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3种干食用菌中汞、砷、铅、镉重金属的污染的检测与评估
《浙江农业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浙江农贸市场、超市的香菇、黑木耳以及银耳等3类干食用菌中Hg,As,Pb,Cd 4种重金属含量进行实地抽样检测及污染评估。结果表明:不同的食用菌对同一重金属的富集能力是有差异的,食用菌中平均含As量为干香菇>黑木耳>银耳;平均含Pb量为黑木耳>干香菇>银耳;平均含Cd量为干香菇>银耳>黑木耳;平均含Hg量为黑木耳>干香菇>银耳。同一种食用菌对不同的重金属的富集能力也不同,干香菇的重金属平均含量为Cd>As>Pb>Hg;黑木耳的重金属含量为Pb>As>Cd>Hg;银耳的重金属含量为Cd>Pb>As>Hg。根据目前食用菌的国家强制性判定标准(食用菌卫生标准GB 7096—2003、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05、无公害食品食用菌NY5095-2006以及银耳卫生标准GB 11675—2003),食用菌中Cd容易超标。同时通过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综合因子污染指数法来评估食用菌的重金属污染状况。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突变体Gm-lpa-TW-1中低植酸性状与种子发芽率和糖份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核农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低植酸突变体Gm-lpa-TW-1植酸性状突变与种子发芽率降低以及糖份含量变化的相关性,选用低植酸突变体Gm-lpa-TW-1与不同野生型亲本的杂交后代,低植酸纯合株系(LPA)和非低植酸纯合株系(HPA)为研究材料,分析不同株系在不同种植环境下收获种子的发芽率、总糖、蔗糖和低聚糖的含量。结果表明:无论是LPA株系还是HPA株系春播种子的发芽率均显著低于秋播种子;同一杂交组合中LPA株系春播种子的发芽率显著低于HPA株系春播种子;鲜食大豆杂交组合后代的LPA株系发芽率低于粒用大豆杂交组合的LPA株系;但在所有杂交组合后代株系中均可以筛选到发芽率显著高于突变亲本Gm-lpa-TW-1的LPA株系。糖份含量分析表明:LPA和HPA株系之间总糖含量无明显差异;LPA株系的蔗糖含量极显著地高于HPA株系的蔗糖含量,低聚糖含量则表现为极显著低于HPA株系,3种糖份含量在LPA和HPA株系之间的差异不受种植环境影响。LPA株系种子发芽率受到突变基因与环境互作的影响,高温环境对LPA株系种子的发芽率影响较大;通过遗传改良可以有效改善LPA突变基因对种子发芽率的不良影响。LPA株系中的低植酸性状与高蔗糖低寡聚糖性状表现为连锁遗传,有利于选育品质更为优良的大豆新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雌雄蚕卵光电自动分选仪器的基本结构设计与工作原理分析
《蚕业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依据雄蚕品种和限性卵色蚕品种不同性别的卵色差别,实现雌雄蚕卵全部存活的前提下自动、快速、准确分离。应用光电识别等原理设计的雌雄蚕卵分选仪器通过单通道光电计数控量供卵、多通道分流和转盘斜刮排序等技术,使蚕卵整齐有适当间距地排列成辐射状的48路,形成同时运行的48个单元,经可编程颜色传感器检测识别后,通过电磁分离器分选,将雌雄蚕卵分离。该雌雄蚕卵自动分选仪器的基本结构设计与工作原理可实现预期目标:不损伤雌蚕卵,使雌雄蚕卵都能存活;分选效率高,设计分卵速度达12万粒/h,准确率超过95%。
关键词: 自动分选仪器 光电识别 自动化 单片机编程和控制 蚕卵输送 蚕卵颜色 雌雄分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糖蜜草挥发性成分HS-SPME-GC-MS分析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 2011 CSCD
摘要:本文首次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HS-SPME)提取该植物挥发性成分,然后通过气质联用技术(GC-MS)结合保留指数以及标样对照对化学成分进行了定性,并通过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出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试验确定了PDMS/DVB固相微萃取对糖蜜草挥发物的萃取效果最好,并从中鉴定出33种化合物占总挥发性成分的90.94%,主要为烷烃和萜烯类化合物。该研究为开发糖蜜草作为水稻螟虫的驱避植物进行害虫安全有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并为驱避性挥发物的田间应用奠定基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乳酸菌发酵法生产高钙鸡骨泥的工艺研究
《中国食品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提高鸡骨泥中游离Ca2+含量及生理活性。方法:以产生L-型乳酸的乳杆菌为菌种,研究发酵工艺,将鸡骨泥中的羟基磷酸钙转化为具有较高生理活性的L-乳酸钙。结果:以干酪乳杆菌CICC20296为生产菌株,采用深层液体方式进行厌氧发酵,发酵工艺是:骨泥质量分数60%,葡萄糖添加量30g/L,培养温度30℃,起始pH5.5,发酵时间96h。以该工艺生产的鸡骨泥中乳酸钙含量77.85mg/g,Ca2+含量10.12mg/g。后续的保温处理对骨泥中的乳酸钙及Ca2+含量影响不大。结论:以干酪乳杆菌CICC20296菌株进行乳酸发酵,能够显著提高鸡骨泥中的乳酸钙与Ca2+浓度,所得产品具有良好的风味与口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分散液相微萃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快速测定猪尿中的盐酸克伦特罗与氯霉素
《分析测试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分散液相微萃取净化技术,建立了快速测定猪尿中盐酸克伦特罗和氯霉素残留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方法。取5 mL猪尿样品,分别加入5 ng D9-盐酸克伦特罗和D5-氯霉素内标,调节pH至10.0,加入10%NaCl,经250μL三氯甲烷和750μL异丙醇分散萃取后离心,转移下层沉淀,氮吹后以甲醇水溶液定容,采用电喷雾正负离子切换扫描模式同时分析盐酸克伦特罗和氯霉素,内标法定量。结果表明,盐酸克伦特罗的加标质量浓度为0.05~2μg/L,氯霉素的加标质量浓度为0.1~2μg/L时,两者的回收率为82%~97%,相对标准偏差(RSD)为6.8%~9.6%,盐酸克伦特罗和氯霉素的定量下限(S/N=10)分别为0.05、0.1μg/L。方法简单、灵敏,回收率和重复性良好,可用于猪尿中盐酸克伦特罗和氯霉素的测定。
关键词: 分散液相微萃取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猪尿 盐酸克伦特罗 氯霉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丘陵地区水稻田使用毒死蜱对水体的污染及其生态风险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择丘陵地区的小规模水稻田作为试验地,调查毒死蜱在该区域水稻田中的使用时间和使用量,监测不同时期水稻田进出水中毒死蜱残留水平。结果显示,毒死蜱使用后水稻田出水中毒死蜱残留水平高于进水,最高达26.07μg.L-1。从河流引入的进水中也存在毒死蜱残留,最高达3.23μg.L-1,说明上游农田已经对河水产生了污染。毒死蜱对斑马鱼(Brachydanio rerio)、大型溞(Daphnia magna)和斜生栅列藻(Scenedesmus obliquus)的急性毒性测定结果分别为:斑马鱼,ρ(96 h,LC50)为1.11 mg.L-1;大型溞,ρ(48 h,EC50)为1.44μg.L-1;斜生栅列藻,ρ(72 h,EC50)为0.193 mg.L-1。根据欧盟急性毒性风险评价标准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毒死蜱对水稻田周边水体中鱼类和藻类为低风险,对大型溞为有风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氮肥施用量对内5优8015穗后光合生产和产量及其结构的影响
《杂交水稻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杂交籼稻新组合内5优8015的耐肥抗倒性,提出合理的氮肥施用方法,进行了不同氮肥施用量处理,研究了不同氮肥施用量对内5优8015在齐穗期后光合产物的积累、产量及其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内5优8015纯氮总施用量为187.5和225.0 kg/hm2处理的产量结构较优,齐穗期和成熟期干物质产量、齐穗至成熟期的干物质积累量最高,产量显著高于其它处理,但两者之间差异不显著;施氮量187.5 kg/hm2处理的叶面积指数适宜、叶片功能期和光合生产能力较优,植株抗倒性强。内5优8015在生产中以施氮量187.5 kg/hm2为最佳,既可降低氮素用量,又可获得高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