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1000条记录
不同粉碎程度下废弃萝卜堆肥养分及腐熟特征

湖北农业科学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以废弃萝卜为主料,研究粉碎程度(不粉碎、粗粉碎、细粉碎)对萝卜堆肥养分及腐熟的影响。结果表明,粉碎程度越高,堆肥启动越快且温度累积越高;堆肥结束时,3个处理的有机质和总养分含量均能达到《有机肥料》(NY/T 525—2021)的要求,且粗粉碎处理的有机质含量显著高于其他2个处理(P<0.05);堆肥结束时,粗粉碎和细粉碎处理种子发芽指数分别为88.14%和88.07%,达到腐熟要求。因此,废弃萝卜在粗粉碎和细粉碎情况下均能堆肥成功,考虑到处理成本,建议萝卜堆肥时粗粉碎即可。

关键词: 蔬菜废弃物 废弃萝卜堆肥 粉碎程度 养分 腐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超氧化物歧化酶在鸡白痢沙门氏菌耐受环丙沙星中的作用分析

中国家禽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为研究超氧化物歧化酶对鸡白痢沙门氏菌耐受环丙沙星的影响,试验利用λ-Red同源重组系统构建鸡白痢沙门氏菌C79-3的sod1、sod2、sod3和sod4的单基因缺失株和同为Cu/Zn家族的sod1与sod3、Fe/Mn家族的sod2与sod4的双基因缺失株及其互补株,比较分析亲本株、基因缺失株与互补株的生长曲线、生物被膜形成能力、过氧化氢和抗生素耐受能力的差异。结果显示:6个基因缺失株与亲本株的生长曲线无明显差别,但双基因缺失株Δsod1Δsod3和Δsod2Δsod4生物被膜形成能力显著下降(P<0.05),在环丙沙星处理后活性氧产生量显著高于亲本株(P<0.05);与亲本株、4个单基因缺失株和双基因缺失株Δsod1Δsod3相比,双基因缺失株Δsod2Δsod4在过氧化氢环境中存活率显著降低(P<0.01),且在环丙沙星处理后,其耐受能力大幅下降。以上结果表明以Fe和Mn作为辅因子的铁锰超氧化物歧化酶Sod2和Sod4通过协同作用,在鸡白痢沙门氏菌对环丙沙星的耐受中发挥关键作用,为进一步研究鸡白痢沙门氏菌耐药机制奠定理论基础。

关键词: 鸡白痢沙门氏菌 超氧化物歧化酶 过氧化氢耐受 环丙沙星耐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建立科技创新联盟 助力桑树产业发展-桑树产业国家创新联盟成立四周年回眸

北方蚕业 2024

摘要:桑树产业国家创新联盟于2019年11月获批成立。本文介绍了桑树产业国家创新联盟建设背景及发展现状,从组织举办学术报告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产业科技人才培养和宣传报道与社会公益等方面总结了联盟取得的成就,提出通过规范联盟管理、强化目标导向、完善章程和管理办法开展联盟成员年度工作评估等发展建议。

关键词: 桑树产业国家创新联盟 建设背景 发展现状 发展建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AT-hook转录因子及其生物学功能

植物生理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AHL (AT-hook Motif Nuclear Localized)是一类古老的转录因子,参与植物的多个生物学过程。它包含AT-hook基序和PPC结构域,其中AT-hook基序可以被分为Ⅰ、Ⅱ、Ⅲ三种类型。AHL可以与DNA的富AT区域结合,或者通过影响其他转录因子与DNA的结合从而参与调控。本文综述了AHL转录因子的结构特征,以及该基因家族在植物器官发育、胁迫响应、激素响应和多种代谢过程中的功能,为全面理解该转录因子家族的作用机理、功能及其在作物育种的应用提供依据。

关键词: AHL AT-hook PPC结构域 转录因子 胁迫响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滑液囊支原体二氢硫辛酰胺脱氢酶的诱导表达及生物学特性

湖北农业科学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获得滑液囊支原体(Mycoplasma synoviae,MS)二氢硫辛酰胺脱氢酶(PdhD)的蛋白表达产物,分析蛋白的免疫原性,采用DNAStar Protean软件分析PdhD的二级结构和主要抗原域.将PdhD基因的第593、731、1 712、1 833 nt处的A突变为G,使改造成功的基因能够在大肠杆菌BL21中正确表达;经IPTG诱导后获得约70 ku的蛋白.对PdhD蛋白的622个氨基酸进行二级结构的预测,Garnier-Robson法预测出18个α螺旋中心、12个β折叠区段和17个T转角区段,Chou-Fasman法预测出24个α螺旋中心、23个β折叠区段和 37个T转角区段,Karplus-Schulz法预测出 42个柔性区域.PdhD的主要抗原域为 Gln27-Phe36、Vla38-Val51、Ala89-Ala99、Pro137-Asp159、Gly307-Ile336、Gly369-Gly386、Gly397-Gln416、Ala433-Val447、Ieu486-Tyr504、Ala541-Asn549.免疫原性分析发现,PdhD重组蛋白能与兔源Anti-MS血清发生强烈反应,与兔源Anti-MG血清和兔源血清Blank均不发生反应.PdhD具有免疫原性,可作为候选抗原用于亚单位疫苗的研发.

关键词: 滑液囊支原体(Mycoplasma synoviae,MS) 二氢硫辛酰胺脱氢酶 诱导表达 免疫原性分析 生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颜色全生物降解地膜增温效果及对辣椒产量的影响

湖北农业科学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明确不同颜色全生物可降解地膜对湖北省高山地区辣椒(Capsicum frutescens L.)生长发育的影响,采用田间试验,以不覆膜、白色和黑色聚乙烯地膜为对照,分析了白色和黑色全生物降解地膜的增温作用、降解性能和辣椒产量.结果表明,辣椒生育前期(覆膜后12~33 d)是地膜增温的主要时期,覆膜种植主要提高该时期5cm土层土壤温度;全生物降解地膜增温效果与聚乙烯地膜相近,白色地膜增温效果优于黑色地膜;全生物降解地膜诱导期在40~54 d,白色地膜降解速度比黑色地膜快,不利于抑制杂草生长;全生物降解地膜未改变辣椒产量高峰期,主要提高第5~8次采摘期辣椒产量.综合考虑保温、抑制杂草、产量等因素,湖北省高山辣椒露天栽培推荐使用厚度为0.01 mm,主要成分为PBAT、PLA的黑色全生物降解地膜.

关键词: 全生物降解地膜 增温效果 辣椒(Capsicum frutescens L.)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产褐黄色链霉菌HEBRC45958菌株防控番茄棒孢叶斑病研究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产褐黄色链霉菌HEBRC45958菌株对番茄棒孢叶斑病的防控效果,采用平板对峙培养结合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确定HEBRC45958离体抑菌活性,并测定其产铁载体能力和水解酶活性。同时采用盆栽试验确定HEBRC45958发酵液对番茄棒孢叶斑病防控效果。结果表明,对峙培养条件下HEBRC45958对多主棒孢的抑菌率为52.65%。扫描电镜下观察,与对照相比,HEBRC45958处理后多主棒孢菌丝发生扭曲和破裂,透射电镜下观察,多主棒孢细胞膜和细胞壁距离增加。HEBRC45958菌株能产生淀粉酶、纤维素酶、几丁质酶和嗜铁素。盆栽试验结果表明,HEBRC45958发酵液对番茄棒孢叶斑病的防效为100%,具有较好的生防应用前景。

关键词: 产褐黄色链霉菌 番茄 多主棒孢 防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辣椒新品种'佳美106'

园艺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佳美106’是以YH091802为母本,以SJD081403为父本配制而成的杂交一代螺丝线椒品种。果实长羊角形,果肩皱,螺旋,果长28~32 cm,横径1.60~2.40 cm,果肉厚0.15~0.20 cm,单果质量26~31 g,维生素C含量1 230 mg·kg-1,辣椒素含量0.01%。二心室为主,青果为绿色,成熟果为红色,果实光亮,皮薄,味辣,品质好。耐低温寡照,坐果性好,连续挂果能力强,田间表现为中抗CMV、中抗疫病和炭疽病,综合抗性好,田间表现丰产稳产,产量在40 500 kg·hm-2以上,适宜在湖北平原地区早春、延秋大棚栽培及高山露地栽培。

关键词: 辣椒 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种源狼尾草表型性状多样性分析及优异种源筛选

南方农业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分析不同种源狼尾草表型性状多样性,筛选优异种源,为我国乡土狼尾草创新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6个种源狼尾草的9个表型性状(株高、冠幅、单株花序数、花序长度、花序直径、穗秆长度、芒长度、叶片长度、叶片宽度)进行变异分析、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9个表型性状在不同狼尾草种源间F测验值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下同).狼尾草9个表型性状的变异系数平均为15.6%,且每个性状的变异系数均大于10.0%;芒长度在不同种源间的分化最大,变异系数为21.1%,其次为花序直径和单株花序数,分别为20.6%和20.0%;变异系数最小的为冠幅,为10.9%.狼尾草表型性状与地理因子具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其中海拔与株高和穗秆长度极显著负相关,与花序长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下同);经纬度与株高、花序直径和穗秆长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花序长度呈显著正相关,其他性状与地理因子相关性均不显著(P>0.05).株高、花序长度、花序直径、穗秆长度和单株花序数是引起不同狼尾草种源间表型性状差异的主要因子.可将26份狼尾草种源划分为四大类群,第Ⅰ类群包括3个种源,全部来自贵州,主要特征为植株较高,冠幅较大,单株花序数量较少,花序较小,且叶片较细;第Ⅱ类群包括1个种源,来自湖南,主要特征为植株矮小,株型紧凑(冠幅小),花序短,叶片细长;第Ⅲ类群包括2个种源,来自贵州,主要特征为植株矮,冠幅较大,单株花序多,叶片宽;第Ⅳ类群包括20个种源,分别来自湖北和河南,主要特征为植株高大,穗秆较长,且具有更大的花序.来自贵州、湖北和河南的5个狼尾草种源PA26、PA20、PA15、PA17和PA18,其综合性状表现较好.[结论]不同种源狼尾草表型性状具有丰富变异,5个种源的综合性状较好,具有极大遗传改良潜力.

关键词: 狼尾草 表型性状 多样性 种源筛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洪山菜薹抗根肿病新品系的创制

湖北农业科学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以抗根肿病红菜薹(Brassica rapa ssp.chinensis var.purpurea)种质资源GD1为抗源供体,以优异洪山菜薹早熟品系DGZ1902为背景材料进行回交转育,针对抗源携带的抗病基因CRzi8开发PARMS型分子标记,进一步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单株优选以及根肿病接种鉴定,创制抗根肿病洪山菜薹新品系.结果表明,开发的标记可准确鉴定回交世代群体的抗性单株.田间病圃抗性鉴定及农艺性状观察表明,创制的洪山菜薹抗根肿病品系CR-DGZ1902高抗根肿菌4号生理小种,同时具有洪山菜薹的农艺性状特征及DGZ1902的早熟特性.

关键词: 洪山菜薹 分子标记 根肿病 抗病基因 新品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