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9441条记录
茄子青枯病拮抗放线菌XL-6的筛选、鉴定及发酵条件优化

微生物学通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背景】茄子青枯病是一种毁灭性的土传病害,生产上化学农药无法对其有效防治。拮抗放线菌具有环保、无残留的优点,并已在植物多种病害上成功应用,这为茄子青枯病的生物防治提供了思路。【目的】从健康茄子根际分离获得对茄子青枯菌有显著拮抗作用的放线菌菌株。【方法】采用稀释涂布法分离放线菌;采用双层琼脂法、琼脂扩散法和平板对峙法筛选拮抗菌株;对目标菌株XL-6的形态、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RNA基因序列进行综合分析;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设计试验优化目标菌株培养基组分及发酵条件。【结果】筛选得到一株对青枯菌有强抑制作用的放线菌菌株XL-6,它对其他3种病原菌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菌株XL-6的形态和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征与娄彻氏链霉菌相符,而且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表明该菌株与娄彻氏链霉菌亲缘关系较近。该菌株最优发酵配方和培养条件分别为:玉米粉30.0 g/L、酵母粉5.0 g/L、K_2HPO_4 2.0 g/L、MgCl_2 2.0 g/L和NaCl 1.0 g/L;初始pH 7.0、培养基装瓶量70 mL/250 mL、摇床转速180 r/min、接种量6%,在28°C条件下培养6 d。【结论】菌株XL-6经鉴定为娄彻氏链霉菌,优化其发酵条件后对青枯菌具有更强的拮抗效果。

关键词: 青枯病 拮抗放线菌 筛选 鉴定 发酵条件 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兴隆咖啡烘焙过程中香气物质的变化规律

现代食品科技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本文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HS-SPME/GC-MS)结合电子鼻对海南兴隆地区咖啡豆不同烘焙度分别为极浅度(JQ)、浅度(Q)、浅中度(QZ)、中度(Z)、中深度(ZS)、深度(S)、极深度(JS)和法式重度(FZ)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JQ到FZ分别检出61、68、72、72、72、68、70、70种,在JQ、Q和QZ时,挥发性物质主要为吡嗪类和酸类,呈现坚果味和酸味;在Z及ZS时,呋喃类、吡咯类和酮类等起主要作用,为焦糖味和烧焦味;而S、JS和FZ时,主要是酚类和吡啶类贡献烟熏味和愉悦的丁香味。电子鼻可分析不同烘焙度咖啡的香气差异,除LY2/g CT和LY2/AA外,其他4个传感器对8种不同烘焙度咖啡样品的响应值均有明显差异性。本研究明晰了海南兴隆地区咖啡豆烘焙过程中香气成分的变化规律,为兴隆咖啡的烘焙工艺改进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 兴隆咖啡 烘焙度 挥发性成分 电子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南主要林业有害生物风险评估信息系统的开发

环境昆虫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近年来,海南林业有害生物危害变化加剧。为了系统掌握海南省主要林业有害生物的危害程度和扩散范围,构建海南省主要林业有害生物风险评估信息系统,本文基于阿里云的在线ECS服务,利用PHP+MySQL技术进行系统开发,同时基于Nginx,进行系统动态部署,实现了系统的前台浏览查询,后台动态对系统维护和风险系数计算发布等功能。系统在"全国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单"、"全国林业危险性有害生物名单"的基础上,根据近年来海南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危害情况普查成果,补充了海南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名单,建立了各有害生物的信息数据库和风险分析数据库,包括海南省主要林业有害生物的分布与管理现状、扩散蔓延可能性分析(寄主植物及其分布、适生性分析和传播渠道)、天敌分布及制约能力和对经济和非经济方面影响、检疫和监测、定量评估等方面。系统为海南省主要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和危害等级的确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林业有害生物 风险分析 监测预警 动态维护 危害等级评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振动超微粉碎处理对甘蔗渣粉体理化特性的影响

热带作物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振动超微粉碎技术对甘蔗加工副产物——甘蔗渣进行活化处理,考察了超微粉碎时间对粉体粒径、结构、外观形貌、持水性、分散性等理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微粉碎10 min的粉体改性效果最佳,与粗粉相比,其表面孔洞裂纹大大增加,持水性降低。采用红外光谱分析与X衍射分析得到其羟基活性提高,无定形部分增加,但超微处理并未改变纤维素的结晶类型。但表征发现经过超微处理的粉体在水中分散性较差,选取超声波处理的方式提高粉体分散性,发现超声20 min时粉体分散性达到最佳。

关键词: 振动超微粉碎 甘蔗渣 理化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芒果(Mangifera indica)RCCR基因的克隆及其基因沉默载体的构建

分子植物育种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红色叶绿素降解产物还原酶(red chlorophyll catabolite reductase,RCCR)是叶绿素降解过程的关键酶,能将叶绿素降解过程中产生的红色叶绿素代谢物(Red chl catabolit)分解代谢为原初荧光叶绿素降解产物(Primary fluorescent chl catabolite)。本研究根据转录组测序得到RCCR部分片段信息设计简并引物,采取3'和5'cDNA末端快速克隆(RACE)的技术方法,分别在三个不同着色芒果品种(红色‘贵妃’品种,黄色‘金煌’品种,绿色‘桂七’品种)中进行RCCR基因全长cDNA序列的扩增克隆得到了芒果果皮RCCR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结果发现三个着色品种cDNA序列只有几个碱基的差异,以黄色金煌品种为例分析可得全长cDNA序列为1 134 bp,开放阅读框为975 bp,编码324个氨基酸,分子重量为36.21 k D,等电点为5.13。通过生物软件预测得到了三种三级蛋白结构图。对NCBI上刊载的30种不同植物构建系统发育树发现该基因编码的蛋白与橙子、克莱门柚等水果植物的亲缘关系比其他植物物种的亲缘关系近。近年来,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VIGS)是研究植物基因功能的有力工具,为深入探究RCCR基因在叶绿素降解中的作用,本研究成功构建出RCCR-pTRV2基因沉默载体,为后续研究RCCR基因在芒果果实成熟及果皮着色过程中的作用机理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芒果 RCCR 叶绿素降解 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VIGS)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速溶鹧鸪茶的提取工艺优化及挥发性成分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响应面法优化鹧鸪茶提取工艺,研究超声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对水提液中多酚提取率(Y1)、游离氨基酸总量(Y2)和水浸出物含量(Y3)的影响。将提取液进一步干燥处理得到速溶粉,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和气质联用(GC-MS)对茶粉及速溶粉挥发性成分定性分析。结果表明:优化得到速溶鹧鸪茶提取工艺参数为时间28 min、温度58℃、料液比1:21,在此工艺参数下制得的提取液的多酚提取率为14.53%,游离氨基酸总量为20.97 mg/g,水浸出物含量为33.45%。茶粉和速溶粉经GC-MS分析,共鉴定出挥发性成分72种,其中茶粉含44种,速溶粉含52种,二者相同挥发性成分为26种。本研究可为鹧鸪茶生产工艺条件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 速溶鹧鸪茶 工艺优化 响应面法 挥发性成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炭基复混肥氮钾缓释特性研究

热带作物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生物质炭及其用量对肥料养分的缓释效果,利用实验室圆盘造粒机制备了生物质炭用量为10%、20%、30%的炭基复混肥,采用土柱模拟淋溶法研究了炭基复混肥在土壤中氮、钾淋出率。结果表明:添加生物质炭能够减少肥料氮、钾淋出量,且随着生物质炭用量的增加炭基复混肥氮、钾素累积淋出率逐渐减小。当第10次淋溶时,生物质炭用量为10%、20%、30%炭基复混肥的氮素累积淋出率分别较不添加处理减少了6.03%、12.49%、33.72%,钾素累积淋出率较不添加处理分别减少了5.15%、5.29%、13.58%,且添加30%生物质炭处理显著大于其他处理。用一级动力学方程、Elovich方程和抛物线方程对各处理养分释放曲线拟合,结果显示一级动力学方程拟合效果最好,可用于表征氮、钾素累积淋出率与时间的关系。

关键词: 生物质炭 炭基复混肥 氮钾淋出率 缓释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超临界CO_2萃取斜叶黄檀精油工艺优化及精油成分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采用超临界CO_2萃取斜叶黄檀中的精油,并分析精油的挥发性成分,主要考察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和萃取时间对精油得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超临界CO_2萃取精油的最佳工艺条件,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检测斜叶黄檀精油中的主要挥发性成分。结果表明:超临界CO_2萃取精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温度75℃,萃取压力35 MPa,萃取时间4 h,在此条件下精油的得率为4.7573%;从斜叶黄檀精油中共鉴定出13种挥发性组分,主要成分是榄香素和甲基丁香酚,分别占92.33%和3.18%。

关键词: 斜叶黄檀 精油 超临界CO_2萃取 提取工艺优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温度和乙烯处理对番荔枝软熟过程中多糖代谢的影响

热带作物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AP(African Pride)番荔枝冬季果为试材,研究不同温度、乙烯利处理下,番荔枝果实淀粉、可溶性糖、蔗糖等糖类以及果胶含量和细胞壁代谢相关酶(多聚半乳糖醛酸酶、纤维素酶、果胶甲酯酶)活性的变化,以期从多糖代谢角度探讨温度和乙烯对番荔枝冬季果软熟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20℃)可延缓淀粉向可溶性糖的转化,高温(32℃)可促进淀粉向可溶性糖的转化,而28℃下番荔枝软熟最快。28、32℃下果实果皮变硬可能与果皮中原果胶的合成有一定关系。果实的软化与果肉中的原果胶降解有关,但和可溶性果胶含量上升无必然联系。温度和乙烯对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影响,其中Eth-28℃处理对酶活性诱导最显著。Cx和PG活性的变化与果实软化最相关,而PME在果实软化中可能不起关键作用。

关键词: 番荔枝 温度 乙烯 多糖代谢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芒果LAR基因的克隆及其表达分析

江苏农业科学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无色花青素还原酶(leucoanthocyantin reductase,简称LAR)基因是植物原花色素的一个关键基因。本研究根据已经报道的LAR基因的序列设计兼并引物,采用3'RACE和5'RACE方法,从芒果(Mangifera indica)果实中克隆得到1个LAR基因,其全长c DNA序列为1 221 bp。该基因开放阅读框为1 059 bp,编码352个氨基酸,等电点为5.78,分子质量为38.38 ku。利用生物信息学在线分析软件对该蛋白组成成分、疏水性/亲水性、二级结构、功能结构域以及三级结构进行预测和分析。通过系统发育分析发现,该基因编码的蛋白与棉花、葡萄、蓝莓、柿等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对不同芒果品种的LAR基因的表达进行分析发现,绿色的桂七品种中表达量较高,而黄色的金煌品种中表达量较低。

关键词: 芒果 LAR基因 克隆 表达分析 生物信息学 果实原花色素合成 果皮色泽 作用机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