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9805条记录
磷锌配施对花生生理特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协调磷-锌配比是作物达到最佳产量和质量的保障。采用大田试验,在豫南花生主产区高磷低锌的砂姜黑土上,研究了不同磷、锌配比对花生抗氧化特性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磷锌配施对花生生理特性产生一定影响,相同磷用量下,施锌比不施锌显著提高了花生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生长素、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降低花生叶片丙二醛(MDA)含量;相同锌用量下,随磷用量的增加,花生叶片的SOD和POD活性先增高后降低,MDA含量先降低后增加,生长素含量无显著变化,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也表现出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但处理间差异呈显著或不显著。对花生产量和品质来讲,与不施肥相比,磷锌单独或配施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花生产量、粗脂肪及脂肪酸组分,且磷锌配施效果优于二者单独施用,其中90 kg/hm~2磷肥与60 kg/hm~2锌肥配施处理的产量最高,增产率达24.1%,增产原因可能是提高了花生的抗氧化能力,增加了单株饱果数和饱果重。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磷对花生株高、侧枝长、单株饱果数、单株饱果重和产量影响显著;锌仅对单株饱果数和饱果重及产量影响显著;磷-锌交互作用对花生株高影响显著,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和品质影响不显著。综上,磷锌配施可以改善花生的生理特性,提高花生产量和品质,但高量磷与锌肥配施却不利于花生抗氧化能力、产量和品质的提高。在豫南花生主产区,建议多补充锌肥,少用磷肥。

关键词: 磷锌配施 花生 生理特性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传统农区现代农业发展路径探讨

河南农业 2018

摘要:在新的形势下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既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周口市作为典型的传统农业区,探索其现代农业的发展路径,可为传统农业区更好地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重要借鉴,有利于河南不断强化新型农业现代化的基础作用,在粮食生产上发挥核心作用,在现代农业发展上发挥示范作用,在中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起副猪嗜血杆菌病的诊断治疗

云南畜牧兽医 2018

摘要:对焦作市某猪场一起副猪嗜血杆菌病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实验室诊断、药敏试验进行了详细介绍,采取了加强饲养管理、隔离与消毒、免疫接种及治疗等措施,控制了病情。

关键词: 生猪 副猪嗜血杆菌 免疫接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鸡毒支原体河南株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山东农业科学 2018

摘要:为确诊2017年4月引起河南省许昌市某蛋鸡场蛋鸡发生呼吸道、关节疾病的病原,采集发生呼吸困难、关节肿大蛋鸡的肺、气管、关节液共21份病料,通过病原分离培养、16S rRNA基因序列测定比对,确定病原为鸡毒支原体(Mycoplasma gallisepticum,MG),共分离鉴定12株鸡毒支原体.对其中分离自肺的毒株HNMga1进行16S rRNA序列分析、动物试验和药敏试验,发现该菌对鸡具有较强毒力,对大观霉素、环丙沙星、左氟沙星、林可霉素、氟苯尼考、乙酰螺旋霉素、克林霉素最为敏感.本研究为下一步研制鸡毒支原体的诊断试剂和筛选疫苗毒株打下基础,同时为鸡毒支原体病的诊断和防治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鸡毒支原体 分离鉴定 毒力 药敏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Logistic模型的农户种植优质专用小麦影响因素分析——以河南省8县为例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究农户种植优质专用强筋和弱筋小麦主要影响因素,为决策部门扩大优质专用小麦生产、进行小麦供给侧改革提供政策依据。[方法]文章运用农户调查问卷和Logistic模型,以农户是否种植优质专用小麦为因变量,用反映农户户主特征和家庭情况、农业生产条件、农业产业化组织情况、区域政策支持情况的10个变量为自变量,对农户种植优质专用小麦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是否与企业或者合作社签订协议、是否统一供种、所在地区是否享受价格补贴政策等自变量具有正向影响,达到1%显著水平。农户家庭劳动力个数、农户文化程度等自变量具有正向影响,达到5%显著水平,农户非农收入比例具有负向影响,达到10%显著水平。[结论]农户是否与企业或者合作社签订协议、是否统一供种、所在地区是否享受价格补贴政策是主要影响因素,因此,优化利益联结机制、扩大统一供种力度、加大价格补贴,是加快优质专用小麦发展的重点。

关键词: 优质专用小麦 影响因素 Logistic模型 农户调查问卷 河南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例兔链球菌病的诊断与防治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18

摘要:兔链球菌病(Streptococcu suis,SS)是由C群β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对养兔业经济效益有着较大影响。病原菌可存在于健康兔只的口、鼻、咽腔和阴道。一般经上呼吸道传播,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春、秋两季多见。病兔一般体温升高,减食,精神沉郁,呼吸困难,呈间歇性下痢,或脓毒败血症引起死亡。本病最显著的特点是发病急,传播快。近年来,随着养兔业集约化的发展,链球菌病的致病性及其危害性日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2017年10月,我门诊室接诊一起兔链球菌病例,确诊后经及时采取有效的防制措施,疫情最终得到控制。现将诊治情况介绍如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金银花化学成分及其药理学研究进展

安徽农业科学 2018

摘要:对金银花的资源分布、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综述,探讨了金银花的开发前景及药用价值,其目的在于规范金银花流通及扩大其药源的应用。

关键词: 金银花 资源分布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药渣的营养价值及其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进展

中国饲料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中国是中药生产及使用大国,随之产生的中药渣废弃物数量巨大。传统方式处理中药渣不但容易产生环境污染,还造成资源严重浪费。因此,将中药渣应用到畜禽生产中,将其变成畜禽饲料资源,为中药渣的合理利用提供了新的途径。本文主要综述中药渣的主要营养成分、营养价值及其在主要畜禽动物猪、牛、羊和鸡的应用情况和作用效果,旨在为中药渣饲料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中药渣 营养成分 肉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瘟病毒E2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及免疫原性分析

河南农业科学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制备具有免疫原性的猪瘟病毒E2蛋白,在大肠杆菌中表达E2蛋白,并对其进行纯化及免疫原性分析。将E2基因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 ET-28a,构建重组质粒p ET-28a-E2,将其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进行诱导表达,SDS-PAGE电泳和Western blot分析结果显示,成功表达了可溶性E2蛋白。对IPTG浓度及诱导温度和时间进行优化,结果显示,IPTG终浓度为0.1 mmol/L时,18℃条件下诱导表达16 h,E2蛋白的可溶性表达量最高。通过分子筛一步纯化E2蛋白,其终质量浓度为0.5 g/L。Western blot分析和间接ELISA结果显示,纯化后的E2蛋白在变性及非变性条件下都能够被猪瘟阳性血清特异性识别,表明纯化后的E2蛋白活性良好。将纯化后的E2蛋白添加弗氏佐剂乳化后免疫BALB/C小鼠,采集血清进行病毒中和试验,结果显示,免疫后56 d产生较高水平的中和抗体,表明E2蛋白免疫原性良好。综上,成功利用大肠杆菌BL21(DE3)菌株表达了可溶性E2蛋白,且纯化后的E2蛋白免疫原性良好。

关键词: 猪瘟病毒 E2蛋白 蛋白质纯化 血清学分析 免疫原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南省猪源大肠杆菌ESBLs基因型检测及耐药性分析

山西农业科学 2018

摘要:对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传染病研究室2018年1-4月所分离的70株河南省猪源大肠杆菌,用双纸片法初步确证30株疑似ESBLs菌株,阳性率达42.8%.对30株疑似ESBLs菌株扩增其耐药基因,其阳性率分别为CTX-M53.3%,TEM66.7%,SHV 3.3%,未扩增出OXA,DHA基因.结果显示,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传染病研究室所分离的河南省猪源ESBLs大肠杆菌耐药基因型以CTX-M和TEM型为主,且多为耐药菌株.

关键词: 大肠杆菌 ESBLs 基因型 耐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