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基于顶空-固相微萃取的茉莉花茶茶叶蛋香气成分测定
《食品工业科技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茶叶蛋是一类美味可口、备受欢迎的蛋制品。本研究利用茉莉花茶制作茶叶蛋,通过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研究茶叶蛋香气成分,为提高茶叶蛋风味品质奠定基础。制作的茶叶蛋香气成分包括脂肪烃类(35.7%~49.6%)、醛类(7.8%~12.4%)、苯环化合物(7.2%~9.9%)、醇类(0.3%~4.9%)和含N化合物(0%~2.4%)等,其中脂肪烃类化合物对茶叶蛋香气没有贡献,醛类(壬醛、癸醛、苯乙醛)和含N化合物(氨茴酸甲酯和吲哚)等对茶叶蛋香味的形成有较大贡献。与其他蛋制品相比,可以从茉莉花茶茶叶蛋中检测出苯甲醇、吲哚、氨茴酸甲酯和α-法呢烯四种茉莉花茶特征香气成分,表明采用该制备工艺制作的茉莉花茶茶叶蛋,能够有效地将茉莉花茶特征香气成分转移到茶叶蛋中。


闽引黄皮果蔗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福建农业科技 》 2018
摘要:闽引黄皮果蔗是一个优异的果蔗品种,表现出植株高大、茎粗、外观品质好、高产稳产、甜度适中、口感好等特性,适宜在福建省大部分地区种植。通过总结该品种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的相关要点,包括选种及种苗处理、选地与整地、种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与贮藏等内容,以期为闽引黄皮果蔗的推广种植提供技术参考。


葡萄钙素营养需求与施用措施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 2018
摘要:在葡萄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过程中,钙元素不仅直接参与葡萄的生长发育过程,而且能起到调控的作用,对葡萄果实品质的形成至关重要。本文指出了目前人们对葡萄中钙营养元素认识的误区,通过总结前人的研究分析了引起葡萄钙元素缺乏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葡萄种植过程中钙肥合理施用的建议,并总结了多年来在葡萄种植过程中行之有效的钙肥施用措施,从而为在葡萄生产上提高钙肥利用率,改善葡萄果实品质提供参考。


超微绿茶粉对面包品质与抗氧化特性的影响
《茶叶学报 》 2018
摘要:将超微绿茶粉添加到面包中,采用感官评定、质构分析等方法考察不同超微绿茶粉添加量(0、1%、2%、3%、4%、5%)对面包品质的影响,并通过DPPH+自由基清除试验评价面包抗氧化活性的变化。研究表明,超微绿茶粉的添加对面包感官品质影响显著,超微绿茶粉添加量3%的面包感官品质最好。随着超微绿茶粉添加量逐渐增加,面包的硬度、咀嚼性数值呈增加趋势,弹性数值呈降低趋势,当添加量达到5%时,发生显著变化(P<0.05),恢复性数值变化无规律;而且茶面包浸提液对DPPH+的清除能力显著升高(P<0.05),超微绿茶粉显著提高了面包的抗氧化能力。


3种鸭源细小病毒的抗原相关性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 2018
摘要:为了明确番鸭细小病毒(MPV F株)、番鸭源鹅细小病毒(MD-GPV PT株)和鸭短喙型鹅细小病毒(SBDS-GPV M15株)的抗原相关性,本研究应用微量中和试验(NT)和胶乳凝集抑制试验(LPAI)测定了3种病毒分别与同源和异源血清的中和抗体和LPAI抗体效价,分析三者之间的抗原相关性。结果显示:3种病毒与同源抗血清的中和效价和LPAI效价均明显高于异源血清;MPV与MD-GPV和SBDS-GPV之间的中和抗体效价R值分别为0.01和0.02,LPAI抗体效价R值分别为0.03和0.04;MD-GPV和SBDSGPV中和抗体和LPAI抗体效价R值均为0.35。表明MPV与GPV(包括MD-GPV和SBDS-GPV)之间的抗原相关性较低;MD-GPV与SBDS-GPV抗原相关性较高,为同一血清型的不同亚型。研究结果为有效防控不同鸭源细小病毒感染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番鸭细小病毒 番鸭源鹅细小病毒 鸭短喙型鹅细小病毒 胶乳凝集抑制试验(LPAI) 微量中和试验(NT) 抗原相关性


树葡萄植株不同部位醇提物抗氧化及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比较研究
《果树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比较‘沙巴’树葡萄植株不同部位醇提物抗氧化活性、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总多酚和总黄酮含量,探讨生物活性与活性成分的相关性。【方法】以‘沙巴’树葡萄植株不同部位为试材,研究其70%(ω)乙醇提取物对DPPH·、·OH、ABTS+3种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及其多酚和黄酮含量。【结果】树葡萄植株不同部位醇提物多酚与黄酮含量、抗氧化能力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存在明显差异;植株各部位多酚含量(ω,后同)介于1.51~274.72 mg·g~(-1),黄酮含量介于0.66~111.94 mg·g~(-1),嫩叶多酚及黄酮含量最高,果肉最低;3种抗氧化活性体系研究结果均表明,嫩叶醇提物的抗氧化活性最强,果皮次之,果肉最弱;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也以嫩叶醇提物最强,其次为根和茎,各部位抑制活性均远高于阳性对照阿卡波糖;多酚含量与抗氧化能力、抑制α-葡萄糖苷酶能力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黄酮含量与抗氧化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树葡萄植株不同部位中,嫩叶醇提物多酚及黄酮含量最高,其抗氧化活性、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最强,可用于天然抗氧化剂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开发。
关键词: 树葡萄 不同部位 多酚 黄酮 抗氧化 α-葡萄糖苷酶


绞股蓝茶饮对高脂血症大鼠脂质代谢和肠道菌群的影响
《中国食品学报 》 2018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讨绞股蓝茶饮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脂质代谢和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基础饲料+蒸馏水)、高脂模型组(高脂饲料+蒸馏水)、6 g/L和9 g/L绞股蓝茶饮组(高脂饲料+6 g/L或9 g/L绞股蓝茶饮),每组10只。用绞股蓝茶饮灌胃65 d后,检测大鼠脂质代谢相关指标和肠道菌群丰度。结果:与高脂模型组相比,6 g/L或9 g/L绞股蓝茶饮组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肝脏甘油三酯(TG)与TC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显著上升(P<0.05),血清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肠道细菌中厚壁菌门与拟杆菌门的比例和梭菌属XI丰度显著降低(P<0.05),梭菌属XIVa和普氏菌属丰度显著增加(P<0.05),而拟杆菌属丰度变化不明显。结论 :口服绞股蓝茶饮能够有效改善高脂血症大鼠的脂质代谢紊乱,且可能与其对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有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