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施用锌肥和遮阴互作对花生生长发育、抗病性及产量的影响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大田裂区试验,研究了施用锌肥和不同遮阴程度互作对花生生长发育、抗病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锌肥相比,施用锌肥能提高花生不同部位锌含量、增加叶片SPAD值,提高花生叶片中可溶性糖、蛋白质和生长素含量,减少花生病害的发生,平均发病率降低7.2个百分点,花生产量平均增加19.4%。相同施锌水平下,随着遮阴程度的增加,花生不同部位锌的含量和不同生育期叶片SPAD值以及花生叶片中可溶性糖、蛋白质和生长素含量呈增加趋势,花生的发病率比不遮阴对照增加4.8、10.2个百分点,花生产量平均降低16.5%、10.0%。在30%、70%的遮阴条件下,施用锌肥的花生产量比不施锌的分别提高21.1%、25.0%。本试验条件下,施用七水硫酸锌30 kg/hm2,使花生具有较强的抗低温寡照能力及抗病性能,增产显著,可在花生产区推广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类型玉米品种间子粒脱水速率相关分析
《玉米科学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10个黄淮海区域有代表性的玉米品种,进行子粒脱水速率相关性状研究。结果表明,子粒水分含量与散粉天数、生理成熟天数、穗轴水分、苞叶水分、百粒重及小区产量具有显著的正相关,与子粒脱水速率呈显著负相关。不同品种所有子粒脱水性状间均存在显著差异。通径分析结果表明,仅苞叶水分这一性状对子粒含水量具有显著的正向直接效应。依据子粒生理成熟期时的水分含量把其划分为3种不同脱水类型,品种不同类型、同一类型不同品种间均具有完全不同的脱水方式。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实现机收子粒应该重点考虑3个重要因素,即生理成熟期、生理成熟后子粒脱水速率和种植密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豫中烟区动植物有机肥对烤烟生长发育及产量质量的影响
《湖南农业科学 》 2018
摘要:为探究动植物有机肥对烤烟生长发育及产量质量的影响,以中烟100为供试品种,在许昌进行大田试验,研究不同动植物有机肥用量(300和600 kg/hm2)和施用芝麻饼肥(对照)对烟株农艺性状、烤后烟叶品质、产量产值等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饼肥处理,施用动植物有机肥处理在移栽后30 d和70 d显著改善烟株农艺性状,并提高烤烟感官评吸质量;两个施用动植物有机肥处理的烟叶中的致香物质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香气成分含量除棕色化产物外均随着有机肥用量的增大而增加.饼肥改施动植物有机肥可提高产量产值,施用600 kg/hm2动植物有机肥能增产225 kg/hm2,均价增加2.13元/kg,增值10065元/hm2.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国内外小麦种质主要矿质元素含量的评价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矿质元素在人类新陈代谢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提高矿质元素含量是小麦品质育种主要目标之一。为了了解小麦种质籽粒矿质养分状况并为小麦品质改良提供优良育种材料,本研究采用原子吸收法对214份国内外小麦种质的Cu、Ca、Fe和Zn 4种矿质元素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供试小麦种质的4种矿质元素存在着较丰富的遗传变异,其变异系数分布在31.05%~67.46%之间;中国不同地区小麦种质的矿质元素存在较大差异,其中,以山东、江苏、四川、河南等主产区的小麦种质矿质元素含量较高;4种矿质元素中除Ca外,其余3种元素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这对小麦矿质元素综合提升比较有利。研究也筛选出了每种矿质元素含量最高的部分小麦种质,在以后品质育种中应重视对这些种质的利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源结肠弯曲菌分离鉴定及细胞致死性膨胀毒素三重PCR分子检测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 2018
摘要:为了探明河南省及周边地区猪源结肠弯曲菌病(campylobacteriosis)的流行情况,本研究对从省内外的猪场和屠宰场采集的猪结肠及粪便样品,进行了病原菌的初步分离培养鉴定。对结肠弯曲菌细胞致死性膨胀毒素(cytolethal distending toxin,CDT)A、B、C型毒素基因进行了单一PCR检测与扩增,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结肠弯曲菌细胞致死性膨胀毒素A、B、C型三重PCR检测方法。该三重PCR方法可同时扩增出结肠弯曲菌A、B、C毒素型基因,具有较好的特异性。从97份猪结肠样品中分离128株细菌,经16SrRNA基因扩增和结肠弯曲菌特异性引物PCR扩增,确定12株为结肠弯曲菌。本研究为猪源结肠弯曲菌的分离鉴定及结肠弯曲菌细胞致死性膨胀毒素A、B、C型毒素基因扩增提供基础,可用于猪源结肠弯曲菌的鉴定及毒素鉴定、食品安全检测与监测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栗树单宁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肠道形态和通透性及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中国饲料 》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为研究栗树单宁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肠道形态和通透性及抗氧化性能的影响,试验选择(25±1)日龄的体重、性别、健康状况相近的断奶仔猪160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仔猪。其中,A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B、C、D组为试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500、1000、1500 mg/kg的栗树单宁。结果表明:(1)试验C组平均日增重比对照组提高了22.39%,料肉比和腹泻率分别比对照组降低了15%和54.06%;试验D组腹泻率比对照组降低了47.21%(P<0.05);(2)在绒毛高度方面,试验C组十二指肠和D组空肠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8.36%和13.51%(P<0.05);在隐窝深度方面,试验C组回肠比对照组降低了14.21%(P<0.05);在绒隐比方面,试验C组回肠和D组空肠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27.52%和26.59%(P<0.05);(3)试验C和D组的血清D-乳酸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对于血清二胺氧化酶水平,试验D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4)与对照组相比,试验B和C组的过氧化物歧化酶有显著提高(P<0.05),分别提升了9.44%和14.04%;试验C和D组的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P<0.05),分别降低了26.95%和32.03%。因此,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栗树单宁可以改善仔猪的生产性能,降低腹泻率,改善肠道屏障功能,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1000 mg/kg为最佳剂量。
关键词: 断奶仔猪 生长性能 腹泻 肠道形态 肠道通透性 抗氧化性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氟噻草胺与氟唑磺隆混配协同作用及在小麦田杂草防治中的应用
《植物保护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通过室内生物测定研究了氟噻草胺与氟唑磺隆对小麦及多花黑麦草的活性,田间试验测定了二者混配对阔叶杂草的防效及对小麦分蘖数的影响。室内水培法测定结果表明,氟噻草胺、氟唑磺隆对多花黑麦草有效抑制中剂量(ED50)分别为0.37mg/L和105.91mg/L,氟噻草胺与氟唑磺隆混配比例为8∶2、12∶2、16∶2、20∶2时,共毒系数(CTC)分别为94.3、239.7、198.1、156.5,表明氟噻草胺与氟唑磺隆混用具有相加或增效作用,其中以12∶2、16∶2比例混配对多花黑麦草防治增效最为显著。盆栽试验结果表明,苗前以12∶2和16∶2比例土壤封闭喷施对小麦与多花黑麦草的选择性指数为1.51和1.43;苗后3d及苗后15d茎叶喷施对多花黑麦草与小麦选择性较差,选择性指数低于1。田间测定结果表明,氟噻草胺与氟唑磺隆混配对阔叶杂草荠菜、播娘蒿、婆婆纳防效优于氟噻草胺单独使用,混配条件下株防效为85.45%~100%,鲜重防效为89.57%~100%,对小麦分蘖数无显著影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纯合o_2o_2背景下玉米胚乳硬质度与赖氨酸含量的遗传研究
《河南农业科学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快速解决优质蛋白质玉米容重低、易感穗腐病的缺陷,大幅提高优质蛋白质玉米新种质的品质,采用SSR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方法检测了回交转育的高赖氨酸近等基因系的基因型,确定这些材料确实在o_2位点纯合,对纯合o_2o_2背景下玉米F_1代籽粒进行观察和测定容重,并测定F_2代籽粒产量、容重和赖氨酸含量。结果表明:F_1代籽粒胚乳硬质度存在明显的母本效应;F_2代籽粒赖氨酸含量与F_2代籽粒容重呈不显著负相关;对同一杂交组合的不同近等基因系家系穗行而言,籽粒产量和赖氨酸含量差异均较小,而籽粒容重存在较大差异;不同杂种优势类群杂交组合近等基因系家系内部F_2代籽粒容重和赖氨酸含量测定结果表明,杂交组合Q478×QC72的部分家系组合胚乳硬质度与赖氨酸含量达到了相对完美的结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006-2016年河南省小麦区域试验品种(系)的品质性状分析
《麦类作物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近年来河南省小麦品种的品质现状及变化规律,对2006-2016年河南省小麦区域试验的749个参试小麦品种(系)的籽粒品质和面粉加工品质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参试小麦材料的籽粒容重、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平均值均较高,能达到或接近强筋小麦的要求,但是稳定时间相对偏低。随年份的推移,容重、蛋白质含量和湿面筋含量平均值均呈下降趋势,硬度、吸水率、稳定时间和沉淀指数均呈上升趋势,说明河南省参试小麦品种(系)籽粒的蛋白质质量在逐渐提高。容重、硬度、蛋白质含量和湿面筋含量达到国家强筋和中强筋小麦标准的品种较多,稳定时间达到弱筋和中筋标准的品种较多,说明供试小麦品种品质结构发展不平衡。河南省2006-2016年度区试品种(系)以中筋品种为主,其次为中强筋、强筋和弱筋。因此,当前河南省小麦品质改良的重点仍是蛋白质质量的改良、各品质性状平衡协调发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