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1524条记录
苦瓜玛咖复合饮品的研制及其质量标准研究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以苦瓜和玛咖为原料制备苦瓜玛咖复合饮品,通过正交试验设计、感官品质评价和质量检测,研究该饮品的较优配方、生产工艺过程中的关键参数和产品质量标准。通过试验得到苦瓜玛咖复合饮品配方为苦瓜汁50%、玛咖提取液20%、木糖醇添加量4.5%、复合稳定剂添加量0.15%,饮品风味独特、质量合格。

关键词: 苦瓜 玛咖 饮品 质量标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米馒头质构分析和品质评价

食品科技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为明确小米馒头质构和品质特征,研究了小米馒头混合粉的营养价值,利用质构仪对小米面团和馒头进行了TPA检测,并对馒头感官品质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小米粉与小麦粉合理搭配营养更均衡;小米粉比例不同,面团和馒头硬度、内聚性、弹性、胶黏性和咀嚼性比较差异均显著(p<0.05);随着小米粉比例增加,面团硬度增大,内聚性、弹性、胶黏性和咀嚼性参数具有降低趋势;馒头硬度、胶黏性和咀嚼性,随着小米粉比例增加而增大,而内聚性和弹性降低;馒头比容和体积膨胀倍数随着小米粉比例增加而减小;小米粉比例20%制作出的馒头香气浓郁,适口性最好,综合评价最高,其次是小米粉比例10%,再其次是纯小麦粉馒头,然后是小米粉比例30%。综合TPA和感官品评结果,适量小米粉对改善馒头品质具有积极作用,小米粉比例低于30%的小米馒头具有较好质构特性和优良感官品质。研究结果对小米馒头工业化生产提供了理论和技术依据。

关键词: 小米 面团 馒头 质地剖面分析 感官品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应用抗病毒剂及杀虫剂防治玉米致死性坏死病

山西农业科学 2017

摘要:2015—2016年应用抗病毒剂及杀虫剂对玉米致死性坏死病的田间防治效果进行了试验。拌种试验结果表明,每100 kg玉米种子用70%噻虫嗪WS 300 g+10%溴氰虫酰胺SC 900 mL拌种对玉米致死性坏死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77.4%~80.5%),明显优于用70%吡虫啉WS 600 g拌种的防治效果(62.7%~65.2%)和用70%噻虫嗪WS 600 g拌种的防治效果(63.9%~66.3%),且无药害反应。喷雾试验结果表明,苗期喷施50%吡蚜酮WG 150 g/hm~2、再在拔节期喷施30%毒氟磷WP 800 g/hm~2+80%烯啶虫胺·吡蚜酮WG 150 g/hm~2对玉米致死性坏死病的防治效果(75.8%~79.2%)明显优于苗期2次喷施20%盐酸吗啉胍·乙酸铜WP 750 g/hm~2的防治效果(52.3%~55.6%)、2次喷施30%毒氟磷WP 900 g/hm~2的防治效果(64.6%~65.5%)及2次喷施10%宁南霉素SP 50 g/hm~2的防治效果(68.2%~71.8%),且无药害反应。

关键词: 玉米致死性坏死病 内吸杀虫剂 抗病毒剂 拌种或喷雾 防治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日光温室草莓半促成栽培技术

北方园艺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系统介绍了日光温室草莓半促成栽培技术,主要包括品种选择、育苗、整地定植、栽培管理、扣棚后温湿度管理、水肥管理、辅助授粉、植株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以期为日光温室半促成草莓生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 日光温室 草莓 半促成栽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套袋对鸭梨采后生理及贮藏品质的影响

保鲜与加工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以鸭梨为试材,研究了田间套袋对常温(25±2)℃下鸭梨果实呼吸速率和乙烯释放速率以及果实低温(0±0.5)℃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并未推迟或提前常温下鸭梨果实的呼吸高峰和乙烯释放高峰,但套袋鸭梨的呼吸高峰低于未套袋鸭梨,而乙烯释放高峰无明显差别。采摘时,套袋鸭梨较未套袋鸭梨果实硬度大、可滴定酸含量高,VC含量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套袋和未套袋鸭梨果实硬度均有所下降,但套袋鸭梨果实硬度下降更为迅速;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SC)在贮藏过程中整体上升,贮藏后期(210 d)套袋鸭梨果实SSC显著高于未套袋果实(P<0.05),而之前两者无显著差异;套袋鸭梨果实TA含量较未套袋鸭梨下降更为迅速;贮藏初期套装鸭梨果实VC含量较低,但在贮藏后期这种差别已不明显;套袋鸭梨果心褐变指数较低,未套袋鸭梨果心总酚含量高且下降更为迅速,其PPO活性显著高于套袋鸭梨(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鸭梨果心褐变指数与PPO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说明套袋处理对抑制鸭梨贮藏期间果心褐变具有显著效果。

关键词: 鸭梨 套袋 采后生理 贮藏品质 褐变 PPO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北省棉花品种冀棉25的育种利用效果分析

河北农业科学 2017

摘要:针对棉花生产中棉铃虫连年暴发为害,以及枯萎病和黄萎病常年大发生的严重问题,河北省各育种单位选用具有海岛棉、陆地棉和野生棉丰富遗传基础的抗病、高产棉花品种冀棉25为母本,以转基因抗虫棉为父本杂交,进行抗虫性的转育与品种改良,通过连续多年定向选择培育出抗虫棉新品种16个,其中纤维品质Ⅰ型品种1个、Ⅱ型品种3个。对这些育成品种的产量性状、抗病性和纤维品质性状进行分类汇总,分析了冀棉25的育种利用效果,并得到一些启示:亲本遗传基础丰富,选育优良品种多;逐步改良实现性状突破,结合同步选择实现主要性状的协同提高。

关键词: 冀棉25 品种资源 利用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北省草牧业发展现状及产业布局的优化思考

河北农业科学 2017

摘要:河北省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同时又是典型的草食畜牧业大省。在农业产业布局上,粮食作物的主产区与草食畜牧业的主产区都集中在平原农区,然而,由于长期积累形成的"人畜共粮"、"粮草共地"模式既不利于粮食安全,也进一步限制了草食畜牧业的发展。在分析河北省草牧业产业布局、农区牧草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河北省"草牧业东移战略"构想:在河北省环渤海唐山、沧州滨海区沿海20 km范围内的重度盐碱地建立养殖基地、加工厂,在距养殖基地50 km范围内以及黑龙港雨养区的旱薄中低产田发展优质饲草为核心的现代草食畜牧业。这对促进河北省草牧业产业布局的合理规划,提高水土资源利用率、减轻农区环境污染,保障草食畜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河北省 牧草产业 草食畜牧业 农业结构调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SCI论文的信息技术应用于小麦抗病育种领域发展态势分析

河北农业科学 2017

摘要: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小麦抗病育种工作,不仅提高了作物抗病育种的技术水平,还促进了育种工作的发展进程。通过对SCI数据库2000~2016年信息技术应用于小麦抗病育种领域的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000~2016年该领域论文数量平均年增长率为8.74%,其中,2016年我国总发文量居第2位,平均年增长速率为17.4%,增长速率最高。2000~2006年该领域发文量排名前20位研究机构中,我国有5个机构,其中,中国农业科学院排名第3位,其他国内机构排名均在11~19位。重点研究领域为分子标记、基因芯片、小麦锈病、小麦白粉病和小麦赤霉病等。

关键词: 信息技术 小麦抗病育种 文献分析 发展态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北省农业环境面源污染现状及影响因素与对策建议

河北农业科学 2017

摘要:河北省是全国重要农产品生产基地之一,保护农业环境和水资源是河北省支撑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分析河北省农业环境污染的现状以及影响因素,针对性地提出了河北省防控农业环境面源污染的建议。

关键词: 污染调查 环境污染 河北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梨质量安全全程管控标准体系研究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17

摘要:从梨苗木、建园、检验检疫、产地环境要求、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贮藏包装运输、相关产品、检验检测和农药残留限量等方面,针对我国梨果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质量安全全程管理标准进行了归纳总结和分类研究。梳理了梨质量安全全程管控标准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扩大提高标准普及率、健全标准体系、提高标准体系系统性、缩短有关标准制修订周期和加强农业投入品检测方法相关标准的制定等建议。

关键词: 质量安全 标准体系 全程管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