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苹果早熟新品种‘冀苹3号’
《北方果树 》 2017
摘要:‘冀苹3号’苹果是由‘藤牧1号’自然实生后代中选育出的早熟新品种,2016年12月通过河北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1品种特征特性果实近圆形,果形端正,平均单果重235.7 g;果面光洁,底色黄绿,被鲜红色条纹;果肉乳白色,肉质细脆、多汁,风味酸甜适口,具香气;果肉硬度9.87 kg/cm~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02%;综合品质上。在河北省石家庄地区3月下旬花芽萌动,4月14日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红油椿速冻加工工艺
《河北农业科学 》 2017
摘要:针对大规模种植香椿集中上市,采收后极易出现失水萎蔫、叶片脱落和腐烂变质等问题,探索红油椿速冻保鲜加工工艺,并研发了"谷家"牌速冻香椿产品,延长其货架期。采用感官评定与关键指标含量检测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的速冻工艺对太行山菜用型红油椿品质的影响,确定了太行山红油椿速冻加工的工艺流程。结果表明:红油椿漂烫速冻保鲜较不漂烫速冻保鲜工艺可最大程度地保持香椿芽的色泽、风味和品质,且亚硝酸盐含量较低、Vc含量较高。红油椿速冻工艺为采用0.2%碳酸氢钠溶液做漂烫液,原料在煮沸的漂烫液中漂烫15~20 s或温度98℃的溶液漂烫30~50 s或温度95℃的溶液漂烫50~60 s,包装后于-40~-30℃的冷冻隧道内速冻4~5 min。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粉蛋白质对馒头品质的影响
《粮食与饲料工业 》 2017
摘要:以10种小麦粉样品为材料,探讨小麦粉蛋白质含量、质量与馒头品质之间的关系。试验表明,小麦粉蛋白质含量与馒头品质中的比容、弹韧性、总评分存在相关性。蛋白质质量分数在10.5%~12.5%时,馒头比容评分较高,弹韧性评分较高,总评分相对较高。制作馒头时应选用具有中等蛋白质含量(10.5%~12.5%)的小麦粉,蛋白质含量偏低或偏高均会影响馒头的品质。当蛋白质质量分数在7.8%~11.8%时,蛋白质含量与比容评分呈正相关,与弹韧性评分呈显著正相关,与总评分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在11.8%~14%时,蛋白质含量与比容呈显著负相关,与弹韧性、总评分呈负相关。醇溶蛋白含量与馒头的硬度呈极显著负相关,醇溶蛋白含量越高,馒头的硬度越低。谷蛋白含量与硬度呈显著负相关。醇溶蛋白、谷蛋白含量对馒头比容没有显著相关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北省豇豆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河北农业科学 》 2017
摘要:为明确河北省现有豇豆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及其亲缘关系,提升育种效率,以河北省120份豇豆种质资源为试材,对其13个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质量性状中粒色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最大,数量性状中株高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最大。不同材料间表型性状变异系数存在较大差别,其中,株高、荚长和单株荚数的变异系数较大,均超过了30%,具有较高的遗传力。通过聚类分析,在欧式距离为5.5时可将120份豇豆种质资源划分为4大类群,为豇豆品种选育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豇豆 种质资源 农艺性状 遗传多样性 聚类分析 河北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北省曲周县不同时期夏玉米生产的环境代价分析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将河北省曲周县1973—2013年夏玉米生产3体系根据当时的农业政策及发展特征分为4个时期,1973—1983年为改土治碱时期、1984—1993年为农业初步发展时期,1994—2003年为农业快速发展时期、2004—2013年为现代农业时期。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分析这一生产体系在4个时期的环境代价,结果表明:4个时期的环境影响因子中对能源消耗、全球变暖、环境酸化和富营养化的影响指数是递增的,对人体毒性、水体毒性和土壤毒性的影响指数是递减的;改土治碱时期影响最大的环境因子是富营养化(影响指数均值为0.121 40),其余3个时期的7项影响因子中对水体毒性的影响最大(其影响指数均值分别为0.856 65、0.812 16、0.542 08)。能源消耗主要存在于肥料生产过程,全球变暖主要存在于农资子系统中CO_2的排放以及农作系统中N_2O的排放,环境酸化主要存在于农作子系统中氮肥使用过程的NH_3挥发,富营养化主要存在于农作子系统中的NH_3挥发及NO_3-N淋洗,毒性主要存在于农药使用过程。推广高产高效技术是实现曲周县农业可持续发展、减少环境污染的重要举措。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北饲用高粱种植技术规程探讨(英文)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 2017
摘要:根据多年的试验总结,研究饲用甜高粱种植技术规程的适用范围、基本要求、播前准备、播种要求、田间管理、刈割收获等技术要求,明确了该技术规程的具体措施与技术指标,旨在提供饲用甜高粱种植规范化、标准化、产业化、市场化的技术支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黑斑病诊断及防治
《现代农村科技 》 2017
摘要:2016年6月,笔者在安新县驻保周边部队大豆田调查时,发现大豆普遍生长异常,随后进行了样品采集、病原菌分离、鉴定及文献查阅,并提出相应的防治策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粒重相关分子标记Xgwm46等位变异的鉴定与评价
《麦类作物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评价粒重相关SSR标记Xgwm46在小麦分子育种工作中的应用效果,以442份黄淮麦区小麦品种(系)为材料,鉴定了Xgwm46标记等位变异类型及其分布频率,分析了Xgwm46标记等位变异类型与千粒重、粒长、粒宽和籽粒面积的关联性,并进一步探讨了各种等位变异的育种价值。结果表明,Xgwm46标记可以检测出A、B、C三种类型的等位变异,分布频率分别为31.90%、55.20%和12.90%。关联分析表明,B类型与C类型材料的千粒重(P<0.001)、粒长(P<0.05)、粒宽(P<0.001)和籽粒面积(P<0.001)等粒重性状的差异都达到显著水平,而且B类型与粒重性状均呈显著正相关,C类型与粒重性状均呈显著负相关。B类型比C类型的材料平均粒长长0.16mm,粒宽宽0.10mm,籽粒面积大0.81mm2,千粒重重1.98g,其等位变异效应较突出。总之,Xgwm46标记适合用于小麦粒重农艺性状的鉴定与筛选,其中,B类型是粒重性状优异的等位变异,可应用于小麦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