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乙型脑炎病毒E蛋白高亲和性多肽的筛选及鉴定
《中国兽医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分子对接技术筛选出能识别乙型脑炎病毒E蛋白的高亲和性多肽序列。利用大肠杆菌原核表达系统表达乙型脑炎病毒E蛋白,并对其进行纯化。借助分子对接及虚拟肽库筛选技术设计多条针对E蛋白的多肽序列,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表面等离子共振试验对多肽与靶标蛋白的结合情况进行筛选及鉴定。结果显示:成功表达E蛋白,并利用该蛋白筛选出了A、B两条特异性多肽序列,经检测,A、B多肽序列特异性和亲和性达到阳性血清水平。证明了利用分子对接技术设计的多肽可以与乙型脑炎病毒E蛋白特异性结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网纹甜瓜设施生产技术规程
《中国瓜菜 》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针对河南省网纹甜瓜生产中的关键问题,依据多年试验和生产实践基础,制定了网纹甜瓜设施生产技术规程。主要内容包括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关键技术环节。该技术规程的制定可促进河南省网纹甜瓜生产向标准化、规模化、优质化方向发展,有利于河南省网纹甜瓜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土壤改良剂对镉污染土壤小麦抗性、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河南农业科学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不同土壤改良剂对镉(Cd)污染土壤小麦抗性、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以期为Cd污染区小麦安全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参考。结果表明,与无土壤改良剂的对照相比,添加海藻复合物处理可提高小麦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增幅分别为18. 9%和2. 2%,显著降低叶片丙二醛(MDA)含量,从而增强小麦对Cd胁迫的抗性;增加叶片总叶绿素含量,增幅为7. 1%;提高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净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增幅分别为57. 7%、38. 8%、44. 2%和3. 9%;最终促进产量显著增加30. 94%,且主要归因于有效穗数的增加。生物炭和腐植酸有机肥处理也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Cd胁迫下小麦的生长,但与海藻复合物配合施用效果不及海藻复合物单施处理,主要归因于有效穗数的下降。秸秆还田处理对小麦生育前期生长及干物质积累不利,但随生育期的推进长势渐好。综上,海藻复合物可有效降低Cd毒害,促进Cd胁迫下小麦的生长发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化控时期与品种互作对花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山西农业科学 》 2018
摘要:为改进花生高产优质生产技术,选用花生高产远杂9307和远杂6这2个品种,采用大田裂区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在花生出苗后不同时期进行化控处理对花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施肥条件下,花生品种对花生籽粒蛋白质含量及产量、粗脂肪的产量和脂肪酸组成均无明显影响;在花生出苗后50 d进行化控时,远杂9307比远杂6的花生产量增加1.2%;与花生出苗后30 d化控相比,在花生出苗后50 d化控的农艺性状、粗脂肪产量、蛋白质产量及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较高,其中,产量增加11.0%。花生出苗后50 d化控+远杂9307是较优的花生高产组合,产量为4 086.9 kg/hm~2。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酥梨贮藏病害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防治效果分析
《保鲜与加工 》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解酥梨贮藏后期腐烂严重的病因,采用组织分离法对腐烂果实进行病原菌纯化分离,得到7种不同病原菌株。在PDA平板培养基上观察各菌株形态特征并在显微镜下观察菌丝和孢子形态。在健康梨果实上重新接种单菌株,观察其发病特征,并应用ITS通用引物对病原菌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并测序,用MEGA 6.0软件构建其中6种不同病原菌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它们分别属于葡萄座腔菌属(Botryosphaeria)、链格孢属(Alternaria)、镰刀菌属(Fusarium)和扩展青霉菌(Penicillium expansum)。其中扩展青霉菌是生长最快和传染性较强的致病菌;选取4株致病性较强菌株侵染果实,然后使用不同浓度ClO2溶液处理,发现ClO2对各个菌株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60 mg·L-1的ClO2能基本消除镰刀菌属(Fusarium)和扩展青霉菌(Penicillium expansum)对果实表面损伤的侵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型畜禽免疫增强剂天花粉多糖的制备工艺优化
《河南农业科学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响应面试验优化超声波辅助水浴法提取天花粉多糖的制备工艺,并考察天花粉多糖对肉仔鸡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为新型畜禽免疫增强剂天花粉多糖的开发利用奠定理论基础。提取试验中以超声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液料比为自变量,天花粉多糖得率为响应值,做三因素三水平响应面回归分析,然后分析各因素的显著性和彼此的交互作用,优化得出天花粉多糖超声波辅助水浴法提取的最佳工艺是:超声时间30 min、提取温度60℃、液料比30 mL/g;该条件下多糖的得率为3.29%,与理论预测值无显著差异。对天花粉多糖进行免疫学方面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天花粉多糖能显著提高肉仔鸡的脾脏指数,从而提高肉仔鸡的免疫机能。
关键词: 超声波提取 天花粉多糖 响应面分析 畜禽免疫增强剂 免疫器官指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传染性法氏囊病毒VP2蛋白的高效表达与免疫原性分析
《河南农业科学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实现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B87毒株VP2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可溶性表达,将IBDV B87毒株VP2基因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 ET-28a(+),构建重组质粒p ET28a-VP2,将其转化不同大肠杆菌基因工程菌株,通过IPTG诱导表达VP2外源蛋白。利用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抗原快速检测试纸筛选,确定了BL21(DE3)为VP2可溶性蛋白的高效表达菌株。SDS-PAGE、Western blot分析表明,VP2实现了可溶性表达,且可溶性VP2蛋白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将表达的重组蛋白利用琼脂扩散试验(AGP)分析,结果表明,VP2蛋白的AGP效价达到1∶64。将重组蛋白免疫接种SPF鸡,制备的抗血清AGP效价可达1∶16,说明表达的B87毒株VP2蛋白免疫原性良好。
关键词: 传染性法氏囊病毒 B87毒株 VP2蛋白 原核表达 免疫原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双孢菇废弃菇柄多糖的超声波提取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
《食品工业科技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提高双孢菇菇柄的综合利用率,以双孢菇废弃菇柄为原料,通过单因素实验探讨了超声功率、超声提取时间、液固比、超声提取次数、醇沉体积对双孢菇菇柄多糖得率的影响,采用正交实验对其提取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并对多糖的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提取次数为2次、乙醇用量为4倍体积时,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超声功率700 W、超声提取时间50 min、液固比为20∶1(m L·g~(-1)),此时双孢菇菇柄多糖得率可达5.35 g·100 g~(-1)。与抗坏血酸相比,双孢菇菇柄多糖具有较强的DPPH·清除能力,对·OH的清除能力和还原能力较弱。
关键词: 超声波提取 双孢菇菇柄 多糖 工艺优化 抗氧化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响应面法优化三种天然产物对黄嘌呤氧化酶的抑制作用
《食品工业科技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取槲皮素、没食子酸和葛根素三种天然产物作为研究对象,测定三种天然产物对黄嘌呤氧化酶的抑制作用及酶抑制剂作用类型。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以对黄嘌呤氧化酶的抑制率为响应值,应用响应面法对三种天然产物进行复配优化。结果显示,槲皮素、没食子酸和葛根素溶液对黄嘌呤氧化酶抑制的IC_(50)分别为44.86、183.61和555.20μg/mL,抑制效果为:槲皮素>没食子酸>葛根素,且均为可逆反应。响应面模型可靠,最优复配浓度为:槲皮素83.25μg/mL,没食子酸166.50μg/mL,葛根素650.00μg/mL,对黄嘌呤氧化酶抑制率为96.92%±0.17%,与模型预测抑制率96.97%极为接近。本实验不仅减少抑制剂的用量,提高效率,而且为开发利用天然产物及抗痛风食品研发奠定基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