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2124条记录
不同利用方式下草地CH4、CO2及N2O通量研究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22 北大核心 CSCD CSSCI

摘要:[目的]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研究天然草地和人工草地的温室气体通量以及与部分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进而明确不同草地对温室气体通量的影响情况,为当地相关部门合理开发利用草地提供理论依据,推进草业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方法]文章以内蒙古自治区的阿鲁科尔沁旗选取退化的天然牧草地、混播型放牧人工草地以及刈割型人工牧草地为研究对象,利用目前较为普遍的箱法进行了野外实验,对比分析不同草地利用类型的主要温室气体CO2、CH4和N2O的通量变化情况,并进一步探讨了温室气体与土壤含水量、箱内温度、地表温度以及其他土壤养分指标的相关性。[结果](1)不同利用方式下草地的CO2通量在整个生长季均表现为排放,其中刈割人工草地的CO2排放量为67.00±9.15 mg/(m~2·h),显著高于放牧人工草地35.50±5.37 mg/(m~2·h)和天然草地30.17±4.57 mg/(m~2·h)(P<0.05),且CO2的通量与土壤含水量和温度呈正相关关系(P<0.05),此外还与土壤全碳、全氮及有机碳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2) 3种草地类型的CH4通量在整个生长季均表现为吸收,放牧人工草地的CH4吸收量相对较低,为-19.10±4.24μg/(m2·h),CH4通量与土壤含水量和温度均未表现出显著的相关关系;(3)不同草地N2O通量在整个生长季均表现为排放,退化的天然草地的N2O通量在整个生长季表现最低,为11.62±5.96μg/(m~2·h),刈割人工草地的N2O通量与箱内温度和土壤温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可见人工草地的建立以及补播放牧等行为由于土壤含水量、箱内温度、地表温度以及土壤养分指标受到影响,进而不同程度上影响温室气体通量变化,人工草地的建立及放牧补播人工灌溉等人为干预会不同程度上增加CO2和N2O的排放量,此外,放牧会降低草地CH4汇的功能。

关键词: 天然草地 人工草地 温室气体 影响因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果香型诱食剂在育肥羊饲粮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饲料研究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旨在通过测定育肥羊的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免疫指标、血清生化指标和瘤胃发酵参数,研究果香型诱食剂在玉米-豆粕型饲粮(S)和杂粕型饲粮(M)中应用的效果.将63头"杜×寒"杂交公羊按体重相近原则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7只羊,分别在两种饲粮中添加400 mg/kg的果香型诱食剂GP.对照组(CON组)为S饲粮;SG组为S饲粮+GP;MG组为M饲粮+GP.预试期7d,正式试验期90 d.试验结束前7 d进行消化试验.结果显示:各组间育肥羊的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血清免疫生化指标及瘤胃发酵参数均差异不显著(P>0.05).SG组和MG组育肥羊的平均日采食量均高于CON组,SG组育肥羊的平均日采食量高于MG组.研究表明,与豆粕型饲粮相比,杂粕型饲粮会降低育肥羊的采食量,且杂粕型饲粮中添加400 mg/kg的GP后,育肥羊的采食量可达到与豆粕型饲粮几乎相同的水平,GP起到了一定的诱食效果.

关键词: 育肥羊 果香型诱食剂 生长性能 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 瘤胃发酵参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向日葵列当枯斑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力分化

华北农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获得向日葵列当生防菌株,以田间采集的具有褐色枯斑的列当植株为样本,利用柯赫氏法则对采自内蒙古、河北和新疆共11个不同地点的29份列当枯斑病的样本进行了分离和鉴定.结果表明,新疆北屯农十师183团和188团地块及呼和浩特市武川县西海子村地块中采集的病样上分离得到尖孢镰刀菌和茄病镰刀菌;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西小召镇、五原县葵博园和临河区永利村的病样中分离得到尖孢镰刀菌和木贼镰刀菌;而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公合成村和西圪旦村及化德县105省道边地块中样本中鉴定出尖孢镰刀菌、茄病镰刀菌、木贼镰刀菌和层出镰刀菌;鄂尔多斯市东胜区采集的样本中只分离得到尖孢镰刀菌;河北张家口市康保县的样本中只分离得到轮枝镰刀菌.上述分离得到的菌株在向日葵列当上回接后都能够致病的结果预示,镰刀属的真菌是引起向日葵列当枯斑病的病原菌,但尖孢镰刀菌是引起列当枯斑病的优势致病菌.致病力分化的研究结果表明,上述分离获得的镰刀菌均能够侵染向日葵和列当,但其致病力存在一定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分离寄主上的致病力强于其他寄主的特点.基于致病力分化的结果,筛选出3株具有生防潜力的尖孢镰刀菌菌株GHC 1-2、XXZ-9和HD 1-1用于防控列当对向日葵的寄生.

关键词: 向日葵列当;列当枯斑病;柯赫氏法则;病原菌的分离鉴定;交互致病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干旱盐渍化地区控释肥水氮耦合效应与制度优化

农业机械学报 2022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索盐渍化地区控释肥水氮耦合效应及优化组合方案,提高水氮利用效率,减少硝态氮流失,2019年和2020年在河套灌区开展了控释肥施用农田不同水氮配比试验,研究了盐渍化地区向日葵产量和水氮利用效率对控释肥与传统肥料的响应差异,以及控释肥不同水氮配比对向日葵产量和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构建了向日葵经济效益与水氮交互作用的数学回归模型,并优化了水氮组合方案。结果表明:与传统肥料相比,控释肥处理产量、氮肥农学利用率、氮肥偏生产力和灌溉水生产效率平均增加了13.89%、46.42%、13.61%和13.62%(P<0.05),收获指数差异不显著(P>0.05)。控释肥施用条件下,不同水氮处理交互作用明显,控水灌溉限制了氮素利用,充分灌溉条件下向日葵产量、氮肥农学利用效率和氮肥偏生产力平均增长了21.87%、80.89%和21.53%;低氮同样降低了水分利用效率,从低氮到中氮,向日葵产量和灌溉水生产效率平均增长了14.83%和15.35%,从中氮到高氮平均增长了3.86%和3.43%。2年最高产量均为高水高氮处理,分别为3 943.5、3 788.7 kg/hm~2。控释肥施用条件下,灌水量、施氮量与向日葵经济效益之间符合二元二次回归模型,2年预测经济效益与实际经济效益决定系数R~2均为0.99,通过主因素分析,经济效益随施氮量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通过模拟寻优及综合各项指标分析,控释肥充分灌溉条件下中氮水平经济效益在18 000~21 000元/hm~2之间,是本试验最优处理,在增产的同时可以减少氮素流失。研究可为河套灌区向日葵种植、减少农田面源污染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 向日葵 控释肥 水氮耦合 产量 水氮利用效率 回归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物种优先效应对植物群落构建的影响及其生态恢复意义

草业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植物群落构建是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中的关键生态学过程,但如何定向培育植物群落以加快生态系统过程与功能的恢复仍是当前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优先效应是指在植物群落重塑中,早期到达物种对随后到达物种的建植、生长及繁殖等产生促进、抑制或无影响的现象,其对群落结构调整、功能维持及演替动态等过程起到重要的调控作用,在植物群落的人为构建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当前此类研究主要集中于北美和欧洲国家,用于解决外来物种入侵、多样性保护、植被建设与管理等问题,而在我国的研究尚十分少见.本研究通过文献检索分析,综述了物种优先效应的研究现状,归纳了其主要驱动因素、响应机制及量化方法等内容.结果表明:优先效应的大小和方向受物种特性、组装顺序、环境条件及相互作用等多种因素影响;两个主要的驱动机制为生态位抢占和生态位修饰;存在研究区域较为局限,试验观测时间短,生物与非生物因素的交互研究少及理论支持缺乏等问题.本研究结合我国退化植被恢复的迫切需求,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以期为今后相关研究提供借鉴,为我国生态恢复工作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 历史顺序 优先效应 群落构建 生态修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B4GALNT2基因多态性与蒙古羊和乌珠穆沁羊产羔数的关联性分析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产羔数是绵羊(Ovis aries)重要的经济性状之一,决定肉羊产业的生产效率.β-1,4-N-乙酰氨基半乳糖转移酶2(β-1,4-N-acetyl-galactosaminyl transferase 2,B4GALNT2)基因上存在的g.36938224A>T位点,是影响法国拉科讷绵羊(Lacaune sheep)排卵率的关键候选位点,而B4GALNT2基因被认为是新的影响绵羊繁殖力的候选功能基因.为明确B4GALNT2基因的已知多态性位点与蒙古羊(Mongolia sheep)和乌珠穆沁羊(Ujimqin sheep)产羔数的关联性,挖掘蒙古羊B4GALNT2基因的特异性突变及其与蒙古羊和乌珠穆沁羊产羔数的关联性,本研究采用6个绵羊品种共计480个样本(蒙古羊250只,乌珠穆沁羊110只,呼伦贝尔羊(Hulunbuir sheep)30只,滩羊(Tan sheep)30只,小尾寒羊(Small-tailed Han sheep)30只和湖羊(Hu sheep)30只),利用直接测序技术对上述480个样本B4GALNT2基因g.25929884A>T位点(GenBank No.NC_040262.1)进行检测并挖掘新多态性位点,利用MassARRAY技术对上述480个样本B4GALNT2基因g.25921552C>T SNP、g.25935026C>T SNP和远端缺失同源盒3(distal-less homeobox 3,DLX3)基因c.*803A>G位点进行基因分型,进而分析已知和新突变位点与蒙古羊和乌珠穆沁羊产羔数的关联性及其在6个绵羊品种中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在4个已知多态性位点中,B4GALNT2基因g.25929884A>T位点和DLX3基因c.*803A>G SNP在上述绵羊品种的实验群体中不存在,B4GALNT2基因的g.25921552C>T位点和g.25935026C>T位点存在,但与蒙古羊和乌珠穆沁羊的产羔数无关;同时在B4GALNT2基因中新发现8个多态性位点,其中g.25929637G>A(P<0.05)、g.25929679T>C(P<0.01)、g.25929819A>G(P<0.01)和g.25929965A>T(P<0.05)位点对蒙古羊产羔数有显著影响;除了滩羊品种中的g.25921552C>T位点以外,其他9个检测到的多态性位点均满足Hardy-Weinberg平衡;根据PIC判定标准,10个突变位点在6个绵羊品种中均表现为低度多态或中度多态.本研究为提高蒙古羊的产羔数提供有效的分子遗传标记,同时也为蒙古羊的遗传改良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蒙古羊 乌珠穆沁羊 β-1,4-N-乙酰氨基半乳糖转移酶2基因(B4GALNT2) 产羔数 分子遗传标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麦苗期耐盐种质鉴定与评价指标筛选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土壤盐碱化已成为影响我国农业生产的重要问题,筛选耐盐大麦种质对于盐碱土地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以292份大麦种质为材料进行苗期耐盐性鉴定,在大麦长至2叶1心期开始胁迫处理,每2d增加1次盐浓度(100-200-300-400-500mmol·L-1)至终浓度达到500mmol·L-1,待表型出现差异后测定各形态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分析和聚类分析,对大麦种质的耐盐性进行综合评价和归类,并采用逐步回归分析建立了耐盐性预测方程,确立了有效的评价指标。结果表明:处理组与对照组各性状评价指标存在极显著差异,除存活天数和萎蔫系数外,其他7个指标的耐盐系数间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基于回归分析,存活天数、萎蔫系数、相对苗高、相对根条数、相对地上鲜重、相对地下鲜重、相对地上干重可以作为大麦苗期耐盐性评价指标。基于耐盐性综合评价结果,筛选到耐盐性品种66份,中度耐盐品种178份,盐敏感品种43份,盐分极敏感品种5份。这些耐盐品种的鉴定可作为大麦耐盐育种的优异种质资源。

关键词: 大麦 耐盐 综合评价 评价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品系绒山羊皮肤毛囊生长发育周期中chi-miR-107-3p及其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分析chi-miR-107-3p及相关基因在不同品系绒山羊皮肤毛囊生长发育周期中的表达情况,本研究分别在毛囊休止期(4月)、兴盛前期(7月)、兴盛期(9月)和退行期(1月)采集了阿拉善型绒山羊(季节性长绒)和敏盖绒山羊(常年长绒)体侧皮肤组织,通过组织切片比较分析组织形态,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chi-miR-107-3p及ADCK5,DSBC1、ARSA、FMAP4、RHBDF2和ALDH3A2等6个相关基因表达量.结果表明:1)两种品系的绒山羊毛囊在形态特征上基本一致,但在同一时期生长规律不同;2)chi-miR-107-3p和RHBDF2基因在两种品系绒山羊皮肤毛囊不同发育周期的表达量呈相反趋势.在次级毛囊重建初期,chi-miR-107-3p表达量较高,而RHBDF2基因的表达量极低,随着次级毛囊重建逐步完成,chi-miR-107-3p表达量显著降低,RHBDF2基因的表达量逐渐增高.进入退行期,chi-miR-107-3p的表达量逐渐增高,而RHBDF2基因的表达量逐渐降低,休止期,chi-miR-107-3p的表达量达到最大值,此时RHBDF2基因的表达量最小,推测chi-miR-107-3p可能负向调控RHBDF2基因的表达;3)相关性分析表明,chi-miR-107-3p和RHBDF2基因表达水平均与皮肤毛囊性状显著相关(P<0.05),说明chi-miR-107-3p和RHBDF2基因均为两品系绒山羊皮肤毛囊生长发育的重要影响因子;4)ALDH3A2基因的表达量在皮肤毛囊休止期至兴盛期的过程中逐渐降低,由退行期至休止期的过程中逐渐增高.ALDH3A2基因与皮肤毛囊各性状均显著相关(P<0.05),表明高表达的ALDH3A2可能抑制两品系绒山羊毛囊的生长发育,是调控皮肤毛囊生长发育的重要影响因子,其他基因对绒山羊皮肤组织生长均无影响.本研究证实羊绒生长发育过程离不开miRNA及其相关基因参与调控,为进一步研究毛囊发育分子机理提供了参考,为实际生产中进行羊绒增产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绒山羊 组织形态 荧光定量 chi-miR-107-3p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响应面法优化纤维素酶辅助碱法提取油莎豆粕蛋白工艺

粮食与油脂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选用油莎豆粕为原料,以蛋白质提取率为指标,采用纤维素酶辅助碱法提取油莎豆粕中的蛋白质。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运用Box-Benhnken响应面法优化纤维素酶辅助碱法提取油莎豆粕蛋白的最优工艺条件,并与碱提酸沉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21.7(g/mL)、加酶量0.10%(以油莎豆粕干粉质量计)、酶解温度42.1℃、酶解pH 4.4、酶解时间1.0 h,在此条件下油莎豆粕蛋白提取率高达71.91%,远高于碱提酸沉法,此工艺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油莎豆粕蛋白提取率。

关键词: 油莎豆粕 纤维素酶 蛋白质提取 响应面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精料饲粮对反刍动物消化道结构与功能的影响研究进展

饲料工业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在生产实践中为使反刍动物的生产性能达到生产要求,通常会提高饲粮中的精料比例来满足家畜的营养需求,以达到缩短生产周期,提高生产性能的目的.但是反刍动物长时间采食高精料饲粮易患以瘤胃酸中毒为主的营养代谢疾病,文章结合国内外近年来高精料饲粮对反刍动物的影响作用研究概况进行综述,并着重阐述了高精料饲粮对反刍动物胃肠道组织形态、微生物区系和上皮屏障等的影响及其作用途径,旨在为探明高精料饲粮对反刍动物胃肠道影响的作用机制以及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高精料饲粮 消化道结构 反刍动物 亚急性瘤胃酸中毒 消化道功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