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3967条记录
烯唑醇超微粉体玉米种衣剂应用技术研究

玉米科学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盆栽试验、田间小区试验和区域试验熏研究烯唑醇种衣剂使用剂量、处理方法对玉米丝黑穗病的防治效果及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用烯唑醇微粉种衣剂1∶200~300包衣,可有效防治玉米丝黑穗病。在接种条件下,田间小区防效为51.5%,区域试验平均防效为85.2%,增产11.4%。不同种子处理方法对玉米的安全性依次为干包>催包>浸包。

关键词: 烯唑醇 超微粉体种衣剂 玉米丝黑穗病 种子处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纬度地区极早熟玉米育种的现状与育种策略

作物杂志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高纬度地区积温相对不足,干旱、低温冷害等不利因子频发,只能种植极早熟玉米。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和畜牧业的发展,高纬度地区极早熟玉米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原有的种植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对极早熟玉米品种相应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高纬度地区极早熟玉米育种的目标及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 高纬度地区 极早熟玉米 育种策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微卫星分子标记在大豆中的应用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2005 CSCD

摘要:微卫星分子标记具有重复性好、多态性高、共显性等特点而在大豆中广泛应用。对微卫星分子标记在大豆分子遗传图谱构建、分子标记辅助选择、遗传多样性及遗传距离分析、品种鉴别等方面进行介绍,为该标记在大豆中的更好应用提供理论参考依据。参27。

关键词: 大豆 微卫星序列 分子标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省大豆疫霉根腐病生理小种鉴定结果

大豆科学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美国大豆疫霉病菌生理小种鉴别寄主(Harosoy、Harosoy63、Sanga、Mack、PI103091、Kingwa、PI171442、Aitona)对采自黑龙江省六个大豆生态区的120份(已纯化40份)疫霉病菌标样进行鉴定。共鉴定出7个生理小种,即生理小种1号、3号、9号、11号、17号、21号、24号;其中1号生理小种出现频率为60%,3号、11号、17号为15%,9号、21号、24号为5%。

关键词: 大豆 疫霉根腐病 生理小种 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温度条件下玉米生长速度及植株外部形态的比较

玉米科学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试验调查并分析了两种不同的温度条件———田间正常温度和玻璃温室内温度,对玉米的生长速度及其外部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对玉米的叶片宽度、叶片增长速度及出苗时间影响很大,而对玉米6月23日(夏至)的叶片数及植株总叶片数基本无影响。

关键词: 玉米 温度 生长速度 外部形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早熟春玉米绥玉7的选育及迅速推广原因的分析

玉米科学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早熟春玉米新品种绥玉7由黑龙江省农科院绥化农科所玉米育种研究室以自交系合344为母本,以自交系8941为父本杂交育成。该品种生育日数108d,需≥10℃积温2240~2300℃·d,具有产量水平高、抗病抗逆性强、子粒商品品质好、适应性广的特点,适宜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种植。

关键词: 春玉米 绥玉7 选育 推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省“八五”、“九五”期间育成水稻品种的对比分析

作物杂志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黑龙江省“八五”和“九五”期间育成的水稻品种数量和质量进行对比分析,表明“九五”期间育成水稻品种的数量是“八五”期间的 1 6倍,平均单产水平提高了 278 1kg/hm2,整精米率提高 0 98%,垩白度降低 0 22%,直链淀粉降低0 72%,胶稠度提高 3 32mm。“九五”期间水稻育种水平较“八五”有了长足的进步。

关键词: “八五”期间 “九五”期间 水稻品种 对比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早熟高产优质玉米新品种龙辐玉4号的选育及应用

玉米科学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龙辐玉4号玉米杂交种是黑龙江省农科院原子能利用研究所1996年春以自育系辐6706为母本,外引系黄流大穗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该品种属中熟类型,全生育期需≥10℃积温2492.9℃·d左右。1997~2001年在各级产量试验示范中均表现高产、稳产。

关键词: 玉米 杂交种 龙辐玉4号 品种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钾对春小麦生理特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盆栽和田间试验方法研究钾对春小麦生理特性、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盆栽试验设5个处理,于三叶期和拔节期采植株倒二叶,于开花期、灌浆期和蜡熟期采植株旗叶测定叶绿素含量、光合作用速率和硝酸还原酶活性。结果表明,适量的钾肥能提高小麦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光合作用速率,增加硝酸还原酶活性,延缓叶片衰老。田间试验在黑龙江省小麦主产区黑土和白浆土上进行。试验设5个处理,于收获期测产,并取子粒样品进行品质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黑龙江省春小麦钾的适宜用量为(K2O)37.55~2.5kg/hm2,施钾平均增产9.9%;适量的钾肥能提高小麦品质,尤其是对加工品质效果显著。

关键词: 春小麦 生理特性 产量 品质

玉米新品种克单12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作物杂志 2005 北大核心 CSCD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