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4717条记录
冰川前缘土壤微生物原生演替的生态特征——以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为例

生态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冰川前缘土壤微生物在原生演替过程中的生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用空间距离代替时间序列,以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终碛堤为起点,沿6个不同演替时期(0,4,15,31,43a和对照)的样带采集土样,以冰川附近发育良好的土壤为对照,测定土壤酶活性、微生物氮矿化与脱氨作用以及微生物生物量。结果表明,土壤脲酶、蛋白酶、酸性磷酸酶、芳基硫酸酯酶、蔗糖酶活性、微生物氮矿化及脱氨作用随演替时间而增加,微生物生物量碳和氮变化呈波动状,趋势不明显。相关分析表明,土壤有机质与酶活、微生物生物量存在极显著正相关(P<0.01)。1号冰川前缘微生物多样性指数随着演替时间持续增加,但目前仍未达稳定状态。

关键词: 冰川前缘 原生演替 1号冰川 生态特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引进美国扁桃品种间授粉坐果率的比较

新疆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确定引进美国扁桃品种间授粉搭配最佳的组合。【方法】以Nonpareil、Sonora、Mission、Thompson、Nepulusultera、Butte 6个品种花粉对其坐果率的影响为研究对象。【结果】用Nonpareil、Sonora、Mission、Thompson、Butte对Nepulusultera授粉,其平均坐果率为31%、19%、14%、15%和29%。用Sonora、Mission、Thompson、Nepulusultera、Butte对Nonpareil授粉,其平均坐果率为35%、32%、22%、31%和38%。用Nonpareil、Mission、Thompson、Nepulusultera、Butte对Sonora授粉,其平均坐果率为37%、31%、31%、33%和20%。【结论】Sonora、Butte、Nonpareil为Nepulusultera最佳授粉品种,Mission、Sonora、Butte、Nepulusultera为Nonpareil最佳授粉品种,Nonpareil、Thompson、Nepulusultera、Mission为Sonora最佳授粉品种。

关键词: 美国扁桃 授粉方式 坐果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麦胚的营养保健价值及加工利用途径

新疆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小麦麦胚的营养保健价值和广泛的加工利用途径。【方法】分析小麦麦胚的营养特性、功能特性及加工开发。【结果】小麦麦胚中多种营养成分的特异营养性和保健性。【结论】概括总结了现行的小麦麦胚加工利用途径,以期为广大研究者提供一些有价值的信息,进而加快我国小麦麦胚综合加工利用的步伐。

关键词: 小麦麦胚 营养保健价值 利用途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花甲基化酶基因COMT和CCoAOMT的组织特异性表达分析

核农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利用半定量RT-PCR分析方法探索了陆地棉(Gossypium hirsutum L.)木质素合成途径中甲基化酶基因家族COMT和CCoAOMT在不同组织和不同发育时期纤维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COMT1,COMT2,COMT3和CCoAOMT1,CCoAOMT2在棉花的7个组织器官(根、茎、叶、子叶、花瓣、雄蕊、胚珠)中都有表达,其中COMT1和CCoAOMT1在各组织中的表达趋势类似,COMT2,COMT3和CCoAOMT2表达趋势各异。在5~25d的棉纤维发育过程中,COMT1和COMT3表达稳定,COMT2表达量逐渐增加。而CCoAOMT基因家族的2个基因的表达量变化相对明显,CCoAOMT1在25d出现表达高峰,CCoAOMT2则在10d和15d呈现高表达量。本研究表明甲基化酶基因家族COMT和CCoAOMT在棉花的根,茎等维管组织中具有相对一致的高表达量,而在其他组织和发育纤维中则呈现出明显的组织特异性和纤维发育时期特异性。

关键词: 陆地棉 咖啡酸-O-甲基转移酶(COMT) 咖啡酰辅酶A-O-甲基转移酶(CCoAOMT) 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 组织特异性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蜜蜂辅助授粉对新疆扁桃坐果率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利用蜜蜂辅助授粉提高新疆扁桃的坐果率。【方法】以不放蜜蜂扁桃园为对照(CK),通过对扁桃园花期蜜蜂的放蜂量、放蜂时间和蜜蜂的传粉距离的比较研究。【结果】①放蜂量越大,扁桃的坐果率越高,花蕾露红期放蜂量为1箱/1 334 m2(2亩)时效果最宜,扁桃坐果率比对照提高了7.47倍,差异显著;②蜜蜂是沿花行进行采蜜的,距蜂箱越远扁桃坐果率越低,蜜蜂的传粉距离在100 m左右。【结论】新疆扁桃园放蜂可显著提高扁桃的坐果率,在扁桃花蕾露红期放蜂,放蜂量不少于1箱/1 334 m2(2亩),且每隔100 m摆放蜂箱。

关键词: 蜜蜂 辅助授粉 扁桃 坐果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期施肥下灰漠土矿物颗粒结合有机碳的含量及其演变特征

应用生态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物理分组方法分析了长期(1990—2007年)不同施肥条件下灰漠土各粒径矿物颗粒结合有机碳含量和分布差异及其随施肥时间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与不施肥相比,配施有机肥对增加各有机碳组分的效果最显著,并以砂粒有机碳含量的增速(0.34g.kg-1.a-1)最高,对施肥最敏感;撂荒地可以显著增加不同黏粉粒结合有机碳含量;秸秆还田仅能维持各级矿物颗粒结合有机碳的含量;长期施用化肥不利于各级颗粒结合有机碳含量的增加.从分配比例来看,以粗粉粒(27.9%)和粗黏粒(27.1%)有机碳所占比例最高,是固持有机碳的重要组分;配施有机肥使砂粒有机碳比例显著提高119.4%,细粉粒和粗黏粒有机碳比例却分别降低了40.3%和37.9%,从而提高了颗粒有机碳含量(WPOC)与矿物结合有机碳含量(WMOC)的比值,改良了土壤有机碳性质.长期配施有机肥是增加灰漠土各级矿物颗粒结合有机碳积累和提升灰漠土肥力的最佳方式.

关键词: 长期施肥 灰漠土 矿物颗粒结合有机碳 演变特征

几个早熟玉米自交系配合力和遗传参数分析

新疆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对8份新选育早熟玉米自交系不同性状进行配合力和遗传参数的分析。【方法】试验设计采用NCⅡ遗传交配设计,数据处理采用DPS3.0软件进行。【结果】杂交组合间的单株产量、穗行数、行粒数、穗长、穗粗、秃尖和生育期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JL02、新自3113、武314、98-174、OS87-24的一般配合力较高,新自4211×武314、JL02×武314、HD103×OS87-24、新自3113×OS87-24、新自3113×OS135-88、JL02×98-174的单株产量的配合力总效应值较高,是表现比较优良的组合。单株产量、生育期、穗行数、行粒数和秃尖主要受加性基因控制,应该在早代选择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结论】JL02、新自3113、武314、98-174、OS87-24是比较优良的自交系,可以作为亲本直接利用。HD103、新自4211、OS135-88可用于改良自交系,或者做针对性改良后加以利用。

关键词: 玉米 自交系 配合力 遗传参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伊犁河流域砂质薄土层苜蓿喷灌技术研究

新疆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针对伊犁河流域水土开发区域面临砂质薄土层的灌溉问题,通过苜蓿生产喷灌试验,确定伊犁河谷型砂质薄土层耕地苜蓿生产喷灌最佳灌溉制度和喷灌水肥调控技术。【方法】设置4个不同的灌溉定额4 2004、8005、400和6 000 m3/hm2处理,采取统一的灌溉周期4 d,并对苜蓿的生长速度、再生速度、鲜草产量和干草产量等指标进行研究。【结果】应用小水量多灌次的喷灌技术,灌溉定额对产量有较显著的影响,成正相关,当灌溉定额在5 400 m3/hm2时,可获得最佳产量。【结论】在伊犁河流域砂质薄土层苜蓿喷灌生产,采用小水量多灌次和生育期内追肥的苜蓿喷灌水肥调控技术,可使该地区苜蓿生长达到较好水平,显著提高饲草产量。

关键词: 伊犁河流域 砂质薄土层 苜蓿 喷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粳稻新品种新稻24号的选育及栽培研究

新疆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选育适合新疆种植的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方法】以秋田小町为母本,籼粳61为父本,采用有性杂交及多代系谱法选育。【结果】2007、2008两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区域试验结果增产9.61%,2008年生产试验结果增产5.37%。两年区域试验中的最高单产分别达到810和788 kg/667 m2。两年适应度达到80%。【结论】该品种2009年3月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新稻24号。主要特点是抗病抗倒、高产稳产,稻米外观品质好、食味口感佳,适合精加工优质稻米生产。稻谷多项品质指标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栽培技术要点为适期播种,合理密植,施足基肥,适量追肥。

关键词: 粳稻 选育 栽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花GhCOMT3基因的原核表达、纯化及鉴定

华北农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深入研究GhCOMT3基因的功能,将GhCOMT3基因构建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并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DE3)中。用0.2mmol/L IPTG诱导融合蛋白表达,结果发现,16℃诱导12h、30℃诱导3h和37℃诱导3h后融合蛋白均以包涵体的形式表达;30℃诱导的蛋白表达量最大,之后对包涵体进行变性溶解,进行SDS-PAGE检测,再经过蛋白标记亲和层析柱(His TrapTMHP)纯化得到变性的pET-28a-GhCOMT3融合蛋白,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纯化效果,鉴定表达产物,目的蛋白相对分子量约为39.119kDa,检测结果与预期一致。结果表明,pET-28a-GhCOMT3蛋白在大肠杆菌中获得了高效表达产物,为在蛋白水平上研究GhCOMT3基因功能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GhCOMT3 原核表达 蛋白纯化 Western blotting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