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光合细菌的固定化及对养殖水体的净化作用
《水产科技情报 》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解固定化光合细菌对养殖水体的净化作用,分别采用海藻酸钠、PVA/海藻酸钠和NaCS微胶囊3种不同材料对光合细菌进行包埋,并比较了包埋后的光合细菌对养殖水体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以3种不同材料包埋的光合细菌,对养殖水体中氨氮、亚硝酸盐和COD的去除效果比对照组显著。以海藻酸钠—CaCl2法包埋的光合细菌小球,对养殖水体中氨氮、亚硝酸盐和COD的去除效果较好,但抗冲击力和机械性能较差;而以PVA/海藻酸钠—饱和硼酸法制备的光合细菌小球,传质性稍差;NaCS-PDMDAAC微胶囊,因其膜较薄,故抗冲击力较差,但其中空的纯液态环境为细胞的生长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尤其是在水处理10 d后,被包埋的细胞对氨氮、亚硝酸盐和COD的去除效果明显。
关键词: 光合细菌 固定化 海藻酸钠 PVA NaCS-PDMDAAC微胶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对动物理想日粮概念的思考
《饲料与畜牧 》 2011
摘要:众所周知,"理想蛋白质"是近年被普遍采用的动物理想日粮设计理念,它主要是指通过平衡日粮中所有必需氨基酸的比例保证动物获得最理想的蛋白质摄入,既能满足动物对蛋白质的营养需要,同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与黄瓜抗炭疽病相关基因连锁的基因片段及SCAR标记
《华北农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建立黄瓜抗炭疽病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体系,以黄瓜抗病亲本66和感病亲本A18以及它们的F1、F2、BC1群体为试材,对黄瓜抗炭疽病的遗传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其抗性是由一对单隐性基因控制的,感病相对抗病为不完全显性。将炭疽病抗性相关基因的一个共显性AFLP标记进行了测序,根据序列特点设计了特异的SCAR引物SCEM178/172,并成功地转换成了简单实用的共显性SCAR标记,结果显示,该标记可以作为黄瓜抗炭疽病辅助选择的标记,且具有迅速、简便、成本低、不受环境条件限制,扩增条带清晰,无杂带和拖尾现象的特点,适合用于大量样本分析。最后,利用引物SCEM178/172对288份材料进行抗病性检测,结果表明,有138份抗病材料,这为进行抗炭疽病黄瓜新品种的选育奠定了基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芹菜雄性不育两用系杂交制种技术要点
《北方园艺 》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芹菜(Apium graveolens L.)属伞形科2 a生蔬菜作物,别名旱芹、药芹,因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和药用成分,而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由于芹菜花器小、花量大、级次多,花期长而不集中,人工杂交的实际杂交率不高,后代整齐性差。课题组在芹菜高代自交系"01-3"中发现1个新型雄性不育材料,在此基础上,选育出雄性不育两用系"01-3AB",该两用系的不育性由核隐性基因控制,其综合性状优良,不育株雄蕊败育彻底,结籽性能正常,具有很好配合力。天津市园艺工程研究所已利用"01-3AB"在世界范围内率先育成2个芹菜一代杂交新品种"津奇1号"和"津奇2号",2个品种均表现出很好的丰产性、优质和抗病性。现将利用雄性不育两用系杂交制种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代乳粉代替鲜牛奶对早期断奶犊牛生长及健康状况的影响
《中国奶牛 》 2011
摘要:试验在天津梦得牧业发展有限公司、蓄驰奶牛养殖场开展,按照单因素对比试验设计原则,根据犊牛日龄、体重相近的原则,每试验场选取40头犊牛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头,犊牛单栏饲养。试验犊牛分别于出生1日龄、9日龄、21日龄、31日龄、41日龄、51日龄和61日龄清晨饲喂前空腹称重,测量胸围、体高,同时观察、记录各组犊牛采食量、死亡数和发病等情况。试验结果表明,犊牛30日龄前生长日增重试验组与对照组没有明显区别。试验组犊牛30~60日龄期间生长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最高阶段达到800g以上。试验组犊牛0~60日龄胸围生长发育迅速,梦得奶牛场试验组犊牛平均增长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2.35cmvs19.63cm),蓄驰奶牛场试验组犊牛平均增长较对照组增加0.83cm,提高了4.4%。0~60日龄体高生长发育变化不大,试验组与对照组犊牛之间差异不显著。试验组较对照组发病率降低2.5个百分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