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杂交油菜德新油27品种特性及制种技术
《安徽农业科学 》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德新油27是贵州省油菜研究所以黄籽双低隐性核不育系847A与黄籽双低恢复系20137配制成功的杂交组合。该品种于2009年12月通过长江下游区域审定。介绍了该品种的特征特性及高产制种技术。


芝麻魽的小瓜虫疾病防治方法初探
《中国水产 》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芝麻魽是珠江水系特有的"四大名鱼"之一,学名斑鱯,拉丁名Mystus guttatus,属鲇形目,鲿科,斑鱯属,俗称芝麻魽、白须魽、魽鱼、梅花鲇等。主要分布在珠江水系上游,在我省仅分布于南、北盘江。芝麻魽是少数具有肉食性同时又具有杂食性的优良土著鱼类,有较大的开发利用价值,是近年来开始人工驯养的一个新品种,是贵州人民非常喜爱的上等经济鱼类。因为芝麻魽是无鳞鱼类,在养殖过程中易发生寄生虫疾病——"小瓜虫疾病",据养殖户反映对芝麻魽危害非


甘蓝型油菜黄化突变体的光合特性及叶绿素荧光参数分析
《作物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调查油菜自发黄化突变体(NY)、野生型(NG)及其正反交后代材料(F1和rF1)的光合色素含量、光合特性、叶绿素荧光参数及农艺性状,分析五叶期各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突变体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b素和总叶绿素均大幅减少,其中叶绿素b减幅最大;净光合速率显著降低,胞间CO2浓度升高,但气孔导度与野生型相当,表明光合速率不受气孔限制;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升高,暗呼吸速率与野生型等相当,表观量子效率和光补偿点处量子效率显著降低;CO2补偿点、光呼吸速率和羧化效率均显著降低,CO2饱和点则显著升高;突变体的荧光参数,包括R、n、Fv/Fm、Fv'/Fm'、ФPSII、qp、NPQ和ETR均显著降低,说明光合色素含量降低导致PSII反应中心捕光能力弱和光化学转化效率低,使叶片光合速率降低.突变体的黄化持续时间较长,对生长发育产生影响较大,单株籽粒产量只有野生型的57.09%,但与正常材料组配F1的光合特性和农艺性状均能恢复到正常水平.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黄化突变体 光合色素含量 光合特性 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


水稻高产氮高效型品种的物质积累与转运特性
《作物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用低产氮低效型、高产氮中效型和高产氮高效型具有代表性的6个粳稻品种,在各自最适氮素水平下,研究了干物质积累与转运特性的差异及其与氮效率的关系。结果表明,较之低产类型品种,高产类型品种物质生产总量提高20.29%,差异达显著水平。其中在够苗前、拔节至抽穗、抽穗至成熟阶段的干物质积累量和群体生长率分别提高15.05%、27.04%、24.75%和15.05%、28.38%、23.00%,够苗至拔节阶段则互有高低。同为高产类型品种,因氮利用率的差异物质积累与转运特性不同。较之高产氮中效型,高产氮高效型品种各生育时期的单位而积茎蘖数均呈下降趋势,其中够苗、拔节、抽穗和成熟期平均分别降低5.76%、11.61%、7.01%和5.70%,差异均达显著水平,而成穗率显著提高。各生育时期的干物质积累量均有所下降,其中,够苗、拔节、抽穗和成熟期分别降低12.18%、10.54%、8.29%和5.01%,收获指数却显著提高。抽穗至成熟阶段的干物质积累率提高5.40%,群体生长率提高5.19%。说明抽穗前适当控制群体生长,抽穗后保持较高的群体生长水平及较高的收获指数是高产氮高效型品种的重要物质生产特性。
关键词: 水稻 高产高效 物质生产 物质转运 Rice High-yielding and high N-efficiency Dry matter production Dry matter translocation


贵州野生茶树资源地理分布和形态特征与气候要素的关系
《茶叶科学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81份树龄约100年以上的贵州野生茶树资源为材料,采用相关性分析探究其地理分布和形态特征与气候要素的关系。结果表明,81份资源分为茶组植物4种2变种,9份大厂茶(Camellia tachangensis)主要分布于温湿度较高的贵州西南部;9份秃房茶(C.gymnogya)主要分布在气候条件相似的贵州西北部;1份厚轴茶(C.crassicolumna)位于金沙马路;3份阿萨姆茶(C.assamica)分布在温湿度较高的广西贵州交界处;59份茶(C.sinensis)主要分布于贵州中西部,境内分布广泛。典型相关分析表明气候要素影响了81份资源的分布,如年降水量、年平均气温和年极端最低气温对秃房茶分布影响较大。秃房茶、厚轴茶及大厂茶乔木型、植株高大,叶大、革质或薄革质;阿萨姆茶小乔木型,叶大、无革质;59份茶以中叶种为主,品种多,形态多样,叶面积与年极端最高气温相关系数r为0.28(P<0.05)。贵州可能存在野生茶树资源秃房茶、大厂茶和茶的分布中心,气候要素影响了其分布、演化及部分形态特征。


AMMI模型在马铃薯产量及农艺性状分析中的应用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使用AMMI模型对2010—2011年贵州省马铃薯区域试验结果中的产量及其农艺性状,包括株高、单株块茎数、单株主茎数、生育期、单株块茎重量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AMMI模型中的主成分轴能够解释产量、单株主茎数、单株块茎数、生育期、单株块茎质量等性状90.64%,90%,86%,82%,81%交互作用平方和,在参加贵州省马铃薯区试的11个品种中,W04-36,0402-2,米拉等品种稳定性、适应性与丰产性表现良好,W04-36可作为大面积推广种植品种,0402-7,宣薯2号,2005-1,盘薯1号,丽薯200202,威薯001号,B01-41-4产量表现一般,黑美人产量表现差。参加区试的5个试点中,通过对其鉴别力参数Di进行计算可知,毕节和安顺地区Di值大,鉴别力高,对品种具有较强选择性,六盘水地区的鉴别力最低,对品种选择性弱,适合多品种种植。


俄罗斯白三叶在贵州南部的引种试验初报
《种子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引种了62份俄罗斯白三叶在贵州南部进行适应性观察和筛选评价:各品种越冬率高,多数5月初开花,6月中下旬种子成熟,生育天数212~235 d。生长高度15~24 cm。7号、14号、37号和61号白三叶产量为1 000~2 000 kg/667 m2,属于中等产量;31号、62号、63号白三叶的抗逆性强,越冬、越夏率高并且生产性能好,年刈割3~4次,鲜草产量在2 000 kg/667 m2以上,属于高产品种。62号白三叶鲜草产量显著高于31号、63号和61号(p<0.05),达2 573.6 kg/667 m2。26号白三叶种子产量最高可达38.4 kg/667 m2。因此,31号06-1636白三叶和62号06-2659白三叶的产量高、抗性强,适合在贵州南部种植利用,可与禾本科黑麦草、高羊茅等建植混播草地利用。1号、4号、14号白三叶有很强的抗旱性,植株侵占性强,可作为草坪型品种推广。


不同添加剂组合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黑龙江畜牧兽医 》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索不同添加剂组合对双低菜籽饼(粕)利用效果和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将开产的50周龄左右罗曼褐壳蛋鸡756只随机均分为7组,1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添加了9%双低菜籽粕);2~7组为试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中草药、酶制剂、益生菌、抗菌肽,进行了生产性能测定。结果表明:以添加中草药+酶制剂+抗菌肽的4组效果最好,产蛋率显著提高(70.50%,P<0.05),料蛋比显著降低(2.46,P<0.05),鸡蛋哈氏单位极显著提高(P<0.01)。说明在蛋鸡基础日粮中添加中草药+酶制剂+抗菌肽组合对蛋鸡产蛋性能及蛋品质具有良好效果。
关键词: 蛋鸡 菜籽粕 中草药 酶制剂 益生菌 抗菌肽 生产性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