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3967条记录
黑龙江省西部半干旱地区防旱抗旱综合技术对策

吉林农业科学 2008 CSCD

摘要:针对黑龙江西部半干旱地区的旱灾频繁,防旱、抗旱应采取综合技术措施。施行蓄、保、调、抗、用、适的水分利用率的技术体系。

关键词: 防旱 抗旱 技术体系 半干旱地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多酚氧化酶活性基因在黑龙江省小麦品种中的分布

麦类作物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黑龙江省小麦品种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活性水平,利用PPO18、PPO16及PPO29等3个标记对88份推广品种的PPO-2A及PPO-2D位点等位变异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小麦品种上述位点的高PPO活性条带频率偏高,分别为51.8%和42.2%。两个位点都出现高PPO活性条带的品种有19份,占23.8%;都出现低PPO活性条带的品种有23份,占28.8%。有6份品种在PPO-2A位点出现杂合现象。

关键词: 小麦 多酚氧化酶(PPO) 基因 分布频率

晚熟鲜食杏新品种——龙园甜杏

果树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龙园甜杏是通过李杏远缘杂交的育种方法培育出的寒地晚熟、鲜食兼仁用的杏优良新品种。果实近圆形,底色为杏黄色,阳面带有红晕,平均单果质量59.16g,最大单果质量101.2g;果肉橙黄色、较细软,纤维少、汁液多,风味酸甜适口,品质佳,较耐贮运;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2%,维生素C60.8mg/kg。哈尔滨地区7月中下旬果实成熟;树体矮小,早果、丰产,适应性强。

关键词: 新品种 龙园甜杏 远缘杂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油分蛋白质含量相关QTL的实用性验证

分子植物育种 2008 CSCD

摘要:本文利用已发表的一些与油分、蛋白质含量主效QTL相连锁的SSR标记,对72份全国各地高油、高蛋白种质资源进行蛋白质和油分含量的分析。通过对9个SSR位点各等位变异的蛋白质和油份含量的方差分析,检测到4个与油分含量相关的等位变异,以及4个与蛋白质含量相关的等位变异。其中satt193、satt491、satt030和satt331分别在DNA片段长度为210~280bp之间检测出与油分含量相关的等位变异。Satt523、satt321、satt231和satt578在DNA片段长度为170~320bp之间检测出和蛋白质含量相关的等位变异。实验证实了与这些位点相连锁QTL的通用性及实用性。

关键词: 大豆 油分含量 蛋白质含量 QTL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强筋春小麦新品种—龙辐麦17

麦类作物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南瓜疫病菌(Phytophthora capsici)生理分化研究进展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文章综述了南瓜疫病菌生理分化的研究进展,包括传统的鉴别寄主技术到分子标记技术的应用,展望今后南瓜疫病菌的主要研究方向与前景,为今后南瓜抗疫病育种研究奠定理论和应用基础。

关键词: 南瓜疫病菌 生理分化 分子标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抗疫霉根腐病基因SSR标记

大豆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用感病大豆品种合丰25和抗病大豆品种抗线2号作为亲本配制杂交组合,获得F2种子。种植F2代种子获得F2:3家系,作为分子标记分离群体,进行大豆抗疫霉根腐病基因SSR标记。共筛选覆盖大豆全基因组的350对SSR引物,其中52对引物在亲本间具有多态性,在F2群体中通过BSA法筛选出与抗疫霉病基因相关的多态性差异引物1对,为Scaa003,位于大豆公共遗传图谱的J连锁群。同时该引物在其他10个抗病品种及4个感病品种中抗、感病谱带检出率均为100%,具有一定的检测通用性,可以为大豆疫霉根腐菌1号生理小种抗性材料的辅助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大豆 疫霉根腐病 SSR BSA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与耐大豆疫霉根腐病相关的QTL分析

大豆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疫霉根腐病是世界范围内的大豆生产上的毁灭性病害。利用470对SSR引物对由耐病品种Conrad×合丰25获得的140个F2:5重组自交系(RIL)群体的耐大豆疫霉根腐病基因进行QTL分析,为将耐病基因聚合的分子辅助育种提供理论依据。田间耐病性鉴定于2007年在中国黑龙江省佳木斯和加拿大Woodslee两点进行,并分别采用来自两地的混合菌种进行温室鉴定。经过WinQTL2.0复合区间法计算,共有4个分子标记(Satt428、Satt600、Satt325和Satt233)与大豆疫霉根腐病显著相关。这些分子标记对病害损失率贡献率从5.47%到27.89%不等。Satt428和Satt600定位在MLG D1b+W上,遗传距离相距10.9cM;Satt325和Satt233分别定位在MLGF和MLG A2上。通过大环境试验在我国大豆品种合丰25找到与耐大豆疫霉根腐病显著相关的QTL,并定位在MLG A2上。

关键词: 大豆 疫霉根腐病 QTL 耐病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杆菌介导bar基因转化玉米幼胚的研究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农杆菌介导法,采用抗除草剂基因(bar)转化3个玉米自交系的幼胚,并对遗传转化影响因素进行优化。结果表明,2,4-D浓度为2 mg·L-1时,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较高;农杆菌最佳的侵染时间为20 min;乙酰丁香酮(AS)明显提高了幼胚的GUS瞬时表达频率,适宜浓度为200μmol·L-1;温和选择方法适于幼胚转化,不定芽诱导培养基、芽伸长培养基和生根培养基中潮霉素的浓度分别为8、6、2 mg.L-1;获得7株PCR检测以及除草剂抗性试验阳性植株。

关键词: 玉米 农杆菌 抗除草剂基因(ba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部分CIMMYT玉米群体改良与利用的初步研究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NCⅡ设计,以6个代表我国主要玉米种质的自交系为测验种与来自CIMMYT并经过初步改良的4个群体杂交,通过配合力和杂种优势分析以明确其进一步改良与利用的方向。结果表明:①可以将Pob45群体导入Reid种质,Pob45改良系×Lancaster种质可能为一个潜在的杂种优势组合模式;②可以将Pob46群体导入Lancaster种质,Pob46改良系×旅大红骨种质可能构成一个潜在的杂种优势组合模式;③可以将Pob69群体导入PA种质,Pob69×Lancaster种质可能构成一个潜在的杂种优势组合模式;④在青贮玉米育种可将Pob70群体导入PB种质,在普通玉米育种中,可将Pob70群体导入旅大红骨种质,Pob70×PA种质可能构成一个潜在的杂种优势组合模式。

关键词: 玉米 种质 配合力 杂种优势 群体改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