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以农药减量控害助力农业绿色发展
《植物保护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从历史、农民和市场等三个维度分析了我国农药过量使用产生的原因,指出农药减量控害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分析了农药减量控害的可行性,提出了"底线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工作思路以及通过替代化学防控、调整优化农药产品结构、集成绿色防控技术、转变防控方式、构建农产品优质优价机制等路径实施农药减量控害的建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儋州鸡和文昌鸡肌肉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比较研究
《中国家禽 》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为比较海南省两个地方鸡品种(儋州鸡、文昌鸡)胸肌和腿肌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试验选取1日龄文昌鸡和儋州鸡雏鸡各50只(公母各半),在相同的营养水平和管理条件下饲养,随机抽取165日龄儋州鸡和文昌鸡各20只(公母各半),分别测定胸肌、腿肌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结果表明:儋州鸡与文昌鸡胸肌、腿肌各项氨基酸、必需氨基酸(EAA)、氨基酸总量(TAA)、必需氨基酸/氨基酸总量(EAA/TAA)以及鲜味氨基酸(FAA)差异均不显著(P>0.05)。儋州鸡胸肌十五碳酸(C15∶0)(P<0.01)、腿肌十二碳酸(C12∶0)(P<0.05)、十七碳酸(C17∶0)(P<0.05)显著高于文昌鸡,文昌鸡胸肌、腿肌二十二碳五烯酸(C22∶5)极显著高于儋州鸡(P<0.01),其余各项脂肪酸、饱和脂肪酸(SFA)、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在两个品种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儋州鸡与文昌鸡肌肉,风味和营养价值基本一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施肥处理下热带土壤硝态氮累积特征及与土壤pH值、辣椒产量的关系
《西南农业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本文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下热带土壤硝态氮累积特征及与土壤pH值、辣椒产量的关系。【方法】以"湘辣十七号"辣椒为实验材料,设置不施肥(CK)、单施化肥(CF)、化肥+秸秆还田(CFS)、化肥+有机肥(CO)、75%化肥+有机肥(TCO)、50%化肥+有机肥(HCO)、单施有机肥(OF)7种施肥处理。【结果】施用有机肥、化肥或有机肥化肥混施等施肥处理均能提高土壤剖面硝态氮含量及累积量,且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不同施肥处理对0~100 cm不同土层土壤硝态氮累积量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P<0.01)。在同一化肥施用量下,增施有机肥和秸秆还田可降低土壤硝态氮的累积量。不同施肥处理对硝态氮在热带土壤中迁移能力影响不同,施用化肥更容易造成硝态氮在土壤中向下迁移,而合理施用有机肥或秸秆还田能够降低硝态氮在土壤中的向下迁移。此外,0~20、0~40、0~60、0~80、0~100 cm土层土壤硝态氮累积量与辣椒产量均具有正相关关系,且均达极显著相关(r>0.6961,P<0.01),土壤硝态氮累积量对辣椒产量具有重要影响。【结论】合理施用有机肥和秸秆可降低硝态氮在土壤中的累积和淋溶迁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添加杜仲提取物及胆汁酸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免疫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饲料工业 》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旨在探究添加杜仲提取物及胆汁酸后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及免疫相关酶活性的影响。试验选用规格一致,初始体重为(0.193±0.002)g的凡纳滨对虾,随机分为4组,每组设置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虾,分别饲喂添加0.3 g/kg的杜仲提取物(对照组)、杜仲提取物+胆汗酸(0.3+0.08)、(0.3+0.12)、(0.3+0.16)g/kg的日粮,饲养周期为6周。试验结果表明,对照组的肥满度、饵料系数与其他各试验组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肝体比明显低于对照组,成活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0.3+0.12)、(0.3+0.16)g/kg试验组的增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血清中溶菌酶的活性对照组明显低于各试验组,肝脏中对照组显著低于(0.3+0.12)、(0.3+0.16)g/kg组(P<0.05);血清中(0.3+0.12)、(0.3+0.08)g/kg组MD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肝脏中(0.3+0.12)g/kg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CAT的活性在血清和肝脏中对照组与试验组没有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PO在血清中变化都没有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的GOT活性明显低于试验组,对照组的GPT活性明显低于(0.3+0.08)、(0.3+0.16)g/kg组,差异显著(P<0.05)。综合以上生长性能、免疫相关酶活性变化的各指标,(0.3+0.12)g/kg杜仲提取物与胆汁酸为最优添加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叶山楝根的化学成分及细胞毒活性研究
《广西植物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该研究从大叶山楝根95%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物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经波谱解析分别鉴定为schleicheol 2(1),β-扶桑甾醇(2),fregenedadiol(3),异巴西红厚壳素(4),丁香酯素(5),表丁香酯素(6),graminone A(7),sylvatesmin(8),Z-6-十九烯酸甲酯(9),棕榈酸(10)。其中,化合物1-4、化合物7-9为首次从山楝属植物中分离得到。细胞毒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1和化合物2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生长具有一定的抑制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离体叶片法评价16种药剂对杧果露水斑病菌的抑菌效果
《中国南方果树 》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杧果离体叶片接菌喷药统计活菌数的方法,评价16种药剂对杧果露水斑病菌Cladosporium cladosporioides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能够清除侵染源、平均抑菌效果达50%且持效期达7d以上的药剂有水杨酸、FEA、FEABAYIND、噻唑锌等药剂,平均抑菌效果达50.02%~60.44%;施药后第7天的抑菌效果达50%以上的有FEABAYIND、香菇多糖、噻唑锌、戊唑醇、苯醚甲环唑·氟硅唑等药剂,抑菌效果达77.78%~56.79%。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巴西橡胶HbWRKY55启动子的克隆及功能初步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深入研究巴西橡胶树HbWRKY55调控天然橡胶生物合成机制,本研究根据已克隆的巴西橡胶树HbWRKY55的序列和橡胶树基因组序列信息设计引物,通过PCR技术获得了HbWRKY55起始密码子ATG上游1 587 bp的序列,利用Plant CARE数据库对该序列的调控元件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启动子序列除具有多个典型的真核生物启动子基本元件如增强子元件CAAT-box、启动子核心序列TATA-box等外,还存在赤霉素反应元件GARE-motif、P-box以及水杨酸响应元件TCA-element等参与激素调控的应答元件,同时光应答元件BoxⅠ、Gap-box、Ⅰ-box、L-box、GAG-motif和GT1-motif,胚乳表达的调控元件GCN4-motif、Skn-1_motif和厌氧诱导元件ARE等顺式作用元件也包含其中。构建了该序列的4个5'端缺失片段和荧光素酶基因融合的表达载体,瞬时表达结果表明赤霉素(GA)、水杨酸(SA)可以抑制HbWRKY55启动子的活性,脱落酸(ABA)、茉莉酸甲脂(MeJA)可以加强HbWRKY55启动子的活性。在HbWRKY55启动子的-641~-455和-237~+1可能存在抑制ABA的元件;HbWRKY55启动子的-454~-238和-66~+1存在JA应答增强元件。本研究为深入了解HbWRKY55的调控机理提供帮助。
关键词: 橡胶树 HbWRKY55 5'缺失体片段 顺式调控元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等效面法分析3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对乙酰胆碱酯酶的联合作用
《热带作物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更好地评估与预测三元混合物的毒性相互作用,以3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杀威、灭多威、速灭威为研究对象,应用均分等效面设计(EESD)法配制三元混合物,应用直接均分射线设计法(EquRay)配制两两混合的二元混合物,测定混合物对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抑制效应,基于三角形的3次插值方法构建三元混合物在20%、50%、80%效应的等效面,以浓度加和(CA)与独立作用(IA)为参考模型分析混合物的毒性相互作用。结果表明,Weibull函数能良好地拟合3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及其混合物对AChE的浓度-效应数据(R2>0.99,RMSE<0.03)。基于等效面分析,残杀威、灭多威、速灭威的三元及二元混合物毒性符合CA模型,呈现加和作用,而IA轻微高估了混合物的毒性。共毒系数法也证实这3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呈现加和作用。回归分析发现三元混合物毒性(pECx)与速灭威的浓度分数具有良好的负相关关系。均分等效面设计法与等效面分析法可用于有效评估三元混合物的联合毒性。
关键词: 均分等效面设计法 等效面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 乙酰胆碱酯酶 浓度加和 独立作用 加和作用 共毒系数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日本苦瓜种质资源种子脂溶性成分分析鉴定
《北方园艺 》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以日本苦瓜种质(Y105、Y112、Y115和Y116)为试材,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分析种子脂溶性化学成分及相对含量差异。结果表明:不同日本苦瓜种质脂溶性化学成分种类和相对含量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从Y105、Y112、Y115和Y116中分别鉴定出23、16、19、20种化合物,共有33种成分。5种脂溶性化学成分为Y105中特有;5种脂溶性化学成分为Y112中特有;1种脂溶性化学成分为Y116中特有。其中主要化学成分为25,26-二氢ela甾醇、Ela甾醇、β-生育酚、γ-生育酚、24-亚甲基环木菠萝烷醇。该研究可为苦瓜产品开发提供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