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5348条记录
水稻纹枯菌总DNA提取方法的比较

浙江农业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DNA的浓度,尤其是DNA的纯度严重影响后续基因组酶切等结果。为寻找一种高质量的水稻纹枯菌总DNA的提取方法,采用CTAB法、CTAB改良法、SDS法、蜗牛酶法、蛋白酶K法5种方法分别提取水稻纹枯菌总DNA。通过紫外吸光度测定DNA的纯度和浓度、琼脂糖凝胶电泳、PCR扩增、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反应及Southern杂交评价DNA的质量,最终得出蛋白酶K法是获取高质量水稻纹枯菌基因组DNA的最佳方法。

关键词: 水稻纹枯菌 总DNA Southern杂交 蛋白酶K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蕙兰B类MADS-box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园艺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RT-PCR结合RACE技术从蕙兰(Cymbidium faberi)中分离到3个B类MADS-box基因CfGLO、CfDEF1和CfDEF2,分别编码210、222和227个氨基酸。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CfGLO属于PI/GLO类基因,CfDEF1和CfDEF2分别属于PaleoAP3组基因的PeMADS2类基因和PeMADS3类基因。RT-PCR和实时荧光定量表达分析表明,CfDEF1在2、3轮花器官侧瓣、唇瓣和蕊柱中强烈表达,在萼片中不表达;CfDEF2在1、2、3轮花器官中都表达,在营养组织中不表达;而CfGLO在所有组织中都表达,说明3个基因在蕙兰花器官的形成过程中可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此外,3个基因都在蕙兰幼嫩子房中有表达,显示其可能在蕙兰子房的形成过程中起一定作用。

关键词: 蕙兰 B类MADS-box基因 发育 实时荧光定量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茶园中广翅蜡蝉成虫对不同颜色的趋向选择

茶叶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趋光性是多种昆虫的基本行为,不同昆虫视觉具有敏感度不同的波谱范围和趋光反应峰。本文利用18种渐变颜色制成的色板,在茶园中测试了广翅蜡蝉成虫对不同颜色色板的趋性反应。结果表明,广翅蜡蝉成虫趋向于选择黄色饱和度高的色板,但是黄色粘板对广翅蜡蝉成虫的田间防治效果以及利用粘板防治广翅蜡蝉的可行性尚待进一步探讨。

关键词: 茶园 蜡蝉 色板 趋向性

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选育携有水稻白叶枯病抗性基因Xa23的水稻株系

中国水稻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杂交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将亲本材料18113携有的水稻白叶枯病抗病基因Xa23导入亚种间恢复系H705和优质恢复系H706。利用EST标记C189检测目的基因,在18113/H705F3和18113/H706F3株系中,分别获得71和52份携有Xa23纯合基因型恢复系。采用水稻白叶枯病Ⅳ型小种代表菌株浙173进行剪叶接种,分别鉴定出61和44份抗病株系,它们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准确率分别为85.92%和84.61%。研究结果表明,C189是检测Xa23基因的有效分子标记之一,不过,其假阳性的几率高于理论交换率的现象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水稻 白叶枯病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抗性基因 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品种对褐飞虱的田间抗性及其生态学机制

应用昆虫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评价了7个水稻品种(浙粳22、宜香845、中组14、秀水123、二优倍九、感虫对照品种TN1和抗虫对照品种IR36)在田间成株期对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Stl)的抗性表现,并初步分析了它们的抗性机制。结果表明,在田间网室人工诱发条件下,浙粳22、宜香845、秀水123和中组14等4个品种的抗性水平与抗虫品种IR36相同,均小于3级,表现为抗虫,而二优培九则与感虫品种TN1相同,表现为感虫。在自然发生条件下的水稻分蘖期至乳熟期,宜香845和中组14上褐飞虱数量仅为TN1上的7.84%~24.44%,秀水123和浙粳22则为TN1上的30.19%~60.27%。在4个抗性品种上褐飞虱的产卵量和卵孵化率明显减少,而若虫存活率仅为TN1上的20%~30%。与IR36相同,4个抗性品种上褐飞虱的若虫存活率和种群增长倍数均显著低于TN1上,说明他们对褐飞虱的抗性主要表现为抗生性。

关键词: 褐飞虱 水稻品种 抗性表现 抗性机制 抗生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浙油18’直播高产栽培机理的研究

浙江农业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直播栽培的播种期、密度和氮肥用量3个栽培因子对甘蓝型双低高油油菜‘浙油18’植株的主要经济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期对‘浙油18’的株高、一次有效分枝数、单株有效角果数、每角果实粒数和千粒重有显著影响;种植密度对一次有效分枝数、单株有效角果数和每角果实粒数有显著影响;氮肥用量对有效分枝部位,三因子对其他经济性状影响不显著。根据极差和F测验,三因子对‘浙油18’产量影响依次为播种期>定植密度>氮肥用量。随着氮肥用量增加,产量先增后减,差异不显著。提早播种、适当增加密度,产量显著提高。

关键词: 油菜 浙油18 直播栽培 播种期 密度 氮肥用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家蚕磷脂酰肌醇3-激酶(Bmpi3k)基因的克隆及分析

浙江农业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磷脂酰肌醇3-激酶是一种重要的信号传导因子,对细胞生长、调节等生命活动起重要的作用。文章通过对家蚕(Bombyxmori)表达序列标签(EST)搜索及基因组DNA的预测,利用RT-PCR克隆得到家蚕磷脂酰肌醇3-激酶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命名为Bmpi3k。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mRNA全长3 368 bp,其开放式阅读框(ORF)大小为3 165 bp,编码产生1055个氨基酸。其预测的蛋白分子量为122.79 kDa,等电点为7.32。通过对BmPI3K蛋白质序列比对分析发现,BmPI3K保守性较高,包含5个PI3K蛋白特有的保守结构域,推测其参与了家蚕的重要生命活动的调节。

关键词: 家蚕 Bmpi3k 电子克隆 表达序列标签(EST)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人工湿地栽种水生作物对沼液进行无害化消解

浙江农业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茭白、莲藕和水稻等水生作物全生育期对沼液进行消解净化处理,试验表明,1 hm2莲藕池塘在1个全生育期可消纳净化沼液2 475 t,所得莲藕符合NY5238-2005无公害食品水生蔬菜的要求;不同水生作物净化沼液试验表明,按495 t·hm-2的灌溉量,茭白和莲藕只需7 d时间消解净化就可符合国家GB18596-2001《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水稻需要14 d,而无作物的空白处理则需21 d。

关键词: 沼液 茭白 莲藕 水稻 水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藻碘肥强化果菜碘富集的田间应用研究

浙江农业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不同果菜为材料,在露天栽培条件下土施和喷施海藻碘肥,探讨果菜类代表性蔬菜品种对碘的吸收和积累特性,以及两种碘肥施用方式下蔬菜碘吸收的差异。结果表明,供试果菜可食部位对碘的吸收均随着海藻碘肥添加浓度的提高而增加。随着取样时间的延长,蔬菜可食部位对海藻碘的吸收除了大豆外均总体呈现下降的趋势。两种不同的海藻碘肥施用方式中,土施更有利于蔬菜对碘的吸收和积累。在土施条件下,碘在果菜不同部位的分配表现为根>叶>茎>果实;在海藻液体碘肥喷施条件下则是叶子的碘含量最高,其次为茎,而果实和根中碘积累量较低。

关键词: 海藻碘肥 果菜 碘富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食品中农药残留的风险评估研究进展

浙江农业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开展食品中农药残留的风险评估有助于食品安全的风险管理、风险交流和消费者健康。文章综述了欧盟、美国和日本及国际组织有关风险评估的法规基础、评估类型和应用软件研究的最新进展,比较分析了各自的优势与不足。并针对我国风险评估的现状,提出加强职能部门协调、开展风险评估的基础研究和建立相关数据库等建议,为我国食品中农药残留的风险评估提供借鉴。

关键词: 风险评估 暴露评估 农药残留 食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