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不同耕作制度下烟粉虱成虫对6种杀虫剂的抗药性比较
《安徽农业科学 》 2019
摘要:为明确广州、连州、花都、清远4种不同耕作制度下烟粉虱对6种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水平,指导不同种植模式下烟粉虱有效防控。采用琼脂保湿叶片法测定4个地区烟粉虱成虫对供试药剂的抗药性水平。结果表明广州、连州、花都、清远4个地区烟粉虱对各杀虫剂的抗性水平差异较大,广州地区烟粉虱对吡虫啉、联苯菊酯及氟啶虫胺腈的抗药性处于中、高等抗性水平,花都地区烟粉虱对6种杀虫剂均未产生抗药性,连州地区烟粉虱仅对氟啶虫胺腈产生低水平抗药性,对其他5种杀虫剂敏感,清远地区烟粉虱对吡虫啉产生中等水平抗药性,对其他杀虫剂均处于敏感水平。不同地区种植模式及用药习惯是影响烟粉虱抗药性产生的重要因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鸸鹋油的应用研究进展
《经济动物学报 》 2019
摘要:鸸鹋油(Emu oil)是从鸸鹋皮下和腹膜后的脂肪组织提炼出来的油类物质,在澳洲和欧美等国家被誉为"生命之油"。鸸鹋油因含有大量的脂肪酸而具有许多生物学功能,对于鸸鹋油的研究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文中主要从鸸鹋油的脂肪酸组成、生物学功能(如护肤、改善肠道健康和关节炎等)以及当前研究和应用等方面进行了概述,以期为未来鸸鹋油的综合利用及其应用产品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白玉油甘新品种引种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广东农业科学 》 2019
摘要:【目的】满足广东油甘生产技术需求和提高果农栽培水平。【方法】以白玉油甘新品种为试验对象,在汕尾地区进行高接换种及其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研究。【结果】白玉油甘在汕尾地区种植适应性好,平均单果重为10.36 g,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分别为8.7%和1.03%,固酸比为8.45,总糖为58.5 mg/g,维生素C 2.77 mg/g,单宁为1.18 mg/g,可食率为92.5%;且可留树保鲜,延迟采收,不影响其品质;配套关键栽培技术中高接换种可实现3年生油甘单株产量达35.2 kg;增施生物有机肥和叶面有机液肥可显著增加油甘果实单果重和维生素C、总糖含量,降低单宁含量;地膜覆盖除草以及利用杀虫灯、黄板等物理措施诱杀害虫,结合生物农药科学使用的病虫害绿色防控措施,每年可减少化学农药使用次数5~7次。【结论】利用此技术可实现每667 m~2油甘栽培1年生树年产546.0 kg、2年生树年产909.0 kg、3年生树年产2 112.0 kg,果实单果大、高糖低酸、涩味轻,商品性好,达到早结丰产、绿色优质的栽培目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超甜玉米新品种‘粤甜29号’
《园艺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粤甜29号’超甜玉米是以自交系‘JinH-1’为母本,‘XinM508’为父本杂交育成的新品种。裸苞单穗质量299.7 g,穗长20.4 cm,穗粗4.9~5.0 cm,籽粒可溶性糖含量20.0%~21.3%,适口性好,外观商品性佳。适应性强,平均鲜果穗产量为12 274.5~12 588 kg·hm~(-2),适合中国南方地区春、秋种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011~2018年广东鸽源大肠杆菌、沙门氏菌耐药性分析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 2019
摘要: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埃希氏大肠杆菌引起,可使禽类出现败血症、肉芽肿、气囊炎等,鸡、鸭、鹅、鸽子均可感染,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对养殖业造成较大的威胁和重大的经济损失。沙门氏菌感染可引起禽类各种急性和慢性疾病,出现白痢、禽伤寒、副伤寒等。雏鸽感染可致大量死亡,产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印楝素对柑橘木虱的毒力测定及田间防效试验
《广东农业科学 》 2019
摘要:【目的】评价印楝素对柑橘木虱(Diaphorina citri)的室内毒力与田间防效,为柑橘木虱的生物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浸叶法和喷雾法测定印楝素对柑橘木虱三龄若虫和成虫的室内毒力及田间防治效果。【结果】在室内印楝素处理柑橘木虱三龄若虫1、3、7 d后LC_(50)值分别为2.77、1.14、0.61 mg/L;而16.0 mg/L印楝素处理木虱成虫4 d后死亡率仅为13.33%,与清水对照无显著差异。0.3%印楝素乳油800倍液喷雾处理后 1、3、7 d 对柑橘木虱田间防效分别为14.35%、49.56%和86.4%。【结论】印楝素对柑橘木虱若虫具有良好的毒杀活性,药后7 d 防治效果较好,但对成虫没有毒杀活性;印楝素在柑橘木虱若虫防治上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印楝素 植物源农药 柑橘木虱 抑制生长发育 毒力 防治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微量元素肥料对超级杂交籼稻株型和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 2019 CSCD
摘要:为探究中微量元素肥料对超级杂交籼稻株型和干物质积累的影响,以超级稻品种'天优3618'为试验材料,分别在2014年的早季和晚季进行大田试验.试验设置4个不同中微量元素肥料施用量处理,即CK (0 kg/hm~2)、T1 (375 kg/hm~2)、T2 (750 kg/hm~2)和T3 (1125 kg/hm~2),测定并分析株型(上三叶叶长和叶宽、剑叶叶厚、剑叶开张角)、倒1叶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群体干物质积累动态.结果表明:中微量元素肥料处理2014年早稻叶长、叶厚,叶宽呈增加趋势,说明中微量元素肥料处理影响叶片形态.另外,中微量元素肥料处理叶绿素相对含量呈增加趋势、上三叶开张角呈下降趋势,对群体干物质积累也具有一定促进作用.分析原因发现,超级杂交籼稻的株型和干物质积累不仅与施用肥料元素的种类有关,还与肥料元素间的配合施用、土壤基础地力等因素有关.本研究结果表明,中微量元素肥料375 kg/hm~2施用量处理对株型和干物质积累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继续增加中微量元素肥料用量对株型和干物质积累的影响不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