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新疆贝母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
《植物生理学通讯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1植物名称新疆贝母(Fritillaria walujewii Regel.),又名天山贝母,采自新疆乌苏,由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鉴定。2材料类别鳞茎。3培养条件基本培养基为MS。(1)诱导芽培养基:MS+6-BA0.2mg·L-1(单位下同)+NAA1.0~1.5;(2)


高油高产多抗大豆合丰50高效生产技术体系示范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09 CSCD
摘要:大豆新品种合丰50于2006~2008年列入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和农业部农业科技跨越计划项目。主要开展核心技术与配套技术组装集成与熟化、品种中试与示范及高产创建、种子繁育供给体系建设、技术培训与宣传和创新成果转化模式等研究内容。项目完成时达到了品种成熟、配套技术成熟、技术成果成熟和应用市场成熟;示范与转化合丰50共43.5万hm2,创纯社会效益5.2亿元,同时与黑龙江省阳霖油脂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创立"阳霖"牌非转基因压榨油品牌,实现了优质品种产业化。


不同品种甜高粱秸秆在不同储藏方式中形状变化研究
《新疆农业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不同品种甜高粱茎秆进行露天储藏,并研究两品种在不同储藏过程中糖分含量、重量、霉变和温度等因素的变化规律,为加工生产中原料的安全存贮提供了依据。结果表明:储藏过程中茎秆糖分变化和重量变化有密切的关系,随着重量的减少锤度上升。两个品种重量变化的趋势较为一致,立放堆放失重比平放堆放快。XT-4不同储藏方式失重减幅度和锤度累计都比XT-2相应的储藏方式大,XT-4茎秆内部空腔程度也比较严重。两个品种的病变情况一致,带叶平放堆放霉变比其他储藏方式快。两品种带叶平放堆放最合理的储藏时间为1个月,去叶平放堆放、去叶立放堆放和带叶立放堆放储存时间可以延长为5个月左右。


不同品种甜高梁秸秆在不同储藏方式中形状变化研究
《新疆农业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不同品种甜高粱茎秆进行露天储藏,并研究两品种在不同储藏过程中糖分含量、重量、霉变和温度等因素的变化规律,为加工生产中原料的安全存贮提供了依据.结果表明:储藏过程中茎秆糖分变化和重量变化有密切的关系,随着重量的减少锤度上升.两个品种重量变化的趋势较为一致,立放堆放失重比平放堆放快.XT-4不同储藏方式失重减幅度和锤度累计都比XT-2相应的储藏方式大,XT-4茎秆内部空腔程度也比较严重.两个品种的病变情况一致,带叶平放堆放霉变比其他储藏方式快.两品种带叶平放堆放最合理的储藏时间为1个月,去叶平放堆放、去叶立放堆放和带叶立放堆放储存时间可以延长为5个月左右.


耐盐促生细菌Rs-198的鉴定及其与Rs-5混合培养研究
《生物技术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对具有耐盐促生作用的细菌Rs-198进行鉴定,并研究耐盐促生细菌Rs-198和Rs-5在混合培养中的相互作用。方法:利用菌株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DNA序列同源性对菌株Rs-198进行鉴定;根据菌株Rs-5和Rs-198的拮抗共生性和生长周期特性确定混合培养温度;通过分析不同接种方式下单独培养和混合培养中葡萄糖的残余量、生物量的生成及pH的变化,揭示混合培养的相互作用。结果:菌株Rs-198初步鉴定为荧光假单孢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Rs-198和Rs-5混合培养温度为28℃;不论按等体积混合,还是按浓度比为107∶106,106∶106,105∶106混合,两菌种均具有协同增长作用,当接种浓度相当时(106∶106),混合培养的活菌数是单独培养活菌数总和的3.1倍,此时协同增长作用最显著。结论:两菌株存在协同增长作用,为今后的混合培养和复合菌肥的研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杀菌药剂对温室黄瓜霜霉病防效评价及防治
《新疆农业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fmoxadone+霜脲氰(cymoxanil)(甲氧基亚胺基)乙酰胺、氟吗啉、嘧菌酯等5种药剂防治设施黄瓜霜霉病田间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52.5%famoxadone+霜脲氰(cymoxanil)(甲氧基亚胺基)乙酰胺WG236.25 g/hm~2,25%嘧菌酯SC 187.5g/hm~2,60%氟吗啉WP 108.0 g/hm~2,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治效果显著,防效分别为93.71%、92.94%和90.87%。在发病初期每7 d施药1次,共2次,14 d供试杀菌剂防效均在90%以上,可在生产中选择应用。对设施黄瓜霜霉病防治策略上采取利用霜霉病菌和黄瓜生长要求的环境条件不同要求的生态防治和农业防治,合理化防的综合治理策略。


荒漠过渡带与相邻棉田寄生性天敌昆虫群落特征研究初报
《新疆农业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新疆南部喀什地区莎车县恰热克镇棉田及相邻荒漠过渡带寄生性天敌昆虫群落结构及动态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和分析,寄生性天敌在棉田中共有14科,荒漠过渡带共有21科。在棉田中蚜茧蜂数量最多,占总数的19.86%;荒漠过渡带中无后缘姬小蜂数量最多,占总数的34.93%。荒漠过渡带的寄生性天敌群落的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均比棉田高,均匀性指数总体来说比棉田低。棉田中寄生性天敌昆虫和相邻荒漠过渡带中寄生性天敌昆虫关系密切。荒漠过渡带为棉田提供了丰富的寄生性天敌资源。


甜高粱秸秆固态发酵提取粗乙醇初步研究
《新疆农业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甜高粱秸秆为原料,采用简易的固态发酵法提取粗乙醇,酵母菌接种量为0.2%、糖化酶0.1%、纤维素酶0.8%、发酵时间为120 h。发酵过程中定期测还原糖含量和酒精含量。结果显示,发酵48 h酒精含量达到最高值,还原糖含量开始平缓地降低,达到114 h还原糖含量降到0.12%,发酵到120 h时开始蒸酒,得到8.33 g/100 g 61%粗乙醇。


营养要素对原油降解菌生长的影响
《生物技术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营养要素对原油降解菌生长的影响。方法: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于600nm处测量菌体OD值检测6种碳源、5种氮源、无机离子含量和氯化钠含量对原油降解菌K5生长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原油降解菌K5生长的最佳营养条件。结果:当蔗糖含量0.6%、硫酸铵含量0.2%、氯化钠含量0.6%、微量元素含量0.1%时,原油降解菌生长得最好。结论:确定了原油降解菌K5生长的最佳营养条件,并且发现了培养基中的氮源和碳源对菌体生长量的影响最大以及不同微量元素对菌体生长量有不同程度的促进或抑制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