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9805条记录
有机物替代部分化肥对土壤活性有机质及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

河南农业科学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索生物有机肥替代化肥对土壤肥力的影响,采用大田模拟试验,分析了秸秆、秸秆掺混牛粪替代不同比例化肥后土壤有机质、活性有机质、碳库管理指数等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有机物替代处理均能提高土壤总有机质含量,秸秆替代40%化肥(S3)处理效果最好,提高14.25%。秸秆替代、秸秆牛粪共同替代处理在提高土壤中活性、低活性有机质含量方面效果较好。不同活性有机质的碳库管理指数总体上以牛粪秸秆共同替代处理较高,其中高活性有机质的碳库管理指数以MS3(秸秆和牛粪共同替代40%化肥)处理最高,为175.7,中活性有机质以MS4(秸秆牛粪配施全量化肥)处理最高,为407.7,低活性有机质以MS2(秸秆牛粪共同替代30%化肥)处理最高,为533.7。总之,不同有机物替代部分化肥能有效提升土壤总有机质、不同活性有机质含量及碳库管理指数,其中秸秆牛粪共同替代30%~40%化肥效果最优。

关键词: 化肥 秸秆 牛粪 土壤 活性有机质 碳库管理指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基因型玉米自交系苗期干旱-复水的生理响应机制

玉米科学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称重控水法模拟干旱胁迫,设对照和胁迫两个处理,在3叶期对24个玉米自交系叶片相对含水量(RWC)、游离脯氨酸(Pro)等生理指标进行测定,研究玉米的抗旱机理及复水补偿效应机制。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玉米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荧光参数(F_v/F_m)和叶绿素含量(Chl)与对照相比显著下降,游离脯氨酸(Pr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氧化物酶(POD)明显上升,复水后不同基因型自交系各生理指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补偿效应。利用隶属函数法将D17982、郑H71、PH4CV、昌7-2和L269等14份自交系归为抗旱性较强的自交系,PH4CV、HCL645、D17982、郑7314、郑H71和郑9712这6份自交系归为复水恢复能力强的自交系。

关键词: 玉米 干旱-复水 补偿效应 隶属函数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耕作深度和秸秆还田互作对土壤团聚体组成和烟叶钾、氯含量的影响

河南农业科学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豫南烟区适宜的烤烟耕作模式,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耕作深度和秸秆还田互作对土壤团聚体组成和烟叶钾、氯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耕作深度的增加,粒级<0.25 mm的土壤团聚体含量降低,即粒级≥0.25 mm的团聚体含量明显增加,除耕作深度40 cm外,秸秆翻压处理均较不翻压秸秆处理显著降低粒级<0.25 mm的团聚体含量;烤烟产量随着耕作深度的增加而增加,而产值则表现为耕作深度30 cm>耕作深度20 cm>耕作深度40 cm;烟叶全钾含量随着烟株生育进程的推进呈逐渐下降的趋势,移栽后60 d,在秸秆翻压条件下,耕作深度30、40 cm处理较常规耕作(20 cm)处理显著提高烟叶全钾含量;与不翻压处理相比,除耕作深度20 cm外,秸秆翻压处理其他耕作深度各部位烤后烟叶钾含量均有一定增加,而氯离子含量则均有所降低。综合分析,在豫南烟区,生产中较适宜的耕作模式为耕作深度30 cm+秸秆翻压处理。

关键词: 耕作深度 秸秆还田 烤烟 土壤团聚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欧洲重要玉米群体特征及其利用途径分析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欧洲本土玉米种质多属硬粒型,具有较强的早熟性和抗逆性,导入欧洲优良玉米种质是拓宽我国适宜机械化种质基础的有效途径。通过整合分析欧洲西南、东南和北部玉米种质的配合力及杂种优势研究结果,发现有应用潜力的23个优良玉米群体,包括10个西班牙群体、6个法国群体、2个葡萄牙群体和5个瑞士群体。建议在适应性改良的基础上,将群体Enano Norteno/Vasco、EZS22与我国A群种质,群体Ain、Alegia、Bade、Berrobi、Lazcano、Tuy与我国B群种质构建复合群体,开展改良,拓宽我国玉米种质类群的遗传基础。

关键词: 欧洲玉米种质 产量配合力 杂种优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硒在农作物方面的研究进展

山西农业科学 2018

摘要:硒是人和动物生命所必需的一种重要的微量元素,研究其在农作物方面的应用具有重大意义。主要从硒对人体的营养意义,安全摄入量和摄入方式,植物施用硒肥的方式,硒对农作物品种、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并对未来硒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以期为更好更有效的开发利用硒资源提供基础资料。

关键词: 农作物 品种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圆环病毒2型的分离鉴定及其全基因组序列分析

河南农业科学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分离鉴定流行于河南省的猪圆环病毒2型(PCV2),对河南省不同地区猪场的11份疑似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猪的病料进行分离鉴定,得到PCV2毒株。通过PCR检测,11份临床疑似病料中,7份确诊为PCV2阳性病料,阳性率为63.6%。挑选出阳性值较高的毒株命名为zmd-20161022,通过增殖培养筛选出优良毒株,并对其进行单层过氧化物酶试验(IPMA)鉴定,分析免疫原性;应用PCR对该病毒全基因组进行特异性扩增,经测序后对该病毒的同源性和系统进化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该毒株序列全长1 767 bp,同源性分析发现与国内3株PCV2毒株(AY686763、HM641752、HM038034)的同源性为95.2%~98.3%,与基因登录号为HM038030.1的同源性高达98.6%。系统进化树分析发现,zmd-20161022毒株与基因登录号为HM038030.1的亲缘关系很近,被鉴定为PCV2b-1c型,属于PCV2b的一种亚型。

关键词: 猪圆环病毒2型 分离鉴定 IPMA 全基因组 序列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南省规模化猪场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的流行病学研究

山西农业科学 2018

摘要:为了解河南省规模化猪场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的流行病学情况,2015—2017年应用染色镜检、生化试验和PCR检测等方法进行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Bordetella bronchiseptica,Bb)的分离与鉴定,从全省规模化猪场有明显萎缩性鼻炎症状猪的1 022份样品中,共分离鉴定到82株Bb,总分离率为8.0%。其中,有30份组织病料只分离出波氏杆菌,52份共感染病料以S.suis,HPS,E.coli,Pm居多,且鼻拭子分离率低于肺脏组织。说明Bb在河南省猪群的感染十分普遍,且与其他细菌协同感染情况非常普遍,在猪萎缩性鼻炎的发生中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猪源 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 流行病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延津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思考

农业科技管理 2018

摘要:培育和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文章简述了延津县近年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主要做法,从创新发展角度,指出了目前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人才队伍、资金投入、土地流转、科技支撑与引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从加强人才教育培训、创新农村金融服务、完善土地流转机制、强化科研技术支撑等方面提出了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延津县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农民专业合作社 培育 发展现状 建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高分二号数据的小麦快速识别与精度分析

河南农业科学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目前高分二号(GF-2)卫星遥感数据在农业领域应用较少,尤其是在农作物识别方面应用缺乏的现象,以GF-2 4 m多光谱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在河南省北部小麦主要种植区域濮阳县,采用监督分类方法(包括支持向量机、人工神经网络和最大似然法)进行小麦种植空间分布信息的快速提取和精度分析。结果表明,3种分类方法对小麦的识别结果非常相似,生产者精度均在96%以上,以支持向量机法最高;用户精度均在98%以上,以最大似然法最高; Kappa系数三者比较接近,均在0. 80以上;总体精度均在82%以上,以最大似然法最高,达85. 15%;错分误差在2%以下,漏分误差在3%左右,对地物的识别误差总体以最大似然法最低,尤其对小麦、水体、光伏电站的识别精度非常高。综合考虑,在采用GF-2进行小麦识别时,建议采用最大似然法。

关键词: GF-2 小麦 识别 支持向量机 人工神经网络 最大似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杜马斯燃烧法快速测定粮油中粗蛋白质含量研究

粮油食品科技 2018

摘要:为了提高粮油中粗蛋白质含量的测定效率,减少试剂使用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以小麦、玉米、芝麻、花生4种粮油作物为样品,通过优化进样量、氧气通量、氧气因子等检测条件,确定了杜马斯燃烧法测定粮油种子的最佳实验条件:燃烧管温度990℃,还原管温度650℃,进样量100~180 mg,氧气通量300 m L/min,氧气因子1.3~1.6 m L/mg。回收实验表明,当添加EDTA 80 mg时,小麦、玉米、芝麻和花生的添加回收率分别为99.21%、100.54%、99.49%和99.10%。与凯氏定氮法比对,两者结果没有显著性差异。添加实验和对比实验证明优化后的杜马斯燃烧法准确可靠,完全可以替代凯氏定氮法作为粮油作物粗蛋白质的检测手段。

关键词: 粮油种子 粗蛋白质含量 杜马斯燃烧法 凯氏定氮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