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3441条记录
间作紫云英对退化土壤中猕猴桃生长的影响

福建农业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为研究间作绿肥对退化土壤中猕猴桃生长的影响,试验以东红猕猴桃为材料,研究了间作紫云英后退化土壤中猕猴桃成活率、茎叶生长情况以及叶绿素含量变化等。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紫云英间作的试验组猕猴桃长势良好,株高、株径、叶片数、叶面积和单叶重均显著提高,但叶绿素含量并未发生明显改变。此外,间作紫云英后猕猴桃光系统Ⅱ(Photosystems,PSⅡ)实际光合效率和光合电子传递速率有所提高,但效果不明显。表明间作紫云英能够有效促进退化土壤中猕猴桃的生长。

关键词: 猕猴桃 紫云英 退化土壤 生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顶空-固相微萃取的茉莉花茶茶叶蛋香气成分测定

食品工业科技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茶叶蛋是一类美味可口、备受欢迎的蛋制品。本研究利用茉莉花茶制作茶叶蛋,通过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研究茶叶蛋香气成分,为提高茶叶蛋风味品质奠定基础。制作的茶叶蛋香气成分包括脂肪烃类(35.7%~49.6%)、醛类(7.8%~12.4%)、苯环化合物(7.2%~9.9%)、醇类(0.3%~4.9%)和含N化合物(0%~2.4%)等,其中脂肪烃类化合物对茶叶蛋香气没有贡献,醛类(壬醛、癸醛、苯乙醛)和含N化合物(氨茴酸甲酯和吲哚)等对茶叶蛋香味的形成有较大贡献。与其他蛋制品相比,可以从茉莉花茶茶叶蛋中检测出苯甲醇、吲哚、氨茴酸甲酯和α-法呢烯四种茉莉花茶特征香气成分,表明采用该制备工艺制作的茉莉花茶茶叶蛋,能够有效地将茉莉花茶特征香气成分转移到茶叶蛋中。

关键词: 茉莉花茶 茶叶蛋 固相微萃取 香气成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闽引黄皮果蔗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福建农业科技 2018

摘要:闽引黄皮果蔗是一个优异的果蔗品种,表现出植株高大、茎粗、外观品质好、高产稳产、甜度适中、口感好等特性,适宜在福建省大部分地区种植。通过总结该品种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的相关要点,包括选种及种苗处理、选地与整地、种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与贮藏等内容,以期为闽引黄皮果蔗的推广种植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 闽引黄皮果蔗 优质高产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葡萄钙素营养需求与施用措施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2018

摘要:在葡萄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过程中,钙元素不仅直接参与葡萄的生长发育过程,而且能起到调控的作用,对葡萄果实品质的形成至关重要。本文指出了目前人们对葡萄中钙营养元素认识的误区,通过总结前人的研究分析了引起葡萄钙元素缺乏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葡萄种植过程中钙肥合理施用的建议,并总结了多年来在葡萄种植过程中行之有效的钙肥施用措施,从而为在葡萄生产上提高钙肥利用率,改善葡萄果实品质提供参考。

关键词: 葡萄 钙素营养 施用建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超微绿茶粉对面包品质与抗氧化特性的影响

茶叶学报 2018

摘要:将超微绿茶粉添加到面包中,采用感官评定、质构分析等方法考察不同超微绿茶粉添加量(0、1%、2%、3%、4%、5%)对面包品质的影响,并通过DPPH+自由基清除试验评价面包抗氧化活性的变化。研究表明,超微绿茶粉的添加对面包感官品质影响显著,超微绿茶粉添加量3%的面包感官品质最好。随着超微绿茶粉添加量逐渐增加,面包的硬度、咀嚼性数值呈增加趋势,弹性数值呈降低趋势,当添加量达到5%时,发生显著变化(P<0.05),恢复性数值变化无规律;而且茶面包浸提液对DPPH+的清除能力显著升高(P<0.05),超微绿茶粉显著提高了面包的抗氧化能力。

关键词: 超微绿茶粉 面包 品质 抗氧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药物对猪三毛滴虫病的治疗效果观察

福建畜牧兽医 2018

摘要:为了筛选出治疗猪三毛滴虫病的理想药物,对20例典型的猪三毛滴虫病分别采用甲硝唑、地美硝唑、磺胺间甲氧嘧啶钠、地美硝唑联合磺胺间甲氧嘧啶钠以及阿苯哒唑与伊维菌素预混剂进行临床治疗试验。结果:地美硝唑联合磺胺间甲氧嘧啶钠组治疗效果最好,其次为甲硝唑组和地美硝唑组,磺胺间甲氧嘧啶钠组有部分效果,而阿苯哒唑-伊维菌素预混剂组没有效果。试验结果可为临床上治疗该病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三毛滴虫病 药物 治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业现代化与农膜污染——基于福建省时间序列数据的实证分析

安徽农业科学 2018

摘要:通过对福建省1992—2015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解释和说明福建省农业现代化与农膜使用的发展历程以及动态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农膜使用的自我示范效应显著,农业现代化对农膜使用的带动效应稳健,农膜使用对农业现代化的规模效应递减。基于此,认为福建省农业现代化要坚持走两型农业的发展道路,并开展对农膜污染的主动防治。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 农膜污染 农膜使用 福建 时间序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3种鸭源细小病毒的抗原相关性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2018

摘要:为了明确番鸭细小病毒(MPV F株)、番鸭源鹅细小病毒(MD-GPV PT株)和鸭短喙型鹅细小病毒(SBDS-GPV M15株)的抗原相关性,本研究应用微量中和试验(NT)和胶乳凝集抑制试验(LPAI)测定了3种病毒分别与同源和异源血清的中和抗体和LPAI抗体效价,分析三者之间的抗原相关性。结果显示:3种病毒与同源抗血清的中和效价和LPAI效价均明显高于异源血清;MPV与MD-GPV和SBDS-GPV之间的中和抗体效价R值分别为0.01和0.02,LPAI抗体效价R值分别为0.03和0.04;MD-GPV和SBDSGPV中和抗体和LPAI抗体效价R值均为0.35。表明MPV与GPV(包括MD-GPV和SBDS-GPV)之间的抗原相关性较低;MD-GPV与SBDS-GPV抗原相关性较高,为同一血清型的不同亚型。研究结果为有效防控不同鸭源细小病毒感染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番鸭细小病毒 番鸭源鹅细小病毒 鸭短喙型鹅细小病毒 胶乳凝集抑制试验(LPAI) 微量中和试验(NT) 抗原相关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树葡萄植株不同部位醇提物抗氧化及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比较研究

果树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比较‘沙巴’树葡萄植株不同部位醇提物抗氧化活性、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总多酚和总黄酮含量,探讨生物活性与活性成分的相关性。【方法】以‘沙巴’树葡萄植株不同部位为试材,研究其70%(ω)乙醇提取物对DPPH·、·OH、ABTS+3种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及其多酚和黄酮含量。【结果】树葡萄植株不同部位醇提物多酚与黄酮含量、抗氧化能力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存在明显差异;植株各部位多酚含量(ω,后同)介于1.51~274.72 mg·g~(-1),黄酮含量介于0.66~111.94 mg·g~(-1),嫩叶多酚及黄酮含量最高,果肉最低;3种抗氧化活性体系研究结果均表明,嫩叶醇提物的抗氧化活性最强,果皮次之,果肉最弱;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也以嫩叶醇提物最强,其次为根和茎,各部位抑制活性均远高于阳性对照阿卡波糖;多酚含量与抗氧化能力、抑制α-葡萄糖苷酶能力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黄酮含量与抗氧化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树葡萄植株不同部位中,嫩叶醇提物多酚及黄酮含量最高,其抗氧化活性、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最强,可用于天然抗氧化剂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开发。

关键词: 树葡萄 不同部位 多酚 黄酮 抗氧化 α-葡萄糖苷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绞股蓝茶饮对高脂血症大鼠脂质代谢和肠道菌群的影响

中国食品学报 2018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讨绞股蓝茶饮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脂质代谢和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基础饲料+蒸馏水)、高脂模型组(高脂饲料+蒸馏水)、6 g/L和9 g/L绞股蓝茶饮组(高脂饲料+6 g/L或9 g/L绞股蓝茶饮),每组10只。用绞股蓝茶饮灌胃65 d后,检测大鼠脂质代谢相关指标和肠道菌群丰度。结果:与高脂模型组相比,6 g/L或9 g/L绞股蓝茶饮组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肝脏甘油三酯(TG)与TC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显著上升(P<0.05),血清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肠道细菌中厚壁菌门与拟杆菌门的比例和梭菌属XI丰度显著降低(P<0.05),梭菌属XIVa和普氏菌属丰度显著增加(P<0.05),而拟杆菌属丰度变化不明显。结论 :口服绞股蓝茶饮能够有效改善高脂血症大鼠的脂质代谢紊乱,且可能与其对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有关。

关键词: 绞股蓝茶饮 高脂血症大鼠 脂质代谢 肠道菌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