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粤东地区柑橘园土壤养分调查分析
《广东农业科学 》 2019
摘要:【目的】摸清粤东地区柑橘园土壤性质现状,为合理施肥和养分调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粤东普宁和饶平市柑橘主产区28个代表性柑橘园0~30 cm土壤样品进行pH和养分测定分析。【结果】粤东地区柑橘园土壤pH介于3.21~6.01,平均值为4.72,偏酸土壤占60.71%;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为16.82 g/kg,高于15.0 g/kg的占78.57%,基本适宜柑橘生长,但有机质含量丰富(> 30.0 g/kg)的柑橘园比例为0;碱解氮和交换性钙缺乏的柑橘园分别占53.57%和50.00%,有效镁、有效硼缺乏比较严重,缺乏和极缺乏的比例分别达57.14%、21.43%和32.14%、67.86%;而有效磷、有效钾、有效铁、有效铜普遍过高,过量的比例依次为78.57%、78.58%、96.43%和89.29%。【结论】粤东地区柑橘园土壤普遍偏酸性,土壤养分不平衡,不同养分的丰缺状况差别很大;应适当控制磷、钾肥和含铜杀菌剂的使用,并加强钙、镁、硼肥以及有机肥的施用;土壤偏酸性的柑橘园应用石灰进行土壤调理,同时可减少土壤过量的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佛冈县不同类型橘园柑橘木虱的种群动态
《生物安全学报 》 2019 CSCD
摘要:【目的】明确佛冈县不同类型橘园柑橘木虱的种群动态,为当地柑橘木虱及柑橘黄龙病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2015—2016年的系统调查,对广东省佛冈县砂糖橘园的柑橘木虱种群消长动态进行研究,对比分析了不同处理措施对柑橘木虱种群数量的影响。【结果】1—3月柑橘木虱发生危害较轻,随着嫩梢增多,其种群数量开始上升,6—9月为种群发生高峰期,期间出现多个发生高峰,10月之后种群数量逐渐进入消退期,种群数量维持在较低水平;2015、2016年佛冈县柑橘木虱的季节性消长动态基本一致,但种群发生量存在明显差别;3种不同类型橘园内柑橘木虱种群发生数量也存在显著差异,常年失管橘园柑橘木虱种群发生数量最高,常规水肥管理橘园次之,二者均显著高于常规水肥管理及化学防治橘园。【结论】化学防治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柑橘木虱的种群数量,及时清理失管橘园对控制柑橘木虱和柑橘黄龙病传播至关重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基材复配紫薯花青素制备智能指示膜及其应用
《食品科学 》 2019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马铃薯淀粉(starch,S)、羧甲基纤维素钠(carboxymethyl-cellulose sodium,CMC)以及魔芋葡甘露聚糖(konjac glucomannan,KMG)两两互配为成膜基材,紫薯花青素(P)作为新鲜度指示剂,制备智能指示膜,比较KMG/S/P(KSP)、S/CMC/P(SCP)、KMG/CMC/P(KCP)3种智能指示膜的力学性能、水分质量分数、水溶性、微观结构、相容性及稳定性等的差异,并运用鱼肉进行初步应用评价。结果表明:SCP膜的抗拉伸强度最高((15.39±1.15)MPa)、水溶性最低((24.17±1.21)%),且颜色稳定性好;而KCP膜断裂伸长率最大((44.79±1.43)%);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不同智能指示膜微观结构差异明显,其中SCP膜横切面光滑紧密。利用SCP检测鱼肉新鲜度,25℃下鱼肉贮藏24 h后挥发性盐基氮含量达15.2 mg/100 g,已经开始腐败,此时智能指示膜显示出浅红色,48 h后变为浅蓝色。因此,SCP膜适合新鲜度检测,且运用紫薯花青素开发稳定的指示膜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智能指示膜 紫薯花青素 马铃薯淀粉 羧甲基纤维素钠 魔芋葡甘露聚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PSR模型的珠三角都市农业生态安全综合评价
《中国农学通报 》 2019 CSCD
摘要: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城市资源环境约束力不断加大,都市农业生态安全值得关注.报告在PSR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珠三角都市农业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综合指数法、熵值法和障碍度模型,对珠三角地区都市农业生态安全进行综合评价和相关障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2006-2015年珠三角都市农业生态安全形势逐步好转;深圳和中山市的都市农业生态压力较大,东莞市的都市农业生态状态较差,肇庆和江门市的都市农业生态响应较弱;城镇化率、人均耕地面积等指标是当前影响珠三角都市生态安全的主要障碍因素.珠三角地区应大力加强耕地资源保护,继续推进城市生态环境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从而保证都市农业生态安全的稳定发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皮种质资源果汁中有机酸成分的分析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以农业部广州黄皮资源圃中保存的184份黄皮种质为材料,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其果实果汁的有机酸组分及含量进行测定,研究了不同黄皮(Clausena lansium)种质资源有机酸组分的差异及其含量特征.结果表明:不同黄皮种质的总酸含量差异较大,其分布范围在1.28~26.46 g/L之间,黄皮果汁的有机酸主要由柠檬酸、苹果酸、还原型抗坏血酸和酒石酸组成,其中柠檬酸含量最高,且不同种质间含量变化幅度较大(0.54~25.12 g/L),均值为11.85 g/L,约占平均总酸含量的83.36%.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柠檬酸与总酸呈极显著正相关,所有黄皮种质资源均为柠檬酸积累型.按照柠檬酸含量可将184份黄皮种质分为2类:一类为低柠檬酸积累型,其含量分布在0.54~3.21 g/L之间;一类为高柠檬酸积累型,其含量分布在6.40~25.12 g/L之间.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第1、第2主成分解释的总变异为67.37%,其分析结果与按照柠檬酸含量高低的分类基本一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红花蝴蝶兰新品种选育与遗传多样性分析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提供红花蝴蝶兰新品种选育与育种亲本选择的科学依据,采用形态学性状评价和SRAP分子标记,研究来自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环境园艺研究所自主培育的同一杂交群体的7个蝴蝶兰新品种、3个株系及其父母本‘聚宝红玫瑰’蝴蝶兰和‘红龙’蝴蝶兰的形态特征和遗传多样性差异.首先,形态学性状评价结果表明,子代具明显的倾母本遗传,遗传变异程度较低,基本不具备超亲遗传;其次,对12份蝴蝶兰进行SRAP分析,筛选出带型稳定、多态性较好的24对引物,共扩增出172条谱带,平均每对引物扩增7.17条,最多10条,最少4条,其中多态性条带99条,多态性比率58.14%,根据UPGMA聚类图,在遗传距离0.778处,可把亲本和后代分成4类,这与根据形态特征的聚类结果具有较高程度的吻合和较小的差异.综合形态学性状评价结果和分子标记结果可发现,由于亲本相似性程度较高,导致子代的遗传分化较小,不利于优良新品种的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氨基酸和高茶氨酸茶树资源筛选
《核农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筛选高氨基酸和高茶氨酸茶树资源及探究茶树中茶氨酸与氨基酸含量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利用茚三酮显色法结合酶标仪检测技术测定218份茶树资源春季一芽二叶蒸青样的氨基酸含量,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其茶氨酸含量。结果表明,218份资源的氨基酸含量介于1. 50%~8. 98%之间,其中高氨基酸茶树资源(氨基酸含量≥5%) 55份;茶氨酸含量介于0%~4. 03%之间,其中高茶氨酸茶树资源(茶氨酸含量≥3%) 13份,不含茶氨酸的茶树资源4份;茶氨酸与氨基酸含量的比值介于0~0. 78之间,且集中分布于0. 2~0. 5之间,二者的相关性系数达0. 752,呈极显著正相关。本研究筛选获得了一批氨基酸特异的茶树资源,为高氨基酸和高茶氨酸茶树新品种选育及其形成的分子机理研究奠定了基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