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4379条记录
苹果砧木枝条主要输导组织解剖特征与矮化性的关系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苹果砧木枝条主要输导组织解剖特征与矮化性的关系,探讨苹果砧木致矮关键部位.[方法]以不同矮化性的M系苹果砧木植株为试材,以MM106为对照,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法,研究苹果砧木1年生枝各组织尤其是主要输导组织解剖特征与矮化性的关系.[结果]对于苹果砧木1年生枝横截面上不同部位的木质部,导管密度大小顺序均表现为近髓部>中部>近皮部,导管面积均表现为近皮部与中部差异不显著,但二者显著大于近髓部;M系苹果矮化砧木1年生枝的周皮厚度、皮层厚度、髓部半径、筛管面积均小于或显著小于对照,而导管平均密度、木质部厚度/枝条半径、近皮部导管面积/筛管面积、中部导管面积/筛管面积、近髓部导管面积/筛管面积、导管平均面积/筛管面积均大于或显著大于对照.[结论]对于苹果砧木1年生枝的木质部,从近皮部到近髓部,离髓部越近,导管密度越大、面积越小;M系矮化砧木1年生枝木质部发达,韧皮部生长较弱,M系苹果矮化砧木的致矮关键部位可能是韧皮部.

关键词: 苹果砧木 砧木枝条 输导组织 解剖结构 矮化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种植模式对高粱晋糯3号产量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作物杂志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明确高粱新品种晋糯3号的最佳种植模式,研究了不同行距及密度对晋糯3号产量和养分吸收的影响.试验共设3个行距:30、50和60cm,每个行距处理设4个密度:4.5万、7.5万、10.5万和13.5万株/hm~2.结果表明,行距50cm时,晋糯3号单株叶面积、叶面积指数(LAI)、单穗粒数及产量最高,其次为行距60cm,行距30cm处理最低;相同行距时,密度为13.5万株/hm~2时产量较高,但与密度10.5万株/hm~2的产量没有显著差异.密度为4.5万株/hm~2时晋糯3号单穗粒数是密度为10.5万和13.5万株/hm~2时的1.8~2.0倍,产量为同一行距最高产量的72%~88%,这表明晋糯3号具有较强的群体调节能力.行距50cm结合密度4.5万株/hm~2促进了开花后植物对氮的吸收,开花后植株较强的氮素吸收能力是低密度产量提高的主要因素之一.行距50和60cm密度为10.5万和13.5万株/hm~2时产量较高且没有显著差异,但行距50cm有利于氮磷钾养分的吸收,为此晋糯3号的最佳种植模式为行距50cm结合密度10.5万~13.5万株/hm~2.

关键词: 高粱 晋糯3号 种植模式 产量 养分吸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矮杆高产抗倒伏冬小麦新品种—太麦101

麦类作物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太麦101(试验名称为晋农1101)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于2009年以济麦20为母本、作物所自育冬小麦品系V15作父本人工杂交,采川系谱育种法对杂交后代选育成的冬小麦新品种。该品种于2018年12月通过山西省品种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晋审麦20180010。1特征特性太麦101为冬性品种,全生育期247 d。幼苗半匍匐,分蘖力较强。平均株高72.2 cm,株形紧凑,抗倒性强。茎秆较粗,韧性好。后期有蜡质,旗叶上冲,穗层整齐,熟相好。穗长方形,平均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阳木枣系品种果实制干品质的综合评价方法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明中阳木枣系品种果实制干品质性状间的相互关系,构建其制干品质综合评价体系,以中阳木枣系19个品种果实为材料,利用相关分析和改良的因子分析对干枣单果重、制干率、干枣含糖量和干枣饱满度等14项品质指标进行分析,计算各品种果实品质因子综合得分,并进行优良度排序,筛选出中阳木枣系品种中适宜制干的优良品种;在此基础上,以中阳木枣系各品种的加权主因子得分作为新的变量进行Q型聚类分析,对中阳木枣系品种进行分类;运用判别分析对聚类结果进行判定。结果表明:中阳木枣系品种干枣糖酸比、核重、干枣含酸量、干果单果重、鲜果单果重和抗裂果性6项指标性状差异较大;因子分析表明,前5个主因子的累计贡献率达91.226%,能反映品质性状的绝大部分信息,因子综合评价得分排名前7名的中阳木枣系品种由高到低依次是临黄1号、晋园红、方木枣、长条枣、陕北长枣、木枣抗裂1号和板条枣;基于各品种加权主因子得分的聚类分析将19个中阳木枣系品种分为4类:临黄1号、晋园红、陕北长枣和长条枣这一类品种综合得分较高,制干性能好且抗裂性强,属于制干品质优良的品种;木枣抗裂1号、方木枣和板条枣这一类品种综合得分也较高、果个小、抗裂性较强且风味好,属于制干品质较优良的品种;木枣1号、帅枣1号、帅枣2号和帅枣3号这一类制干性能较差,其主要特点是果个大、肉质疏松、抗裂性较差,属于适宜加工蜜枣的品种;其余8个品种为一类,制干品质一般。判别结果验证了聚类分析结果的正确性。临黄1号、晋园红、陕北长枣、长条枣、方木枣、木枣抗裂1号和板条枣这7个品种制干品质较好,且抗裂性较强,在晋西沿黄丘陵枣区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本研究所采用的方法可对中阳木枣系品种制干品质进行科学评价和分类,得出量化结果,全面、客观地评价了中阳木枣系品种制干品质的优劣,体现了评价方法和分类的有效性。

关键词: 制干品质 因子分析 聚类分析 判别分析 综合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胚败育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中国农学通报 2019 CSCD

摘要:种胚败育在许多植物中普遍存在并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但种胚败育机制尚不明确.为探寻植物胚胎败育分子机制,对国内外植物胚败育相关基因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重点阐述了胚败育发生时期、胚败育发生原因、与育性相关的基因、与激素等相关的假单性结实基因及胚败育相关基因表达等方面的进展情况.然而目前植物胚胎发育的调控基因互作、协同机制尚不清楚,今后应运用多组学加大从基因调控到信号传导过程的深入研究,并对植物胚胎败育分子机制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胚败育 胚败育的发生 育性相关基因 假单性结实相关基因 基因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两性生殖细胞的N-甲基-N-亚硝基脲诱变方法

植物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N-甲基-N-亚硝基脲(MNU)被用于水稻(Oryzasativa)受精卵的诱变.通过水稻辽盐6号成熟生殖器官的MNU体内同步处理及后代群体筛查,确立了水稻两性生殖细胞的MNU诱变方法.与辽盐6号受精卵的MNU处理相比,各组条件下两性生殖细胞的MNU处理明显使M1群体生长发育的指标降低及M1-M2群体中突变性状的发生率升高.两性生殖细胞在含有1.5mmol·L–1MNU和10mmol·L–1PO43–的缓冲液(pH4.8)中处理60分钟,突变性状发生率是基于受精卵MNU处理的3倍.进一步筛查M3群体,获得了包含新型植株和籽粒突变体的纯合突变体系列.研究结果表明,水稻两性生殖细胞的MNU诱变可显著提高广谱诱变效率.该技术的应用可为水稻的未知功能基因鉴定和育种所需的各种突变体规模化开发提供高效的技术支撑.

关键词: 水稻 两性生殖细胞 N-甲基-N-亚硝基脲 诱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绵羊Wnt2蛋白生物信息学分析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Wnt2蛋白是Wnts蛋白家族的重要成员,参与卵巢的发育。本研究以NCBI蛋白质数据库中发布的Wnt2蛋白氨基酸序列为研究对象,采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Wnt2蛋白的理化性质、信号肽及跨膜结构域、糖基化和磷酸化位点、二级结构和功能结构域、亚细胞定位和功能结构分类、序列相似比对及聚类、三级结构进行预测分析。结果发现,绵羊Wnt2由360个氨基酸组成,其等电点为9.21,有糖基化位点和磷酸化位点,是一个有信号肽的稳定的蛋白;二级结构与三级结构一致,均显示Wnt2由α-螺旋、延伸链、无规则卷曲构成;绵羊Wnt2蛋白是细胞外蛋白,主要参与信号转导和转录调控。研究结果为深入探讨Wnt2基因及其编码蛋白的结构和功能提供相关依据。

关键词: 绵羊 Wnt2 生物信息学 蛋白质结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单株荚数QTL定位及整合

华北农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大豆单株荚数是构成大豆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在大豆种质资源中也是一个变异范围较广的性状,为了有助于大豆单株荚数分子选择育种,以大豆多荚材料C025和少荚材料JD18为亲本,以通过杂交构建的F2群体为材料,对亲本及遗传群体进行2 a(太原2017、太原2018)表型性状和基因型数据分析,同时结合利用已知的大豆SSR遗传图谱,结果显示,共定位大豆单株荚数QTLs 33个,解释的表型变异为0.2%~56. 4%;通过元分析整合最终共定位大豆单株荚数23个QTLs,其中有5个QTLs(q PN. C2-3、q PN. I、q PN. C2-4、q PN. C1和q PN. L)与前人的研究重叠,分别位于C2、N、C1这3条染色体上;其余18个QTLs是研究发现的控制大豆单株荚数新的QTLs(q PN. D1a、q PN. N、q PN. C2-1、q PN. C2-2、q PN. M、q PN. A2-1、q PN. A2-2、q PN. K、q PN. O-1、q PN. O-2、q PN. B1、q PN. F、q PN. B2、q PN. E、q PN. J、q PN. D2-1、q PN. D2-2、q PN. G)。q PN. A2-1、q PN. C2-4和q PN. C1(贡献率分别为56. 4%,29. 5%,35. 4%)这3个QTLs可被多环境重复检测且贡献率较高,因此,其可以作为主效QTL进行后续大豆单株荚数分子研究。由于大豆单株荚数是一个易受环境影响且由多位点控制的复杂数量性状,研究检测到一些新的QTLs,并且也验证了一些前人检测的大豆单株荚数QTLs,同时整合目前比较完善的大豆单株荚数QTLs。

关键词: 大豆 单株荚数 QTL QTL整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渗透胁迫对大花萱草EMS离体诱变系统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2019 CSCD

摘要:旨在为萱草属植物的EMS诱变提供一种预处理技术方法.以'红运'萱草带芽愈伤组织为材料,采用高渗透固体培养基(MS+甘露醇36 g/L+山梨醇36 g/L+蔗糖50 g/L)在1.0%EMS半致死剂量诱变前分别进行0、30、60、90 min的渗透胁迫预处理.测定24 h的相对电导率和SOD、POD、CAT酶等生理生化指标;观察统计不同生长时期愈伤组织的生长量、成活率、分化率和再生苗率等;通过40%叶枯病菌粗毒素液选择压筛选获得抗病阳性植株,计算突变体率.实验结果表明:随着胁迫时间的增长,愈伤组织的生长量、成活率、分化率和再生苗率显著下降;24 h时的细胞质膜透性和SOD、CAT酶活性升高、POD酶活性降低.胁迫时长30~60 min时,愈伤组织生长量普遍降低4.5~5.6 g,对愈伤组织成活率、分化率和再生苗率未造成显著影响;突变体率比ck提高了6.34%~9.27%.胁迫时长达90 min时,愈伤组织生长量、成活率、分化率和再生苗率极度降低,通过选择压筛选获得的2株再生苗均为阳性植株.结论:渗透胁迫对EMS诱变愈伤组织的伤害呈叠加效应,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伤害作用加剧.高渗透固体培养基预处理30~60 min可以作为大花萱草EMS离体诱变提高突变体率的方法.渗透胁迫时间的长短与突变率提高的幅度没有规律性.

关键词: 渗透胁迫 甲基磺酸乙酯(EMS) 离体诱变 大花萱草 突变体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枣树2-半胱氨酸氧化还原酶基因Zj2-CP在干旱和盐胁迫下的功能分析

果树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枣树2-半胱氨酸氧化还原酶基因(2-Cys peroxiredoxins, Zj2-CP)的功能,为其在枣树抗逆基因工程改良中的利用奠定基础。【方法】以‘辣椒枣’(Ziziphus jujuba‘Lajiaozao’)组培苗为研究对象,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目的基因在盐胁迫及PEG胁迫条件下的表达模式,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本实验室已构建的植物表达载体PEZR(K)-Zj2-CP-LNY转入拟南芥,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进行目的基因的亚细胞定位,同时对转基因植株进行高盐和干旱胁迫处理,验证其抗逆功能。【结果】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辣椒枣’组培苗中,Zj2-CP能够被不同浓度的PEG和盐胁迫诱导表达,暗示该基因可能对枣树抗旱性和耐盐性具有重要的作用。转Zj2-CP基因的拟南芥转化株系的茎和叶表皮细胞的细胞膜和细胞质以及根的细胞膜中均检测到Zj2-CP存在。在盐胁迫处理下,转Zj2-CP基因的拟南芥的幼苗存活率显著低于野生型;在干旱胁迫处理下,转Zj2-CP基因植株主根的长度显著低于野生型。【结论】与野生型拟南芥相比,过表达Zj2-CP基因的拟南芥增加了对干旱和盐胁迫的敏感性,我们推测Zj2-CP参与植物干旱和盐胁迫响应。

关键词: 枣树 Zj2-CP 胁迫 功能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