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及1B·1R易位系对新疆拉面品质性状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的遗传变异及1B.1R易位系对新疆拉面品种品质性状的影响。【方法】利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及1B.1R易位系分子标记,分析了82份新疆小麦材料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及1B.1R易位系组成和分布频率,对其理化品质和面团流变学特性进行检测,评价拉面蒸煮品质。【结果】82份小麦材料共出现9种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类型,6种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与9项次理化品质性状相关性显著,6种亚基与14项次面团流变学特性相关性显著,5种亚基与15项次拉面感官评价指标评分相关性显著。其中7+8、5+10、2+10为优质亚基,7、7+9、2+12为劣质亚基。同时,小麦品质性状以及拉面品质指标在1B.1R易位系中的表现都比在非1B.1R易位系中差,特别是面团流变学特性方面两者相差较大。【结论】利用HMW-GS组成,能够对小麦品质特性和拉面食用品质特性指标进行准确预测。在以后研究中应注意亚基组合对拉面品质指标的影响。同时,淘汰1B.1R易位系材料将有助于提高小麦的面筋质量。


中熟耐旱高淀粉玉米杂交种新玉41号的选育研究
《新疆农业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选育适宜新疆种植的中熟高淀粉玉米品种。【方法】选择中熟玉米自交系502作母本,588作父本,进行品种试验、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结果】新玉41号区试产量907.15 kg/667 m2,比对照新玉13增产8.86%,生产试验产量860.6 kg/667 m2,比对照增产10.38%,增产达极显著水平。生育期126.6 d,比对照晚熟2.9 d,所需≥10℃有效积温2 600℃。耐旱指数1.39,超过1级耐旱水平,具有极强的耐旱性。籽粒容重730g/L,淀粉含量75.96%,千粒重330 g,籽粒半马齿,金黄色。抗玉米黑粉病、丝黑穗病和青枯病。适宜种植密度为4 500~5 000株/667 m2。【结论】新玉41号中熟耐旱高产高淀粉粮饲兼用玉米新品种,2007年2月通过新疆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新审玉2007年31号)。2008年9月申请国家植物新品种权(20080475.8)。适宜新疆北疆地区春播、南疆地区套播种植。


棉花纤维伸长期与次生壁增厚期蛋白质组比较
《作物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陆地棉徐州142为材料,比较了3种不同棉花纤维蛋白质提取方法;利用双向电泳技术比较棉花纤维伸长及初生壁形成期(10DPA)和次生壁增厚期(25DPA)蛋白质组的变化;利用PDQuest软件分析各个差异蛋白在10DPA和25DPA棉花纤维中的相对表达量,选取质量好、实验重复性高的蛋白质点15个进行MALDI-TOFMS鉴定;根据目的蛋白核苷酸序列设计特异引物,对5种差异蛋白进行半定量RT-PCR分析。结果表明,利用饱和酚-甲醇醋酸铵法提取的棉花纤维蛋白,其蛋白含量较高,且SDS-PAGE电泳条带清晰;进行MALDI-TOFMS鉴定的15个差异蛋白,于NCBI上进行数据查询,分别属于F-box家族蛋白、肌动蛋白、β-微管蛋白、F1-ATP合成酶、ATP酶β亚基、膜联蛋白、磷酸甘油酸酯激酶I、胞质苹果酸脱氢酶、S-腺苷-L-高半胱氨酸水解酶、谷氨酰胺合成酶、Cu-Zn超氧化物歧化酶、profilin、4-香豆酸辅酶A连接酶等。查询结果表明,上述蛋白参与能量代谢、碳代谢、细胞周期调控和发育等。
关键词: 棉花纤维 次生壁 蛋白质组 MALDI-TOF-MS


一株木霉菌(Trichoderma sp.)TY2纤维素酶最佳产酶条件及部分酶学特性研究
《新疆农业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筛选高活力纤维素酶产生菌,高效利用纤维素资源。【方法】从朽木和和纸浆样品中分离筛选出一株产纤维素酶活较高的菌株TY2。对其形态和18SrDNA特征序列分析鉴定为木霉菌(Trichodermasp.)。对菌株发酵条件及酶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TY2菌株的最佳产酶条件为:1%滤纸+2%麸皮+0.5%葡萄糖为碳源,0.5%蛋白胨为氮源,起始pH5.0,温度28℃,200r/min,5d,其CMCase和FPase活力分别达412.5和100.3U/mL。经分离纯化出TY2菌株内切β-葡聚糖苷酶。内切β-葡聚糖苷酶最适反应温度为60℃,最适反应pH为4.6,在50℃以下,pH3.0~5.0,酶活性稳定,且在80℃仍具有降解CMC-Na的效果。同时研究发现铜离子、锌离子、钾离子和钠离子对内切β-葡聚糖苷酶的酶活有促进作用,而汞离子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所筛选的TY2菌株具有潜在的工业应用价值。
关键词: 纤维素酶 木霉 发酵条件 内切β-葡聚糖苷酶 酶学特性


新烟碱类杀虫剂拌种对马铃薯甲虫幼虫食物利用和生长发育的影响
《昆虫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马铃薯甲虫Leptinotarsa decemlineata(Say)幼虫取食新烟碱杀虫剂噻虫嗪和吡虫啉处理(有效成分18g/100kg种薯拌种)播种90d后马铃薯叶片的消化吸收和生长发育情况,在室内采用重量法测定了幼虫取食量、体重增加量、食物利用率,近似消化率以及蛹重等营养指标。结果表明:70%噻虫嗪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拌种后,马铃薯甲虫幼虫的取食量、体重增加量、食物利用率、食物转化率、近似消化率和相对生长率以及蛹重显著低于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拌种和空白对照(P<0.05),发育历期显著长于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拌种和空白对照(P<0.05);而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拌种后,马铃薯甲虫幼虫的取食量和3~4龄期的体重增加量与空白对照差异显著(P<0.05),蛹重、1~2龄幼虫的体重增长量、食物利用率、食物转化率、近似消化率、相对生长率和生长发育历期与空白对照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70%噻虫嗪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拌种对马铃薯甲虫幼虫的取食有显著抑制作用,不能很好地满足其生长发育营养物质的需要,幼虫取食其叶片后,近似消化率和相对生长速率显著降低,生长发育历期显著延长。这有利于减少其当季世代数,降低其危害。
关键词: 马铃薯甲虫 噻虫嗪 吡虫啉 拌种 食物利用 生长发育


一株新种链霉菌菌丝体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 2010 CSCD
摘要:目的研究一株新种链霉菌(Streptomyces pleomorphus sp.nov.)菌丝体甲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制备HPLC方法进行分离,利用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分析结合文献对照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S.pleomorphus sp.nov.菌丝体的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2个已知化合物,分别鉴定为teleocidin B2(1)、teleocidin B3(2)、12-齐墩果烯-3,22,24-三醇(3)、胸腺嘧啶脱氧核苷(4)、尿嘧啶脱氧核苷(5)、尿嘧啶(6)、3-甲基哌嗪-2,5-二酮(7)、α-D-葡萄吡喃糖乙醇苷(8)、α-L-阿拉伯呋喃糖乙醇苷(9)、邻氨基苯甲酸(10)、4-氨基-4-甲基-戊-2-酮(11)、(Z)-13-二十二烯酸(12)。结论12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S.pleo-morphus sp.nov.代谢产物中分离得到。
关键词: 链霉菌 菌丝体 化学成分 Streptomyces pleomorphus sp.


施肥对新疆引进欧李生长及营养品质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施肥对欧李生长及营养品质的影响。【方法】对野生欧李和山西选育的三个欧李品种的基肥、追肥、微肥的根施和叶面喷施处理以及果实营养成分分析。【结果】在肥力水平较高的试验地栽培,定植时不宜施基肥;叶面喷施氯化钙,可以提高野生欧李果实品质;根施氮、磷、钾肥可提高次年坐果率;从野生欧李中筛选出几株优良单株,经过果实品尝和营养成分分析,野生欧李的果实品质比选育的欧李品种好。【结论】欧李的根系发达,抗逆性强,果实营养价值很高,新疆引进欧李种植对干旱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有积极作用,具有广阔的应用发展前景。


新疆绿洲农田不同开垦年限土壤有机碳及不同粒径土壤颗粒有机碳变化
《土壤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不同开垦年限新疆绿洲农田土壤有机碳及不同粒径土壤颗粒有机碳的变化规律,评价长期垦殖对新疆绿洲农田土壤有机碳的影响。以相应未开垦地为对照,选取南北疆兰州湾、31团和普惠农场三个典型绿洲不同开垦年限土壤为研究对象,应用物理分组方法研究不同粒径土壤颗粒中有机碳含量及分布。结果表明:(1)开垦有利于新疆绿洲农田土壤总有机碳的积累,开垦初期(0~5a)增加迅速,年均增加0·5gkg-1,10a后增加趋于平缓。(2)垦殖增加了不同粒径土壤颗粒有机碳的含量,砂粒有机碳在垦殖10a间达到最大值后趋于相对稳定的水平;粉砂粒和黏粒有机碳随垦殖年限延长增加。(3)开垦提高了POC/MOC值,表现为开垦初期(0~5a)增加迅速,10a左右达到最大值后开始下降。研究说明,新疆绿洲区域未开垦地开垦增加了土壤总有机碳和不同粒径土壤颗粒有机碳含量,随垦殖年限延长,粉砂粒和黏粒有机碳成为绿洲农田土壤主要碳库,土壤自身生产力存在下降可能,土壤质量存在潜在退化风险。


极端耐热木聚糖酶基因在枯草芽孢杆菌中的整合表达
《生物技术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为了在枯草芽孢杆菌中整合表达极端耐热木聚糖酶。方法:将嗜热网球菌(Dictyoglomus thermophilum)Rt46B.1的极端耐热木聚糖酶基因xynB通过穿梭载体pDL整合到B.subtilis168染色体上,使其实现表达。结果:极端耐热木聚糖基因在枯草芽孢杆菌中成功整合并表达。结论:基因工程菌B.subtilis168-xynB能外泌表达极端耐热木聚糖酶,且表达水平为0.732IU/mL,比在大肠杆菌中的高。酶学性质表明,此酶分子量约为24kD,其最适反应温度为85℃,最适反应pH值为6.5,且在弱碱性条件下稳定。
关键词: 极端耐热木聚糖酶基因 枯草芽孢杆菌 同源重组 双交换整合


伽师瓜贮藏温度试验小结
《新疆农业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试验以伽师瓜为研究对象,筛选其适宜的贮藏保鲜温度。【方法】温度设置为:1、2和3℃,从贮藏温度与伽师瓜采后呼吸强度、乙烯释放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糖含量、总酸含量、硬度、果肉细胞膜透性等关系方面,研究了伽师瓜采后生理活性和适宜贮藏温度。【结果】在贮藏过程中可溶性固形物和总糖均略有下降,中后期总酸含量下降明显;在1℃条件下能较好的保持伽师瓜的硬度、延缓呼吸高峰出现的时间、降低呼吸强度、维持较低的电导率、延缓细胞衰老和减少腐烂。【结论】在较低温度下伽师瓜表面凹陷能否作为伽师瓜冷害的重要指标,值得商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