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磷肥施用深度对谷子根系分布、氮素吸收利用和产量的影响
《河南农业科学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大田试验,设置5 cm(P5)、10 cm(P10)、15 cm(P15)和20 cm(P20)4个磷肥施用深度,以不施磷肥为对照(CK),研究磷肥施用深度对谷子根系分布、干物质积累和转运、氮素吸收利用、产量的影响,以期为谷子生产上磷肥的高效利用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适当的磷肥施用深度能促进谷子根系生长,提高根长、根表面积和根干质量,整体表现为P15>P10>P5>P20>CK;随着磷肥施用深度的增加,深层土壤中谷子的根长、根表面积和根干质量增加,在20~40 cm土层表现为P20>P15>P10>P5>CK.适当的磷肥深施可以促进谷子干物质积累和转运,相较于P5处理,P10、P15和P20处理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分别提高4.60%、10.29%和0.92%,干物质转移率分别提高6.49%、10.06%和-20.13%.磷肥深施提高了根系对深层土壤中氮素的吸收和利用,深层土壤尤其是20~40 cm土层中的有效氮含量较P5处理显著降低,P10、P15、P20处理成熟期谷子总氮积累量分别较P5处理提高3.91%、17.85%、5.31%,氮素吸收效率分别提高5.88%、19.12%、7.35%,氮肥偏生产力分别提高18.95%、32.88%、-1.26%.适当的磷肥深施可以提高穗粒质量、产量和收获指数,均表现为P15>P10>P5>P20>CK,P10、P15处理产量分别较P5处理提高18.98%、32.86%,P20处理较P5处理减产1.27%.综上,15 cm为最优磷肥施用深度,可促进谷子根系生长及下扎,提高根系对土壤中氮素的吸收和利用,促进干物质积累及转运,相较于磷肥5cm浅施增产32.86%.
关键词: 谷子 磷肥 施用深度 根系 干物质积累 氮素吸收 产量


不同处理对发酵红枣汁键合态香气释放的影响
《精细化工 》 2023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Amberlite XAD-2树脂吸附、洗脱分离得到发酵红枣汁键合态香气化合物(GBVs),考察了在β-D-葡萄糖苷酶酶解(38℃、48 h)、酸解(pH 1.0、40℃、4 d)和超声(280 W、20 min、50℃)3种处理条件下GBVs的释放规律,利用电子鼻和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质联用(HS-SPME-GC-MS)技术对释放得到的GBVs进行了鉴定,对发酵红枣汁特征性香气成分进行了香气活度值(OAV)分析。结果显示,3种处理得到的GBVs种类及含量均有较大差异。在数量上,超声处理共检出16种GBVs,酸类是键合态组分中含量最高的物质;酸解后共检出21种GBVs,主要为酸类和其他类物质;酶解后共检出32种GBVs,主要为酯类、醇类和酸类物质。大马士酮和壬醛对发酵红枣汁香气起主要贡献作用。超声处理和酸解处理主要释放发酵红枣汁的酸类物质,酶解处理则主要释放发酵红枣汁的酯类、醇类和醛类物质。因此,β-D-葡萄糖苷酶酶解处理有利于释放更多种类的GBVs。
关键词: 发酵红枣汁 β-D-葡萄糖苷酶 酸解 超声 键合态香气 香料与香精


基于高密度遗传图谱的芝麻籽粒品质相关性状QTL定位
《河南农业科学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芝麻是我国重要的优质油料作物,对芝麻籽粒品质性状进行数量性状位点(QTL)定位对定向培育高品质芝麻品种具有重要意义.以豫芝4号为母本、孟加拉小籽为父本,分别构建F2、F2∶3、BC1和BC1F2群体,结合特异位点扩增片段(SLAF)标记和简单重复序列(SSR)标记构建F2和BC1遗传图谱,以F2∶3、BC1和BC1F2 3个群体的表型数据为基础,进行脂肪、蛋白质、芝麻素、芝麻林素含量等4个品质性状的QTL作图分析.结果表明,在F2:3群体中共检测到16个QTL,解释表型变异的5.08%~27.12%,其中仅有1个主效QTL qOC_10-1在2个环境中被重复检测到,分别解释表型变异的9.62%和27.12%.在BC1和BC1F2群体中共检测到35个QTL,其中3个主效QTL qOC_4-1、qOC_10-2和qSmin_7-2在3个环境中被重复检测到,分别解释表型变异的8.08%~12.42%、11.95%~12.60%和4.24%~10.56%;3个主效QTL qSmin_8、qSmol_5-2和qSmol_7-2在2个环境被重复检测到,分别解释表型变异的13.36%~26.75%、11.44%~14.33%和5.77%~12.38%.经过对2个图谱进行整合和比对分析,共发现10个QTL簇,其中QTL簇loci4、loci7、1oci8和loci 10均与多个性状相关联,并且均至少包含1个主效QTL,其对应的最大表型变异解释率分别为12.42%、12.38%、26.75%和27.12%.
关键词: 芝麻 品质性状 高密度遗传图谱 数量性状位点 QTL簇


黄瓜新品种‘优NT603’
《园艺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优NT603’黄瓜是利用华北型母本C306-3和华北型父本C406-5,采用传统杂交技术育成的新品种。植株生长势强,果皮墨绿色,瓜码密,畸形瓜少,主蔓结瓜,瓜条长37 cm,口感清脆。抗病强,产量高,栽培产量可达117 000 kg·hm-2,适宜在河南省春季大拱棚和越冬温室栽培。


氮锌配施对夏玉米籽粒矿质元素含量和累积量的影响
《华北农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氮锌配施下夏玉米籽粒矿质元素含量的变化,为玉米生产上氮锌肥的合理施用提供参考.采用大田小区试验,以郑单958 和谷神玉66 为材料,设置90,180,225 kg/hm2 等3 个施氮水平和不喷锌、苗期和拔节期 1∶1 喷锌、拔节期和大口期1∶1 喷锌、大口期喷锌等4 个喷锌处理,分析氮锌配施对夏玉米籽粒产量、矿质元素含量和累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超过180 kg/hm2,籽粒产量显著下降,而籽粒中Ca、Cu、Fe、Zn含量以及Cu和Fe累积量显著增加,施氮量为 180 kg/hm2,N含量和P、K、Mg含量分别达最高和最低;拔节期和大口期 1∶1 喷锌和大口期喷锌2 个处理均能显著提高籽粒产量、N和Zn含量以及N、Mg、Zn、B和Na累积量,但降低了P、K、Ca、B和Na含量;与谷神玉66 相比,郑单958 产量平均提高了19.3%,且籽粒中K和Fe含量以及K、Ca、B和Na累积量也显著提高.籽粒产量与大多矿质元素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除Ca与Mg和Zn相关性不显著外,籽粒中Ca、Mg、Cu、Mn、Fe、Zn和B含量之间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Zn与N、Mg含量的回归关系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总之,施用氮肥180 kg/hm2,结合拔节期大口期1∶1 叶面喷施锌肥4.5 kg/hm2,能够使玉米籽粒高产稳产,并同步提高籽粒中N和Zn含量及其他矿质元素累积量,达到籽粒产量和矿质元素营养品质同步提高的目的,可在大田中进行推广应用.


外源硒肥对3个葡萄品种果实品质的影响
《中国南方果树 》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讨外源硒肥对不同葡萄品种果实品质的影响,以第一年挂果的“阳光玫瑰”“巨玫瑰”和“夏黑”为试材,研究叶面喷施外源硒肥后,不同品种幼龄葡萄的硒含量、果实内在和外在品质相关指标。结果表明,3个葡萄品种对硒元素的富集能力不同,果实品质亦有所差异。叶面喷施硒肥均能不同程度地提高葡萄叶片、枝条和果实硒含量,提高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维生素C含量和果肉硬度,降低可滴定酸和单宁含量,从而改善果实品质。此外,叶面喷施外源硒肥可以显著提高“夏黑”和“巨玫瑰”果实单粒质量、单穗质量和产量,但是降低了“阳光玫瑰”的单粒质量、单穗质量和产量。综合比较,“夏黑”和“巨玫瑰”更适合富硒栽培。
关键词: 硒肥 “阳光玫瑰” “夏黑” “巨玫瑰” 果实品质


溪岸蠼螋对棉铃虫的捕食能力
《植物保护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棉田溪岸蠼螋Labidura riparia对棉铃虫的控害潜能,在实验室条件下观察和测定了溪岸蠼螋不同龄期的若虫、雌雄成虫对棉铃虫幼虫、蛹和成虫的捕食能力以及其5龄若虫和雌雄成虫的捕食选择性.结果表明:不同发育阶段的溪岸蠼螋都不捕食棉铃虫完整的蛹体,但对棉铃虫幼虫和成虫都具有较强的捕食能力.其中,雌性溪岸蠼螋成虫的捕食能力最强,对棉铃虫1龄幼虫 日捕食量最大,为(31.3±1.1)头.1龄溪岸蠼螋若虫也具有一定的捕食能力,对棉铃虫1龄幼虫日捕食量为(1.7±0.7)头.不同龄期的溪岸蠼螋对相同龄期棉铃虫幼虫的捕食能力随龄期增加而增大.对1~3龄棉铃虫幼虫,溪岸蠼螋雌成虫捕食能力最强,其次是溪岸蠼嫂雄成虫,再次是溪岸蠼螋5龄若虫.但是,对棉铃虫4~6龄幼虫和雌雄成虫,溪岸蠼嫂雌雄成虫和5龄若虫的捕食量差异不显著.捕食选择试验表明:溪岸蠼螋5龄若虫和雌雄成虫对棉铃虫1~4龄幼虫均表现正喜好性,对5~6龄棉铃虫幼虫和雌雄成虫表现负喜好性.


不同激素和预处理时间对辣椒花药培养的影响
《中国瓜菜 》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为提高辣椒花药培养效率,以15个不同类型的辣椒品种为试材,利用m2培养基(MS+1.0 mg·L-12,4-D+1.5 mg·L-1KT)比较了不同品种对辣椒花药培养的影响;然后以筛选出的最佳品种为试材,分别研究了激素和预处理时间对辣椒花药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参试15个辣椒品种中9个品种出胚,出胚率为0.37%~4.44%,其中中顺808和PC447两个短指椒品种较高;7个品种成苗,成苗率为0.56%~2.25%,其中羊角椒华之秀2号最高。MS培养基中添加1.0 mg·L-12,4-D、1.5 mg·L-1KT、4.0 mg·L-1AgNO3、3.0 g·L-1活性炭和30.0 g·L-1蔗糖普遍适用于辣椒花药培养胚诱导;4℃低温预处理2 d时最有利于辣椒花药培养。


微光环境下草地贪夜蛾的颜色视觉行为反应
《植物保护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夜出型昆虫与日出型昆虫一样,具有强大的颜色视觉能力.为明确微光环境下草地贪夜蛾的颜色视觉行为反应,本研究利用颜色卡纸测试了草地贪夜蛾对紫色、蓝色、绿色、黄色和红色等5种颜色的趋向、取食和产卵选择的偏好性.结果表明,趋向测试中,草地贪夜蛾雌雄成虫对蓝色(21.43%和18.57%)和紫色(17.13%和15.70%)表现出明显的趋性,显著高于绿色、黄色和红色;取食测试中,其成虫对不同颜色的选择率无明显差异;产卵选择则明显偏好黄色(40.27%)和绿色(40.17%).本研究在理论上丰富了昆虫微光视觉生态学理论,也为深入研究草地贪夜蛾颜色视觉行为机理提供了基础,应用上为利用颜色视觉研发草地贪夜蛾物理防控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不同氮效率芝麻品种苗期氮吸收转运与利用差异
《华北农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芝麻苗期氮吸收、转运及利用规律,以2 个氮效率差异芝麻品种郑芝HL05(ZZ,氮高效)和缅甸高产者(MD,氮低效)为材料,通过水培试验设置正常(CK,17.86 mmol/L)和低氮(LN,0.2 mmol/L)2 个氮浓度处理,比较不同氮效率芝麻在根系形态、氮吸收转运利用、氮代谢指标及相关基因表达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氮浓度处理下,氮高效品种ZZ的根系形态指标、生物量、氮积累量、氮代谢相关酶活性、根系氮利用效率总体上均高于MD.低氮胁迫显著降低了芝麻的生物量、氮积累量及叶片氮代谢相关酶活性,提高了植株的根系形态指标、根系活力、根冠比、氮生理利用效率、根系干物质利用效率和氮利用效率.其中,氮高效品种ZZ的生物量、氮积累量、转运系数、根系氮生理利用效率和氮利用效率分别是MD的2.48,1.08,1.73,2.36,2.65 倍.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低氮胁迫下,氮高效品种中,参与NO3-吸收、转运和再分配的相关基因SiNPF6.3a/b、SiNPF4.6a、SiNRT2.4a/b、SiNRT2.5、SiNPF7.3a/b和SiNPF2.13 在叶片中均上调表达,且基因的表达量均高于氮低效品种.综上所述,低氮胁迫下,氮高效芝麻品种苗期具有较为发达的根系和较高的氮素同化、转运及再分配能力,从而获得较高的氮素积累量和氮利用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