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3412条记录
花椒籽对肉羊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饲料研究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旨在研究花椒籽对肉羊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年龄相似、体重相近、健康状况良好的20只肉羊,随机分为2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肉羊。Ⅰ组为对照组,肉羊饲喂小麦秸秆+试验配制精料;Ⅱ组肉羊饲喂小麦秸秆+试验配制精料+花椒籽,花椒籽添加量为精料的5%。试验期82 d。结果显示:Ⅱ组肉羊的平均日增重(ADG)、平均日采食量(ADFI)、料重比(F/G)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Ⅱ组肉羊的干物质(DM)、粗蛋白(CP)、酸性洗涤纤维(ADF)、中性洗涤纤维(NDF)表观消化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Ⅱ组肉羊的血清总蛋白(TP)和肌酐(CRE)含量略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表明,添加花椒籽能够显著提高肉羊的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提高肉羊的消化吸收能力。

关键词: 花椒籽 肉羊 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 血清生化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胡麻萌发期和苗期对盐胁迫的阈值分析

新疆农业科学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单盐(NaCl)和复盐(Na2 SO4、NaHCO3)胁迫下对胡麻萌发期和苗期生长以及耐盐阈值的影响,为胡麻耐盐材料的筛选提供基础参考.[方法]选用耐盐性不同的2个胡麻品种,设置不同浓度的盐胁迫处理,分析不同指标的变化,采用相关性和回归分析,萌发期单盐胁迫选取总鲜重、复盐胁迫选取发芽率,苗期单盐胁迫选取根干重、复盐胁迫选取总鲜重等指标与盐胁迫浓度建立了二次回归方程:Y=42.949x2-263.158x+224.564、Y=5.194x2-111.128x+109.467、Y=81.772x2-302.544x+382.076、Y=68.568x2-278.918x+326.567,以选定指标较对照降低50%为标准,分别计算萌发期和苗期的耐盐阈值.[结果]萌发期单盐(NaCl)胁迫阈值为103.72225 mmol/L;萌发期复盐(Na2 SO4、NaHCO3)胁迫阈值为55.2015 mmol/L;;苗期单盐(NaCl)胁迫阈值为251.247 mmol/L;;苗期复盐(Na2 SO4、NaHCO3)胁迫阈值为204.25 mmol/L.[结论]胡麻对中性盐比碱性盐的耐受力要强;胡麻不同组织对盐胁迫的耐受力存在较大差别;胡麻萌发期和苗期的耐盐性不具有一致性.

关键词: 胡麻;盐胁迫;萌发期;苗期;耐盐阈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节水优质春小麦新品种陇春41号

麦类作物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陇春41号是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以高产品种陇春23号、陇春19号、陇辐2号、银春8号加入矮败小麦轮选群体,通过连续2年的群体自由授粉,于2006年从矮败轮选群体中选择优异可育株,再经过多年株系优选,最终选育出的抗倒性强、节水、优质的水地春小麦新品种(原代号4100).2020年1月经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35次会议审定,审定编号为甘审麦20200002.

关键词: 小麦研究所 春小麦新品种 高产品种 自由授粉 矮败小麦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抗倒性 轮选群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瓜枯萎病拮抗菌Burkholderia gladioli L1-3的分离鉴定及防病促生效果

中国蔬菜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为筛选出拮抗黄瓜枯萎病的生防细菌,从甘肃省22块多年连作黄瓜的枯萎病发生地块采集土样,采用平板对峙法筛选拮抗菌株,基于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及基因序列分析对拮抗菌株进行鉴定;并且测定拮抗菌株的抑菌谱及其对黄瓜枯萎病的防病促生效果。结果表明:分离、筛选出的6株对尖孢镰孢菌黄瓜专化型具有较强拮抗作用的细菌菌株均被鉴定为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Burkholderia gladioli)。施用L1-3菌剂对黄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达64.71%,黄瓜幼苗的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POD和SOD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并且对尖孢镰孢菌甜瓜专化型、尖孢镰孢菌西瓜专化型、尖孢镰孢菌十字花科专化型、辣椒腐霉菌、辣椒灰葡萄孢菌、辣椒立枯丝核菌、辣椒疫霉菌、茄链格孢均有较强的拮抗效果。

关键词: 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 黄瓜枯萎病 生物防治 防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瓜拟多隔孢引起的砂田西瓜叶疫病

植物病理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近年来,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的一些砂田西瓜中出现了严重的叶疫病,严重田块病株率超过70%.2018年7月,从靖远县高湾乡罹病西瓜叶片上分离得到拟多隔孢属Stagonosporopsis真菌,病叶检出率达100%.采用离体叶片和植株接种法评价单孢分离菌株XG-3对西瓜和甜瓜的致病性,所有接种处理在24 h内均发病显症而对照未发病,其中发病叶片原接种菌的检出率为100%.菌株XG-3在PDA和OA平板培养基上20和25℃培养20d,未见产孢.在自然感病的西瓜叶片上观察到少量分生孢子器,在人工接种发病的西瓜和甜瓜茎、叶上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器和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器球形至亚球形,大小为(82.4~243.3)μm×(82.4~188.4)μm,分生孢子器具1~2个孔口,孔口直径15.7~27.5 μm;分生孢子无色,0~3个隔膜,杆状、柱状、长椭圆形、花生形及不规则形,直或稍弯曲,分隔处不缢缩或缢缩,大小为(5.2~28.3)μm×(2.2~6.0)μm,分生孢子形态和大小依基质和环境条件的不同而有较大差异.BLASTn分析结果显示,菌株XG-3(GenBank登录号:MW282128)的 rDNA-ITS 序列与瓜拟多隔孢 Sta.cucurbitacearum 分离物 2871TS(GenBank 登录号:AY293804.1)的序列相似性达99.80%.在基于rDNA-ITS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中,菌株XG-3与Sta.cucurbitacearum聚为一组,与西瓜拟多隔孢Sta.citrulli和木瓜拟多隔孢Sta.caricae区分开来.依据病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特征,将菌株XG-3鉴定为瓜拟多隔孢Sta.cucurbitacearum[Basionym:Sphaeria cucurbitacearum].

关键词: 西瓜 叶疫 瓜拟多隔孢 砂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辣椒镰孢根腐病防病促生细菌的筛选及其效应

微生物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筛选辣椒(Capsicum annuum L.)根腐病防病促生细菌并明确其防病促生效应。【方法】采集健康辣椒根围土壤样品,以辣椒根腐病病原真菌茄镰孢(Fusarium solani)和尖镰孢(Fusarium oxysporum)为指示菌,采用平板对峙法筛选生防细菌,采用选择性培养基筛选溶无机磷、溶有机磷、固氮菌和解钾菌等促生菌,钼锑抗比色法测定溶磷量,凯氏定氮法测定固氮量,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解钾量。对特性良好组合的菌株进行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并制作菌剂,最后采用盆栽法测定菌剂防病促生效果。【结果】共筛选得到323株特性良好的功能菌株,拮抗菌78株,溶有机磷菌87株,溶无机磷菌107株,固氮菌128株,解钾菌123株,部分菌株同时具有多个功能特性。互作组合得到6个特性良好的菌株组合,包括8株功能菌株,鉴定发现XP271和XP181为枯草芽胞杆菌(Bacillus subtilis),XP125为特基拉芽胞杆菌(Bacillus tequilensis),XP236为耐盐芽胞杆菌(Bacillus halotolerans),XP79为巨大芽胞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XP171为环状芽胞杆菌(Bacillus circulans),XP248为芬氏纤维微菌(Cellulosimicrobium funkei),XP167为产黄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ynxantha)。选择2种优良组合制作菌剂,测定其防病促生效果发现,对辣椒镰孢根腐病的防效达88.52%,并使辣椒株高增加10 cm左右、分枝数平均增加2个、生物量增加5–21 g;辣椒根围土壤中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等土壤养分含量增加,脲酶、蔗糖酶、碱性磷酸酶等土壤酶活性增加,土壤过氧化氢酶含量降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固氮基因、固氮微生物的含量均显著增加。【结论】辣椒根围土壤中含有功能良好防病促生菌株,制成菌剂对辣椒镰孢根腐病有良好的防效且对辣椒促生性能明显。

关键词: 辣椒 镰孢根腐病 拮抗细菌 促生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青海省当归茎线虫种类鉴定

西北农业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集和分离到青海省大通县、互助县4个当归茎线虫群体,通过形态特征和测量值比较,以贝叶斯法构建ITS-rDNA系统发育树,并用4种内切酶Dde Ⅰ、HinfⅠ、Tru9Ⅰ(Mse Ⅰ)和Sdu Ⅰ进行ITS-RFLP分析.结果表明,青海省大通县、互助县当归茎线虫群体的形态特征与腐烂茎线虫(Ditylenchus destructor)基本一致,体长略小,雄虫尾长和c(体长/体宽)值略大,雌虫a(体长/尾长)值略大,其他测量值均与腐烂茎线虫模式种一致.通过rDNA-ITS序列系统发育分析,发现青海省大通县、互助县茎线虫群体与腐烂茎线虫群体聚为一支,但不能归为目前已知基因型.rDNA-ITS区段PCR-RFLP结果显示,青海省4个群体与已报道的腐烂茎线虫群体酶切结果不一致,且存在明显差异.经形态与分子生物学特征分析,将这4个线虫群体确定为腐烂茎线虫,表明该线虫已在青海省发生与分布.

关键词: 腐烂茎线虫 形态特征 系统发育 基因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节水优质春小麦新品种——陇春41号

麦类作物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陇春41号是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以高产品种陇春23号、陇春19号、陇辐2号、银春8号加入矮败小麦轮选群体,通过连续2年的群体自由授粉,于2006年从矮败轮选群体中选择优异可育株,再经过多年株系优选,最终选育出的抗倒性强、节水、优质的水地春小麦新品种(原代号4100)。2020年1月经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35次会议审定,审定编号为甘审麦20200002。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桃Pp4CL2基因的克隆及抗寒功能验证

西北植物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基于'丁家坝李光桃'抗寒转录组数据,采用RT-PCR技术克隆桃4-香豆酸辅酶A连接酶基因(Pp4CL2),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及转化模式植物拟南芥和烟草的抗寒分析,以解析'丁家坝李光桃'的抗寒机制.结果显示:(1)成功克隆获得桃Pp4CL2基因(登录号:LOC18792923),其cDNA序列为1635 bp,编码544个氨基酸残基,具有4CL基因家族保守结构域.(2)二级结构分析显示,Pp4CL2蛋白由4种状态的二级结构组成,其中α螺旋占30.51%、β-折叠占7.35%、不规则卷曲及延伸链分别占41.54%和20.59%.(3)顺式作用元件分析发现,Pp4CL2基因上游启动子区含有光、低温以及多种激素响应元件.(4)序列系统进化分析显示,桃Pp4CL2与杏(Prunus armeniaca)、欧洲甜樱桃(Prunus avium)和梅(Prunus mume)的蛋白相似性最高,分别为99.08%、97.98%和96.14%.(5)成功构建转化载体Pp4CL2-pRI101,对拟南芥和烟草进行遗传转化并通过PCR鉴定获得转基因拟南芥和烟草.(6)与野生型相比,低温胁迫下转基因拟南芥和烟草的Pp4CL2基因相对表达量高,受冷害程度轻,具有更高的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对低温具有更强的耐受性.研究表明,过表达Pp4CL2基因可增强植物对低温的耐受性,推测Pp4CL2基因在'丁家坝李光桃'响应低温胁迫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4-香豆酸辅酶A连接酶 基因克隆 低温 功能验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动物产品中泰乐菌素残留规律研究进展

畜牧与兽医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泰乐菌素(Tylosin,TYL)是一种常用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可用于治疗和预防畜禽因病原体引起的感染,并具有一定的促生长作用.由于TYL的广泛应用,TYL可能在动物体内残留并进入食物链,对公共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动物体内TYL残留检测的研究报道,综述了 TYL在动物产品中的残留机理和残留规律,旨在为我国养殖业使用监管TYL和明确规定休药期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泰乐菌素;动物产品;药代动力学;残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