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伴生燕麦对连作辣椒叶片保护酶活性及根际土壤微环境的影响
《东北农业科学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提高辣椒连作的生长能力,研究伴生作物对连作辣椒土壤微环境的改善能力.以伴生燕麦为研究对象,根据具体盆栽试验,设置伴生燕麦组及单作辣椒组,分析伴生燕麦对试验辣椒品种叶片生长能力及土壤微环境的改善情况.结果表明:伴生燕麦处理可以提高辣椒叶片的可溶性糖含量、过氧化氢酶活性,分别比CK增加62.2%和83.3%,伴生燕麦处理降低了辣椒叶片的可溶性蛋白含量,但辣椒果实维生素C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明显高于CK,分别比CK增加55.00%和19.72%,伴生燕麦处理的辣椒果实可溶性蛋白和干物质含量低于CK,分别减少44.44%和7.6%;经伴生燕麦处理后辣椒叶片的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光合速率及胞间CO2浓度均低于CK,分别比CK减少154.4%、1 115.80%、11.47%和116.32%,叶绿素含量高于CK,比对照增加3.3%;伴生燕麦处理的荧光参数F0、Fm和Fv均低于CK,分别降低21.65%、22.12%和20.1%,荧光参数F0/Fm和Fv/Fm与CK并无差异,伴生处理的Fv/F0大于CK,对比增加2.18%.同时经伴生燕麦处理的过氧化氢酶、纤维素酶和蔗糖酶的活性均高于CK,增加4.35%、127.66%和3.95%,土壤脲酶活性低于CK,比对照降低10.72%.综上所述,伴生燕麦可以提高辣椒叶片保护酶的活性,改善连作辣椒根际土壤微环境,为拱棚辣椒丰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补氮方式对酿酒葡萄转色期生理调节及品质的影响
《中国土壤与肥料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氮肥在促进酿酒葡萄营养生长的同时还能有效调节其生殖生长,补氮时期和补氮方式对于协调葡萄营养生理和品质构成的关系尤为重要,尤其在葡萄品质形成最为关键的转色期进行氮素调控对浆果品质组分的影响最为显著。以8年生酿酒葡萄品种“赤霞珠”为研究对象,在葡萄转色期内以清水为对照,设置叶面喷施、滴灌补氮、喷滴结合和减量补氮4种补氮方式,研究补氮方式对葡萄生理、品质和酵母可同化氮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喷施清水相比,4种补氮方式均能提高葡萄果实的果形指数;滴灌补氮能有效增加叶片叶面积、水分利用率和叶绿素b含量,其中水分利用率显著提高81.53%;葡萄浆果的单宁、花色苷和总酚提升效果在叶面喷施氮素时分别显著提高11.69%、99.19%、21.60%;减量补氮可以显著促进叶绿素的合成与积累,同时可溶性固形物显著增加16.15%;喷滴结合提升叶片净光合速率、类胡萝卜素和酵母可同化氮含量的效果最佳,分别显著增加35.15%、38.46%和53.04%,同时百粒重显著提高44.88%。综合评价发现,在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通过叶面喷施和滴灌追施的补氮方式是调节酿酒葡萄生理、改善葡萄浆果品质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酿酒葡萄 补氮方式 果形指数 果实品质 酵母可同化氮


宁南旱地饲用高粱覆膜栽培农艺措施优化研究
《东北农业科学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4因素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旱地饲用高粱栽培关键因子密度、氮肥、磷肥、钾肥施用量对鲜草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因子对产量的影响效应为:氮肥>磷肥>钾肥>密度,且氮、磷、钾肥的影响效应均达显著水平;密度与氮肥、磷肥和氮肥与磷肥之间交互效应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生产中低密度时应通过增加磷肥、氮肥用量以获取高产,较高密度时要适当降低磷肥、氮肥用量以获取较高产量,且在低磷水平下应适度控制氮肥用量,而在高磷水平下通过增加氮肥用量可有效提升产量。运用计算机模拟寻优,得出在旱地覆膜栽培条件下,鲜草产量≥105 000 kg/hm~2的优化栽培方案为:密度12.80万~13.30万穴/hm~2,氮肥217.26~240.30 kg/hm~2,磷肥183.28~200.60 kg/hm~2,钾肥114.36~149.10 kg/hm~2。


降水对荒漠草原地上生物量稳定性的影响
《草业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基于2019-2021年的野外降水控制试验,研究了增水(+50%)、自然降水量(CK)和减水(-50%)不同降水量对荒漠草原地上生物量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蒙古冰草通过对不同降水量的适应性决定了其在群落中的优势地位,达乌里胡枝子抗旱性能最佳,极端干旱导致猪毛蒿和短花针茅优势地位显著下降,多年生禾本科植物对降水量响应更敏感;增水显著提高了群落、多年生豆科植物、一、二年生植物或多年生杂草、达乌里胡枝子和猪毛蒿地上生物量稳定性(P<0.001),极端干旱处理显著降低了多年生禾本科植物、蒙古冰草和短花针茅地上生物量的稳定性(P<0.001),群落稳定性依赖不同功能群间的补偿作用来维持;群落地上生物量稳定性的响应机制决定了荒漠草原对极端干旱的反应,异步性和群落抵抗力,并非物种丰富度,通过降低干旱条件下地上生物量的时间变异性,以及不同响应功能群间的补偿作用来促进和维持荒漠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番茄潜叶蛾综合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植物保护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番茄潜叶蛾Phthorimaea absoluta Meyrick起源于南美洲的秘鲁,是一种世界检疫性入侵害虫,目前已经扩散到全球100多个国家,严重威胁全球番茄产业。该虫于2017年入侵我国新疆伊犁,之后在南方多个省份相继被发现,且呈现扩散趋势,危害范围加大。本文从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方面总结番茄潜叶蛾原发地和入侵国的防治进展及治理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提出建议,为国内番茄潜叶蛾的有效治理和抑制其扩散提供参考。
关键词: 番茄潜叶蛾 入侵害虫 农业防治 化学防治 生物防治 物理防治 害虫综合防控(IPM)


不同时间尺度山杏树干液流密度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西北林学院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确定不同时间尺度树干液流的主要影响因子,对理解液流密度响应环境的驱动机制提供理论基础。以宁夏黄土丘陵区的山杏为对象,在生长季同步监测树干液流密度、气象要素、土壤环境等指标,分析时、日和月尺度树干液流对环境因子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1)日尺度上,树干液流与太阳辐射(Rs)、饱和水汽压差(VPD)、气温(Ta)、相对湿度(RH)、风速(Wa)、降雨量(Pre)、土壤水分(VSM)、土壤温度(Ts)8个环境因子相关性极显著;时尺度上,树干液流与除Wa外的其他7个环境因子呈极显著相关;月尺度上,树干液流仅与VSM、Ta呈极显著相关。2)从时尺度到日尺度,树干液流对VPD和Ts的响应程度逐渐增强;从日尺度到月尺度,树干液流对Rs、VPD、Ts的响应程度逐渐减弱,而对VSM的响应程度逐渐增强;在3个时间尺度,树干液流对Rs、Ta、Ts、VPD呈正响应,对RH、Wa、VSM呈负响应。3)建立了3个时间尺度树干液流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式,在较小的时尺度,入选的因子包括Rs和Ta等7个;在较大的月尺度,入选的因子仅为VSM;处于中间的日尺度,入选的因子包括VSM、Rs等4个;随尺度从时、日到月转变,树干液流的解释率依次为61.5%、76.6%、80.5%;时和日尺度树干液流的首要影响因子均为Rs,而月尺度为VSM。


宁夏某羊场绵羊肺炎支原体的分离鉴定及病理组织学观察
《动物医学进展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确定宁夏某羊场发生一起以体温升高、咳嗽、呼吸困难为临床特征且具有传染性的疾病的病原,采集濒死病羊的病理组织,应用细菌分离培养、分子生物学鉴定、病理组织学观察及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等方法对采集的病料进行病原检测和诊断。结果显示,细菌分离培养获得3株支原体分离株,分子进化分析发现其均属于绵羊肺炎支原体,与国际标准株Y-98的序列一致性为100%。病理组织学观察显示,肺泡上皮细胞坏死、增生,支气管管腔内和肺泡腔内大量炎性细胞浸润,支气管和气管黏膜上皮细胞坏死、脱落、固有层水肿、炎性细胞浸润。对不同脏器的免疫组织化学分析显示,绵羊肺炎支原体主要集中于肺脏和气管内,且肺脏的阳性组织百分比最高,其次是支气管和气管。结合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该羊场所发疾病为运输应激后感染绵羊肺炎支原体导致,该病原侵染并定植于肺脏、气管及支气管上皮细胞,引起羊严重的呼吸道病症。
关键词: 绵羊肺炎支原体 分离鉴定 遗传进化分析 病理组织学 免疫组织化学


施肥对宁夏主要类型土壤-微生物-胞外酶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施肥对宁夏主要类型土壤碳氮磷、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胞外酶活性及其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为农田养分调控和土壤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宁夏主要类型土壤(灌淤土、黄绵土、灰钙土)为研究对象,分析施肥(不施肥(对照)、单施化肥、化肥配施有机肥)对土壤有机碳(C)、全氮(N)、全磷(P),微生物生物量C、N、P(MBC、MBN、MBP)含量和胞外酶(β-葡糖苷酶(BG)、α-纤维素酶(CBH)、β-乙酰葡糖胺糖苷酶(NAG)、亮氨酸氨基肽酶(LAP)、碱性磷酸酶(AKP))活性的影响,并且分析了土壤碳氮磷含量与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胞外酶活性及其化学计量特征的相关性.[结果](1)施肥和土壤类型均对土壤C、N、P含量影响极显著,而二者的交互作用仅对土壤C影响显著.土壤类型对C/P、N/P影响极显著,施肥对 C/N、C/P 影响显著.与对照相比,化肥配施有机肥处理显著增加了黄绵土C含量以及各类型土壤N、P含量和N/P.(2)施肥对土壤MBC、MBN、MB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影响显著或极显著,而土壤类型仅对 MBP 含量及 MBC/MBP 影响极显著,二者交互作用对 MBP 含量和 MBC/MBP、MBN/MBP影响极显著.3 个土壤类型中,化肥配施有机肥处理对黄绵土 MBC、MBN、MBP含量的增加作用最为明显,而对黄绵土MBC/MBN、MBC/MBP、MBN/MBP的降低作用最为明显.(3)施肥和土壤类型对土壤胞外酶化学计量特征有极显著影响,二者的交互作用对CBH、NAG、LAP、AKP 活性有极显著影响.与对照相比,化肥配施有机肥显著降低了灰钙土 LAP、NAG、AKP活性.(4)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有机碳与(NAG+LAP)/AKP 呈显著正相关,而与(BG+CBH)/(NAG+LAP)、(BG+CBH)/AKP 呈显著负相关.土壤全 P 与(BG+CBH)/(NAG+LAP)、(BG+CBH)/AKP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NAG+LAP)/AKP 呈极显著负相关.土壤 C/N 与 MBC/MBP、MBN/MBP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而与 MBP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化肥配施有机肥有利于增加宁夏主要类型土壤全量养分和微生物生物量,维持土壤养分平衡,但在实际应用中应考虑土壤类型的差异.
关键词: 施肥 土壤类型 土壤养分 化学计量特征 土壤微生物 土壤胞外酶 宁夏


绵羊大肠杆菌和艾美尔球虫混合感染病原分离与病理组织学观察
《西南农业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对宁夏某规模化绵羊场大肠杆菌和艾美耳球虫混合感染进行分离鉴定并对靶器官的组织病理学变化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固体培养基进行细菌病原分离,饱和盐水漂浮法进行寄生虫检测;采用大肠杆菌16S rRNA引物进行基因序列扩增和测序,使用DNA Star软件将分离菌株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的标准株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采用MEGA 7.0软件中的邻接法,依据16S rRNA序列构建分离株系统发育树并进行遗传进化分析;对靶器官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在伊红美蓝培养基中观察到金属光泽的黑色单一菌落,在血平板中有溶血环的灰色圆形单一菌落,染色为革兰氏阴性杆菌,共分离得到3株菌株;麦克马斯特法检测显示,粪便中有卵圆形、表面光滑的孢子化艾美尔球虫卵囊,其平均OPG为2200,属于轻度感染;对3株菌株16S rRNA扩增片段与阳性对照一致,16S rRNA基因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与大肠杆菌在同一分支;病理组织学观察显示,肠系膜淋巴结淋巴细胞数量减少,有中性粒细胞浸润;肠组织黏膜层绒毛溶解坏死、黏膜上皮结构丢失;回肠固有层内有球虫虫体,呈嗜酸性圆形;空肠间质有中性粒细胞浸润,腺腔有镰刀状球虫裂殖体;结肠局部黏膜有溃疡灶,并有大量弱嗜碱性短杆状物质沉积。【结论】结合病原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结果分析表明,该例绵羊群腹泻是由大肠杆菌和艾美尔球虫共同感染所致。


宁夏地区腹泻犊牛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氏菌的药敏试验及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型
《动物医学进展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宁夏地区规模化牛场犊牛腹泻源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氏菌耐药和遗传变异情况,对分离得到的17株产ESBLs大肠埃希氏菌,采用K-B纸片法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进行分型研究。结果显示,17株分离株对试验药物多数呈耐药状态,对头孢拉定、四环素、阿莫西林3种药物完全耐药,其他药物的耐药性为70.24%~94.12%,只对阿米卡星、诺氟沙星敏感性较高。分离菌株可分为17个PFGE型,菌株间的相似度为67.5%~85.7%,无优势带型。宁夏地区犊牛腹泻源产ESBLs大肠埃希氏菌耐药性严重,遗传差异较大,但不同菌株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亲缘关系。
关键词: 犊牛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大肠埃希氏菌 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