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2124条记录
芽孢杆菌几种重要抗菌脂肽研究进展

生物工程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多种芽孢杆菌为益生菌,能分泌多种天然抗菌活性物质,其中脂肽是重要的一类.目前已鉴定的脂肽约有90多种,多数为环脂肽.脂肽中表面活性素(surfactin)、伊枯草菌素(iturin)、芬原素(fengycin)、杆菌霉素(bacillomycin)、多粘菌素(polymyxins)等是研究最广泛的脂肽.其中surfactin、iturin、fengycin由于其具有表面活性剂特性及抗真菌、抗细菌、抗病毒、抗肿瘤、抗炎症等功能,应用潜力巨大.本文对surfactin、iturin及fengycin的结构、功能、合成调控及其分离纯化和生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评述.合成生物学是提高脂肽产量的重要手段,未来脂肽可用于种植业、养殖业、食品、医药、石油工业和环保等领域,因此需要在新型脂肽的发现、高产活性脂肽的生产、脂肽低廉生产技术的研发及安全性的评估等方面加强研究.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脂肽 结构 功能 合成调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青贮密度和青贮时间对紫花苜蓿发酵品质及营养成分的影响

草地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不同青贮密度和青贮时间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发酵品质及营养成分的影响,本试验以第二茬初花期(10% 植株开花)刈割的紫花苜蓿为原料,采用双因素试验设计,分别设计青贮密度550,600和650 kg·m-3以及时间30,60和120 d,对不同处理青贮料的发酵品质和营养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除乙酸和粗蛋白(Crude protein,CP)含量外,青贮密度和时间的交互作用显著影响了苜蓿的发酵品质和营养成分(P<0.05);与密度为650 kg·m-3的处理组相比,密度为600 kg·m-3的处理组青贮30和60 d后,乳酸和干物质(Dry matter,DM)含量增加,酸性洗涤纤维(Acid detergent fiber,ADF)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ater soluble carbohydrate,WSC)含量减少;在密度为600 kg·m-3下,与青贮30 d相比,青贮60 d的样品中乳酸、乙酸、DM,CP和粗脂肪(Ether ex-tract,EE)含量增加.综上,苜蓿在青贮密度600 kg·m-3、时间60 d条件下,青贮效果最佳.

关键词: 紫花苜蓿 青贮密度 时间 交互作用 青贮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改良材料对苏打盐碱化耕地甜菜叶片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和分配的影响

生态学杂志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苏打盐碱化耕地作物生长受抑制、产量低的生产现状,选取应用较广泛的3种改良材料——有机硅肥(SF)、腐植酸肥(HF)和微生物菌肥(MF),以不施用改良材料(CK)为对照,探讨不同改良材料对甜菜光合特性、千物质积累和分配的影响,以期筛选出适宜内蒙古西辽河平原区苏打盐碱化耕地的改良材料.结果表明:3种改良材料不同程度改善苏打盐碱化耕地甜菜光合特性.与对照相比,有机硅肥在全生育时期表现出显著调控效果,腐植酸肥在叶丛快速生长期后表现显著,微生物菌肥则在生育前期表现显著,有机硅肥调控效果显著优于腐植酸肥和微生物菌肥;与CK相比,处理SF净光合速率(Pn)、胞间C02浓度(Ci)、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和叶片 SPAD 值分别提高 10.32%~21.77%、9.08%~19.62%、23.14%~43.35%、17.44%~40.93%和 23.15%~28.87%;处理 HF 分别提高 5.63%~12.33%、2.37%~13.60%、4.22%~31.01%、14.65%~32.79%和 7.93%~20.06%;处理 MF 分别提高 3.82%~10.36%、4.51%~10.14%、1.46%~26.54%、6.72%~20.45%和5.54%~18.18%.3种改良材料通过对光合特性的调控,促进甜菜单株干物质积累,以有机硅肥效果优于腐植酸肥和微生物菌肥;与CK相比,处理SF、MF和HF甜菜单株干物质积累量全生育时期分别提高12.20%~58.06%、3.15%~13.06%和5.91%~20.96%.与对照相比,仅有机硅肥具有调节干物质在不同器官分配的显著效果,叶丛快速生长期促进干物质从叶片向叶柄转运,块根及糖分增长期后促进干物质由叶片、叶柄向块根转运;与CK相比,叶丛快速生长期至收获期,处理SF叶片干物质比例降低4.01%~17.43%、叶柄干物质比例降低7.40%~15.87%、块根干物质比例提高3.34%~5.01%,块根及糖分增长期后甜菜根冠比提高10.88%~23.34%.甜菜叶片光合特性指标、不同器官干物质分配比例与甜菜产量和含糖率之间均存在着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关系,改良材料的施用通过调节光合特性、改善干物质积累和分配实现甜菜产量和质量的提升,其中以有机硅肥表现最优.

关键词: 苏打盐碱化耕地 土壤改良材料 甜菜 光合特性 干物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轮作模式下高发小麦赤霉病土壤真菌多样性变化

华北农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东北春麦区不同轮作模式下土壤中小麦赤霉菌的含量和真菌群落组成特点,以小麦-小麦-马铃薯轮作(T)、小麦-小麦-水飞蓟轮作(MT)、小麦-小麦-油菜轮作(R)、小麦-小麦-甜菜轮作(S)和小麦-小麦-小麦连作(W)为对象,利用MiSeq高通量测序平台ITS2扩增子测序技术,测定土壤真菌群落组成、多样性及小麦赤霉菌相对丰度。数据显示,土壤中真菌OTUs数目在小麦连作,小麦与马铃薯、水飞蓟、油菜和甜菜轮作中分别为:389,362,390,471,438个。油菜和甜菜与小麦轮作模式中,Chao1指数较小麦连作分别增加了11.08%和8.59%。结果表明,水飞蓟、油菜和甜菜与小麦轮作增加了土壤真菌的丰富度。水飞蓟和小麦轮作模式的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在5种种植模式中最高,表明该处理的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更好。5种不同种植模式中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相似性聚类分析显示,4种轮作模式聚为一支。4种轮作模式与连作相比,担子菌门丰度增加,接合菌门丰度降低。与小麦连作相比,油菜、甜菜和水飞蓟与小麦轮作模式中,玉蜀黍赤霉的相对丰度分别下降了16.67%,50.00%,83.33%,并且有益菌群明显富集。然而,马铃薯与小麦轮作模式中玉蜀黍赤霉丰度显著增加。综上所述,在东北春麦区建议选择水飞蓟、甜菜和油菜与小麦轮作以减轻小麦赤霉病的危害。

关键词: 小麦 轮作模式 真菌群落 小麦赤霉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呼伦贝尔地区不同添加剂对燕麦青贮品质的影响

草业科学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燕麦(Avena sativa)青贮饲料中添加乳酸菌和纤维素酶添加剂,分析测定不同添加剂发酵60 d后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和化学成分,探索不同类型添加剂对呼伦贝尔地区燕麦青贮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乳酸菌添加剂处理组燕麦青贮饲料中乳酸含量最高,为6.78%,显著高于无添加对照(P<0.05);粗蛋白含量(12.81%)和水溶性碳水化合物(4.19%)含量显著高于对照(P<0.05);乳酸菌添加剂处理有效降低了青贮饲料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和木质素含量.乳酸菌添加剂处理和纤维素酶添加剂处理的pH、乙酸、丙酸和氨态氮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P<0.05).乳酸菌、纤维素酶和乳酸菌+纤维素酶添加剂处理的乳酸菌数量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研究结果表明,改善呼伦贝尔地区燕麦青贮饲料青贮品质的最佳添加剂为乳酸菌添加剂.

关键词: 燕麦青贮 青贮品质 营养价值 乳酸菌 纤维素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温度处理对乳苣种子萌发生理生化的影响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温度对乳苣种子萌发以及种子萌发过程中贮藏物质和各种酶的变化情况,开展了不同温度对乳苣种子萌发以及贮藏物质变化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变温能够有效提高乳苣种子的发芽率,最适变温为15/30℃,发芽率可达54.45%;乳苣种子萌发过程中,种子内含物质利用在时间上存在差异,碳水化合物动员较快,脂肪、蛋白质水解相对较慢.乳苣种子萌发过程中,其碳水化合物的代谢主要归因于α-淀粉酶的水解,且α-淀粉酶的活性与种子萌发率呈正相关;乳苣种子萌发过程中,TCA及PPP同时存在,PPP对乳苣种子萌发起主导地位.

关键词: 乳苣 萌发 贮藏物质 酶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短链脂肪酸对亚急性瘤胃酸中毒的影响和钠离子耦合单羧酸转运蛋白1和氢离子耦合单羧酸转运蛋白1对短链脂肪酸的转运机制

动物营养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高精料饲粮在反刍动物瘤胃内经微生物发酵可产生大量短链脂肪酸(SCFA),使瘤胃内环境处于低pH状态,因此引起反刍动物亚急性瘤胃酸中毒(SARA)。在SARA发生时,SCFA不仅参与瘤胃上皮的糖、脂和能量代谢,还在维持黏膜屏障和减轻炎性反应等方面发挥重要调节作用,而单羧酸转运蛋白中的钠离子耦合单羧酸转运蛋白1(SLC5A8)与氢离子耦合单羧酸转运蛋白1(MCT1)负责瘤胃上皮内SCFA的转运与吸收,对于探究反刍动物发生SARA时,SLC5A8与MCT1基因的表达在SCFA转运机理上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对SARA的定义、SCFA的调控机制以及SLC5A8、MCT1基因的表达与转运机制进行综述。

关键词: 亚急性瘤胃酸中毒 短链脂肪酸 SLC5A8基因 MCT1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SRAP分子标记分析彩色马铃薯品种间遗传关系

种子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SRAP标记对收集的24份彩色马铃薯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探讨其遗传多样性及种质间亲缘关系,以期为彩色马铃薯种质资源高效利用及新品种选育奠定基础。结果表明,14对SRAP多态性引物共检测到74个多态性位点,多态性信息量(PIC)均值为0.87,有效等位基因数(Ne)均值为1.61,Nei’s遗传多样度(H)均值为0.36,Shannon信息指数(I)均值为0.54。24份彩色马铃薯种质间遗传相似系数介于0.45~0.78之间,均值为0.61,表明供试海雀稗种质间存在较大遗传差异。聚类分析显示,当GS=0.61时24份彩色马铃薯种质被划分为四大类群。主成分分析发现,Ⅲ、Ⅳ类群间有重叠现象,说明它们之间亲缘关系较近。24份彩色马铃薯种质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可通过进一步研究应用于新品种选育。

关键词: 彩色马铃薯 SRAP 遗传变异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钾肥对紫花苜蓿根颈丙二醛、可溶性蛋白含量与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草地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钾肥种类及用量对苜蓿(Medicago20sativa)抗寒性的影响,本研究以‘北极熊’为供试紫花苜蓿品种,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了秋季施用不同钾肥(硫酸钾和氯化钾)及不同施用量(0,50,100,150,20020kg·hm-220K2O)对越冬期苜蓿根颈在不同温度(4℃,—20℃)处理下抗氧化酶[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20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20disimutase,20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20CAT)]活性和可溶性蛋白(soluble20protein,20SP)、丙二醛(malondialdehyde,20MDA)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温度处理下,不同钾肥种类和施肥量处理中,苜蓿越冬根颈中MDA和SP含量及POD,SOD,CAT活性均无显著差异;但经—20℃低温冷冻后,不同钾肥种类和施肥量处理下,苜蓿越冬根颈中MDA含量下降,SP含量增加,POD,SOD,CAT活性增强,适应低温环境能力变强,且硫酸钾效果强于氯化钾;两种钾肥均在15020kg·hm-2(K2O)钾肥处理下,MDA含量最低,POD,SOD,CAT活性最强,SP含量最高,表明苜蓿受伤程度最小,抗寒保护能力最强。因此,在科尔沁沙地秋季施用30020kg·hm-2K2SO4有利于苜蓿安全越冬。

关键词: 钾肥 苜蓿 冷冻胁迫 抗氧化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油菜黑胫病菌T-DNA插入致病力减弱突变体的筛选及侧翼序列分析

华北农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揭示油菜黑胫病菌的致病分子机理,基于已建立的Leptosphaeria biglobosa突变体库,随机挑选16个突变体,对其致病力进行检测,筛选到12个致病力下降的突变体。并对其中6个致病力显著减弱突变体的菌落生长特性、生长速率、产孢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T1、T3、T4、T7突变体与野生型nm-1菌落形态相比没有明显差异,T9、T11与野生型nm-1相比,菌丝形态致密,没有产孢;T1、T3、T4、T7、T9突变体生长速率比野生型nm-1快,而T11显著低于野生型nm-1;6个突变体的产孢能力与野生型nm-1相比都显著下降;Southern Blot分析其T-DNA插入的拷贝数为单拷贝插入。并通过Hi TAIL-PCR技术扩增了6个突变体的右侧翼序列,经Blast比对分析,初步确定了T-DNA插入Leptosphaeria biglobosa基因组的位置,T-DNA插入的右侧翼序列可能为致病基因的部分序列,为进一步确定油菜黑胫病菌致病基因及其功能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油菜 黑胫病菌 T-DNA 致病力 侧翼序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