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玉米抗粗缩病接种鉴定方法研究初报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带毒灰飞虱在玉米幼苗上传毒接种玉米粗缩病毒试验表明,1头带毒灰飞虱即可传毒使玉米发病,具有较高的传毒效果,接虫3d后灰飞虱的存活率为20 0%~63 6%。网箱集团接种试验表明,每网箱(70cm×60cm×50cm)放200头(1 7头株)灰飞虱接种100~130株玉米幼苗,3d后移虫,4叶期将玉米移栽到田间,抽雄孕穗期调查玉米粗缩病的发病率为92 31%~100%,病情指数为70 65%~98 03%。因此,网箱集团接种结合移栽可实现规模化大批量的人工接种,为抗玉米粗缩病鉴定奠定了基础。


简便易行的玉米粗缩病严重度分级标准
《植物保护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报道了一种简便易行的0~4级玉米粗缩病严重度分级标准。该标准以病害典型症状为依据,经产量指标验证,证明该标准准确、简便、可操作性强。


不同丹参种质资源引种及比较研究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运用统计学方法对12种丹参种质资源的生物学性状和产量进行了比较,筛选出"山东-3"、"山东-8"、"山东-9"3个优良种质资源。调查及分析结果表明:这3个种质资源表现出较好的生物学性状,产量分别比对照提高50 31%,33 96%,28 30%,丹参酮ⅡA含量分别为2 905,2 198,2 119mg g,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指标,可以作为优良株系在生产中应用,其中"山东-3"的丹参酮ⅡA含量比对照提高5 25%,并且长势粗壮,抗逆性强。"山东-4"虽然丹参酮ⅡA含量低于《药典》规定标准,但由于具有较好的生产性能,可以作为种质资源加以改良应用。


竹醋液对几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活性
《植物病理学报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新制竹醋液抑制6种作物8种病原真菌菌丝生长的活性大小序为:苹果霉心病菌>小麦赤霉病菌>黄瓜炭疽病菌>番茄灰霉病菌>葡萄炭疽病菌>番茄早疫病菌>草莓灰霉病菌>苹果腐烂病菌>苹果轮纹病菌>黄瓜灰霉病菌,有效抑制中浓度(EC50)介于0.1185%-0.8035%(g/mL,干重/体积)之间。室温下保存1年的竹醋液抑制7种作物8种病菌菌丝生长的EC50在0.0832%-0.3334%之间,对苹果霉心病菌的抑制活性下降,对6种作物的6种病菌的抑制活性均高于新制竹醋液。在2%水琼脂培养基上测定发现竹醋液明显抑制草莓灰霉菌分生孢子萌发,对该菌7个菌株的EC50在 0.0365%-0.1311%之间,平均为0.0673±0.0332%。叶盘漂浮法测定发现0.0125%、0.025%和0.05%的竹醋液对葡萄霜霉病的防效分别为23.5%、38.8%和78.4%,对葡萄霜霉病菌5个菌株EC50在0.0191%-0.0464%之间,平均为0.0317 ±0.0109%。


拮抗BS-208菌株对番茄灰霉病诱导抗性的初步研究
《华北农学报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对拮抗BS-208菌株防治番茄灰霉病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初步研究。通过在番茄苗上接种番茄灰霉病菌和拮抗枯草芽孢杆菌BS-208,测定PAL、SOD、POD和PPO的活性变化及MDA含量。结果表明,接种BS-208菌株发酵液处理48 h后PAL、POD和PPO活性均升高,其中PAL和POD活性在处理后48 h达到最大值,均为0.72,PPO活性在处理后96 h达到最大值,为4.5,这些酶活性的升高增强了番茄抵御病原菌侵入的能力;而MDA含量与对照相比无明显变化,表明接种BS-208菌株后对番茄植株没有伤害。


限水条件下的小麦水肥效应与主攻因素
《节水灌溉 》 2004 北大核心
摘要:在有限灌水资源的麦田,进行了不同灌水数量和不同施肥量的多年试验,结果表明,施N量与产量、穗数、穗粒数关系密切,而与千粒重的关系不密切;灌水数量的表现则不同,与穗数、穗粒数关系不密切,而通过千粒重的显著变化影响产量;肥水互作效应不显著,生产上在有限水资源情况下,可依靠多施肥发挥以肥补水的作用。


论城市化发展的自然资源基础
《人文地理 》 2004 北大核心
摘要:我国正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与城市化战略。城市化发展离不开自然资源基础 ,并对自然资源基础产生一系列复杂、深远的影响。本文首先阐释了城市化发展的自然资源基础的基本内涵 ,即资源供需矛盾是城市化的内在动力 ,资源稀缺与替代是对城市化自然资源基础保障作用的演绎与强化 ,资源综合优势是城市化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同时提出自然资源对城市化发展的基础作用包括三种类型 ,即资源开发驱动型 ,资源结构制约型以及资源环境耦合型。并从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等角度提出合理利用与保护自然资源基础 ,促进城市化持续健康发展的对策。


太行山农业气候区划中年降水量推算模型研究
《华北农学报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太行山东麓的赞皇县为对象,选取1971~2000年该县水文站和周围气象站的年平均降水量,以及各站的经度、纬度、海拔高度等资料,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年降水量的不同形式的空间推算模型,并利用3σ规则分析了各模型的海拔高度适用范围。结果表明,X对数型、双对数型模型适用于海拔高度小于1028 975m的山区;线性、Y对数型、Y平方根型适用于海拔高度小于408 482m的山区;X平方根型、双平方根型适用于海拔高度小于518 481m的山区;双曲线(1)型、双曲线(2)型基本上不适用于山区降水量的推算。各模型中以双对数型模拟、推算效果最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