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MebZIP9转录因子的表达定位及转录激活活性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木薯作为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其产量和品质经常遭受到各种环境胁迫的影响。因此,通过研究木薯中可能参与抗病抗逆的相关基因,可对木薯的抗胁迫研究提供一定帮助。碱性亮氨酸拉链(basic leucine zipper,b ZIP)转录因子家族早已被鉴定出在植物的许多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但迄今为止,有关于木薯b ZIP转录因子研究的相关报道仍然非常少。本研究以木薯华南124号为材料,克隆了木薯b ZIP9转录因子的基因序列。荧光定量分析表明,细菌鞭毛蛋白及其N端一个保守的22个氨基酸的多肽(22 amino acids flagellin peptide,Flg22)、木薯细菌性枯萎病菌(Xanthomonas axonopodis pv.Manihotis)、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和过氧化氢(hydrogen peroxide,H2O2)的处理都可诱导该基因的表达。亚细胞定位的结果表明MebZIP9蛋白定位于细胞核上。此外,酵母体内的转录激活活性分析的实验结果表明MebZIP9转录因子在酵母体内具有转录激活活性。以上研究结果为研究MebZIP9转录因子在木薯应答胁迫下的功能提供了一定的技术帮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橡胶吸波材料的研究进展
《应用化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吸波材料是指能吸收并衰减投射到它表面的电磁波,并通过材料的损耗将其转变为热能或其他形式的能量耗散掉的功能性材料。通过将电磁波吸收剂填充到橡胶中制备成的橡胶吸波材料,结合了吸波剂对电磁波的损耗能力和橡胶优异的力学性能。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橡胶吸波材料的的发展现状,考察了不同的吸波剂在单一橡胶体系中的分布状态以及吸波剂在二元橡胶并用体系中的选择性分布对吸波材料吸波效果的影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木薯海藻糖合成酶基因MeTPS6克隆及其在非生物胁迫下的表达分析
《南方农业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克隆木薯海藻糖合成酶基因MeTPS6,并分析其在干旱、低温、遮荫等非生物胁迫应答中的表达情况,为研究TPS基因功能及抗逆分子机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RT-PCR从木薯中克隆MeTPS6基因,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及构建系统发育进化树。采用荧光定量PCR(q PCR)分析MeTPS6基因在干旱、低温和遮荫胁迫下不同木薯品种不同组织中的表达特性及模式。【结果】克隆获得的MeTPS6基因具有一个2565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854个氨基酸,含有TPS家族保守结构域(Glyco_transf_20)。MeTPS6蛋白与杨树(Potri.010G104500)和杞柳(Sapur V1A.0015s0610)同源蛋白氨基酸序列的相似性分别达92.6%和90.0%,表明木薯与杨树和杞柳的亲缘关系较近。MeTPS6基因的启动子序列中存在大量非生物胁迫相关元件(低温相关元件LTR、干旱相关元件MBS等)、激素相关元件(脱落酸相关的元件ABRE和CE3、水杨酸相关元件TCA-element等)及光响应相关元件(ACE、Box I等)。MeTPS6基因在木薯储藏根中的表达量最高,须根次之,二者均显著高于茎、叶柄和叶片中的表达量(P<0.05,下同),且在干旱、低温和遮荫胁迫下,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模式存在明显差异。对于不同木薯品种,干旱、低温和遮荫胁迫处理均显著诱导其MeTPS6基因表达。在高置信度(Confidence=0.8)的情况下,共找到13个共表达基因,其中有10个为TPS同源基因,表明这些同源基因可能相互协调,共同参与植物生物学过程;另外3个基因(CAT、CAT1和F5M15.5)均编码过氧化氢酶,主要参与保护细胞免受过氧化氢的毒性作用。【结论】MeTPS6基因主要在木薯的根(特别是储藏根)中表达,并从转录水平参与干旱、低温和遮荫胁迫响应,可作为候选基因进一步研究其在木薯抗逆中的功能。
关键词: 木薯 海藻糖合成酶 MeTPS6基因 干旱 低温 遮荫 表达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菠萝蜜多糖对脾淋巴细胞抗氧化作用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食品科学 》 2017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旨在探明菠萝蜜多糖(polysaccharide from jackfruit pulp,JFP-Ps)对正常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和免疫调节的影响。通过体外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培养实验,测定不同质量浓度JFP-Ps对正常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抗氧化能力(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OC)、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力和丙二醛(malonic dialdehyde,MDA)含量)及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和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分泌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JFP-Ps可促进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质量浓度为80μg/mL和160μg/mL时效果显著(P<0.05);当JFP-Ps质量浓度为40μg/mL甚至更高时,T-AOC及GSH-Px、SOD和CAT活力显著升高(P<0.05),但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JFP-Ps在质量浓度40~160μg/mL范围内可显著促进脾淋巴细胞TNF-α、IFN-γ和IL-1β的分泌(P<0.05)。结果表明JFP-Ps的免疫增强活性可能与其促进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提高抗氧化活性及诱导细胞因子TNF-α、IFN-γ和IL-1β分泌水平有关。
关键词: 菠萝蜜多糖 脾淋巴细胞 抗氧化活性 细胞因子 免疫调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芥末精油-β-环糊精包合物制备工艺、微结构及缓释特性研究
《热带作物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芥末精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工艺及微结构和缓释特性进行研究。首先,通过以包合率及包合物产率的加权综合评分为考察指标,采用单因素和正交实验设计对制备工艺进行了优化;其次,分别采用扫描电镜和控制环境温湿度的方法研究了其微结构和缓释特性。最佳包合工艺条件为:芥末精油与β-环糊精比例1∶6,包合时间1.5 h,包合温度50℃,在此条件下,包合率为90.56%,包合物产率为87.22%;扫描电镜结果显示包合物呈均匀不规则的板状;包合物中芥末精油释放速率与环境相对湿度和温度密切相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溴氰虫酰胺对香蕉田间黄胸蓟马的药效及其残留规律
《农药学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OD),按有效成分75 g/hm~2的剂量,于香蕉抽蕾初期施药1次,比较了喷雾、灌根和埋药3种施药方式下溴氰虫酰胺对黄胸蓟马的防效,并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分析了溴氰虫酰胺在香蕉果实、花瓣及土壤中的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药效试验表明:喷雾法与灌根法对黄胸蓟马均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防效分别为78%和74%,而埋药处理的防效较差,仅18%。残留检测结果表明:喷雾和灌根处理组,溴氰虫酰胺在果实、花瓣和土壤中的消解半衰期分别为6.5、14.0、8.5 d和16.0、5.7、8.0 d;在香蕉收获前7 d采样,果实中未检测到溴氰虫酰胺残留,其在土壤中残留量为0.028 mg/kg。研究表明,采用喷雾与灌根法施用溴氰虫酰胺可有效防治香蕉田黄胸蓟马,且其在香蕉上使用较安全,属于易降解性农药。
关键词: 溴氰虫酰胺 黄胸蓟马 防效 残留 香蕉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降解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胶孢炭疽菌激活杧果防御酶基因的差异表达研究
《中国南方果树 》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运用相对定量方法,发现胶孢炭疽菌分生孢子侵染杧果嫩叶和成熟果实过程中,不同程度地激活活性氧相关的3个基因(MiSOD,MiPOD和MiPPO)和抗病相关的4个基因(MiCHI,MiARE,MiPR1和MiPAL)等7个防御酶基因的活性。7个防御酶基因在侵染成熟果皮12h时达到活性的最大值,随后基因活性呈下降趋势,但仍显著高于侵染0h的活性;在侵染嫩叶时,7个防御酶基因活性呈递增趋势,72h达最大值。说明寄主植物在抵御病原菌侵染过程中不同器官、不同发育阶段,同一类基因的表达有差异;揭示了寄主植物在受病原菌侵染时会激活自身抗病防御酶基因高效表达,提高酶活性,从而抵抗病原菌侵染,提高其抗病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产品贸易提升了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吗?——基于双重门槛效应的检验
《管理现代化 》 2017 北大核心 CSSCI
摘要:采用时变衰减SFA模型测算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以人均GDP为门槛变量的双重门槛模型分别检验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额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进、出口贸易额增加均能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但随着人均GDP增长,农产品贸易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拉动作用在减弱;此外,相对于进口贸易来说,增加出口贸易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的提升作用更显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树脂浓度对改性橡胶木尺寸稳定性和硬度的影响
《西北林学院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改善橡胶木的尺寸稳定性和硬度,采用自制低分子量脲醛树脂,真空加压浸注橡胶木,分析树脂浓度对改性橡胶木尺寸稳定性和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材尺寸稳定性随着树脂处理浓度增大而明显改善,与未处理材对比,当树脂浓度分别为10%、20%、30%和40%时,处理试材含水率分别降低了22.3%、24.1%、27.7%和33.9%(温度20℃,湿度65%),体积干缩率分别降低了33.3%、33.3%、35.1%和35.1%,抗干缩率分别改善了29.7%、33.2%、36.9%和34.4%;同样浸注工艺条件下,当树脂浓度为10%、20%、30%时,处理材宽度耐热尺寸稳定性(收缩率)分别降低了51.3%、62.0%和65.3%,耐湿尺寸稳定性(膨胀率)分别降低了27.5%、50.0%和58.8%;处理材表面硬度随着树脂浓度增大而明显提高,与未处理材对比,弦面硬度分别提高了14.7%、39.5%、64.6%和51.5%,径面硬度分别提高了10.8%、36.4%、68.2%和91.8%,端面硬度分别提高了22.4%、50.0%、71.9%和80.6%。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