏玉米 河北南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对新时期科技专项资金监管问题的思考

中国农业会计 2017

摘要:随着我国科技投入的逐年增加,如何保证科技专项资金的安全高效使用已成为各级部门及公众关注的焦点。本文对我省科技专项资金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欧盟科技专项资金监管实践进行了探析,并提出完善我省科技专项资金管理的建议。

关键词: 科技专项 存在问题 欧盟经验监管建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两种水分条件下夏玉米叶片气孔行为对光质的瞬时响应

中国农业气象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灌水和不灌水(整个生长期不灌溉)两种水分条件下,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测定3个主要生育期(拔节期、抽雄期和灌浆期选择典型日)夏玉米(郑单958)第一个功能叶片的气孔导度(Gs)、净光合速率(Pn)和蒸腾速率(Tr)指标,据此计算叶片的瞬时水分利用效率(WUE),测定时设定了5种比例的红蓝光组合(即B/(R+B)分别为0、25%、50%、75%和100%),以对比分析不同红蓝光比对玉米叶片气孔行为的瞬时影响。结果表明:与不灌水相比,灌水处理的叶片平均Gs、Pn和Tr在抽雄期明显较高,但在拔节期和灌浆期差异不显著。不论何种水分处理,光合有效辐射为500μmol·m-2·s-1时,叶片Gs、Pn和Tr均表现为单色红光照射时最大,随着蓝光所占比例的增加,各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从节水角度来看,高红光比例的光质有利于提高玉米叶片WUE。

关键词: 水分胁迫 红蓝光比 玉米 光合作用 叶片水分利用效率

菘蓝干物质积累及氮磷钾吸收、分配动态变化规律研究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讨菘蓝干物质累积和氮、磷、钾吸收与分配的特点,通过田间小区试验和采样分析,研究了菘蓝不同生育期植株的干物质和氮、磷、钾累积量。结果表明,菘蓝干物质的累积量随生长进程不断增加,呈"S"曲线型;近60%干物质累积在菘蓝生长60 d时形成;在120~150 d,菘蓝出现第二个生长高峰期,干物质占总累积量的31.72%;一年生菘蓝只进行营养生长,物质积累与分配只在叶与根这两个器官间进行,并且干物质分配主要以叶部为主,其分配率占50%以上。在整个生育期,菘蓝对N的吸收累积量最大,K_2O次之,P_2O_5最小,N、P_2O_5、K_2O吸收比例约为7.78∶1∶3.20,并且随着菘蓝生长期的延长,叶部氮磷累积总量及分配比例均在不断增加;而对于菘蓝根部来说,虽然氮磷累积总量在不断增加,但是所占总累积量比例却有所降低;钾在叶、根部累积及分配规律则与氮磷相反。

关键词: 菘蓝 干物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河低平原区14个玉米品种青贮性状评价及适应性分析

华北农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筛选适宜海河低平原种植的优良青贮玉米品种。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对14个玉米品种进行了生物产量、农艺性状、品质及抗逆性筛选评价。结果表明,参试品种株高、穗位高度分别为246.7~322.8 cm和86.2~148.9 cm,雅玉青贮79491株高最高,郑单958株高最低;参试品种生物产量为14.46~22.19 t/hm2,品种间差异极显著(P<0.01),其中雅玉青贮79491、中地175、北农青贮308和北农青贮2932生物产量较高,分别较郑单958增产28.35%,20.43%,20.06%和10.09%;玉米乳熟期-蜡熟期收获,其生长天数与生物产量相关极显著,R=0.77**,株高与生物产量间相关显著,R=0.62*;品种间饲用品质差异极显著(P<0.01),中地175、郑单958、先玉335、衡玉321及兼用型品种巡青518作为普通玉米、其余为青贮玉米进行统计,普通玉米中性洗涤纤维及酸性洗涤纤维含量较青贮玉米低2.59%和4.58%,可溶性糖及淀粉含量较青贮玉米高2.06%和2.12%;参试品种收获时绿叶数11.1~13.8,鲜干比30.23%~39.15%。除北农308、雅玉青79491和先玉335倒伏率+倒折率>15%外,其他11个玉米品种各项测定指标符合国家分级标准,青贮品质达2级以上,其中恩喜爱298、中农大青贮Y4515、辽单青贮625和巡青518等4个杂交种符合国家青贮品质1级标准。为促进玉米种植业结构的调整,中地175等普通玉米品种同时作为普通玉米、全株青贮、粮饲兼用型多用途开发推广应用具有好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青贮玉米 粮饲兼用 农艺性状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