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当年定植根蘖苗高接观赏枣试验
《山西农业科学 》 2017
摘要:在当年定植的多年生骏枣根蘖苗上高接观赏枣品种龙枣、大荔龙枣、宫枣,以研究在骏枣根蘖苗不同发育期高接对嫁接成活率及新梢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宫枣和骏枣根蘖苗的亲和力最好,其次为大荔龙枣和龙枣;龙枣、大荔龙枣在砧木主芽萌动期高接为最佳的高接时期,其嫁接成活率分别达61.2%,76.2%,接穗抽生新梢平均生长量最大可达36.6,64.7 cm;宫枣高接成活率很高,但由于发枝力弱,高接后难以形成树冠,当年很难育成合格苗木;高接后及时控制根蘖苗上的枝梢生长,对提高嫁接成活率及新梢生长具有积极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采后生防菌肠杆菌Enterobacter cowanii B-6-1发酵培养基优化
《中国食品学报 》 2017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肠杆菌具有生物防治、生物降解以及促进植物生长等多种功能,在农业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体内试验证明,肠杆菌B-6-1可有效抑制果蔬采后灰霉病的发生,且抑菌活性随浓度的增大而增强。本试验中采用单因素设计和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的方法,研究该菌对不同培养基配方的适应性,筛选出生物量最大的优化组合。在培养基配方为麦芽浸粉2.56%,牛肉蛋白胨3.13%,磷酸二氢钾0.065%的条件下,肠杆菌B-6-1生物量可达到最大值,且经验证其优化效果较好,为该菌高产发酵工艺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萃取方法对花椒精油的化学成份、生物活性研究
《食品研究与开发 》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graphy,GC-MS)技术研究不同萃取方法获得的花椒精油的风味成分。结果显示,3种萃取方法获得的精油主要成份基本相同,只是含量略有差异。主要有1-(2-羟基-4,6-甲氧基苯基)-乙基酮(水蒸汽蒸馏39.83%、超临界萃取41.06%、亚临界萃取35.46%)、3-甲基-6-(1-甲基乙基)-2-环己烯-1-酮(水蒸汽蒸馏5.22%、超临界萃取3.95%、亚临界萃取4.36%)、4-亚甲基-1-(1-甲基乙基)-环己烯(水蒸汽蒸馏4.19%、超临界萃取3.65%、亚临界萃取3.84%)、β-水芹烯(水蒸汽蒸馏3.15%、超临界萃取2.68%、亚临界萃取3.02%)等。抗菌试验表明,花椒精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沙门氏菌、绿脓杆菌的抗菌活性非常好,而且3种提取方法提取的精油的抗菌活性差异不大。花椒精油对黑曲霉、假丝酵母具有较弱的抑菌作用。抗肿瘤试验结果表明,精油对MFC-7细胞具有最强的抑制率,对Hela细胞具有最弱的抑制率。总的来看,上述3种菌株的生长抑制率受上述3种方法提取的精油的影响效果差异不大。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花椒精油 风味成分 抗菌 抗肿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CNKI的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谷子研究所论文统计分析
《农业网络信息 》 2017
摘要:利用CNKI的文献计量分析工具,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谷子研究所科研人员2006-2016年间发表的论文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将有助于客观认识本所的总体科研水平和发展趋势,为今后相关学科建设、科研管理等方面提供参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烯效唑对晋中冬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山西农业科学 》 2017
摘要:以山西农业大学培育的冬小麦031165为试验材料,采用完全随机设计,研究不同烯效唑浸种处理(烯效唑浸种处理分别设15,30,60,120 mg/kg,同时以清水浸种为对照)对小麦生长发育、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烯效唑浸种使得小麦分蘖增加、叶色加深、叶片变短且宽度增加,通过增加茎秆粗度抵抗倒伏,其中,30 mg/kg烯效唑处理时小麦地上部长势最佳;烯效唑浸种小麦的次生根数及根系活力均极显著高于对照,以30 mg/kg烯效唑浸种处理最为明显,用量过高则不利于小麦根系活力和次生根数的增加;烯效唑浸种可促进下层根系的发展,从而能够延缓小麦根系后期的衰老;烯效唑浸种可以明显增加小麦的产量。从整体上看,30 mg/kg烯效唑处理对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综合效应最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食用豆类抗性育种研究进展
《中国农学通报 》 2017
摘要:笔者从食用豆抗性种质资源的筛选与鉴定、抗性机制、抗性遗传规律研究及基因标记3个方面对食用豆抗性育种研究进行了综述,回顾并总结了前人在食用豆抗性育种方面所取得的成果,重点阐述了抗性相关基因(Br)的研究动态,指出今后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抗性相关基因(Br)的定位及功能验证方面,并就目前所遇到的困难进行了讨论与分析,探讨了抗豆象育种的重要性,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规划。以期对促进国内食用豆抗性育种研究有所裨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品种桃果实糖、酸、Vc含量分析
《农学学报 》 2017
摘要:为深入了解不同桃品种果实糖、酸、Vc特点,比较不同桃品种在糖酸组分及含量上的差异,对不同类型、不同成熟期的16个桃品种果实的糖、酸、Vc含量和组分进行测定,研究和比较了不同种质间的差异和特点。研究结果表明,桃果实中的可溶性糖主要是由蔗糖、果糖、葡萄糖、山梨醇组成,其中蔗糖含量最高,均值为78.81 mg/g,桃果实可划为蔗糖积累型。不同类型桃品种可滴定酸含量差异较大,油桃均显著高于毛桃,达到毛桃的1.6倍。不同类型桃品种Vc含量差异不显著。由于不同品种果实糖组分、含量及酸含量的不同,使果实的风味各具特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试论杂交大豆育种防控技术
《农业技术与装备 》 2017
摘要:杂交育种指将不同种群或基因的个体进行杂交,根据其长出的后代产物,寻找育成纯合个体的育种方法。可通过不同类型的原料,将其基因重组,从而育成不同类型的个体,为育种选择提供丰富的原料。杂交大豆育种以杂交育种的原理为基础,将不同类型的大豆进行基因重组,产生新的基因组合方法,迸发出优秀的基因性状。但杂交过程十分复杂,需要做好防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